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鵝掌柴換盆後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調手機內存 2025-07-01 20:35:53
文檔怎樣做單韻母聲調 2025-07-01 20:04:13
怎樣編輯圖片尺寸 2025-07-01 19:53:40

鵝掌柴換盆後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9-06 14:11:07

1. 鵝掌柴怎樣栽培管理

  1. 鵝掌柴也稱鴨腳木,為五加科的常綠喬木,葉呈掌狀分裂,小葉5-8枚,革質具光澤,花綠白色,後變成紅色,有芳香。常見栽培的還有其變種花葉鵝掌柴,其葉上有不規則黃、白色塊斑,觀賞價值更高。鵝掌柴屬植物共有150種左右。本種原產澳大利亞,目前栽培這一品種的養花者很多。此植物喜溫暖濕度大的環境,忌烈日照射,較耐陰,培養時給予明亮的散射光最相宜,適合栽植於環境通風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壤中。

  2. 鵝掌柴生性較強健,栽培比較容易。較大的植株,春季出房前應做翻盆處理,並要作適當的整形修剪,對過高脫腳的植株,可作回縮修剪,以促進新梢萌發。出房後宜放置在半陰處,夏季要注意及時遮蔭,不要讓烈日直射。要保持土壤濕潤,不待干透就要及時澆水,天氣乾燥時,還應向植株噴霧增濕;梅雨期間要防止盆中積水。在5-9月這段時間內,每月施2次20%的餅肥水。對花葉品種,若氮肥多,光照弱,會使葉片上的斑塊不明顯。另外,鵝掌柴長時間放室內觀賞,如果通風不良或光線太暗,會導致葉片脫落,這點值得萌養者注意。

  3. 11月初入室後應放置在冷室內,溫度不宜低於5℃,否則會造成落葉。土壤要稍為濕潤些,環境也不能太乾燥。鵝掌柴若需大量繁殖,可用播種法;少量的可以用分株法或扦插法。扦插最好在5-7月進行,做法是剪取帶2-3個節的綠枝扦入蛭石中,放置在陰濕處,約30天可以生根。

2. 在養鵝掌柴的時候,有什麼好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嗎

鵝掌柴若是扦插而得,為成形先不要急於換盆,等長勢明顯後換盆。通常生長2~3奶奶換盆,之後每年換盆一次即可。營造一個舒適的養護環境。保證溫度適宜,旱澇適宜,澆水及時,夏季及時往葉面噴水,保證充足的光照時間。

3. 鵝掌柴養護管理的要點有哪些

鵝掌柴別名:手樹、鴨腳木、鵝掌藤。

科屬:五加科、鵝掌柴屬。

原產地:中國。

鵝掌柴

土壤:盆栽土可用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製。每年春季換一次盆土。如使用塑料容器要注意排水。也可用細沙土盆栽。

施肥:生長季節每1~2周向盆土中施一次液肥。

水分:在空氣濕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環境中生長良好,也適應北方乾燥氣候。盆栽時,夏季生長季節盆土不能缺水,否則引起葉片脫落。冬季應適當控制澆水,保持土壤潮濕即可。

溫度:生長適宜溫度15~25℃,冬季最低溫度不應低於5℃,否則造成凍害,引起葉片脫落。

光照:室內每天保持4小時左右直射光。黃、白斑紋品種,在光照太弱或施用氮肥較多時,斑紋會變得模糊。

整形修剪:易萌發徒長枝,平時需經常整形修剪。室內栽培多年老株過於龐大時,可在換土時進行重修剪,去掉大部分枝條,同時切去一部分根。

4. 鴨掌木換盆了,原來的土不是老濕的土,請問能澆水嗎澆多少量的水,需要注意什麼

這種情況是可以澆水的,但水不要澆太多了,

澆水太多了,容易壞根的,然後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就可以了

5. 鵝掌柴冬季可以換盆嗎,冬季怎麼養茂盛

一、冬季是否能換盆

在冬季盡量不要給鵝掌柴換盆,因為冬季的時候是它的休眠期,在這個時候換盆的話,很容易就傷到它的根系,並且換盆之後它的生長速度是非常的慢,如果說養護不好的話,很有可能導致植株死亡。

6. 鴨掌木怎麼養,鴨掌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鴨掌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

1、控制光照

鵝掌柴夏季最適宜生長環境為半陰條件,所以夏季生長季節要放在蔭處養護,戶外栽植需用70% 遮陽網遮蔭,防止烈日暴曬,以免葉片灼傷、葉色暗淡;冬季不須遮光,每天有4小時以上的直射陽光,就能生長良好。

2、適量澆水

夏季氣溫高,要保證一定的澆水量,可每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不待干透就應及時澆水。天氣乾燥時, 還應向植株噴霧增濕,也可以進行葉面噴水,並注意增加環境濕度。春、秋季可一周澆水兩次,冬季可適當控水。如水分供需失調,土壤太干或太濕,或者長期置於陰暗場地,易引起葉片脫落。

3、定期施肥

3~9 月為生長旺季,隔 2~3 周施用一些復合肥或餅肥水。花葉品種施肥不宜太多(尤其氮肥),否則葉片變綠,失去原有品種特徵。斑葉品種要少施氮肥,防止斑塊顏色變淡或消失。

(6)鵝掌柴換盆後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鵝掌柴大型盆栽植物,適用於賓館大廳、圖書館的閱覽室和博物館展廳擺放,呈現自然和諧的綠色環境。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蔭處和樓房陽台上觀賞。

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盆栽布置客室、書房和卧室,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能給吸煙家庭帶來新鮮的空氣。

葉片可以從煙霧彌漫的空氣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並通過光合作用將之轉換為無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質。另外,它每小時能把甲醛濃度降低大約9毫克。

7. 鵝掌柴怎麼養護

鴨腳木養護:
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培養土為好,不能過分黏重,每2年換盆一次。夏季高溫時,在陽台上種植,正午前後5~6個小時,要搬放到室內。家庭種養冬季應置於有供暖設施的室內。植株應放於具有較好散射光的環境中或半陰處養護。喜濕潤,但忌積水,少澆水,多噴水,保護盆土濕潤。生長季節應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要求氮、磷、鉀三要素要均衡。
養護要點:
鵝掌柴生性強健,容易栽培成活。生長適溫16-27℃。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於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
鵝掌柴喜濕怕干,也有一定的耐早力,對臨時干早和乾燥空氣有一定適應能力。夏季生長旺盛季節每天澆水1次,其餘季節澆水不宜過多,水分太多造成漬水會引起爛根。如盆土缺水或長期時濕時干,會發生落葉現象。
對光照的適應范圍廣,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陰環境下均能生長,但應避免夏季正午的強烈日光直接照射。光照的強弱與葉色有一定關系,光強時葉色趨淺,半陰時葉色濃綠。在明亮的光照下斑葉種的色彩更加鮮艷。
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在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尤其旺盛。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要保證充分的肥料供應。如果出現生長緩慢的現象,是肥料不足的表現,應增加施肥的次數,以氮肥為主。

8. 怎樣養護鵝掌柴

栽培技術
一、繁殖方式
常用扦插和播種繁殖
1.扦插繁殖:在4~9月進行。剪取1年生頂端枝條,長8~10厘米,去掉下部葉片,插於沙床,保持濕潤,室溫在25℃左右,插後30~40天可生根。
2.播種繁殖:4~5月採用室內盆播,發芽適溫20~25℃,保持盆土濕潤,播後15~20天發芽。苗高5~8厘米時移4厘米盆。
二、栽培管理
盆栽鵝掌柴常用15~20厘米盆,盆底多墊碎瓦片或碎磚,以利排水。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夏季需用70%遮陽網遮蔭,冬季不需遮光。當萌發徒長枝時,應注意整形和修剪。幼株進行疏剪、輕剪,以造型為主。老株體形過大時,進行重剪調整。幼株每年春季換盆,成年植株每2年換盆1次。
三、用播種及扦插繁殖
播種行春播,保持盆土濕潤,溫度20~25℃條件下,2~3周出苗。幼苗高5~7cm時移植一次,次年即可定植。扦插亦於春季進行,剪取一年生枝條8~10cm,去掉下部葉片,扦插於河沙或蛭石做的床土上,保溫保濕,25℃時4~6周生根。
家庭繁殖鵝掌柴基質繁殖、快速繁殖。扦插時間宜在春末夏初,一般室溫:夜間15℃,白天25℃左右,這是鵝掌柴扦插後最適的生長溫度。
四、扦條的選擇
從生長幾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條6~8厘米,或結合換盆、春季重剪,剪下的枝條作為扦插材料。去掉插入部分的葉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過的珍珠岩為基質,口徑為15~20厘米的塑料花盆裡,盆底加托盤,以便接滲出液。每盆插3株或單株,扦插後約1個半月左右便可生根,插後要經常灌水保持濕潤。插後放在室內弱光處,加強肥水管理,生根後要澆營養液,盆中每周補液1次,每次補液100毫升。
五、種植管理
遮陽:
鵝掌柴喜溫暖濕度大的環境,忌烈日照射,較耐陰,培養時給予明亮的散射光最相宜,適合栽植於環境通風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壤中。在空氣濕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良好,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則會引起葉片大量脫落。冬季低溫條件下應適當控水。如使用塑料容器則要注意排水。要保持土壤濕潤,不待干透就要及時澆水,天氣乾燥時,還應向植株噴霧增濕;梅雨期間要防止盆中積水。
出房後宜放置在半陰處,夏季要注意及時遮蔭,不要讓烈日直射。另外,鵝掌柴長時間放室內觀賞,如果通風不良或光線太暗,會導致葉片脫落,這點值得萌養者注意。
控溫:
11月初入室後應放置在冷室內,溫度不宜低於5℃,否則會造成落葉。
施肥:生長季節每1~2周施1次液肥。在5-9月這段時間內,每月施2次20%的餅肥水。對花葉品種,若氮肥多,光照弱,會使葉片上的斑塊不明顯。
剪枝:
春季出房前應做翻盆處理,並要作適當的整形修剪。對過高脫腳的植株,可作回縮修剪,以促進新梢萌發。
六、栽培管理
盆栽用土可以泥炭土、腐葉土加1/3左右的珍珠岩和少量基肥混合而成 ,也可用細砂土盆栽。室內培育每天能見到4小時左右的直射陽光就能生長良好,在明亮的室內可較長時期觀賞。澆水量視季節而有差異,夏季需要較多的水分.每天澆水一次,使盆土保持濕潤,春、秋季列每隔3~4天澆水一次。如水分太多或漬水,易引起根腐。夏季生長期間每周施肥一次,可用氮、磷、鉀等量的顆粒肥鬆土後施入。斑葉種類則氮肥少施,氮肥過多則斑塊會漸淡而轉為綠色。鵝掌柴生長較慢,又易發生徒長枝,平時需注意經常整形和修剪。每年春季新芽萌發之前應換盆,去掉部分舊土,用新土盆栽。多年生老株在室內栽培顯得過於龐大時,可結合換盆進行修剪。
鵝掌柴植株所結的果實中種粒不飽滿或不見種仁的原因:一是栽培花木,頭1年至3年,因其尚未達到完全生殖成熟,所以結出的種粒大多空癟,因而不具種仁;一般情況下,3年以後結出的種粒才能正常用於育苗。二是在它花粉授精後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遇到不適宜的環境條件,或者與原生環境條件懸殊過大,使胚珠終止發育,導致其種粒空癟。三是最好能有較多的開花植株,不同品種的開花植株擱放在一起,為其花粉自由傳播創造條件,方有利於其孕育出飽滿的種粒。
七、病蟲害防治
主要有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另外,紅蜘蛛、薊馬和潛葉蛾等危害鵝掌柴葉片,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殺。

9. 鵝掌柴怎麼養護

鵝掌柴又名鴨腳木、小葉手樹,為五加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熱帶地區,因其數片小葉密生枝頂,如同翻轉的鵝掌而得名。其盆栽一般高30-200厘米不等,分枝多,葉片繁密濃綠或有塊狀斑,具光澤。

鵝掌柴栽培需要用疏鬆透氣且排水良好的肥沃微酸性砂質土,在粘重的土壤或鹼性的土中生長欠佳,易生病害,長期會使植株生長衰弱,抵抗力下降。

喜半陰或散射光環境,不耐蔭蔽,也不耐夏季強烈的全陽環境。生長期間需要給予一定的光照條件,在室內養護的,需要置於光線明亮處,如溫度適宜最好加強通風,能預防葉片病化脫落。

鵝掌柴喜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5℃,越冬溫度不可低於10℃,在35℃的高溫環境也能生長,只是要結合遮陽增濕進行。生長環境中濕度要求保持在50-75%之間,冬季低溫期可稍低些,夏季或春季需要加強濕度,經常向植株及生長環境中噴水或灑水增濕,才能利於生長健壯。

鵝掌柴喜水又耐乾旱,澆水要求干凈交替,不幹不澆,澆即澆透,在春末至秋初生長黃金季節需要經常澆水,切忌乾旱或漬澇,室外擺放者要在雨後及時排水防澇。如若環境陰暗,澆水太勤則落葉更加嚴重,所以需要稍加控制下澆水的次數。

鵝掌柴在生長季節需要充足的養分,所以在4-9月間,應每月施用顆粒型肥料一次或經常澆灌稀釋的肥水,以保證盆土中的肥料供應充足,不可偏施某種元素,否則易出現缺素症狀,導致整株生長勢差。

鵝掌柴繁育常採用扦插進行,於4-5份最適宜,在新梢生長之前,剪取發育成熟的上部一年生枝條,長度約為10厘米,除去下部的葉片,只保留上部2-3枚葉片,然後扦插於干凈的河沙中,並澆透水,有條件可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溫保濕,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另植。如不用塑料薄膜密封,最好要經常噴水增加環境空氣濕度,否則插條易脫水枯萎,造成扦插失敗。

由於鵝掌柴生長季節要求溫暖,所以在冬季低溫期易落葉,導致下部「脫腳」,嚴重影響觀賞價值,所以修剪就顯得相當重要,一般在春季出室後重剪,以促進多分側枝為主,為夏季生長出良好的株型打好基礎。夏秋季主要短截徒長枝,維持保養株型為主。

另外,鵝掌柴幼株每年需要換盆換土一次,大株需要2-3年進行一次。其病蟲害比較少,所以只要養護得當即可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