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九月份的蜜蜂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寶玉挨打的原因是什麼 2025-08-26 20:35:24

九月份的蜜蜂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6-26 19:18:54

『壹』 怎樣管理養蜜蜂

1、對蜂的飼養管理
管理好的蜂場,可以節約人工成本,避免群蜂逃跑和死亡,使投入的最大限度轉化為蜜蜂的采蜜量 管理好的蜂場,疫病發生的少,既可以節省防病害購置費用,又可以增加蜜蜂數量和質量 據報道,管理不善,對蜜蜂了解不夠,使死亡和蜜量比提高20-30%,每年產蜜量會降低百分之25-35 增加成本19%。
2、蜜蜂的品種
品種是提高養蜂經濟效益的首要條件,品種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蜜蜂的生產性能,蜜蜂質量的好壞、養蜂收成的大小,取決於品種。中蜂品種的優劣,又取決於選種。 劣質的品種,劣質將會在其後代中延續,雖然在繁育過程中有一些變異,但只是偶然的,所以中蜂選種要認真細致,其它蜂種也一樣且有一套科學的方法,才能提高 其品質。
3、產品的銷售
蜂蜜的銷售是養蜂的核心,是養蜂成敗的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蜂蜜銷量好的年賺個百八十萬是很輕松的,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要懂得如何銷售,現在市面上的蜂蜜難銷售是因為,很多人認為都是假的,以至於宣傳和收入不成正比,怎樣合理銷售是個技術活,讓客戶信任你,讓你的蜜時常脫銷,這也是養蜂人必須要考慮的問 題!
4、蟲害葯的防疫
養蜂場一旦暴發疫情,定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滅頂之災。縱觀現有的養蜂場,普遍存在防 疫觀念淡薄的問題,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隨意性、僥幸性,不少場一年四季蜂群疫病不斷,此起 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復復,在經歷若干年之後不得不將蜂場關閉,損失是慘重的,教訓也是深刻的 。養蜂業者總是把注意力盯在蜂蜜價上,認為蜜價是蜜場能否盈利的決定因素,其實不然。如果具體到一個800箱蜂來算、月均出蜜,一個流行性腹瀉,造成的直 接損失就是100多萬元;而蜜價如果每千克降5元,l00kg的蜂蜜500元,800箱降價月均損失8萬元,僅相當於年收入的5分之1了!
5、蜜蜂越冬問題
傳統養蜂行業,到了冬季,蜜蜂會因為天氣寒冷,養蜂戶管理不善,導致蜜蜂被大量凍死,更別說產蜜了!我們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讓蜜蜂冬季也產蜜!重大的技術 核心!

『貳』 秋天的蜜蜂怎麼管理

1、適時換王。秋季是很多植物的盛花期,因此對於蜂群來說,秋季是非常好的一個培育新蜂王的時期。因為新蜂王的產卵能力相對於老蜂王來說要更強並且時間也會更早。所以不管不是定地養殖的蜂群還是有小轉地的蜂群都要適當的培育新蜂王。

2、獎勵飼喂。在秋季進行換王之後,要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讓蜂王多產卵,促使工蜂對幼蜂的哺育。可用蜂蜜與水混合在一起進行獎勵飼喂。讓蜂王認為有充足的蜜源,提高蜂王的產卵速度以及產卵量。並且也能夠讓工蜂誤認為外界食物充足,能夠獲取大量蜜源,從而提高培育幼蜂的積極性。

3、蜜蜂繁殖。蜂群在繁殖適合越冬的越冬蜂最後階段的時候,為蜂群秋季最後的一個流蜜期。在到最後一個流蜜期後,要將蜂巢中的封蓋蜜脾與空脾全部都清理出來,將其貯藏在繼箱中。然後將子脾集在一起放入巢箱中,在放入子脾的時候,要根據面積調控好子脾擺放位置。

(2)九月份的蜜蜂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蜜蜂腺體釋放出的一種微量化學信息物質,被稱為信息素,也叫外激素。依靠空氣或個體間的接觸進行傳播,對同種個體間來說傳播的是一種「語言」,接受的個體能理解這種「語言」的含義,作用於行為或生理反映。

蜜蜂利用聲與光傳遞信息。所謂聲,就是蜜蜂振翅的聲音。比如蜂王雙翅振動發出的聲音被稱為「歌唱」,「歌聲」通過巢脾傳遞,這是因為蜂王振動雙翅是靠胸肌的振動而帶動的,由於胸肌緊貼巢脾就將其振動聲波傳播開來,當蜜蜂感受到後,便產生停止活動的反應。

『叄』 蜜蜂過冬怎麼管理

一般飼養管理主要有:地址選擇,蜂群的排列,蜂群的檢查,蜂群的合並,蜂王的誘入,養蜂放牧的方式,蜂群的飼養,盜蜂與逃蜂處理,自然分蜂及其對分蜂的控制,野生蜂的搜捕。 一、養蜂場地的選擇 養蜂場所的環境條件與養蜂的成敗和蜂產品的產量密切相關。應經過周密的調查,選擇蜜源豐富,環境適宜的地方建立蜂場。養蜂場地周圍2.5千米半徑范圍內,全年至少要有一兩種大面積的主要蜜源植物,同時,還要有多種花期交錯的輔助蜜源、粉源植物。依賴輔助蜜源植物可以培養壯大蜂群,造脾或生產蜂王漿;利用流蜜量大的主要蜜源可大量生產蜂蜜。養蜂場地要求背風向陽,地勢高燥,不積水,小氣候適宜。蜂場周圍的小氣候,直接影響蜜蜂的飛行、出勤和收工時間以及植物的泌蜜。西北面最好有院牆或密林,山區應選在山腳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擋風屏障,前面地勢開闊,陽光充足,場地中間有稀疏的小樹。這樣的場所,冬春可防寒風吹襲,夏季有小樹遮蔭,免遭烈日曝曬,是理想的建場地方。高寒山頂,經常出現強大氣流的峽谷,容易積水的沼澤荒灘等地,不宜建立蜂場。蜂場附近應有清潔的水源,若有長年流水不斷的小溪,更為理想,可供蜜蜂采水。蜂場前面不可緊靠水庫、湖泊、大河,以免蜜蜂被大風刮入水中,蜂王交尾時也容易落水溺死。有些工廠排出的污水有毒,在污水源附近不可設置蜂場。蜂場的環境要求安靜,沒有牲畜打擾,沒有振動。在工廠、鐵路、牧場附近和可能受到山洪沖擊或有塌方的地方不宜建立蜂場。農葯場或農葯倉庫附近放蜂,容易引起蜜蜂中毒,也不宜建場。在糖廠或果脯廠附近放蜂,不僅影響工廠工作,還會引起蜜蜂傷亡損失。一個蜂場放置的蜂群以不多於50群蜂為宜,蜂場與蜂場之間至少應相隔2千米,以保證蜂群有充足的蜜源,並減少蜜蜂疾病的傳播。注意查清附近有無蟲、獸敵害,以便採取防護措施。對於固定蜂場,要求的條件比較嚴格,因此,需要進行周密的調查,將蜂群放在預選的地方試養2~3年,確認符合條件以後,再進行基本建設。 二、蜂群的排列 新開辟的養蜂場地,首先要清除雜草,平整土地;打掃干凈,然後陳列蜂群。蜂群排列的基本要求是,便於蜂群的管理操作,便於蜜蜂識別本群蜂箱的位置。蜂群數量較少的,可以採取單箱單列或雙箱並列;蜂群數量較多的蜂場,採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互相交錯陳列,群距1米,行距2~3米,距離較寬為好。中蜂群宜散放,亦可2~3群為1組,分組放置,各群或組之間的距離宜大。交尾群或新分群應散放在蜂場邊緣,使巢門朝向不同的方向,並且適當地利用地形、地物,以便於蜜蜂識別自己蜂箱的位置。 如果是轉地放蜂途中,在車站、碼頭臨時放置蜂群,可以一箱挨一箱地排成圓形或立形。蜂箱的巢門朝南,或東南、西南方向,可使蜜蜂提早出勤,低溫季節有利於蜂巢保溫。蜂箱用磚塊、石塊、木架等墊高20~30厘米,以免地面濕氣侵入蜂箱,使箱底霉爛,並可防止敵害潛入箱內危害蜂群。蜂箱應左右放平,後面墊高2~3厘米,防止雨水流入蜂箱,也便於蜜蜂清掃箱底。對於蜂群的排列,要預先考慮周到,因為蜜蜂認識蜂箱的位置以後,再要變動它的位置就比較麻煩了。 三、蜂群的檢查 蜂群的檢查主要包括:箱外觀察,巢內全面檢查。 1、箱外觀察 經常到蜂場巡視,在箱外觀察蜜蜂的活動和各種跡象,推斷蜂群的大致情況,必要時進行個別蜂群的重點檢查。有無鼠害:蜂群越冬期,蜂箱前有碎蜂屍,表明發生了鼠害;如果從巢門掏出了碎蜂屍和蠟渣,說明老鼠已潛入箱內,要開箱處理。飼料缺乏:越冬後期,個別蜂群不管天氣好壞不斷往外飛,或在巢門前爬出爬進,提起蜂箱感到很輕,表明缺乏飼料。箱底死蜂成堆,死蜂腹縮小,喙伸出,說明蜂是餓死的。中毒死亡:蜂場上有大量死蜂,翹散開,喙伸出,腹勾曲,大多是採集蜂,這是中毒的症狀。下痢症狀:早春,蜜蜂飛翔排泄時,巢門附近、蜂箱前,壁有棕黑色糞污,表明越冬飼料稀薄,含有甘露蜜,或者感染了孢子蟲病。胡蜂侵害:夏秋季,場地有缺頭,斷足的死蜂,表明有胡蜂襲擊蜜蜂。發生蟎害:不斷發現一些體格弱小、翅殘缺的蜜蜂爬出箱外,可能是遭受了蟎害。蜂王情況: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氣,蜜蜂頻繁出入,回巢蜂1對後足攜帶著花粉團,表明蜂王健在。個別蜂群的蜜蜂很少出巢採集花粉,有些蜜蜂在巢門前振翅,來回爬動,可能是喪失了蜂王。分峰預兆:分蜂季節,個別蜂群很少有蜜蜂出去採集,許多蜜蜂在巢門前形成"蜂鬍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門,說明蜂群在准備進行自然分蜂。發生盜蜂:蜜源稀少時,巢門前有蜜蜂抱團廝殺,進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這是發生盜蜂的跡象。通風不良:夏季,許多蜜蜂在巢門前扇風,晚間有些蜜蜂在巢前聚集成堆,表明蜂箱通風不良。進入流蜜期:全場蜂群都在忙碌從事採集,蜜蜂扇風釀蜜之聲徹夜不停,表明已經進入主要蜜源植物的大流蜜期。幼蜂試飛 天氣晴暖,在中午有數十隻蜜蜂在蜂箱前盤旋飛舞,這是幼蜂認巢的集團飛翔,又稱試飛。 2、巢內全面檢查 全面檢查就是對蜂群逐框進行仔細的觀察,掌握蜂群的全面情況。包括蜂王、蜂數、蜜粉積存、子脾情況以及病蟲害等。這種檢查不要太多,一般是在春季蜂群陳列後,蜂群發生分蜂熱前的時期,主要采蜜期的開始和結束,轉運前後和准備越冬時進行。在采蜜期,也可結合取蜜對蜂群進行檢查。 蜜蜂幼蟲適宜在34~35℃的情況下生長發育,因此巢內全面檢查應選擇適宜的氣溫,以20℃以上進行為宜,在8~14℃或有部分工蜂出巢活動的情況下,只能作快速檢查。采蜜期全面檢查應避開出勤高峰期。 在巢內全面檢查時,養蜂者最好穿淺色的衣服,戴上面網,袖口和褲管用寬緊帶束起,帶好噴煙器、蜂刷、起刮刀、割蜜刀等用具,檢查者應站在蜂箱的側面,背著陽光。操作時要細心,動作要輕快。如果蜂群比較安靜,不需要噴煙,可以輕輕取下箱蓋翻放在蜂箱後面地上,然後取下副蓋放在巢門前,把一側的隔板向外推或拿出來,再用起刮刀的彎刃順序地插入每個巢框的框耳處,略微撥動一下,就可以一框一框地進行檢查。如蜂性較凶,可在副蓋一邊提起後,向蜂路噴煙幾下,偶爾被螫,也要冷靜避開處理,切不可丟摔巢脾、拍打奔跑,否則群蜂發怒追螫,受螫更為嚴重。被螫處可用指甲反向刮出螫針,老養蜂者因已產生對蜂毒的抗性,無多大反應,初養蜂者可在被螫處塗一點氨水以減輕反應。 提脾的方法是用雙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扣緊巢框兩側的框耳,垂直地提起來,使巢脾的一面對著視線,與眼睛約保持30厘米的平行距離,看完一面需要看另一面時,應該先將巢框上樑垂直的豎起來,並以上樑為軸,使巢脾向外轉半個圈,然後將雙手放平,檢查另一面。採用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巢脾里的蜜汁和花粉散落。如箱內放滿巢脾,可暫時取出箱邊的第二框巢脾放在運框箱或蜂箱的旁邊。提脾檢查應著重注意蜂王是否存在,產卵和蜂兒發育情況,蜂王通常在子脾上產卵活動,在卵脾上容易找到,如逐一檢查未見到蜂王,順序找第二遍,若仍未找到則可記下以後再找,如急於再找,一定要過半小時,蜜蜂安定後再開箱找。當蜂王停卵或產卵少,腹部收縮時檢查,若遇蜂王起飛,不必驚慌,它必定在周圍繞飛,此時可提蜂一框在巢門口抖落,然後恢復箱蓋,抖落的蜜蜂紛紛起飛進巢,發出音響和蜂臭,便能招引蜂王隨隊歸巢。在分蜂季節里,還要檢查有沒有自然王台。看過的巢脾要及時放回蜂巢,依次恢復脾間蜂路,一般按原狀恢復,或是卵蟲脾居中,依次是封蓋子脾,然後為粉蜜脾。檢查完畢,插入隔板蓋好副蓋和箱蓋,做好記錄,並順序檢查其他各群。 當外界溫度低,缺乏蜜源或只需要了解蜂群的某些情況時,可以提出少數巢脾進行局部檢查,如發現提出的巢脾中有新的卵說明蜂王存在,在中央數脾上只有幼蟲和封蓋子,沒有卵,說明已失王,一巢房中有數粒雜亂卵子,證明失王已久,工蜂產卵;提取邊脾,如是空脾,蜂群處於衰退階段,即應抽出保存,邊脾存粉蜜較多,蜂數又足,則應增加空脾,巢箱內蜜蜂已滿8~9框,且巢脾間及框樑上出現贅脾或新蠟,則應添加繼箱和加巢礎製造新脾;脾角和邊框都無蜜應予飼喂糖漿,脾角上有封蓋蜜房,證明貯蜜夠用,邊框有大面積的貯蜜則需搖蜜;巢脾上發現王台封蓋,表明分蜂期迫近,應即採取措施。 四、蜂群的合並 蜂群的合並就是把兩群或多群蜜蜂合並組成一個蜂群。強壯蜂群是獲得蜂產品高產的基礎,而且管理方便。弱群不但沒有生產能力,還容易發生盜蜂,或感染病蟲害。所以群勢過弱,沒有生存能力的蜂群,都需要及時合並。 每個蜂群都有其特殊的氣味,稱為群味。群味是由蜂群的各個成員的信息素和各種成分等的氣味混合形成的。蜜蜂憑借靈敏的嗅覺,能夠辨別本群的蜜蜂和其他群的成員。如果隨意把不同群的蜜蜂合並,就會引起互相鬥殺。 1、合並蜂群的注意事項 原則上應將弱群合並入強群,無王群合並入有王群。如果兩個有王群合並,則在前一天先捉去1隻質量差的蜂王。如果被並群的群勢較強,可把它分成2~3份,分別合並到其他蜂群。為減少被並群的蜜蜂返回原巢址,最好將它與相鄰的蜂群合並。合並蜂群前,應仔細檢查被並的無王群,確保被並群無蜂王和無王台。合並蜂群宜在傍晚進行,這時蜜蜂大部已經歸巢,而且沒有盜蜂襲擾,便於操作。為了保證蜂王的安全,可用扣脾籠、王籠把蜂王關入,在蜂群內臨時保護起來,合並成功後再放出。喪失蜂王時間過長,巢內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要先補充1~2框未封蓋子脾後再合並,或者把它分散與幾個蜂群合並。 2、合並蜂群的方法 有直接合並和間接合並兩種方法。直接合並 這種方法適用於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這時,各個蜂群都採集同樣的蜜源,濃烈的蜜味使各群群味基本相同;同時蜜源豐富,蜜蜂放鬆了警惕,容易合並。早春,剛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容易合並。 把有王群的巢脾連蜜蜂調整到箱內一側,將被並群的巢脾連同蜜蜂放入另一側,兩部分巢脾間隔一框的距離,或者中間插上隔板隔開。合並蜂群時,可向箱內噴一些煙,或者噴少許白酒,混淆兩者的群味。亦可向兩群噴灑蜜水,其中加點香精更好。次日,把兩群的巢脾靠攏,多餘的巢脾抖落蜜蜂後提出,蓋好箱蓋即可。間接合並 是使兩群蜜蜂逐漸接觸,或者群味混合後到一起。間接合並安全可靠。做法是:傍晚,取下合並群的箱蓋和副蓋、覆布,鋪上一張扎有許多小孔的紙張,上放一空繼箱,把被並群的巢脾連同蜜蜂放入繼箱內,蓋好箱蓋。蜜蜂把紙張咬穿,兩群就自然合並了,然後整理蜂巢。亦可在巢箱和繼箱間加一個鐵紗蓋,經過2~3日,兩群群味混合後,撤去鐵紗蓋,將蜂群合並。炎熱天氣,繼箱里的被並群要通風。 五、蜂王的誘入 蜂群的蜂王突然喪失,或蜂王衰老、殘傷、產卵力下降需要更換,在人工分蜂組織新蜂群時,以及引進優良種蜂王時,都要誘入蜂王。蜂王分泌的信息素,使蜜蜂能夠識別本群蜂王和陌生蜂王。蜜蜂遇到陌生蜂王就會攻擊,因此誘人蜂王時要保證蜂王的安全。在更換蜂王時,先把淘汰的蜂王取出;如果給強群更換蜂王,淘汰其蜂王後,可把蜂群分成兩部分,先給部分誘入蜂王,誘入成功釋放蜂王後,再將另一部分合並。給無王群誘入蜂王時,要把其巢內的王台全部毀除干凈。在誘入蜂王前兩天,對被誘入的蜂群進行獎勵飼喂,則蜂群容易接受誘入的蜂王。誘入蜂王後,不要急於開箱檢查。每日在箱外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如果巢前沒有蜜蜂來回亂爬,巢前附近地面未發現蜂王屍體,蜜蜂采蜜、采粉活動正常,就是誘入成功的表現。誘入蜂王也分間接誘人和直接誘入兩種方法。 1、間接誘入 間接誘入蜂王是使用器具誘入,蜂王安全,蜜蜂容易接受。尤其是誘入種用蜂王和給失王較久的蜂群誘入新蜂王,安全可靠。用全框誘人器誘入蜂王,既安全又不影響被誘入蜂王的產卵。把有蜂王和蜜蜂的巢脾裝入全框誘入器,脾上要有一些貯蜜,關上上面的蓋板,放進無王群里,經過3~4日,撤去全框誘入器即可。由於蜂王在蜂群里生活了一段時間,並正常產卵,容易被蜂群接受。通常是使用安全誘入器。把蜂王裝入器內,選1個幼蜂多、有少量蜜的子脾,把安全誘入器的底板抽出,把它扣在有數只幼蜂和一些蜜房的地方。經過一兩天,如果有一些蜜蜂圍在鐵紗外面,甚至有的蜜蜂咬鐵紗,說明蜜蜂沒有接受,需要繼續將蜂王囚禁幾日。鐵紗外面沒有蜜蜂包圍,有蜜蜂飼喂蜂王時,就可以把蜂王釋放。用粗鐵紗製成長15厘米、寬12厘米、高1.5厘米的大形扣脾籠誘入產卵蜂王,不影響蜂王產卵,效果很好。用薄紙捲成的小紙筒也可作誘入器用。把蜂王裝入紙筒,封上兩口,紙筒外塗少許蜜,掛在無王群的兩個巢脾之間。 2、直接誘入 是把蜂王直接放入蜂群。通常在大流蜜期,或者即時換王時用,主要憑個人經驗試行,方法各種各樣。傍晚,朝蜂王噴少許蜜水,把它放於無王群巢門前或巢脾的框樑上,讓它爬入巢內。也可從無王群提出2框蜂抖落在巢前,把蜂王放人蜜蜂中,讓蜂王和蜜蜂一道爬進蜂箱。更換蜂王時,把要淘汰蜂王的巢脾提出,將蜂王取走,立刻把換人的蜂王放在該巢脾上,放入蜂群。也可向誘入群中噴酒、蜜水或煙。另一種方法是,准備1隻新蜂箱,把需要誘入蜂王群的巢脾逐脾提出,捉去蜂王,削凈王台,然後把帶蜂巢脾放入新蜂箱,放到原址一旁。原箱留下外側的邊脾和幾個空脾,收容返回的蜜蜂。這樣把蜂群的飛翔蜂分離出去,巢內只留下幼蜂,然後直接誘入蜂王。誘入成功後,再與原箱的蜜蜂合並。 3、圍王的解救 直接誘入的蜂王、間接誘入的蜂王釋放後,或者發生盜蜂,或者新蜂王交配返巢誤入它巢時,都有可能被蜜蜂包圍、咬殺。從箱外觀察,如蜜蜂秩序混亂,則立刻開箱檢查,在巢脾或箱底看到有蜂球,就是蜂王被圍。可將蜂球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出蜂王察看。如果蜂王沒有傷殘,用安全誘入器扣在巢脾上重新誘入;否則將蜂王淘汰,糾正蜂群中存在問題後,重新誘入蜂王。 4、蜂王飛逃的處理 直接誘入或者間接誘入釋放蜂王時,有時蜂王飛走。當時如果箱蓋是打開著的,要保持原樣,不久蜂王就會飛回。倘若蓋上箱蓋,改變了原樣,蜂王飛回時,常誤入它群而被殺。 六、養蜂放牧的方式 養蜂的綜合經濟效益是養蜂生產活動最終經濟效果的體現。從群純收入、每百元產值的物質費用和生產成本、每一勞力的凈產值以及每一養蜂工日的凈值等五個方面進行綜合經濟效益結果的比較是最全面、最客觀,最能說明不同飼養方式所取得的經濟效果不同。 當前養蜂放牧的方式有大轉地、小轉地、定地三種。定地飼養是指蜂群基本上在固定的蜂場飼養,但有時也將蜂群轉移到附近有蜜粉源的地方采蜜或進行繁殖蜂群。大轉地飼養是跨省界,將蜂群長途運輸到上千公里以外的主要蜜源植物地區,從事養蜂生產。小轉地飼養是在定地養蜂的前提下,為充分利用蜂場幾十、幾百公里范圍內的短途轉地飼養。 實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轉地飼養,能讓蜂群在一年之內,連續趕采多個大蜜源,增加蜂產品產量和蜂群的繁殖,戰勝自然災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各項開支大,風險也大。長途轉地飼養需要有豐富的經驗和有組織地進行,大轉地養蜂不僅要支出大筆的運費,人工費用相對也較多,自然成本就高。 定地養蜂的產量高,因為定地養蜂比較容易做到常年保持強群,特別是花粉充足的地方,常年保持強群,王漿高產的優勢更為明顯。同時定地養蜂節省了一大筆運輸費,人工費用也較少,但是不能充分利用蜜源資源。小轉地養蜂既能充分利用蜜粉源,又沒有大轉地養蜂的費用高,所以每勞力的凈產值較多,蜂蜜、蜂王漿、蜂蠟和蜂膠等產品的成本都較低。而且以小轉地飼養虧本的蜂場最少,而定地最多,大轉地居中。通過對產量、產值的比較,生產成本的比較,經濟效益的比較,在當前養蜂存在諸多不利因素的情況下,為了使養蜂生產有較多的盈利,採用定地結合小轉地的方式飼養比較合適,有利於發展蜂群的生產潛力,開展多品種生產,風險也比較小。在有多個連續大蜜源地區,也可定地飼養,在養蜂的同時抽空從事別的農副業生產。轉地飼養的管理措施是: 1、落實場地 對某一地方經過實地考察以後,了解到該地主要蜜源植物的種類、面積、開花時間、氣候情況以及歷年到該地放牧蜂情況和蜂蜜產量以後,提前落實擺放蜂群的場地。 2、調整蜂群 轉地前,對蜂群群勢進行適當調整,重新布置蜂巢,固定巢脾,使蜂巢便於空氣流通,以保證運輸途中的安全。調整群勢:蜜蜂多、子脾多的強群,在運輸期間由於空氣流通不暢,最容易被悶死。在轉地前,把強群過多的蜜蜂和子脾調整給較弱的蜂群,使繼箱群保持12~15框蜂,6~8個子脾。巢箱放7~9個脾,繼箱放5~7個脾,每個脾上有七八成蜂。在轉地前一周左右,從強群提出帶蜂或不帶蜂封蓋子脾補給弱群。臨起運前夕,在蜜蜂大量飛行時,可以把強群原位置換上弱群,讓強群的飛翔蜂飛入弱群。也可以在傍晚將強群的紗蓋連同聚集的蜜蜂與弱群的紗蓋對調。7~10框蜂的平箱群,可以臨時加上一隻空脾繼箱。調整蜜脾:轉地前根據群勢留蜜脾,繼箱群選留2個封蓋蜜脾,平箱群選留一個封蓋蜜脾,放於巢箱內的外側。同時抽出沒有哺育過蜂子的新巢脾,特別是新的蜜脾和未封蓋的整框蜜脾,防止新脾斷裂和墜毀。此外還要調整粉脾,雙王群往往缺乏花粉,可抽補花粉脾。加水脾:在盛夏運輸途中消耗水分較多,包裝前給每群一個灌上清水的脾,放在繼箱內巢脾的外側。巢脾的排列:各類巢脾的排列,要有利於蜂群的生活和通風,使巢箱和繼箱都有相當的空間,便於蜜蜂空氣流通。春季氣溫較低時,群勢也不強大,對蜂巢可以不作大的調整,子脾仍放在中央。高溫季節,群勢強,將子脾和空脾分放在上下兩箱體內,在一側兩側或者中央留有空間。 3、蜂群包裝 主要是使巢脾固定,不擺動,將巢箱和繼箱連接起來,最好用巢脾固定器將巢脾固定。亦可用長40毫米、寬15毫米、厚12~15毫米的木條卡在各巢脾之間。外側加隔板,用鐵釘固定。連接巢箱和繼箱的方法有多種。用竹板連接省錢,但損害箱體。方法是:用4塊長200毫米,寬20~25毫米的竹板釘在蜂箱的前後壁呈八字形。使用箱外包裝器或者打包機,用塑料帶子把巢箱、繼箱和箱蓋連接在一起比較方便。如果巢箱和繼箱沒有紗窗,必須使用鐵紗副蓋,以保證通風。將鐵紗副蓋釘在繼箱上。打開箱蓋上的通氣窗。最好用麻繩將蜂箱綁扎,便於搬動。傍晚,當蜜蜂大部分進巢時,噴煙或者噴水驅趕蜜蜂進巢,然後關上巢門。最好使用鐵紗巢門。 4、裝運蜂群 裝運過農葯,有毒化學品的車、船不能裝運蜂群。公路使用卡車,江河使用船在夜晚運輸蜂群比較安全。短途可使用膠輪手推車。蜂箱門朝後,使巢脾與車廂平行。養蜂人員必須隨蜂押運,以便及時處理特殊情況。蜂群運到目的地,及時把它們搬到場地,分散擺好,向巢門噴一些水,然後打開巢門。次日檢查蜂群,整理蜂巢。 七、蜂群的飼養 蜂蜜和花粉是蜜蜂的天然飼料。為維持生活和哺育15萬~20萬只蜂子,一群蜂1年需消費花粉15~20千克,蜂蜜80-150千克。這些飼料蜜蜂能夠採集、儲備,而且還有盈餘。人們為了加快蜂群發展,快速繁殖蜂群,多生產蜂王漿,以及在歉收年補足蜂群飼料,需要進行飼喂。 1、喂蜜或糖 給蜂群喂蜜或喂糖可分為補助飼喂和獎勵飼喂2種。補助飼喂 補助飼喂蜂群的原因主要是:①早春,越冬蜂群的儲蜜消耗完了;②長期陰雨,蜜蜂不能出巢採集,或者蜜源缺乏,蜜蜂採集的蜜、粉不夠它們的消耗;③蜂群的越冬飼料不足;④給新分群補充飼料。在以上情況下,需使用框式飼喂器或箱頂飼喂器,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大量飼喂。獎勵飼喂 獎勵飼喂的目的是①春季,為了刺激蜂王產卵。加速蜂群發展壯大;②大流蜜期以前,促進蜂王產卵,為主要蜜源培養適齡採集蜂;③秋季,為了培養大量的越冬蜂。獎勵飼喂每次的飼喂量少,延續的時間長,通常採用瓶式飼喂器飼喂。 飼料可分為濃稠飼料、稀薄飼料、蜜粉混合飼料和干糖。①濃稠飼料補助飼喂採用濃稠飼料。即4份蜜對1份開水,攪拌使其融化;白砂糖2份加水l份,文火化開;在糖漿中加酒石酸0.1%,煮沸立刻撤火,可促使蔗糖漿轉化。酒石酸在化工原料或化學試劑商店有售。②稀薄飼料1份蜜對1份水或者1份糖加2份水,攪拌化開,用來進行獎勵飼喂。③蜜粉混合飼料用10份蜜溶解在10份開水中,降溫後混合l份花粉。生產蜂王漿時,喂蜜粉混合飼料,可刺激蜜蜂分泌蜂王漿;造脾時,喂這種飼料可增加蜂蠟的分泌,加速造脾。④干糖在蜜蜂活動季節,可喂干糖。在木製副蓋中央開1個直徑20毫米的圓洞,將白糖放在副蓋上,置於蜂巢上,蜜蜂即可採食。要注意蓋嚴箱益。 2、喂花粉 花粉是蜜蜂的蛋白質飼料,在缺乏花粉時要補喂。花粉脾:在粉源豐富時,可從蜂群提出花粉脾,集中起來放在繼箱內,加在少數蜂群上,讓蜜蜂保管,預備不時之需。花粉糖餅:4千克花粉加7.5千克左右的濃糖漿,混合均勻,製成軟硬適宜的糖餅。喂蜂時,把它攤在蜂巢的框樑上,上蓋1張蠟紙或者塑料薄膜。每群每次喂100~300克,以蜂群能在7~10日內取食完為度。 3、喂花粉代用品 脫脂大豆粉、酵母粉、乳粉、豆漿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作為花粉代用品。脫脂大豆粉:乾花粉l千克加溫水1千克,泡12小時,使花粉團撒開,加脫脂大豆粉3千克,與6.5千克濃糖漿混合,製成糖餅。喂法同上。酵母粉:乾酵母1千克加溫水1千克,泡1小時,對入10干克稀糖漿中,煮沸,放溫後喂蜂。每群每次喂300克左右,以在2日內食完為准。也可用食母生代替。 4、喂水 水是維持蜜蜂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蜜蜂還要用水調節蜂巢的溫濕度。有蜜源時,蜜蜂可從花蜜得到水分。早春和夏季乾旱時期,蜂群每日有數百隻蜂專職采水。在巢內或巢門喂水,可減輕蜜蜂勞動和傷亡。新疆地區乾旱,蜂群越冬期也要從巢門喂水。在蜂場設置飲水器,或有浮板的水盆,也可用瓶式飼喂器在巢門喂水,或用框式飼喂器在巢內喂水。

『肆』 秋分蜜蜂怎樣管理

轉眼炎熱的夏季即將來臨,我們都知道夏季天氣炎熱,作為以養蜂為業的朋友,我們該怎樣才能讓蜜蜂安全的度過炎熱的夏季呢?說到這點我們很多養蜂的朋友在養殖的過程中總結出了各種各樣的經驗,也給出一些夏季養蜂的管理建議,希望能幫到養蜂的朋友們。

第一:防害,我們都知道夏季天氣炎熱,是蜜蜂活躍的時期,同時也是蜜蜂的天敵活躍的時期,所以我們應該做好防害准備。對於蜜蜂的天敵,在前面前面的文章中其實蜂部落小編已經有介紹,主要就是通過墊高蜂箱的方式來避免螞蟻、蟾蜍等害蟲的侵害,我們可以用支架之類的將蜂箱墊高距離地面三十到四十厘米。同時要注意覆布不要太厚,要能遮光透氣,對於巢門要注意設置網格片,避免蜜蜂天敵入侵蜂群,還要避免陽光直射。

第二:除蟲。夏季是蜂蟎的一個活躍期,所以我們要注意關王殺蟎蟲,雖然小編一直提倡中葯療法,但是不得不說,現在很多西葯用起來不但方便,而且效果很好,但是我們都知道,國產蜂蜜葯物殘渣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也有朋友說過,蜜蜂都沒有問題,人自然也沒有問題,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國產蜂蜜的一個弊端。在飼料方面,如果不是培育蜂王或者新分蜂群的話,不管蜂箱中有沒有蜂蜜都不用喂養飼料。

第三:檢查蜂脾,對於無用的雄蜂可以進行人工殺滅。如果天氣太熱可以人工降溫,可以通過噴水的方式,還要注意當地的水源,如果蜂場附近沒有水源,要注意人工設立蜜蜂飲水的地方。

第四:不要在中午的時候開箱檢查,這點相信我們很多朋友在看蜂部落小編文章的時候都已經注意到了,如果我們非要檢查,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或者傍晚的時候,至於原因相信大家都懂。

關於蜜蜂夏季的管理方法很多很多,俗話說高手在民間,相信我們有經驗的朋友們在養蜂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辦法,不妨分享出來,讓大夥也學習學習。

『伍』 養蜂技術大全 怎樣養殖蜜蜂

蜂箱選擇技巧:因為蜂箱長期露天放置,風吹、雨淋、日曬,蜜蜂在蜂箱里生活撫育蜂子,貯存飼料,所以蜂箱的結構必須符合蜂的生活習性,尺寸應標准統一,結構要堅固耐用。製造蜂箱的木料應選用堅實、質輕、不易變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乾燥。北方應多以白松、椴木、桐木製造,南方以杉木製造。
巢脾的修造和保養,修造巢脾應選擇在春末,待氣候穩定之時,氣溫在15℃左右的時候開始。巢脾需防止盜蜂和鼠患,保存時最好用葯物熏蒸保存。

關於盜蜂的問題處理。平常應經常仔細檢查蜂箱,如果發現有能鑽入蜜蜂的縫隙,應及時用紙或泥封堵。發現有盜蜂的蜂群應移到五公里以外的蜂場管理。

蜜蜂養殖春季非常管理非常重要,養蜂同樣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蜜蜂生產繁殖期。所以,做好春季管理尤為重要。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供給充足飼料,加強管理,發現問題並及時處理。

春季蜜蜂管理要注意加強保暖,防止蜂蟎。應經常巡視發現問題,每半個月掏出死蜂。如果發現有蜂脾殘渣堆積,應及時開蓋檢查,一般這種情況是有老鼠,及時更換被老鼠咬壞的蜂脾。

春天飛出的蜜蜂需要良好正常的排便。正常的排便像高粱米粒或線條。如果蜜蜂肚子腫脹,趴在巢前排泄並有稀點,說明蜂群的飼料不良或者受潮,應及時更換。

春天,蜜蜂飛出越多說明蜂群越強、越健康。如果蜂箱很少有蜜蜂飛出,則應快速檢查,及時處理。應選擇天氣狀況良好,至少在8℃以上氣溫的中午開箱檢查。

『陸』 如何飼養蜜蜂

首先就是選擇養蜂的場地,一是要有好的蜜源地,蜂場的選擇要背風向陽,要有樹林做好,不要太潮濕也不要太曬的地方,不要在大的水塘或河流邊上。

蜜蜂飼養管理用具有多處,除蜂箱外還有巢礎、分蜜機、面網、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據蜂的規模選用,其他蜂具如生產蜂王漿、生產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據需要購置。養蜂的專用工具。一端是彎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動、刮、鏟東西。如撬動副蓋、刮鏟蜂箱內和巢框上的污物。

『柒』 蜂群越冬期如何管理

越冬期間,要求不讓蜜蜂飛出蜂巢。其辦法是用木板或厚紙板擋在巢門前面遮光。在包裝以後如有蜜蜂飛出,就說明箱內溫度過高,要擴大巢門加強通風,必要時可撤去蜂箱上面的部分保溫物,使之散熱。越冬後期選擇晴天,撤去擋板,促使蜜蜂飛行排泄。調節巢門是越冬蜂群管理的重要環節。巢門不能太高(6~7毫米高即可),以免鼠鑽進去為害。巢門寬度,弱群雙王同箱,留60~70毫米,中等箱(單箱)留80~90毫米,強群(繼箱群)留50~60毫米。蜂箱裡面空間大,巢門可留小一點,空間小,巢門則留大一點。蜂群越冬期間,由於巢門小而發生問題的較多,因巢門偏大而發生問題的反而少,所以還是以「寧冷勿熱」為佳。越冬的中後期,用鐵絲鉤每15~20天掏一次死蜂。掏死蜂時動作要輕,防止驚擾蜂群。如果巢門沒有結凍也沒有掛霜,說明溫度高了,要適當地加強通風。在越冬期間,無特殊情況不能隨便開箱檢查蜂群,主要根據箱外觀察來判斷箱內情況。舉例如下:
(1)失王蜂群越冬期間,有時會發生失王現象。蜂群失王以後,晴暖天氣的中午會有部分蜜蜂在巢門內外徘徊不安和抖翅。開箱檢查,如果確是失王,則誘入貯備蜂王,或與弱群合並。
(2)口渴蜜蜂在越冬期間吃不成熟或結晶的飼料,能引起「口渴」。蜜蜂口渴的現是散團,巢門內外有一部分蜜蜂現不安8用潔凈的棉花或紙蘸水(水內不能加糖或蜜)放在巢門口試一下,如果蜜蜂吸水。則說明不安是由於口渴引起的。對於這樣的蜂群,要及時用成熟的蜜脾,沒有蜜脾可將蜂蜜(不加水或只加2%~3%的水)用文火煮開,灌脾,將箱內的蜜脾換出來。蜜蜂口渴與失王現的區別:失王是個別群,口渴是多數群;失王群的蜜蜂抖翅不採水,口渴群的蜜蜂采水不抖翅。
(3)鼠害如果在箱外發現有缺頭、缺胸的碎蜂屍,說明鼠在箱外,可用捕鼠器捕殺。如果發現箱里有碎蜂屍,說明鼠已經鑽到蜂箱內,若是從巢門進去的,傍晚將巢門放大,用長鐵絲鉤掏箱底,使鼠受驚逃出來,然後將巢門作妥善處理。若是咬破箱底或箱壁進去的,應及時修好破洞,並將鼠驅除。
(4)缺蜜越冬後期,在一般蜂群很少活動的情況下,如果有的蜂群的蜜蜂不分好壞天氣,不斷地往外飛,則可能是箱內缺蜜。對於這樣的蜂群要及時搬到室內檢查,如果確是缺蜜,則加進蜜脾,抽出空脾,等蜜蜂全部上脾並結團之後再搬出去,依舊做好包裝。沒有蜜脾,可以用熟蜜1份,白糖4份,混合揉成糖棒,插入蜂團中心喂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捌』 養蜜蜂的方法是什麼

1、蜂蟎小蜂蟎嚴重,而且封蓋子脾又較多時,應將所有封蓋子脾抽出,用硫磺煙熏3-5分鍾,熏後通風10-20分鍾將子脾送回原箱。
2、美洲幼蟲病預防每框蜂可喂3萬單位四環素,或先鋒黴素。發病治療,可用磺胺噻唑納和土黴素片交替或混合使用,每片混合稀蜜液喂蜂16框,連續喂7-10天。
3、大肚病又叫痢疾病,大多是蜜蜂消化不良和沒有及時排泄所致。可用氟哌酸、酵母片一定劑量混合在40-50%的稀蜜水中飼喂2-3天。
4、黑蜂病又叫癱瘓病。主要由於低溫和環境潮濕引起,可用20萬單位金黴素或新生黴素糖漿治療,每隔2天喂1次,連續3-4次。
5、白堊病可用浙農大蜂研所研製的白堊凈二號,每個幼蟲脾噴0.4克,有較好的療效。
認真做好預防植物蜜粉中毒、農葯中毒和病蟲害危害工作,實施安全生產,保障蜂群健康。

蜜蜂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屬。
一、品種介紹
(一)義大利蜂
是一種黃色蜜蜂,原產地義大利。義大利蜂的工蜂腹部一般有三個棕黃色環節,後三節黑色。蜂王腹部一般呈棕黃色,尾端大都呈黑色。
義大利蜂適應性強,性情溫馴,便於管理,蜂王產卵力和工蜂哺育力強,分蜂性弱,容易維持大群;工蜂採集力強,善於採集成片蜜源和流蜜時間長的大宗蜜源,泌蠟多,造脾快。義大利蜂的缺點是蜂王產卵沒有限制,飼料消耗較多,越冬性能較差,容易出現盜蜂和迷巢,躲避敵害的能力不如中蜂。
(二)中蜂
北方的中蜂體形較大,耐寒性比南方的中蜂強,對南方的濕熱氣候適應能力較差。南方的中蜂體形較小。
中蜂蜂王一般呈黑色,也有少數腹部呈暗紅色;工蜂的腹部黃褐色帶黑環。中蜂耐寒耐熱,飛翔敏捷,嗅覺靈敏,善於採集零散蜜源和躲避敵害。中蜂造脾性能好,不採樹膠,臘質優,抗蟎能力比西方蜜蜂強。中蜂缺點是容易發生自然分蜂和飛逃,也易產生盜蜂等。
最適合浙江飼養的有王漿蜂蜜雙高產的浙農大1號意蜂品種,以及平湖、長興的優質蜂王,本地義大利蜂,卡爾巴阡蜂等。
二、蜂群的結構
蜂群是蜜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單位,由蜂箱、巢脾和三型蜂組成。所謂「三型蜂」,就是工蜂、蜂王和雄蜂三種類型的蜜蜂。
一群蜂通常由一隻蜂王、上萬只工蜂以及繁殖期培育的少數雄蜂組成。
(一)蜂王
蜂王是唯一發育完全的雌性蜂,蜂王的身體比工蜂長1/4-1/3,體重比工蜂約重2倍;壽命較長,可活4-6年。蜂王的職能是產卵,還在維持群體生活的蜂群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二)雄蜂
雄蜂比較粗壯,雄性器官發育完全,視覺特別發達,蜂群中雄蜂是新蜂王的配偶,在蜂群繁殖上起著重要作用。雄蜂壽命僅3個月,它不會采蜜,依賴工蜂喂飼,且食量大,為工蜂食量的幾倍。在繁殖季節過後,要進行人工「殺雄」,在秋末冬初季節,工蜂為了節省飼料,也會將雄蜂驅逐出蜂箱外,讓它凍餓死亡。
(三)工蜂
個體最小,要擔當蜂群的一切勞務,如採集花蜜和花粉、釀制蜂糧、哺育蜂兒、飼喂蜂王、修建巢房、守衛蜂巢、調節蜂群內的溫度和濕度等。
三、蜂群管理要點
(一)轉地放蜂
轉地放蜂是湖州養蜂的主要形式之一。
1、確定放蜂路線。這是指蜂場全年蜂群繁殖、生產所經過的放蜂場地路線。可歸納為東、北線和中線、西線三條。下例舉東、北線。
東、北線。元旦前後北方/蜂群→福建、廣東越冬、繁殖 2月底、3月初沿/鷹廈線、浙贛線、皖贛線→江西、安徽採油菜、紫雲英蜜 3月下旬、4月上旬/浙贛線、滬杭線、滬寧線→浙北、蘇南、蘇北和皖北等地採油菜、紫雲英蜜 4月底到5月初沿/津浦線、隴海線、膠濟線→到蘇北、魯南等地采刺槐蜜,也有的到河北采刺槐蜜 5月底6月初/出山海關→黑龍江、吉林等地利用山花繁殖,採集7月的椴條蜜;也有部分蜂場到遼寧采草木樨蜜,到北京、遼寧采荊條蜜,到黑龍江採油菜蜜或草花蜜等。
越冬性強的蜂群,有的就在本地越冬繁殖,或到江西繁殖,到3月份按上述順序北上采蜜。蜂群采完椴樹、荊條、草木樨、油菜蜜後,就近采胡枝子、向日葵、蕎麥、草花蜜等,到8月底9月初蜜源結束,多數蜂場、養蜂戶南返本地採集茶花,繁殖越冬蜂,部分蜂場留在東北越冬至11月下旬再返回本地。
同時要物色好蜜源場地。①蜜源面積大,放蜂密度小。②蜜源植物長勢好,流蜂穩定。要掌握好蜜源花期銜接才能追花奪蜜,獲得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二)定地放蜂
將蜂群固定在一個蜜源較豐富的地方,並在附近適當搬遷放蜂。本省的主要蜜源有3-4月開花的油菜,花期20-30天,4-5月開花的紫雲英,花期20-30天,5月初開花的柑桔,花期10天左右,6月中旬到7月中旬開花的烏桕,花期20-25天,7月到9月上旬開花的棉花,花期60天,10-11月開花的茶葉花。還有部分荊條、棗花、百合、枇杷花等。
(三)四季蜂群的管理
1、春季
①在油菜花開花初期,選擇晴天進行蜂群的檢查和整頓。抽去無蜂、少蜂、雄蜂多的巢脾和已經長霉的蜜脾,為蜂王產卵創造條件。不足一脾的蜂群及時合並。為了保存優良的機動蜂王,可將弱小蜂群組成雙王群。
②早春要加強巢內外的保溫。晴天氣溫14℃以上時,去掉薄膜,適當開大巢門,蜂群可在箱的周圍活動曬太陽,同時清除蜂箱濕氣。
③做好加蜜脾工作,當蜂箱缺蜜時,應加巢脾,將蜜液加溫到37℃,灌於巢脾兩面,放入箱內,供蜂群食用。一般安排在中午氣溫14℃以上進行。
④油菜開花初期,不論箱內貯蜜豐欠,都要喂濃度為40-50%的稀蜜水,以刺激蜂王的產卵和促進工蜂的內勤工作,喂量:每箱蜂群在7框以下,每次喂量為0.25公斤;在8框以上,每次喂量為0.5公斤。勤檢查,吃完再喂。
⑤油菜花後期和紅花初期,應培育新的蜂王。當蜂群進入增殖期,應及時添加無雄蜂房的優質空脾,使蜂群迅速繁殖,箱外應設置喂水器,水中加入0.5-0.9%的食鹽,供蜜蜂吮食。
⑥進入紅花期,應多造新脾,以待大流蜜期有足夠的空脾貯蜜。同時要抓緊生產王漿和蜂蜜,同時也避免了分蜂現象的發生。
2、夏季
夏季大流蜜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約1個月左右,主要做好防暑降溫,把蜂箱放在樹蔭下。在蜂箱周圍放幾個水盆,內盛0.5%的鹽水供蜜蜂吸吮。這時期,應在早上7點以前搖蜜;把蜂群中多餘的巢脾提出;同時從小群中抽調封蓋的老子脾補充采蜜的蜂群,以增強和壯大蜂群,增加王漿和蜂蜜的產量。後期花粉稀少,當箱內進蜜逐日下降時,應把蜂群遷移到有蜜源的地方,促進蜂王產卵,為下一個蜜源期培育壯大蜂群做好充分的准備。
3、秋季
①秋季花蜜豐厚,花粉豐富,抽取一部分粉脾貯備起來,供第二年春季繁殖之用。留足越冬飼料,每箱蜂留足越冬飼料,每箱留2-3張封蓋的成熟蜜脾,同時也要適當收取商品蜜。
②整頓蜂群,使各蜂群相差不大。蜜源結束後,要縮小巢門,緊縮蜂路至9毫米寬,有利於保溫和防止盜蜂。
③培育適齡的越冬工蜂。在霜降以前,應增加蜜糖的飼喂量,促進蜂王產卵,培育適齡的越冬工蜂。此工作結束後,必須控制蜂王產卵,促其安定休息。方法是抽去箱內粉脾,把蜂群放在暗處。同時還要檢查蜂群,防止盜蜂侵入。
4、冬季
①越冬保溫,保溫應分內外兩步進行,內保溫可在10月中旬進行,等外界氣溫穩定,沒有較熱的中午時再做箱外保溫。蜜蜂喜歡在蜂箱前方向陽的巢脾中部結團,為此應把少數半蜜脾放在中部,兩側放整張蜜脾,巢脾之間的蜂路保持15毫米,以利越冬蜂團聚。
②巢門要暢通,它是蜂群唯一的空氣流通口和管理人員觀察、掌握蜂群的主要途徑。一般保持2-3厘米長,0.8厘米高。巢門注意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刺激蜜蜂活動。
③掏出死蜂,15天左右檢查一次,嚴防鼠害。及時診斷群況,一般冷時聽到唰唰聲,熱時聽到呼呼作響音,正常的聲音低微。
④保持安靜的環境,應放置在遠離噪音和振動的區域,更不能隨意搬動和敲打蜂箱。否則引起蜜蜂不安,而導致大量食蜜,消耗體力,縮短其壽命。
四、常見病防治
1、蜂蟎小蜂蟎嚴重,而且封蓋子脾又較多時,應將所有封蓋子脾抽出,用硫磺煙熏3-5分鍾,熏後通風10-20分鍾將子脾送回原箱。
2、美洲幼蟲病預防每框蜂可喂3萬單位四環素,或先鋒黴素。發病治療,可用磺胺噻唑納和土黴素片交替或混合使用,每片混合稀蜜液喂蜂16框,連續喂7-10天。
3、大肚病又叫痢疾病,大多是蜜蜂消化不良和沒有及時排泄所致。可用氟哌酸、酵母片一定劑量混合在40-50%的稀蜜水中飼喂2-3天。
4、黑蜂病又叫癱瘓病。主要由於低溫和環境潮濕引起,可用20萬單位金黴素或新生黴素糖漿治療,每隔2天喂1次,連續3-4次。
5、白堊病可用浙農大蜂研所研製的白堊凈二號,每個幼蟲脾噴0.4克,有較好的療效。
認真做好預防植物蜜粉中毒、農葯中毒和病蟲害危害工作,實施安全生產,保障蜂群健康。

『玖』 蜜蜂怎麼養

科普一下新手如何養蜜蜂吧!


六、病害防治

1、胡蜂:胡蜂在山區、丘陵等地區危害尤為嚴重,可用蒼蠅拍撲打,也可把巢脾下沿的雄蜂子脾割下拌上殺蟲劑防止蜂箱周圍,等胡蜂採食後帶回蜂巢中便可毒殺整個胡蜂群。

2、巢蟲:巢蟲(蠟螟的幼蟲)主要危害中蜂,尤其是群勢偏弱的蜂群更易受到巢蟲危害,輕者將影響蜂群的正常發展和蜂蜜產量,嚴重時蜂群甚至因無法抵抗而不得不棄巢而逃。

3、中蜂囊狀幼蟲病:中蜂囊狀幼蟲病是中蜂危害最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葯物,對於這種蜂病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另外鹽酸金剛烷胺等抗病毒葯物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4、蜂蟎:蜂蟎是意蜂最主要的寄生蟲,受危嚴重的蜂群群勢會迅速削弱,採集力嚴重下降,甚至會造成全群.s.亡,最佳辦法是在無封蓋子時用高效殺蟎葯物滅殺蜂箱中的蜂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