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桂味荔枝怎樣管理視頻
擴展閱讀
怎樣讓圖片濾鏡變白 2025-08-25 14:06:25

桂味荔枝怎樣管理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6-24 10:15:31

㈠ 桂味荔枝種植技術

桂味荔枝是增城地區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優質荔枝品種。現將其有關栽培關鍵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定植
宜3月至10月種植。採用寬行窄株或近正方形定植。根據園地環境條件、栽培管理水平等確定定植密度,一般株行距(4m~5m)×(5m~6m)。
二、土壤管理
1.擴穴深翻改土
幼年樹秋梢老熟後在樹冠滴水線外圍開深 40cm~60cm左右、寬 50cm左右的條狀溝或環形溝,每年每株分層壓入腐熟有機肥、野生綠肥、雜草、樹葉及土雜肥等 50kg~100kg,過磷酸鈣1kg,土壤酸性大的地區加入生石灰 0.5kg。深翻時挖出的土分層堆放,回填時先將表土填至根系分布層,底土壓在表層。3年~4年內完成全園的擴穴深翻改土。
2.土壤覆蓋及中耕除草
土壤覆蓋植後1年~2年樹盤覆草,厚度 5cm~10cm。株行間間種短期綠肥、牧草、豆科作物等。間種物應避免與荔枝發生激烈的肥、水、光的競爭,無共同的主要病蟲害。園地雜草採用人工、機械或微生物除草劑控制。結合施肥,每年中耕除草、培土 2次~3次。
三、施肥管理
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有機肥、微生物肥、化學肥料相配合。
1.幼樹施肥
定植前3個月~6個月挖穴施基肥。定植後待第 1次新梢老熟後萌發第 2次新梢時開始追肥。一般採用「一梢二肥」,即枝梢頂芽萌動時及新梢伸長基本停止、葉色由紅轉綠時各施一次。一般第一年每次每株施肥量為復合肥25g~30g,或 10%~20%腐熟麩水 2kg~3kg,或 30%~40%糞尿水2kg~3kg。第二年起施肥量相應提高,均比上年增加約50%~100%。
2.結果樹施肥
結果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按單株樹 50kg鮮果應施肥料用量:尿素 2kg~2.2kg,過磷酸鈣 2.5kg~3kg,氯化鉀 1.8 kg~2kg,七水硫酸鎂 1kg~1.2kg。
3.花前肥
花穗抽3㎝~5cm時施花生麩粉1.5kg~2.5kg,過磷酸鈣0.5kg~1.5kg,氯化鉀0.5kg~1.0kg。
4.壯果肥
第二次生理落果(果實綠豆大時)前後,根據樹勢、結果量適當施腐熟有機肥(如花生麩浸出液等)。
5.促梢肥
采果前後至秋梢抽發前按產50㎏鮮果計施花生麩粉1.5kg~2.5kg或腐熟白鴿屎、雞屎10kg~15kg,復合肥1kg,如果最後一次秋梢不能正常抽出時,就適當增施復合肥。
6.根外追肥
在枝梢轉綠期、抽穗期、花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等物候期,可採用根外追肥法施肥迅速補充樹體養分和預防缺素症,施用時間以早晨露水干後或傍晚為佳,施用部位以葉背為主。常用的肥料種類和濃度:尿素、翠姆磷酸二氫鉀 0.2%~0.3%,硼砂(或硼酸)0.05%,硫酸鋅、硫酸鎂 0.1%~0.2%以及國家批准生產的根外肥等,施用間隔期 7天~10天。
四、水分管理
在荔枝秋梢抽生期、花穗抽生期、盛花期、果實生長發育期遇乾旱宜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灌水、噴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 60%~70%。除地面灌溉外,盡量採用滴灌、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方法。地勢低窪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園地,應及時排除園內積水。
五、整形修剪
1.幼樹整形
一般採用多主枝自然圓頭形或多主枝自然半圓頭形,在定植後的 2年~3年內完成。定干高度 40cm~60cm,選留 3條~4條分布均勻、長勢均衡的一級分枝培養成未來主枝,主枝與主幹的夾角以 45°~60°為宜。在每一主枝距主幹 30cm~40cm處短截,抽枝後選留向外、位置及長勢較好的 2條~3條二級分枝培養成未來的副主枝。按主枝、副主枝的培養方法依次培養各級結果枝組,用拉、撐、頂、吊等方法調整枝條生長角度和方位。
2.幼樹修剪
修剪與整形同步進行,用摘心、短截、疏刪、抹芽等方法調節枝梢生長和促進分枝,修剪量宜少。
3.結果樹修剪
主要包括采果後修剪和抽生花穗前的修剪。用疏刪、短截等方法,合理剪除過密枝、蔭枝、弱枝、交叉枝、重疊枝、下垂枝、病蟲枝、落花落果枝、枯枝等;盡量保留陽枝、強壯枝及生長良好的水平枝。
六、培養結果母枝
應根據樹勢強弱確定當年的放梢次數,幼樹采果後一般放三次秋梢、青壯年結果樹放二次秋梢、老樹放一次秋梢。放二次秋梢以上的樹,末次梢萌出的最佳時間是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此時萌出的新梢一般能良好老熟,在冬季低溫來臨前順利進入花芽分化。
七、控冬梢促花
進行科學的肥、水管理,促使優良秋梢適時老熟後不再抽生冬梢。控殺冬梢促花的措施可選用曬根、斷根、環割、環剝、環扎、人工摘除、化學葯物控殺等方法,但貫徹措施時一定注意樹齡、樹勢、立地條件等影響。控殺冬梢的常用葯物見表1。
表 1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及其使用方法(見圖1)
八、壯花保果
1.疏花和短截花穗
花穗抽至 4 cm~5cm時,如側花穗過多,應進行疏花,留2個~3個強壯花穗,在花穗抽生約10cm時留 8 cm~10cm短截;或在花穗抽生5cm~10cm時,噴控梢靈一包(20g)兌水40 kg~50kg。
2.促進授粉受精
盛花期採用放蜜蜂、人工輔助授粉、雨後搖花、高溫乾燥天氣果園噴水等措施促進授粉受精。
3.環割保果
生長壯旺的幼齡樹、中年樹在雌花謝花後的10天~15天環割保果。
4.植物生長調節劑保花保果
一般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可選赤黴素、三十烷醇、2.4-D或用國家批准生產的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保果。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時按照使用說明規定的使用濃度、使用方法和要求進行。
九、病蟲害防治
應選擇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葯。霜疫霉病可使用60%霜炭清可濕性粉劑、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等噴霧防治;炭疽病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1)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噴霧防治。蒂蛀蟲和尺蠖可使用90%敵百蟲晶體+18%殺蟲雙水劑等噴霧防治;荔枝蝽蟓可使用90%敵百蟲晶體 、2.5%溴氰菊酯乳油等噴霧防治;癭蟎可使用20%噠蟎靈乳油、1.8%阿維菌素乳油等噴霧防治。

㈡ 當前荔枝如何管理

(一)、控制花量,提高座果率。
妃子笑的花穗長達15—20厘米,花量多,花穗長,節間疏,花蕾不飽滿,要及時進行疏花和短截工作,以留花穗長8—10厘米為宜,減少養分消耗,提高座果率。
(二)、施花前肥
糯米糍、桂味等荔枝品種正處在花穗生長期,穗長5—8厘米,花穗生長偏弱,需增施花前肥,促進花穗生長健壯。花前肥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以每株掛果50公斤計,株施復合肥1.5—2公斤或淋施漚熟的麩水。
(三)、根外噴葉面肥
花穗基本抽齊後,雌花開花前10—15天(3月底—4月上旬),葉面噴施「復合型核苷酸」(葉色較差的樹要加適量的氮肥),促進雌花卵子和雄花花粉發育健全和葉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授粉受精和座果率。
(四)、疏枝、防治病蟲害
1、疏枝
一直沒有進行修剪的樹,應進行適當的修剪,保證掛果枝和花穗的正常生長。通過疏剪陰枝、弱枝及下垂枝,減少養分消耗,提高樹冠通風透光性,有利於開花結果。
2、防治病蟲害
荔枝發生的主要病蟲害有:蝽蟓、蒂蛀蟲、癭蟎、炭疽病、霜疫霉病等。
(1)防治時間:3月中旬是荔枝蝽蟓卵巢卵粒發育形成期,也是花穗癭蟎發生期(此時荔枝未開花),是防治適期,應全面施葯防治。
(2)防治葯劑:
90%敵百蟲800倍或10%高效滅百可1000倍 + 癭蟎凈3500倍或世高800倍液噴施。
90%敵百蟲25克 + 霜炭清1包 + 10%來掃利15毫升,兌水20公斤噴施。
5%綠色功夫1500倍或12%益掃利1000倍 + 73%克蟎特1500倍 + 50%施寶克1000倍噴霧。
52.25%農地樂1000倍 + 20%蟎克800倍 + 28%葉斑凈1000倍噴霧。

㈢ 如何種植高產桂味荔枝

種植高產桂味荔枝的方法:
一、培養健壯的母枝
桂味荔枝大量掛果後,樹勢較難恢復,葉片容易轉為淡黃色,影響了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水吸肥能力,抽發的第一次梢參差不齊、節間短、葉片薄,枝梢質量差。甚至影響第二、第三次梢的萌發和及時老熟,造成頂芽發育差而難成花。因此,必須抓好肥水管理,根據樹勢確定施肥種類和數量,保證末次梢在10月中、下旬抽出,12月上旬老熟,以利於形成純花穗。
1、及時施用速效肥
豐產樹采果後1周內進行根外追肥,以尿素、磷酸二氫鉀為主,促使葉片恢復綠色,促進根系生長,盡快恢復樹勢。同時開溝施用速效肥,一般按每50公斤掛果量施復合肥1公斤、尿素0.5公斤,遇乾旱淋水保證根系的吸收和生長。
2、輕度回縮修剪
桂味樹型比較鬆散,枝條少,一般採取輕度回縮修剪,剪去掛果枝條頂部采果時損傷的一段,促使新梢整齊萌發。
3、適時施用有機肥
在第一次梢開始轉綠時,開溝施重肥,每株施雞糞8~10公斤或花生麩3~5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復合肥1公斤,促進根系生長,為培養壯旺的第二、第三次新梢提供充足的有機養分,使新梢葉片大、增厚快、有光澤,並加快結果母枝的抽發和成熟。第三次梢抽出後,少施或不施化肥,防止抽發冬梢。
二、做好控梢促花工作
1、適時放秋梢
積極培育晚秋梢和早冬梢,是防止荔枝抽發冬梢的最好辦法。通過控水、控肥、修剪等多項措施,使桂味結果母枝在10月15~25日前後抽出,在花芽分化前轉綠老熟,順利進行花芽分化,從而解決由於控梢造成人力與物力的浪費、樹勢削弱,並影響花質和坐果的難題。
2、利用少量冬梢調節翌年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平衡
當桂味荔枝大部分末次秋梢已轉綠,而少部分秋梢由於枝梢營養水平較低而抽冬梢時,對這部分冬梢可不作任何處理,讓其自然老熟,到翌年3月上、中旬和5月中、下旬抽發新梢。據觀察,這部分新梢對桂味荔枝一般不會引起落果,而糯米糍荔枝則不同。幾年的實踐初步說明,桂味荔枝抽發少量冬梢和春梢,有利於光合產物的積累,能適時控制樹體的掛果量,從而促進了果實的發育,單果大,品質好,並可提早2~3天成熟。採收後樹勢恢復快,有利於來年豐產、穩產。
3、人工及葯物控梢
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末次秋梢老熟後進行螺旋環剝,能防止冬梢發生,促進結果母枝成花。對部分過遲抽出的早冬梢,可採取人工短截,並噴施葉面肥促使嫩葉盡快老熟進入花芽分化。如個別植株抽發冬梢,可用控梢促花素殺死嫩梢。
桂味荔枝花穗生長前期較易受氣溫影響而出現小葉,這也是造成桂味成花率和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三、及時採取壯花保果措施
1、應用螺旋環剝技術
螺旋環剝能明顯縮短花穗,提高花質和雌花比,使雌花多次開花,延長花期5~7天。同時,螺旋環剝能提高結果母枝的碳水化合物積累,提高開花坐果期抵抗低溫陰雨的能力,從而提高坐果率;明顯減少第二、第三次落果,而不需再噴施任何激素。
2、及時施用壯果肥
壯果肥要以速效肥為主,謝花後在滴水線開溝施復合肥1.5公斤、氯化鉀1.5公斤。對果多、樹弱的植株,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後按掛果50公斤樹計,施用5~10公斤腐熟雞糞或2.5公斤花生麩,再加復合肥1~1.5公斤,並保證水分均衡供應。
3、噴葯增強葉片光合作用
荔枝開花期常遇到低溫陰雨天氣,而桂味荔枝樹體弱、抗逆性差,在陰天噴施2~3次廣東省農科院果樹所生產的核甘酸,能改善荔枝葉片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花質和坐果率。
4、適當控制掛果量
桂味荔枝屬小核品種,但有時出現大核率高的現象。據觀察,桂味荔枝小核不穩定,主要受外界條件影響,花期相對低溫致使胚發育受阻,種子敗育或發育不全,小核率較高。在純花穗多、雌花受精條件好、花期氣溫較高時,前期坐果率高、結果多,小核果由於營養競爭不力而易落果,造成大核果比率提高。而大核果率高時種子消耗養分多,影響果實品質,也易加速豐產後植株衰退。因此,在豐產年份要採取保留適量冬梢、疏剪過多的花穗和果穗、培養少部分春梢和營養枝等技術措施,適當調節樹體的掛果量。
四、及時採收
桂味是最耐掛的荔枝品種,果實成熟後十幾天也不容易落果,不退糖,不易變味,採收對品質影響不大。但過遲採收影響樹勢恢復,應參考市場價位適時全部採摘,保證果實特有的風味,減少對樹體的影響。

㈣ 桂味荔枝保花保果技術是什麼

桂味荔枝花穗生長前期容易受到低溫影響,影響成花率和坐果率。噴施核苷酸可以有效增強葉片光合作用,也能夠增強抗低溫陰雨天氣的能力,對提高成花率和坐果率都有幫助。也可以採取螺旋環剝技術,不僅能夠延長花期,還能減少落果。

末次秋梢抽發過晚過早都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末次秋梢抽發過早,容易生長「過度」,要適時噴施多效唑抑制其長勢,或採用螺旋環剝技術對主幹和主枝實施環剝。末次秋梢抽發過晚,就要用有機和無機葉面肥相結合的方法,噴灑葉面1~2次,促其盡快老熟。對多餘的冬梢要採取人工摘除的方法,或用殺梢素消除冬梢。

桂味荔枝的價值

需要注意桂味荔枝皮薄而脆,不會出現剝殼而導致的汁水橫流,另外它的核很小。

桂味荔枝果肉如羊脂透亮,肉質厚實,爽脆清甜,伴有淡淡的桂花香,食後香甜,回味無窮。

肉質比較緊實、爽脆多汁,含渣量少,甜度高,有淡淡的桂香。

㈤ 桂味荔枝花期管理技術有哪些

適時施肥:桂味荔枝大量掛果之後,要消耗大量養分,樹葉容易轉為淡黃色,當然就會影響光合作用,第1次抽發出來的秋梢就會顯得不整齊,甚至會影響第2次第3次秋梢的萌發和及時老熟。所以要適時追肥澆水,提升樹勢,確保末次秋梢能夠在10月中旬抽發,這對提升產量非常重要。

適度修剪:桂味荔枝樹形比較鬆散,采果之後,要適度回縮修剪,輕度剪去結果枝條頂部一段,截去龍頭丫,至上年結果枝的中下部。還要剪除一些下墜的枝條。在秋梢抽出5~10cm時進行疏芽疏枝,第1次秋梢每一基枝留2條,其他次秋梢留1條。這樣可以促使新梢萌發。

桂味荔枝產地

需要注意桂味荔枝產地在廣東。桂味為廣東栽培分布較廣的優良品種之一,《嶺南荔枝譜》記載:「桂味產番禺蘿岡洞(今屬廣州市郊)牛首山最盛」。

該品種是廣州市郊普遍栽培的主要品種之一,增城、東莞、新會等市也多,其次中山、番禺、南海、順德、清遠、從化、高鶴(註:即高明區、鶴山市)、開平、寶安、高州、普寧、潮安、廉江等地均有栽培,其中以廣州羅崗鎮所產最著名。

㈥ 今年的桂味荔枝該如何管理較好

許多荔枝的花期管理上,一般都是短壯花穗結果好。

今年荔枝普遍花期比較早,對桂味荔枝而言,如果在前期沒有用過控穗的葯物,可以在花穗長10厘米左右噴一次多效唑,可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15克兌水30斤,控制一下生長速度,並達到縮短花穗的目的。

花穗過長的要及時短截花穗,一般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

在花穗生長期,也可以補充一下硼砂或者磷酸二氫鉀,讓花穗更健壯,有利於提高座果率。硼砂用0.1%左右的濃度,磷酸二氫鉀用0.2%左右濃度即可。

嚴防沖梢
當前氣溫回升比較快,要經常到果園去觀察,如果出現沖梢,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葯物可選用乙稀利和多效唑,在小葉還沒有展開之前噴一次,40%乙烯利水劑3~5毫升+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8克兌水30斤,也可以選用調花素、龍眼豐產素等,濃度按說明使用即可。

加強肥水管理
如果前期一直沒有下雨,土壤比較乾旱,要充分淋足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

前期也沒有施過肥的,要及時補充一次速效肥料,如復合肥,看樹勢和樹冠大小確定使用量,結果達到100斤的樹,一般2-3斤即可,採用開溝施入,充分與泥土混均。

防好病蟲害
病蟲方面重點防治好蝽蟓、霜疫霉病、蛀蒂蟲等,農葯可選用敵百蟲、百泰、功夫等,開花前噴,開花時不要噴,濃度參照使用說明。

㈦ 桂味荔枝用什麼方法管理可以開花掛果呢

(一)清園

在開春荔枝芽萌動前後,進行清園工作。尤其在芽萌動之前未進行清園工作的,芽萌動之後應及時補救。清園主要防控對象為病害(霜疫霉病、炭疽病)和蟲害(荔枝癭蟎、紅蜘蛛、角蠟蚧、荔枝蒂蛀蟲、荔枝卷葉蛾、斜紋夜蛾等);具體綜合防控措施(病、蟲、蟎兼治):全園清除枯枝爛葉、深埋或燒毀;全園灑布生石灰每株1斤(5年生以上小樹)~3斤(10年生以上大樹),全園噴施波爾多液500倍二次;全園整株噴施殺蟲殺菌劑根據果園的蟲情和病情而定,盡可能不用.

(六)病蟲害綜合防治

荔枝病蟲防控以預防為主,在預測預報基礎上,科學合理使用安全化學及生物農葯。在荔枝花芽分化前後、荔枝開花前預防性的全園噴施一次殺蟲、殺菌劑,將病源、蟲源基數降至最低。

鼓勵採用黑光燈、誘蟲燈、色板、防蟲網等物理裝置及設施誘殺鱗翅目、同翅目害蟲。

保護果園天敵,優先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及礦物源等對天敵、授粉昆蟲等有益昆蟲殺傷力小及環境友好型的低毒性葯劑,避開天敵對農葯的敏感時期施葯。在荔枝蝽產卵的早期,有條件果園人工釋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用白僵菌防治天牛、卷葉蟲、金龜子等。

根據病蟲發生程度和發展趨勢,嚴格掌握農葯的施用量(濃度)、施用方法和安全間隔期。合理混用、輪換交替使用不同類型、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葯。春季花果發育期重點防治「兩病一蟲」,即霜疫霉病、炭疽病和蒂蛀蟲。

㈧ 我是種植桂味荔枝的,一半現正抽穗,一半葉片老熟,不知道怎樣管理,希望得到幫助

鮮花、水果等種植業近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量越來越大。伴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也面臨因品種多、數量大、生長周期不同等因素引起的管理難度加大的問題。
聯合智能公司推出的應用於花卉追蹤和種子識的RFID超高頻標簽,便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

聯合智能的RFID超高頻花盆標簽採用RFID射頻技術,可以遠距離快速識別、讀取、並且准確無誤,儲存容量大,能滿足種植業的大量數據需求,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還可以讓經銷商和種植商快速的信息互聯,及時接收和反應信息。而傳統的條形碼雖然成本低,但是無法識別多個標簽、信息容量小、安全性不強、防水性能差等很多的不足之處。

㈨ 桂味荔枝大雪後抽梢點樣管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6

㈩ 荔枝管理技術

荔枝樹對土壤的適應力強,一般土壤均可栽培,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其中以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適。在發育期間,需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入秋之後,需有低溫的刺激和比較乾燥的氣候,才易形成花穗。

一、密植矮化栽培技術措施

荔枝多植於山坡地,其理想株高為1.5-2米,密度為3米×3米,強行採收後控制株高在1.5米,第二年開花時株高則達2米左右。也可借鑒蘋果密植栽培設計公式計算:株高=行距÷2+1米;樹冠直徑=株距×0.75米。

二、施肥措施

荔枝施肥量及次數因樹齡結果與否而不同,幼年樹的栽培主要在養成樹形早日達到結果目的。幼年樹齡施肥以氮素肥料為主;而結果後期,磷、鉀素宜增多。一年可分三次,約隔3-4個月施一次。第一次在開花以前,施全年量的3/10,第二次在果實發育期,約S6總量的2/10,第三次是果實採收後。成年樹每年至少在采果後要施肥一次。荔枝施肥,不可太遲,否則年底發新梢,將影響第二年結果。宜酌量使用堆肥。施肥方法如其他果樹,須注意不可過於接近樹干,以免造成肥傷,一般幼年樹用溝施、中年樹用輪溝法、大樹用井字型溝放。在南非常用葉片分析氮、磷、鉀的含量決定植株營養狀況,9-12年生的荔枝宜保持氮1.48-1.52%(乾重kg),磷0.15-0.18%,鉀0.95-1.05%。

三、促進開花措施

在新梢淡綠色葉片完全展開前噴1500倍液的39.5%益收生長素,處理5天後,可促進開花。也可在9月中旬即在第二次生長梢葉片轉淡綠期後三星期,用益收生長素1500倍液,每隔10-14天噴一次,連續2-3次,冬季低溫來臨前停止噴施,可提高第二年壯穗率及偏雌花比例。

四、改善著果率的措施

1.適度修剪,減少過密枝條。2.噴灑生長調節劑。研究顯示,用2,4-D5-10毫克/升、NAAl0毫克/升、IAA10毫克/升、IAA 20毫克/升、GA50-100毫克/升等噴灑均有增加著果效果,需在盛花後10天噴一次,隔10天後再噴1次。

五、整枝措施

在采果後的8月間,最好在施肥前進行,將不良的受傷枝、樹枝、病蟲害枝剪除。修剪時,常將植株控制在2米以下,將主枝鋸除,以維持樹形高度。修剪可矮化樹形,但也會減少產量,因而疏刪為佳。其中玉荷苞受修剪影響較小,經修剪,次年仍有極高的開花率:但黑葉、沙坑、三月紅等品種受修剪影響較大,經短截修剪後,次年開花會減少,對此宜採用疏刪,或配合少量短截。

六、灌溉

春夏生育期間每月灌溉1-2次,尤其是開花期及果實發育期,一定要保證水的供應。在冬季生長停止及花芽分化期應避免灌溉,以免刺激新梢生長。

七、病蟲害防治

盛花一個月後至採收前的落果,主要由蟲害造成。

1.荔枝可可細蛾,用50%芬殺松乳劑或50%撲滅松乳劑1000倍,於落花後20天左右,每隔10天施1次,連續3-4次,但採收前10天一定要停止。

2.荔枝膠蟲,用35%滅加松乳劑1000倍,或75%可濕性硫磺粉劑300倍,於嫩梢抽出時開始施葯,7-10天後再施一次。

3.荔枝氈蟎,在早春有病微症狀出現時,以40.64%加保扶水懸粉,33%滅加松乳劑或75%中濕性硫黃粉劑等噴灑防治。同時剪除病枝,進行燒毀,以減少來年蟲源。

4.荔枝露疫病,(1)清除病果,並在整枝修剪時,將下垂近地面60厘米內的樹枝剪除,以避免土中的病菌隨雨水濺至樹上,對發病嚴重的果園,可用塑料布或稻草覆蓋地面。(2)雨水來臨前,可使用33.5%快得寧水懸粉混合展著劑,對果樹進行全面噴施,以防初期感染源的產生。

八、荔枝品種

1.主栽培品種,黑葉種,6月下旬成熟;

2.優質品種;糯米糍,小核率40%;

3.早熟品種:玉荷苞,6月上旬成熟;三日紅,5月中旬成熟;

4.中熟品種;沙坑種,6月下旬成熟,

5.晚熟品種;淮荔種、桂味種均在7月中下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