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外購仔豬進圈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把圖片旋轉60角度 2025-05-08 18:13:22

外購仔豬進圈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5-05-08 12:27:07

1. 斷奶仔豬:外購斷奶仔豬應該怎樣飼養,管理

斷奶前3天減少母乳的供給(給母豬減料),迫使仔豬進食較多的乳豬料。斷奶後兩周內保持飼料不變,並適量添加抗菌素、愛優維,以減少應激反應。斷奶後3-5天內採取限量飼喂,日採食量以160克為宜,逐漸增加,7天後自由採食。2周後飼料中逐漸增加仔豬料減少乳豬料。三周後全部採用仔豬料。仔豬食槽口4個以上,保證每頭豬的日飼喂量均衡,避免因突然食入大量乾料造成腹瀉。最好安裝自動飲水器,保證供給仔豬清潔的飲水,斷奶仔豬採食大量乾料,常會感到口渴,如供水不足會影響仔豬的正常生長發育。



2分群

嚴格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仔豬達到斷奶日齡時,將母豬調回配種舍,仔豬仍留在產房飼養一天,使仔豬有一個離乳、轉群的適應過程,第二天全群轉入保育舍。保育舍仔豬一般為每個欄位8-10頭豬。仔豬斷奶、轉群後,情緒不安,為減少應激損失,同時避免並群後爭斗的行為,最好採取原窩原圈轉群,減少混群並群。如需混群並群,則採用對等比例混合,切忌不能將單個仔豬混入一窩豬群內。



3環境控制

①溫度:斷奶仔豬適宜的環境溫度為26-28攝氏度。新斷奶仔豬環境溫度應與其在產房時的環境溫度一致,視豬群的動態逐漸降至所需溫度。

②濕度:育仔舍濕度過大可增加寒冷和炎熱對豬的不良影響,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孽生場所,引發多種疾病。適宜的相對濕度以55-65%為宜。

2. 什麼時候對仔豬進行預防接種和去勢最好

(1)預防接種 為了防止疫病感染,應在仔豬30日齡前後進行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及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預防接種,但必須避免在斷乳前後一周內進行預防接種,以免加重應激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具體操作如下:

預防豬瘟:仔豬20日齡或斷奶時肌肉注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1毫升,即可免疫1年以上。外購的中豬在進圈前也要肌肉注射疫苗,用量同上。

預防豬丹毒:可用豬丹毒弱毒菌苗(凍干苗),大小豬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7天後產生免疫力,免疫期9個月;也可改用豬丹毒氫氧化鋁甲醛菌苗,斷乳仔豬皮下注射5毫升,21天後產生免疫力,免疫6個月。

預防豬肺疫:大小豬一律皮下注射豬肺疫氫氧化鋁甲醛菌苗5毫升,7天後產生免疫力,免疫期9個月;或口服豬肺疫弱毒凍干菌苗,21天產生免疫力,免疫6個月。

預防仔豬副傷寒:1月齡以上的仔豬用仔豬副傷寒弱毒菌苗耳後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1年。

預防傳染性胸膜肺炎:2月齡的仔豬免疫接種一次,2周後加強免疫一次。可預防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急性暴發,減少死亡率。接種劑量為2毫升/頭,頸部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

預防豬鏈球菌病:目前,生產中應用的疫苗主要有豬敗血性鏈球菌病活疫苗和豬鏈球菌雙價氫氧化鋁滅活苗。豬敗血性鏈球菌病活疫苗用於預防C群鏈球菌引起的豬敗血性鏈球菌病,按瓶簽註明的頭份、稀釋方法稀釋後,每頭健康豬皮下注射1毫升或灌服4毫升,7天左右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半年;豬鏈球菌雙價氫氧化鋁滅活苗用於預防同型豬C群鏈球菌病和2型豬鏈球菌病。應用前充分搖勻,後備母豬於配種前,每頭肌肉注射5毫升;妊娠母豬於產仔前20~30天肌肉注射5毫升,所產的仔豬在30日齡、40日齡各肌肉注射3毫升。必要時,在5月齡可再肌肉注射5毫升,注射疫苗21天後產生堅強免疫力,免疫期4~6個月。

目前,正在推廣使用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具體使用方法按說明書進行,2月齡以上的豬可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6個月。

(2)去勢 對不留作種用的仔豬,小公豬可在20日齡,小母豬在30~40日齡去勢。為便於操作,不論公、母仔豬,一般都在30日齡左右,體重6~8千克時去勢為宜,早去勢比晚去勢生長快。我國豬種性成熟早,肉豬飼養期長,供肥育用的公、母豬都要去勢;瘦肉型小母豬可不必去勢,既不影響生長,又能提高瘦肉率。

3. 外購小豬進行育肥,這些小豬該進行怎樣的管理

外購仔豬都需要經過長途運輸,而且飼養母豬的養殖戶為了最大限度利用母豬都會選擇早日斷奶的方式,這樣仔豬采購回來之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比較高。仔豬采購回來後養殖戶應該怎麼加葯才能有效控制仔豬的死亡率呢?

四、葯物防控

外購仔豬易發生腹瀉和呼吸道疾病,根據發病情況及早治療。

  • 1、腹瀉。腹瀉預防可使用微生態制劑+健胃散,若是出現腹瀉症狀治療養殖戶可使用白頭翁散或者苦參止痢顆粒搭配恩諾沙星。
  • 2、呼吸道。呼吸道疾病就是常見的副豬嗜血桿菌和鏈球菌等,可以使用荊防敗毒散+替米考星進行預防。若發生了鏈球菌可以使用泰樂菌素+磺胺二甲+銀黃可溶性粉;若發生的是副豬可以使用氟苯尼考+強力黴素+銀黃可溶性粉;若發生的是傳胸可使用銀黃可溶性粉+替米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