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葡萄全期管理技術
葡萄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中耕是在葡萄生長期中進行的土壤耕作,其作用是保持土壤疏鬆,改善通氣條件,防止土壤水分蒸發,促進微生物活動,增加有效營養物質和減少病蟲害。鹽鹼地還可減少鹽鹼上升,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中耕除草正值根系活動旺盛季節,為防止傷根,中耕宜淺,一般為3-4厘米。在灌水或降雨後應及時中耕鬆土,防止土壤板結和水分蒸發。全年中耕6-8次即可。生長季節清除葡萄園的雜草是一項重要管理工作,中耕與除草應結合進行。化學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結合效果較好。
化學除草葯劑的種類較多,根據園內雜草種類,選對葡萄根系無影響的葯劑。現在應用的主要葯劑有茅草枯,它能殺死多種禾本科雜草,對雙子葉雜草和葡萄葯害較輕。其次是草甘膦,對1年生及多年生雜草的地下組織破壞力較強,葉面噴布可導致全株死亡。但不要噴到葡萄植抹上,以免受害。此外,還有百草枯、西瑪津、撲草凈等除草劑,應按使用說明針對雜草種類選用。
施肥:基肥是葡萄園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環,基肥在秋天施入,從葡萄採收後到土壤封凍前均可進行。但生產實踐表明,秋施基肥愈早愈好。基肥通常用腐熟的有機肥(廄肥、堆肥、巴內達碧卡菌肥等)在葡萄採收後立即施入,並加入一些速效性化肥,如硝酸銨、尿素和過磷酸鈣、硫酸鉀、巴內達碧卡復合肥等。基肥對恢復樹勢、促進根系吸收和花芽分化有良好的作用。施基肥的方法有全園撤施和溝施兩種,棚架葡萄多採用撤施,施後再用鐵鍬或犁將肥料翻埋。撤施肥料常常引起葡萄根繫上浮,應盡量改撒施為溝施或穴施。籬架葡萄常採用溝施。方法是在距植株50厘米處開溝,寬40厘米、深50厘米,每株施腐熟有機肥25-50千克、過磷酸鈣250克、尿素150克。一層肥料一層土依次將溝填滿。為了減輕施肥的工作量,也可以採用隔行開溝施肥的方法,即第一年在第一、三、五……行挖溝施肥,第二年在第二、四、六…行挖溝施肥,輪番溝施,使全園土壤都得到深翻和改良。基肥施用量佔全年總施肥量的50%-60%。一般豐產穩產葡萄園每666.7平方米施土雜肥5000千克(摺合氮12.5-15千克、磷10-12.5千克、鉀10-15千克,氮、磷、鉀的比例為1:0.5:1)。群眾總結為「一千克果五千克肥」。
追肥:在葡萄生長季節施用,一般豐產園每年需追肥2-3次。第一次追肥在早春芽開始膨大時進行。這時花芽正繼續分化,新梢即將開始旺盛生長,需要大量氮素養分,宜施用腐熟的人糞尿混摻硝酸銨或尿素,施用量佔全年用肥量的10%-15%。第二次追肥在謝花後幼果膨大初期進行,以氮肥為主,結合施磷、鉀肥,可施用巴內達碧卡磷酸二氫鉀。這次追肥不但能促進幼果膨大,而且有利於花芽分化。這一階段是葡萄生長的旺盛期,也是決定第二年產量的關鍵時期,也稱「水肥臨界期」,必須抓好葡萄園的水肥管理,這一時期追肥以施腐熟的人糞尿或尿素、草木灰等速效肥為主,施肥量佔全年施肥總量的20%-30%。第三次施肥在果實著色初期進行,以磷、鉀肥為主,施肥量佔全年用肥量的10%左右。追肥施用方法:可以結合灌水或雨天直接施人植株根部的土壤中。另外,也可進行根外追施,即把無機肥對水溶液噴到植株上,以利葉片吸收。根外迫肥也可結合防治病蟲噴葯時一起噴灑,以節省勞力。現代化的葡萄施肥,主要依靠對葉片內礦質元素的分析進行判斷和決定,當葡萄葉內某元素成份低於適量范圍的下限時就應該適當進行補充該種元素。
需肥特點
⒈需肥量大 葡萄生長旺盛,結果量大,因此對土壤養分的需求也明顯較多,研究表明,在一個生長季中,當每公頃葡萄園生產20噸葡萄時(約相當於每666.7平方米產1350千克),每年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為氮170千克、磷60千克、鉀220千克、鎂60千克、硫30千克。
⒉需鉀量大 葡萄也稱鉀質果樹,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對鉀的需求和吸收顯著超過其他各種果樹,在一般生產條件下,其對氮、磷、鉀需求的比例為1:0.5:1.2,若為了提高產量和增進品質,對磷、鉀肥的需求比例還會增大,生產上必需重視葡萄這一需肥特點,始終保持鉀的充分供應。除鉀元素外,葡萄對鈣、鐵、鋅、錳等元素的需求也明顯高於其他果樹。
⒊需肥種類的階段性變化 在一年之中,隨著葡萄植株生長發育階段的不同,對不同營養元素的需求種類和數量有明顯的不同,一般在萌芽至開花需要大量的氮素營養,開花期需要硼肥的充足供應,漿果發育、產量品質形成、花芽分化需要大量的磷、鉀、鋅元素,果實成熟時需要鈣素營養,而採收後還需要補充一定的氮素營養。
充分了解葡萄的需肥特點,合理、及時、充分的保障植株營養的供給,是保證葡萄生長健壯、優質、穩產的重要前提條件。
灌水:灌水時期及次數一般成齡葡萄園的灌水,是在葡萄生長的萌芽期、花期前後、漿果膨大期和採收後4個時期,灌水5-7次。同時要注意根據當年降雨量的多少而增減灌水次數。
樹體管理
疏花序和修整果穗
葡萄疏花序和修整果穗的目的和作用是為了調整產量,節省營養,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實質量。其方法:鮮食品種長勢中等的結果枝留1個花穗,少數壯枝留2個,弱枝不留。其葉片與果重比,調查表明每500克果實需有30-40個正常葉片製造營養,才能保證漿果的質量和產量。為提高坐果率和漿果質量,在疏花序的同時還要將留下的花穗的1-2個副穗和穗尖摘除,使果穗緊湊。在果實膨大期疏掉過擠和較小的果粒;成熟採收時疏掉裂果、綠果,使果粒大小整齊,穗形美觀,提高商品價值。日本為提高漿果品質,每個果穗只留30-40個果粒,對巨峰要求每粒重達12克以上,紫黑色,才合乎銷售標准。
葡萄枝蔓引綁
綁蔓、去卷須當新梢長至40厘米左右時,需及時引縛在架面上,以利通風透光和避免被風吹折斷。一般水平引縛能緩和生長的極性,控制新梢徒長,用於一般結果枝和發育枝;而垂直引綁有促進生長的作用,適用於延長枝和弱枝的處理。葡萄綁蔓採用「oo」字形綁縛,以防枝條在鐵絲上擦傷或磨斷。結合夏剪可隨時剪除卷須。葡萄主側蔓和技組上架的引綁:在春天芽眼剛萌動時,噴完廣譜殺菌劑(如1-3波美度石硫合劑)之後,第二天就要引綁上架。2-3年生主蔓引綁時,將基部向生長方向壓彎做形,以免上下架或埋土防寒壓斷。因此,將主蔓向前壓彎,與地面呈35度角,用木鉤或鐵鉤固定,然後再以45度角將主蔓或例蔓均勻地綁在架面上,使主蔓基部形成「鵝脖」彎狀。籬(立)架上的結果母枝,要採用斜式或弓形引綁;水平立架上的結果母枝則用水平式引綁,將技組分布在一條鐵絲上。引綁材料用馬藺、稻草、麻繩或塑料條等均可。引綁時要結實牢固,但綁繩要留出枝蔓生長的空隙,以免影響加粗生長。
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
⒈改善樹體營養在萌芽後至開花前期,要合理追施氮、磷為主的速效性肥料,可施用巴內達碧卡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然後及時灌水。
⒉適時摘心按要求標准及時摘心調整營養,以保證開花時的營養需要。
⒊噴硼在開花前半個月噴0.3%的硼砂溶液,對提高坐果率有明顯效果。
⒋噴比久(B9)在開花前7天左右,噴布0.3%-0.5%比久溶液以控制新梢生長。
⒌疏掉副穗和縮剪穗尖在花序選定後,對果粒著生緊密的大粒品種,要及時剪除果穗上部的副穗和2-3個分枝,對過密的小穗或果粒及過長的穗尖,也要進行疏剪和迴避縮,使果穗緊湊,果粒大小整齊而美觀。
⒍環剝:根據環剝的目的,確定不同環剝時間。如為了提高坐果率,要在開花始期進行;如為了增大果粒,要在漿果膨大期進行;如為了讓果實提早成熟和增加糖分含量,要在內果實著色期進行。環剝的部位,要選粗壯的結果母枝頂端的結果枝著生果稿的前部3厘米處或前個節間進行為宜。工具用雙刃環剝刀或芽接刀進行均可。剝口寬2-3毫米,深達木質部,將剝皮拿掉後,立刻用潔凈塑料薄膜條包紮嚴緊即可。為了防止風折,再綁縛些木技或竹劈較為安全。
葡萄裂果
葡萄屬於漿果類果樹,裂果對葡萄造成的損失遠比其他果樹嚴重得多。一些鮮食葡萄品種如乍娜、鳳凰12號、里扎馬特、紅蜜及莎巴珍珠、京優等品種在採收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裂果現象,嚴重影響了鮮食果品的商品價值。葡萄裂果主要發生在漿果接近成熟的時期,而裂果口多集中在果粒頂部和果蒂處。產生裂果的主要原因是降雨或土壤中水分的急劇變化,果肉吸水產生較大的膨壓,使果皮薄的部位開裂,形成型果。
因此,適當增加果皮的厚度,並保持土壤水分相對穩定,促使漿果均勾生長,噴施稀土微肥是防止裂果的主要措施。對於容易產生裂果的品種,在葡萄園內可覆膜、覆草,以防止土壤內水分的劇烈變化。覆膜、覆草與細水浸灌相結合,對預防裂果效果更好。果穗套袋是防止果皮吸水最簡便的方法。為了不影響有色品種的著色,套袋時可用報紙袋或白紙袋,也可用透明塑料膜製作,但用塑料袋時,袋的下底一定要敞開,防止袋內溫度、濕度過高。氮肥施用過多、過遲及成熟前遇雨也容易引起果皮薄嫩及果內滲透壓增高而發生裂果。所以,在成熟前一定要注意控制施用氮肥和水。
花序修剪
葡萄是圓錐花序,每個花序上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小花,但對鮮食葡萄來講,要求的是整齊而且松緊適度的穗形與色美、質優、大小適宜的果粒。因此,花序修剪和果穗整理是優質葡萄生產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工作。
葡萄花序修剪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花序展現之後,這時根據植株的負載狀況及時疏除過多或過分弱小的花序;第二次在花序展開而尚未開花時進行,這次主要工作是剪去花序上的副穗和花序前端1/4的小花穗。近年來,在峰系列品種上花序修剪不僅要去除副穗和穗頭穗尖,同時還要去除副穗以下的3-4個小花穗,使整個果穗上只保留中下部的10-14個小穗,並結合進行赤黴素處理,使巨峰的果粒更大,果穗更為緊湊、美觀。
除花序修剪外,鮮食品種還要進行果穗整理,果穗整理的時間在生理落果後果粒基本穩定後進行。經過整理果穗,使果穗緊湊、果粒整齊。對於巨峰系及一些大果粒品種,商品上要求其標准果穗重應在460-500克,每粒果粒重10-15克,每個果穗保留40-45個粒,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6%以上。因此,必須在生理落果後及時按要求進行果穗整理。果實生長後期、採收前還應進行一次補充果穗整理,但這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病粒、傷粒和裂果。有時為了減少用工量,這次果穗整理可與採收同步進行。
果穗套袋
套袋是保證果穗穗形美觀的重要措施,它不但可以防止病蟲和鳥等對果穗的為害,而且有防止裂果、提早成熟的作用。經過套袋的果穗病蟲害明顯較少,而且果粒色澤良好,果粉保存完整,能充分體現出該品種特有的自然美。葡萄套袋在第一次果穗整理後進行。套袋前可先在果穗上噴1次殺菌劑,如波爾多液或甲基托布津,待葯液干後即可開始套袋。袋子可用報紙或質地略好的紙製作,也可購置專門供葡萄用的商品紙袋。葡萄紙袋的長度為35-40厘米,寬20-25厘米,具體長度、寬度按所套品種果穗成熟時的長度和寬度而定,但一定要大於其長和寬。袋子除上口外其餘全部密縫或粘合。套袋時將紙袋吹漲,小心地將果穗套進,袋口可綁在穗柄所著生的果枝上。套袋後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要注意不要碰動紙袋,防止影響果穗和果粒。採收時連同紙袋一同取下。有色品種在采前幾天可將紙袋下部撕開,以利充分上色。要注意的是套袋材料一定要用透氣性較好的紙製作,而不能採用密閉的塑料袋或將紙袋下方的兩個角剪去。在雨量較多的地區採用下口敞開的漏斗型袋,可以防止袋內濕度過大。葡萄果穗套傘袋也是一種保護果穗的好方法,尤其適用於棚架栽培。傘袋是用一張大小適中的泊光紙、報紙或塑料薄膜,在其一邊中部剪一深達1/2處的縫,使用時將果穗沿剪縫套入至穗梗處,並使縫兩邊重合,上下用大頭針固定,如同一把傘罩套在果穗上。傘袋同樣能防止日灼、塵埃和病害,而且噴葯、檢查都十分方便,值得在一些新產區和棚架栽培上推廣應用。
葡萄防寒
埋土防寒方法:⒈地上全埋法即在地面上不挖溝進行埋土防寒,方法是修剪後將植株枝蔓捆縛在一起,緩緩壓倒在地面上,然後用細土覆蓋嚴實。覆土厚度依當地絕對最低溫度和品種抗寒性而定,一般品種在冬季低溫為-15℃時覆土20厘米左右,-17℃時覆土25厘米,溫度越低,覆土越厚。對一些抗寒性強的品種如巨峰、白香蕉等覆土可略薄一些。⒉地下全埋法在葡萄行間挖深、寬各50厘米左右的溝,然後將枝蔓壓入溝內再行覆土。在特別寒冷的地方,為了加強防寒效果,可先在植株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乾草或樹葉然後再行覆土。此方法適宜於棚架和枝蔓多的成齡園採用。⒊局部埋土法(根頸部覆土)在一些冬季絕對最低溫高於-15℃的地區,植株冬季不下架,封凍前在植株基部堆30-50厘米高的土堆保護根頸部。此法僅適用於抗寒能力強的品種和最低溫度在-15℃以上的地方採用。若採用抗寒砧木(如貝達、北醇等)嫁接的葡萄,埋土防寒可以簡單一些。覆土深度一般壤土和平坦葡萄園薄些,沙土和山地葡萄園要厚些。對於一些冬季最低溫度雖達不到-17℃,但植株生長較旺、落葉較遲、掛果較多的當年嫁接換種的植株,也應及時進行適當的埋土防寒。
病蟲防治
葡萄炭疽病
防治措施:徹底清除病穗、病蔓和病葉等,以減少菌源。在長江以南地區,可在謝花後立即套袋。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整校、綁蔓、摘心,使架面通風。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用量。在萌芽成絨球期時,噴一次0.3%五氯酚鈉加4度石硫合劑,或150倍福美砷,或100倍退菌特作為鏟除劑。南方自4月下旬,北方5月下旬,進行噴葯防治,以後一般每隔10-15天噴葯一次,可噴80%炭疽福美700-800倍液、50%百菌清600-700倍液、50%退菌特或代森錳鋅800倍液。南方雨水多,葯液中加入「6501」1500倍或0.03%-0.05%皮膠等粘著劑。
葡萄白腐病
防治措施:徹底清除病枝蔓、病穗和病葉。及時整枝,抬高結果部位,及時除草,注意排水。對徒長植株,花前嚴禁施用氮肥。在北方,葡萄出土後噴布5度石硫合劑或100倍百菌清;幼果期開始(6月上)每隔15天左右噴葯預防一次,直至採收。在南方,要抓住花序分離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謝花後7天、成熟前半個月的防治工作,主要葯劑有半量、等量或倍量式波爾多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700倍液、70%托布津700倍液或50%退菌持800倍液。發展抗病品種。白腐病在巨峰葡萄上發病較輕。在南方,盡可能發展成熟期早於巨峰的品種,或通過促成栽培以避開白腐病發病高峰期。
葡萄霜霉病
防治措施:清除落葉、病枝探埋或燒毀。及時摘心、整枝、排水和除草,增施磷鉀肥。發病初期即應開始噴葯。在北方,一般6月上中旬開始,每隔15天噴葯一次。25%瑞毒霉或國產甲霜靈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用40%乙磷鋁300倍液、90%乙磷鋁500倍液或1:0.5:200倍波爾多液,也有較好防治作用;根施端毒霉也有防治效果。在長江以南地區,初秋之前,原則上可結合黑痘病同時進行噴葯防治。進入秋季,重點防治霜霉病。蘇州無錫、常州地區的經驗是:在未發病之前,以波爾多液防效最佳;如霜霉病發生時,應及時噴灑25%甲霜靈700倍液或90%乙磷鋁500倍液;根施甲霜靈也有防治效果。
葡萄黑痘病
防治方法:結合夏季修剪或於整個生長季節,徹底剪除病梢、摘除病果和病葉;秋季修剪後徹底清掃枯枝落葉,集中燒毀後深埋,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菌源。合理增施鉀肥、可施用巴內達碧卡高鉀型流體肥或復合肥。以防止植株徒長,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架面要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春天植株出土發芽前,噴施五氯酚鈉2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琉合劑;生長期在花前、花後各噴1次1:0.5:200-240波爾多液,其他葯劑有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
葡萄褐斑病
防治方法:徹底清除枯枝落葉減少病源。發芽前噴3-5度石硫合劑。噴葯防治。發病嚴重的地區結合其他病害防治,6月份可噴1次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7-9月間可噴500倍50%多菌靈,600-800倍百菌清或800-1000倍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噴1次葯。65%的代森錳鋅在某些葡萄果實上有葯害,北方更明顯,使用濃度應在1000-1200倍。合理施肥,科學整枝。增施碧卡復合肥。增強樹勢,高抗病力科學留枝,及時摘心整枝,面通風透光。
葡萄扇葉病
防治措施:選擇土壤內沒有傳毒線蟲的地塊建園,栽樹前用殺線蟲劑殺滅土壤線蟲。現階段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可以用組培法培養無毒苗,栽種不帶毒的良種苗。葡萄園有病株,病株率不高時可以及時刨除發病株並對病株根際土壤使用殺線蟲劑殺死傳毒線蟲。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尤其是可能傳毒的昆蟲,如葉蟬、蚜蟲等,減少傳播機會。
葡萄黑腐病
防治措施:清除越冬病源。及時排水,增施有機肥+巴內達碧卡菌肥。6-9月間可噴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靈或托布津800倍液以及1:1:200倍波爾多液。在南方,在噴葯防治上要抓住花前、花後和果實生長期三個關鍵時間,葯劑以波爾多液為主。
葡萄白粉病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料+碧卡菌肥,加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及時摘心,疏剪過密枝葉和綁蔓,保持通風透光良好,可減輕病害發生。注意果園衛生,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茵源。在發芽前應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芽後噴0.2-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❷ 葡萄樹果實成熟期怎樣管理
葡萄果實成熟期在高溫多雨的時期,此時高溫高濕,病害多,干腐病、霜霉病等爛果病很多,防治病害是重點。定期檢查,打些殺菌劑。為了膨果增糖上色,施些硫酸鉀肥。副稍不斷摘心,處理沒用的枝葉,把營養供給果實。天旱,澆膨果水,不宜過多。
❸ 什麼是葡萄膨大期如何管理
你好,葡萄膨大期,也就是葡萄漿果坐住果後迅速生長,在果實近黃豆大時,稱為葡萄膨大期。這是葡萄樹體全年生長期中最旺盛的時期,也是葡萄全年生產中的關鍵時期,管理好與否,直接決定了葡萄的產量與質量,那該如何管理呢?
一、枝蔓管理:
對新梢,留足12-15片葉後摘心。若已在花前摘心,已發生副梢,則將新梢頂端的副梢留1-2個,每個留3-5片葉摘心,其餘全部清除。新梢上的卷須全部從根部掐去。及時將新梢綁縛於鐵絲上,使其直立生長,新梢間距離要均勻。對病殘、乾枯老蔓全部剪除,清除出園外。
二、果穗管理:
按新梢長勢留穗,一般留法是:強二中一弱不留。若一個新梢3個果穗,一定要清除1-2個。對花前未將果穗掐尖的,此時進行亦可,掐去穗尖1/5-1/4。要疏除病、殘和畸形果。若計劃葡萄套袋,此時期為最佳時期,可抓緊進行。
三、水肥管理:
葡萄膨大期是葡萄全年生長中需水、肥量最大的時期。此時追肥,主要是以氮肥和鉀肥為主,可沖施海餐沃水溶肥搭配海餐沃微生物菌劑,以滿足葡萄膨果,及枝葉生長的需要。此時是葡萄細胞不斷分裂時期,可以在葡萄黃豆粒大小時噴施海餐沃氨基酸葉面肥+粉劑磷酸二氫鉀,促進細胞快速分類、果實膨大。由於葡萄膨大期是葡萄果實內,對水分和糖分的積累時期,所以此時葡萄對水分和養分需求都較大,此時期一定不能缺少水分及養分的供給。另外,葡萄膨大期對一些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也較大,例如海餐沃螯合鈣、硼、鋅、鎂等元素。
四、土壤管理:
每次澆水,待土壤鬆散後劃鋤保墒,並清除田間雜草,特別注意清除高稈雜草。
五、病蟲害防治:
此時葡萄新梢正當青春期,還不是病蟲多發季節。若遇陰雨天氣,會發生灰霉病等。此期應以防病為主,可以1:0.7:200倍波爾多液為主葯,其間穿插或噴多菌靈、或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見有病害發生,對症噴葯。
❹ 有關種植葡萄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實現葡萄果粒飽滿
因南北方氣侯差異關系,種植時間有所不同,葡萄品種不同,採摘上市時間不同,但春夏秋冬.四大節氣不會變。當葡萄采擱後及時施肥澆水,增加樹體營養儲存使枝條提局部改良土壤:大量施有機肥,矯正土壤養分及酸鹼度;進行定植,定植的距離根據架式來決定,一般籬架行距(架距)1.5~2米,株距0.8~1米;單面棚架行距3米,株距0.8~l米;雙面棚架行距5米,株距0.8~1米。栽植時挖的坑直徑不透氣的盆子最好不要。我試過在瓷盆裡面種了一棵葡萄,接連兩年,葡萄根本就沒怎麼長,檢查了一下盆土,發現澆水之後,很難干,下雨之後,盆裡面很長時間都是泥巴一樣。
❺ 葡萄掛果後如何管理
葡萄掛果後這期間主要是加強疏果、整穗、噴葯、澆水和施肥等管理。
1、葡萄疏花序和修整果穗的目的和作用是為了調整產量,節省營養,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實質量。疏幼果在生理落果後進行,對巨峰等大果粒品種每穗只留50粒左右果粒即可。
2、葡萄生長需要大量水分,幾個關鍵時期如萌芽後至開花前;坐果後至果實著色期乾旱時要及時澆水。雨天要及時清理墒溝,排除積水。
3、噴灑殺蟲劑,減少病害發生。噴灑過殺蟲劑之後,可以用袋子將葡萄套住,提高葡萄的品質。
4、施肥在掛果初期進行,以氮肥為主,結合施磷、鉀肥。不但能促進幼果膨大,而且有利於花芽分化。這一階段是葡萄生長的旺盛期,也是決定第二年產量的關鍵時期,也稱「水肥臨界期」。
(5)葡萄怎樣管理成熟期果粒發亮擴展閱讀
葡萄落花落果原因
1、品種特性
如巨峰品種在遺傳上有胚珠發育不完全的特性,胚珠異常率高達48%,且其花絲向背面反卷,不利於授粉。有的品種是雌花結構有缺陷,有的是雄蕊退化,雌能花品種授粉樹配置不合理,都會造成落花落果。
2、樹體貯存營養不足
葡萄的生長前期樹體貯存營養不足,使得不完全花期增多,胚株發育不良,花粉發芽率低,造成落果。由於葡萄的花量大,對水分和養分的消耗量也非常大,在葡萄花期缺少微量元素尤其是鉀、磷、硼等元素時,花的受精能力會下降,導致落花落果。
3、栽培管理技術措施不當
施肥方案不合理,花前氮肥用量過多,花期過量灌水,整形修剪、新梢引縛、摘心、整穗等技術措施實施不當,花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矛盾加劇,導致落花落果。花期噴葯會燒傷柱頭,影響受精,導致落果。
4、氣象因素
(1)花期氣溫:葡萄花期最適溫度為20-25℃,若開花前氣溫低於10℃,影響花芽的正常分化;花期氣溫低於14℃,花器發育不良而脫落;花期氣溫超過35℃,易造成花器萎蔫壞死。
(2)花期降雨:花期逢連陰雨天氣使花冠脫落困難,花葯不能正常散粉。
(3)日照不足:開花前持續寡照使新梢同化作用降低,花期果穗養分供應緊張。
5、生理落果
當葡萄的果粒長到3-4毫米大時,一部分果粒會因營養不良停止發育而脫落。
❻ 葡萄樹應該如何管理,才能結出好果子呢
葡萄根系興旺,再生力強,吸收力強,故葡萄抗旱、耐瘠、耐鹽鹼,不怕耕作傷根。 植株蔓性,不能直立,需設支架扶持。枝條稱枝蔓,生長疾速,節間長,借卷須向上攀援生長,年生長量可達1米-10米以上。
在給葡萄樹追肥時,在花前要停止灌溉覆草,促進花芽大量分化,在成果期要追肥澆水,提供充足的營養,並依據病蟲害發病規律停止防治工作。
❼ 葡萄如何管理
葡萄夏季管理不當或不到位,往往出現葡萄架面郁閉、病蟲害嚴重、產量不高、經濟效益不好等現象,因此必須做好葡萄夏季管理。
一、管理
葡萄夏季樹體栽培管理主要包括新梢摘心、副梢處理、疏花序和修整果穗等。
1.新梢摘心。分結果枝和營養枝摘心。摘掉嫩尖部分。
2.副梢處理。結果枝上的副梢只保留頂端1~2個,其餘的全部從基部抹掉,以後再發出的第二、第三、第四次副梢,均按此辦法進行處理。總之,在副梢處理原則上掌握既保留足夠的葉面積,保證營養供應,又能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生。
3.促花與保果。為節省營養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實品質,必須進行促花和保果。方法是:在花芽分別花期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果樹多開花、多坐果。其次在幼果期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加大營養輸送量,是所結果實著色靚麗、果型美、品味佳。
二、田間管理
1.追肥。追肥分催果肥和催熟肥。催果肥一般在漿果長到黃豆粒大小時追施,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催熟肥在果實接近成熟時施入,以促進果實著色和枝蔓成熟。
2.澆水。葡萄需水量較大,在生長季節,田間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70%為宜,如果土壤乾旱要及時澆水並噴施新高脂膜,防止裂果病發生。注意後期果實成熟期,應降低土壤水分,以增加果實含糖量和耐貯藏性。
三、病蟲害防治
病害。葡萄夏季病害可分為葉部病害、果實病害、枝蔓病害三類。葉部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褐斑病,果實病害主要有白腐病、炭疽病、水罐子病等,枝蔓病害主要是黑痘病。葡萄夏季蟲害主要是葡萄透翅蛾和金龜子。應噴施多種針對性葯物+新高脂膜防治。
❽ 溫室早熟葡萄花果期如何管理可以產量高,品質和賣相好
1提高坐果率:控制新梢旺長,在花前噴施有機酸硼鈣葉面肥,能起到鈣硼同補的效果 ,硼鈣能更好的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
2改善果實品質:合理修穗疏果,去掉畸形果、小果、病果等,促使留下的果子能更均衡的吸收營養,健康生長;摘除老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合作用,促進果實成熟。
合理施肥:有機酸硼鈣葉面肥,全程使用4-6次,補充了足夠的硼鈣,提高葡萄品質、預防裂果,在膨果期使用懸浮碳大量元素水溶肥,補充膨果需要的磷鉀,更好的促進膨果,使果子又大又好。
3防治病蟲害:在萌芽後及時使用葯劑防病蟲害。
花果期管理好,施對了肥,提高了坐果率、後期產量及品質也不會差。
❾ 水晶葡萄怎樣管理果粒才能又大又好
萄病蟲害是一種自然災害,直接影響葡萄的產量、品質和市場供應。近年來,由於葡萄生產迅速發展,病蟲害種類也隨之增多,發生規律也較復雜,所以要注意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實際防治過程中,常採取廣譜化學農葯,使病原、害蟲產生抗葯性,殺傷天敵和污染環境。特別是葡萄供人們鮮食,使用化學農葯後殘留的問題比較突出,迫切需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針,結合葡萄病蟲害的作用。在綜合防治中,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因時因地制宜,合理運用化學農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經濟、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蟲害,以達到提高產量、質量,保護環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
一、植物檢疫 預防病蟲害的最好辦法是防止危險性的病原、害蟲進入未曾發生的新區。植物檢疫是防治病蟲豁擴散傳播的主要技術措施。
以進出口和國內地區間調運的種子、苗木、接穗、種條和農產品進行現場或產地檢疫,發現帶有病原、害蟲的材料,在到達新區以前或進入新區分散以前進行處理。如設立觀察圃,進行隔離觀察,嚴禁從疫區調運已感病或攜帶病原、害蟲的種子、苗木、接穗、種條和農產品。發現檢疫對象應及時撲滅。通過檢疫,有效地制止或限制危險性有害生物的傳播和擴散,對阻止各地未曾發生的植物病蟲害的侵入,起著積極作用。如葡萄根瘤蚜、美國白蛾和葡萄癌腫病都是我國主要檢疫對象,到目前為止,對這些危險性病蟲害控制效果較好,沒有造成大面積危害。
二、農業措施
(一)保持果園清潔 搞好果園清潔是消滅葡萄病蟲害的根本措施。要求在每年春秋季節集中進行,並將冬剪剪下的枯枝葉,剝掉的蔓上老皮,清掃干凈,集中燒毀或深埋,減輕翌年的危害。在和長季節發現病蟲危害時,也要及時仔細地剪除病枝、果穗、果粒和葉片,並立即銷毀,防止再傳播蔓延。
(二)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 葡萄架面枝葉過密,果穗留量太多,通風透光較差,容易發生病蟲害。因此,要及時綁蔓摘心和疏除副梢,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接近地面的果穗,可用繩子適當高吊,以防止病蟲為害。
(三)加強水肥管理 施肥、灌水必須根據果樹生長發育需要和土壤的肥力決定。施用有機肥或無機復合肥,能增強果樹肥過多、磷鉀肥不足、土壤積水或乾旱,能促使病蟲害發生;地勢低窪的果園,要注意排水防澇,促進植株根系正常生長,有利於增強樹體抗逆性。
(四)深翻和除草 結合施基肥深翻,可以將土壤表層的害蟲和病菌埋入施肥溝中,以減少病蟲來源。並要將葡萄植株根部附近土中的蟲蛹、蟲繭和幼蟲挖出來,集中殺死。果園中的殘枝落葉和雜草,是病、害蟲越冬和繁衍的場所,以減少病蟲為害。
三、選育抗病蟲害品種 生產上應用抗性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早已引起人們充分重視。抗病蟲害品種間或種間雜交德育抗性較強的品種效果明顯。近年來生產上栽培的葡萄品種康太,就是從康拜爾自然芽變中選育出來的,它不僅能抗寒,而且對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也較強。還有從日本引進的歐美雜交種的巨峰群品種,抗黑痘病、炭疽病性能也較強,很受栽培者歡迎。又據報道,最近從國外引進抗根瘤蚜和抗線蟲的葡萄砧木,如和諧、自由等,通過無性嫁接培育出的葡萄苗木,能達到防治葡萄根部病蟲害的目的。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綜合防治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菌等方面。其特點是對果樹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不傷害天敵和有益生物,具有長期控制的效果。目前在葡萄生產上應用農抗402生物農葯,在切除後的癌腫病瘤處塗抹,有較好防治效果。農抗120是中國農科院近年來研究的一種新型抗菌素,其中120A和120BF可以作為防治葡萄白粉病較理想的生物葯劑,並且對葡萄黑痘病也有較好的療效。另外,自然界里天敵昆蟲很多,保護利用自然天敵,防治果園中害蟲是當前不可忽視的生物防治工作。
五、物理防治 利用果樹病原、害蟲對溫度、光譜聲響等的特異性的反應和耐受能力,殺死或驅避有害生物的方法。如生產上栽培的無病毒葡萄苗木,常採用勢處理方法脫除病毒。據報道,苗木在30℃條件下處理1個月以上則可以脫除莖痘病。又根據一些害蟲有趨光性的特點,在果園中安裝黑光燈誘殺害蟲,應用較為普遍,防治效果也較好,但要盡可能減少誤誘天敵的數量。還可捕捉、殺死,方法簡便,經濟有效。
六、化學防治 應用化學農葯控制病蟲害發生,是目前果樹病蟲防治的必要手段,也是.綜合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化學農葯存在污染環境、殺傷天敵和殘毒等問題,但是它有其它防治方法不能代替的優點。如見效快、效果好、廣譜、使用方便、適於大面積機械作業等。
❿ 在葡萄果實生長成熟的時候,需要怎麼對葡萄進行處理
夏季是葡萄果實生長成熟的重要時期,是果園全年管理的核心。管理應圍繞果實生長與樹體生長發育進行,以達到優質生產的目的。
一、夏季修剪。
葡萄是一年多次生長的果樹之一,管理的突出問題是協調營養生長與果實生長的平衡,達到通風透光,抑制病蟲害的發生,節省水肥,提高果實品質目的。
1、抹芽和定梢。
葡萄抹芽在植株萌芽後進行,一直持續整個生長季節,即去除雙芽或多芽中的弱芽或多餘芽,同時也要將多年生蔓上萌發的隱芽,除留作培養預備枝以外的全部抹除,這樣可以節省養分。定梢於新梢已顯露出花序時進行,過早分不清果枝,過遲會消耗大量養分。定梢的原則是留結果枝去發育枝,留壯枝去弱枝,留下不留上,留後不留前。一般來講,籬架栽培的葡萄架在架面上每隔5—10厘米留一個新梢為宜,棚架每2米可留8—25個新梢。對於生長勢旺又易落花落果的品種(如巨峰),前期可適當多留梢以分散養分,抑制新梢過旺生長,坐果後再疏除部分過密梢,這樣有利於坐果。
2、新梢摘心和副梢處理
(1)新梢摘心。即摘去新梢尖端的幼嫩部分,暫時停止新梢與花穗爭奪養分,使養分多向花穗供應,以防止落花。新梢的花前摘心一般在花前一周至始花期進行。主梢摘心必須配合處理已萌發副梢。新梢花前摘心的強度主要依據新梢的生長勢,一般認為最上面花序前強枝留6—9片葉摘心為宜,中壯枝留4—5片葉,弱枝留2—3片葉。
(2)副梢處理。結果枝上的副梢只保留頂端1—2個,其餘的全部從莖部抹除。留下的副梢也只留3—4片葉子摘心,以後再萌發的均照此處理。幼樹及營養枝或延長枝上的副梢,一般都留1—2片葉子摘心。如在夏秋季影響通風透光時,可酌情疏掉部分副梢。
3、疏花序和修整花穗果穗。
疏花序是根據樹勢、枝條長勢及產量要求疏除過多的花序。對一般鮮食品種來說,原則上強果枝可留兩個花序,中庸枝留一個花序,弱枝不留花序。修整花穗是去除花序的一部分,通常的做法是掐去花序頂端為全長1/5—1/4的部分,有的還要摘除副穗。果穗修整是坐果後疏除果穗上發育差的果粒和過多的果粒,可使果穗、果粒整齊均勻和保持果穗的一定緊密度,對鮮食葡萄是至關重要的。疏花序和修整花穗應在開花前一周左右為宜,到了開花期即應結束。
4、綁蔓除須。
生長期對枝蔓要及時綁縛,進行固定,防止因風折斷枝條或摩擦果面。綁縛不宜過緊或過松,對新梢上的卷須要及時摘除,一是能節省營養,二是防止自然固定而影響梢枝的分布。
二、果實管理。
果實管理是夏管工作的核心。一是在開花期葉面花穗上噴施鈣、硼營養元素,提高座果率,提高果實硬度;二是在花前花蕾時掐尖除副尖,使果穗形狀、大小保持一致。三是果粒達到豌豆大小時,疏除過小果粒與過密果粒,並及時套袋。選用優質雙層紙袋,套袋前及時噴葯保護,采前及時除袋促上色。
在此也特別建議:在開花期、謝花期、幼果期噴施營養元素的同時搭配噴施三炬微生物菌劑可以促進葡萄對營養元素的吸收。三炬微生物菌劑是一種對植物生長十分有益的芽孢桿菌,不含任何激素。使用了三炬微生物菌劑可以讓葡萄提前成熟,而且能讓果實著色率提升30%左右,色澤光亮,果粒晶瑩,大小均勻,枝幹粗,葉片挺拔。不僅能趁早採摘賣上好價錢,還可以為來年的高產做好准備。
三、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直接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夏季應根據氣候條件做好葡萄的病蟲害防治。6—7月份將進入多雨季節,有利於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和炭疽病等多種病害的發生蔓延。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合理選葯、用葯防治,是控制多病危害,保護幼穗、幼果及葉片的前提。
1、花後(6月中旬)重點防治對象是霜霉病、黑痘病和白腐病等。若降雨較多,濕度較大,霜霉病、黑痘病和白腐病等並發,可採用50%多菌靈600-800倍混合噴霧。
2、果穗形成期(6月下旬)防治的重點是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等。可在以上噴葯的基礎上,用保護性殺菌劑預防,可用1∶0.7∶200倍波爾多液,或75%達克寧(百菌清)等葉面噴霧。
3、果粒膨大期(7月上中旬)已進入汛期,是霜霉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等多種病害發生關鍵時期。應密切注視病害發生的動態和天氣變化情況,採取相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