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蜂的秘訣
一種是我國傳統方法土養,土養比較簡單,省時,不需要過多管理,養蜂成本也不高。另一種活框養殖,這種方法比較好檢查蜂群,取蜜相比土養的要方面得多,分蜂期容易掌控,可以採取人工提前分蜂,避免分蜂飛走帶來損失,但需要投入的養蜂管理與成本要高一些,兩種飼養都各有優劣勢。
作為新手養蜂,蜂蟲蟲建議還是先從土養開始,土養對於新手來說容易養殖成功,中華蜂土養發展起來比較快,在選擇一個蜜源充足的環境,蜂箱放置的位置,避雨,避免太陽光的直射,蜂巢口選擇南北朝向為宜,日常觀察蜜蜂出勤情況,判斷蜂群是否正常,盡量少開箱打擾蜜蜂,中華蜂土養一年當中取蜜最多兩次,一次在5月份左右,一次11月份,把土養技術搞熟悉了在去整活框養殖就不難了。
飼養中華蜂,其實並不難,抗病能力遠比意蜂強,只要用心去對待,還是很容易養好的,畢竟中華蜂已在我國飼養幾千年了,對我國的環境氣候都容易適應。
㈡ 養蜜蜂的技術
一、收蜂技術
收蜂是養蜂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一,在養蜂生產中經常需要用到,尤其是發展中蜂養殖時更為重要,事實上很多人飼養中蜂都是從收捕野生中蜂群開始的,而大多數野生中蜂群都築巢在樹洞、石洞等隱蔽的地方,這就需要養蜂人能將其收捕回來,同時在蜂群自然分蜂時也要求養蜂人能將分出去的蜂群收回來。
二、分蜂技術
分蜂是蜜蜂擴大種群數量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兩種,小規模中蜂養殖一般是讓蜂群自然分蜂,意蜂養殖和大規模中蜂養殖多採用人工分蜂,採用自然分蜂時養蜂人要知曉分蜂的大致時間也便及時收捕分蜂群,而人工分蜂則需要養蜂人具備一定的分蜂技術,否則極有可能導致分蜂失敗。
三、並群技術
並群是指將兩群或多群並成一群,在養蜂生產中很多情況都需要用到並群技術,比如當某群蜂過於弱小時通過並群可以將其合並到其他相對弱小的蜂群中從而可以得到一個較強的蜂群,又如在組建雙王群時也可以通過並群來實現,再如當某群蜂失王後又暫時沒有新蜂王或王台時也可以將其並入到有王群中。
四.介王技術
介王是指為無王群介紹一隻新王,蜂王是蜂群的主要繁殖者,對蜂群的發展至關重要,雖然在養蜂生產中蜂王常常受到養蜂人的重點保護,但仍難免會出現意外失王的情況,此時便需要用到介王技術為失王的蜂群重新介紹一隻新蜂王,同時養蜂場在引入其他蜂王時也需要用到介王技術將其介紹到蜂群中。
五.育王技術
育王指養蜂生產中人工培育新王,蜂王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蜂群的發展,因此有一定規模的養蜂場一般會定期更換蜂王,此時便需要通過人工育王技術來培育大量的蜂王,同時在養蜂生產中也可以通過人工育王來進行定向選擇,保留哪些具有優良遺傳特性的蜂種,淘汰哪些有著這樣那樣缺陷的蜂種。
六.防病技術
蜜蜂的疾病雖然相對來說比較少,但一旦發病處理起來則極為麻煩,稍不留神便可能導致全群覆滅甚至波及全場,很多養蜂新手對蜂病防治不注意導致蜜蜂整箱整箱的死亡,從而造成極大的損失,同時蜜蜂在自然界的天敵也非常多,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胡蜂(馬蜂),幾只金環胡蜂便能夠毀滅一個蜂群
㈢ 想要使蜜蜂快速春繁,應該怎麼做
1、一定要選擇比較優質的蜂王。
蜂王擔負著整個蜜蜂家族的繁殖任務,所以想要蜜蜂快速的繁殖,一定要選擇比較優質的蜂王。
我們可以通過在自己的養蜂場選擇比較強勢、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蜂群作為蜂王的培育母群,同時選擇優良的蜂群作為父群來培育蜂王;二是通過從農業機構或者專業的培育機構購買優質的蜂王來保證蜂群中蜂王的質量;三是要注意蜂王是健壯的,產卵能力強。做好了這幾個方面,我們的蜂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總的來說,蜜蜂繁殖需要氣候環境以及養殖的方法三種作用,同時才能促進蜜蜂的繁殖,氣候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環境,最好選擇在野外有花的地方,因為這樣只有花粉充足,蜜蜂的繁殖才會得到一定的保障。
讓蜜蜂食用新鮮而且又多的花粉可以增加蜜蜂的繁殖速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去野外採花之後,拿到養蜂的地方供蜜蜂採用。
㈣ 養蜂蜜小白,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蜜蜂快速發展起來
強大的蜂群可以發展成十幾個自然脾臟,而弱小的蜂群只有幾個小巢脾臟,野生的蜂群卻有非常好的特點。也就是說,多少蜜蜂的數量能建造多少巢,蜜蜂能保持巢的包裹狀態,對蜜蜂的自然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工養殖蜜蜂使用活體框架養蜂技術,所以不能像野生蜜蜂一樣自由築巢。這種養蜂工具對強大的蜂群影響不大,但對弱小的蜂群影響很大。但是幸運的是,養蜂人有很好的養蜂技術,可以將弱勢的蜜蜂迅速發展成強大的蜜蜂。
1、雞蛋集團問題。人工養殖蜜蜂的卵群是指蜜蜂的數量低於正常一個框架的蜜蜂的半箱或半架。這種蜜蜂的數量完全不能保護整個框架的巢脾,蜜蜂的脾臟完全不對稱。蛋群的內勤蜂和外軍蜂的比例不符,採集能力下降,窩保護能力弱,抗病能力和天敵抵抗力弱,更重要的是,調節窩內部溫度和濕度的能力嚴重不足,無法保證幼蟲正常健康發育。
㈤ 蜂群管理起來比較繁瑣,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呢
一、制定計劃,備足生產資料
四季趕花,奔波一年,要全面總結一年的勝敗得失,未來一年如何發展。飼養多少群蜂,需要多少蜂具、飼料和蜂葯,現有數量,需要添置的數量,列出購置清單表,將要添置的品種、規格、數量等寫下,一目瞭然,按清單購置。
像組織交尾群,事先應有計劃在介台前准備足夠的交尾箱,每一箱是放4個王台,也可以放2個,必須用隔板固定隔開。放2個的,巢門開在前後方向,巢門口掛上不同色彩的撲克牌作標識,方便處女王識別認巢。
若巢門開在前面,中間還要放置一兩塊磚,將其隔開,有了這樣的准備,一旦組織交尾群,人工分群操作完畢,第二天就可以介紹成熟王台,可謂水到渠成。要是不將准備工作做在前,王台成熟需要割台介紹,王台往哪放。准備工作做好,操作起來就快,效率自然也就提高。
四、先有預案,沉著應對
如搖蜜,加礎,控制分蜂熱,這幾件事在一起,先做哪一件。搖蜜要先准備工具,盛一盆清水,手上沾上蜂蜜,入水一洗,手馬上清爽;面網戴上,清洗儲蜜桶並瀝干水,帶上起刮刀,點上一支香蒲熏煙(驅趕蜜蜂),太陽光強烈,可以撐起一把大傘立於蜂箱旁,將搖蜜機、割蜜刀等准備妥當。
操作時,抖蜂前要檢查蜂王,有王巢脾不抖(取繼箱蜜脾,無需查王),將蜜蓋割除搖取蜂蜜後,若巢脾有自然王台,一律割除,巢脾上有雄蜂房也全部割去,利用取蜜去除自然王台和雄蜂房快捷、高效。蜂場規模不小,雙王群就查王這一項工作量就不小,在育王時給所有成功交尾的新蜂王做上標記,查王一事就變得非常便捷。
有時檢查雙王群,在隔王板上樑放置一長木條,加高隔王板,多一層隔離,能防止蜂王錯爬,避免兩王相遇;割封蓋時要注意割蜜刀的角度,割去房蓋後仍然平整,不至於凹凸不平;添加巢礎應該放在平箱,放在隔板旁邊還是兩框間,要依據自己長期積累的經驗來定;插入空脾時與繼箱對調巢脾,將封蓋老子脾調到繼箱;組織采蜜群,要限制蜂王產卵,減輕哺育工作,讓蜂群全身心地投入到採集工作上,取得好收成。
㈥ 蜜蜂怎麼養
科普一下新手如何養蜜蜂吧!
六、病害防治
1、胡蜂:胡蜂在山區、丘陵等地區危害尤為嚴重,可用蒼蠅拍撲打,也可把巢脾下沿的雄蜂子脾割下拌上殺蟲劑防止蜂箱周圍,等胡蜂採食後帶回蜂巢中便可毒殺整個胡蜂群。
2、巢蟲:巢蟲(蠟螟的幼蟲)主要危害中蜂,尤其是群勢偏弱的蜂群更易受到巢蟲危害,輕者將影響蜂群的正常發展和蜂蜜產量,嚴重時蜂群甚至因無法抵抗而不得不棄巢而逃。
3、中蜂囊狀幼蟲病:中蜂囊狀幼蟲病是中蜂危害最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葯物,對於這種蜂病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另外鹽酸金剛烷胺等抗病毒葯物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4、蜂蟎:蜂蟎是意蜂最主要的寄生蟲,受危嚴重的蜂群群勢會迅速削弱,採集力嚴重下降,甚至會造成全群.s.亡,最佳辦法是在無封蓋子時用高效殺蟎葯物滅殺蜂箱中的蜂蟎。
㈦ 怎樣養蜜蜂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首要的一步就是選擇強勁的蜂王養殖,蜜蜂隊伍強是和蜂王產卵能力掛鉤的。意蜂選擇雙王群,中蜂選擇單王群。在冬轉春期間,用蟎撲和噴灑除蟎劑預防蜂蟎病的出現。按蜂群大小喂足夠且蛋白質較多的食物,選擇在花粉多的地方最好。出現分蜂熱大大影響蜂王的產出,所以要做好預防工作。
選擇花粉多的地方養殖。根據養殖規模確定需要飼養蜜蜂的量。它的產量和它的數量是不成比例的,不是越多數量的蜜蜂養殖起來產的蜂蜜量越多。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適當加入脾並控制好它的數量,實現了對產卵一個把控,生出來強壯的蜜蜂。同時給蜜蜂喂含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
養蜜蜂注意事項
養蜜蜂的工具主要有蜂箱、蜂帽、蜂掃等,但最重要且最基礎的工具還是蜂箱,目前我國養蜂人使用的蜂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養殖中華蜜蜂時使用的傳統蜂箱,例如圓桶蜂箱、方桶蜂箱、格子蜂箱等,另一種是和意蜂一起引入的活框蜂箱。
養蜜蜂必須要選擇合適的場地才能獲得高產,尤其是對定點養殖的中華蜜蜂而言更為重要,在選擇場地時首先要考慮附近有沒有豐富且相對連續的蜜源,事實上在附近沒有足夠蜜源的地方養蜂根本就無法獲得效益,但對能追花逐蜜的義大利蜜蜂來說則不用考慮蜜源的問題,另外養蜂場地也不能建在附近環境嘈雜、敵害多或污染嚴重的地方。
㈧ 蜜蜂怎麼樣管理繁殖比較快
1、加強飼養管理,保證蜂群健康強大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
(1)做好保溫措施。春季是蜜蜂繁殖的最好季節,但早春氣候多變,非常需要注意保暖,蜂箱的縫隙要用東西填實,防止冷空氣,遇到陰雨天或則晚上可以在蜂箱蓋上鋪塑料膜。
(2)保證蜂箱內食物和水源充足。可根據蜂群的內部情況和自然界情況適時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飼喂白糖或加人一定比例的蜂蜜為好。每日的飼喂量應略多於每日的耗糖量。飼喂白糖,白糖和水的比例是1:1,如添加蜂蜜,蜂蜜、白糖和水的比例是1:2:1。培育蜂王時,育王群每天獎勵飼喂1次,每次不少於250g糖漿。獎勵飼喂一定要連續,要見到贅脾或脾口發白為止,否則效果不大。
及時供足飲水,在巢門前懸掛一盛水小瓶,將一塊紗布或棉花條的一端插入瓶口,另一端放人巢內,供蜜蜂采水,水中可加入0.1%的食鹽。
(3)防病治蟎。要本著「防重於治,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則,注意預防和及早治療。早春包裝前應將要用巢脾進行消毒.熏煙或用生理鹽水浸泡,然後洗凈曬干備用。蜂群進入春繁前要進行突擊治蟎。 一般用殺蟎劑1號0.2ml加溫水500~600mL在蜂體上均勻噴霧.每框蜂用葯液5mL,連噴兩次即可。另外,可以再糖漿中加入適量的磺胺類或抗生素葯物,預防幼蟲病的發生。還可在糖漿中加入0.1%的酒石酸,預防下痢和孢子蟲病。
2、適時分群。
人工分蜂要在氣溫穩定,蜂群發展強大,外界蜜粉源充足的時期進行。把原有蜂群中沒有群王的巢脾取出移入新的蜂箱,然後再誘人新的蜂王,只要新蜂王出現產卵,工蜂正常工作,那麼人工分群也就成功了。
人工分蜂可採用均分、偏分、多分和混分等幾種方法。
㈨ 蜜蜂夏季飼養管理技術
蜜蜂夏季 飼養 需要了解它的飼養知識,夏季的養殖技術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蜜蜂夏季飼養管理技術,希望對你有幫助。
蜜蜂夏季飼養管理技術
場地選擇
夏季蜂群應擺放在通風的樹陰下,靠近有清潔水源的地方。設置箱架,高度為50~80厘米,以防 雨水 侵入巢內。箱架邊可撒布滅蟻威等,以防蟻類侵襲。
更換蜂王
為防蜂王衰老,影響產卵,每年4~5月應將全場80%以上蜂群的蜂王換成當年培育的新蜂王。
留足飼料
每群巢內除留2~3框蜜脾和一框花粉脾外,還應每群貯備2~3框封蓋蜜脾和1~2框花粉脾,以便隨時補給缺料的蜂群。
獎勵飼喂
因夏季缺少蜜粉源,影響蜂王產卵。應及時抽出多餘的蜜脾,並適時進行獎勵飼喂。
蜜蜂飼養管理 方法
1、適時加脾擴巢。從春繁開始養強群,不論南方、北方都採用同樣方法繁蜂,緊脾時每隻蜂王緊成一框,所謂“單脾開繁”。提早春繁期間因為外界還沒有天然花粉可以採食,工蜂分泌的王漿少,飼喂蜂王也少,蜂王產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須人為地給蜜蜂補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鮮的人工花粉就會立即變得興奮起來,積極分泌王漿飼喂蜂王,促使蜂王產卵多產卵快。開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帶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產,中間留空供蜂王產卵。
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氣溫適宜,有天然花粉采進,蜂量好,蜂王產卵快,在哺育幼蟲漿水很足的情況下加脾可以適當快一點。春繁經常會受冷空氣影響的地區,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蓋後再加,第二框封蓋以後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蓋時新蜂已陸續出房,工蜂將一天比一天多,這時候隨著氣溫升高,外界有少量雜花粉采進,三框封蓋子出完後就可以加到滿箱的巢脾了。
再往後如果幼蟲哺育漿量很足的情況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單王,雙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時,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擁擠時加上空繼箱,提上蜂蓋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場,也可適當控制蜂王產卵。到初流蜜時要多造新脾,讓蜂王大量產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積極性,又可避免分蜂熱。巢箱在大流蜜期應加到單王7框,雙王8框。現在都是開巢門運蜂,群勢不怕壯,但要注意轉運時繼箱上最好不要多於5-6框,多餘的脾提出箱外轉運比較安全。
2、補飼蛋白質飼料增強蜜蜂體質。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場,有大部分是開始1-4框子脾面積沒有擴大,第一框沒有封蓋就急著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氣影響,西北氣流控制,就會出現幼蟲干漿大量拖子的現象。春繁遇到幾次幼蟲干漿拖子,就繁殖不了強群。
養蜂員要勤觀察,多動腦,多鑽研蜂群飼養管理技術。比如春繁西北氣流控制溫度驟降幼蟲干漿拖子,原因是什麼?我們認為是泌漿蜂被西北氣流控制氣溫驟降身體生理機能受到影響,引起蛋白質缺乏,無法分泌出蜂王漿。但具體的機理是什麼,我們也不甚明白,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科學家來徹底弄清這個問題。只要西北氣流一來,即使蜂量很擁擠,粉足、蜜足的強群也會干漿拖子。
這時就應給哺育蜂補充蛋白質,用雞蛋飼喂蜂群補充蛋白質價廉物美,每千克糖漿中加雞蛋1個,連喂三天就會明顯好轉。春繁一定要保證幼蟲哺育的漿水充足,那麼繁育出的新蜂壽命長,采蜜能高產,所以每到西北氣流控製冷空氣突來時,一定要給蜂群補充蛋白質營養。體質強壯的蜂群在油菜花大流蜜期不會感染爬蜂病,可以避免在生產期用葯,這對於生產無公害蜂產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做好春繁養強群。蜂群在第一個油菜蜜源期若群勢不是很強壯,每群蜂量達不到5kg以上的蜂場應重點抓繁殖,不要急於求收成。油菜盛花期,天然蜜粉充足,氣溫適宜,是大好的繁蜂季節,每3天加一框新巢礎,到油菜期結束都成了封蓋子脾,每框封蓋子脾以25元計算,每群多養4框子脾就值100元,有利於下一個花期的豐收。
蜂群在大流蜜期可以做到采蜜和育兒兩不誤,白天工蜂不會因為要飼喂幼蟲而不出巢采蜜,成年工蜂白天忙著采蜜、粉,夜裡哺育幼蟲;內勤工作由幼蜂在忙碌,幼蜂沒有哺育能力,所以白天漿水被幼蟲慢慢吃干,如果下午去觀察子脾,幼蟲漿水都會干一些。經過成年蜂一夜哺育,第二天早上幼蟲漿水便又很充足了。這情形猶如母親撫養嬰幼兒,當母親從田地上打麥子回家,小孩肚子餓在床上哭,而眼看就要下大雨了,曬在門口麥場上的麥子就會被雨淋濕甚至沖走,母親肯定是先收麥子,然後再回來喂小孩奶水。在大流蜜期多養一框子脾無非是多消耗了1kg蜜而已,蜂蜜的產量提高卻遠遠大於1kg。
4、強群高產有技巧。很多蜂友進入盛花期都採用“殺雞取蛋”的做法,他們認為蜂王產卵多了,蜜蜂只好顧著飼喂幼蟲而不出去采蜜了,從而抱定蜂群大量繁殖會影響蜂蜜產量,控制蜂王產卵能讓工蜂多采蜜的錯誤觀念。事實上,只有早春育強群,採集蜂量多,才能在天氣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豐收。那些控制蜂王產卵的蜂場,不僅蜜沒有高產,蜂也沒有養強,只落得個“蜂財(蜜)兩空,花落群弱”的可悲局面。
要想采蜜高產就不能用出房子脾來儲蜜,每群蜂的繼箱里都要留有4張空脾供蜜蜂儲蜜。採用空脾比出房子脾儲蜜高產得多。春季單王群大多能產8-9框子,在大流蜜期有些蜂場會將蜂王產卵控制在5-6框,他們將出房子脾提到繼箱中,但工蜂不願在繼箱的出房脾中儲蜜,它們仍會空出中間的子圈等蜂王來產卵。而巢、繼箱之間隔著隔王柵,蜂王根本不可能爬到繼箱上來產卵。控制蜂王產卵嚴重的蜂場,只利用3-4框產卵,繼箱上的胖蠟特別多。
因為脾中間工蜂都會留出產卵圈,儲蜜地方不夠,所以蜜圈的巢房被工蜂加得很高,出現“胖脾”現象。強群蜂場在流蜜初期,適當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產卵量,進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讓蜂王大量產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積極性。我們應使單王群長期保持7框、雙王群保持8框產卵,從巢箱中提出一框中間新封蓋的幼蟲子脾到繼箱中,放於取漿框旁邊,10天換一次,有利於王漿高產。
中蜂和意蜂的區別
中蜂學名中華蜜蜂,又稱中華蜂、土蜂等,是蜜蜂科蜜蜂屬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中國獨有的蜜蜂當家品種。意蜂即義大利蜂,原產於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條件適宜時可表現出很好的經濟性狀,但在冬季長而嚴寒、春季經常有寒潮襲擊的地方,則適應性較差。
中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嗅覺靈敏、勤勞,在外界有少數零星蜜源開花時便能採集,維持蜂群正常繁殖。在同樣情況下,意蜂蜂群就需要補充飼喂,否則就會處於飢餓狀態。
中蜂飛行靈活,不易被胡蜂、燕子、麻雀、蜻蜓等捕食。在山區胡蜂很多時,中蜂也可以活得很好,有天然的抗蟎和抗美洲幼蟲病的能力,而意蜂則沒有。
中蜂適應能力強,抗寒、抗病敵害能力都要優於意蜂,出工採集時間也遠大於意蜂,冬季也要晚於意蜂進入越冬狀態,可以採集到一些高質量的冬季蜜,如琵琶蜜等,春季又早於意蜂進入工作和春繁。
中蜂對本地植物授粉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西方蜜蜂,中華土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客觀上為各類植物傳花授粉,為維護植物特別是一些深山區的珍稀植物繁衍作出了特殊貢獻,對促進生態平衡有不可替代作用。而西意蜂由於基本上不採集零星蜜源,因此對生態環境遠沒有中華土蜂那麼大的貢獻。
中蜂外形上通體以灰黑色為主,有黃色環相間,而意蜂尾部前半黃色明顯,後半黑色,比中蜂大。蜂場擺放上中蜂必須散開,巢門交錯擺放,意蜂則可以一字排開,整整齊齊,緊密排放。
蜜蜂的特點
蜜蜂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變化過程。一般雄性出現比雌性早,壽命短,不承擔築巢、貯存蜂糧和撫育後代的任務。雌蜂營巢、採集花粉和花蜜,並貯存於巢室內,壽命比雄性長。
蜜蜂的飛翔時速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內,有效活動范圍在離巢2.5千米以內。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採集花蜜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訪1100-1446朵花才能獲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間1隻蜜蜂平均日採集10次,每次載蜜量平均為其體重的一半,一生只能為人類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進蜜囊的同時即混入了上顎腺的分泌物——轉化酶,蔗糖的轉化就從此開始,經反復釀制蜜汁並不停的扇風來蒸發水份,加速轉化和濃縮直至蜂蜜完全成熟為止。根據種類的不同,工蜂的數量一般在12隻到50000多隻的范圍內,它們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還會將花蜜和花粉傳送到特定的地方,這要通過跳特殊而嚴格的舞蹈而獲得。他們的職責包括釀蜜,做蠟狀蜂房的巢室,這些都是為食物存儲和幼蟲居住,還有照顧蜜蜂和蜂王,守擴蜂巢。蜜蜂是一個多年生群體,將會不斷地有新蜂王被撫養起來,老蜂王然後和一群工蜂離開蜂房到別的地方重建一個家。
蜜蜂與某些種的黃蜂近緣,兩者在生物學上主要的差別在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以一種花粉與花蜜的混合物餵養幼蜂,而黃蜂則以動物性食物或以昆蟲和蜘蛛來餵養幼蜂。除了對食物偏好的差異外,還有一些結構之差異,最基本的不同是黃蜂覆蓋著無分支的毛發,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狀的毛發,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蜜蜂完全以花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後者有時調制儲存成蜂蜜。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採花粉時亦同時對它授粉,當蜜蜂在花間採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製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雄蜂通常壽命不長,不採花粉,亦不負責喂養幼蜂。工蜂負責所有築巢及貯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結構組織以便於攜帶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種花的花粉,不過,有些蜂只採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採某種顏色花的花粉,還有一些蜂只採一些有親緣關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採集和攜帶的器具,似乎能適應各種不同種類的花。
蜜蜂總科的大部分蜜蜂是獨棲或非社會性的,如它們不住在一起,每一雌蜂造自己的巢(通常在地底洞穴)及貯存糧食,這種蜜蜂沒有階級之分。一些獨棲的蜜蜂在巢口築煙囪或角塔,也有一些在樹上或細枝、竹子里築巢。大部分獨棲成蜂的壽命均不長。有些種的成蜂一年裡飛行的時間只有數周,而其餘的時間則是以卵、幼體、蛹及幼蜂的形態留在巢室中。獨棲蜂供應幼體在封室時需要完全發育的所有食物。群居蜂如熊蜂與蜜蜂,則是采漸進式的喂養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