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教師怎樣樹立威信從嚴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測量充電時間曲線 2025-05-05 08:27:06
蘋果手機怎樣才會變板磚 2025-05-05 08:20:00

教師怎樣樹立威信從嚴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4-04 23:05:13

㈠ 淺談教師如何樹立威信

摘要:教師的威信在教學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應做到以才樹威、以德立信、以情促威、以愛弘信來樹立教師的威信,以便能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詞:樹立威信 作用 事半功倍教師的威信作為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在教學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教師的威信影響學生的認識,是學生接受其教誨的前提。(剩餘3042字)

㈡ 如何管理課堂紀律,樹立教師威信(新教師必

第一,敢於嬉笑怒罵,樹立教師威信。
剛任課時,學生和老師都處於一種相互觀察期,這時候的課堂紀律問題不大。但很快就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出來挑戰新教師的權威,這時新教師一定要冷靜處理,因為其他的學生都在看老師會如何處理。處理得好,雖然不能一勞永逸,但對於樹立威信很有幫助。處理不好,學生可能群起圍攻,新教師就要疲於應付。對待老師,學生的趨向是欺弱怕強,所以新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硬朗的角色。這可從細節作起,例如聲音要響亮,表情比較嚴肅等。對於公然挑戰權威者,新教師不可軟弱、逃避,並且一開始就要敢於正視、教育,體現自己的原則。否則等到學生都欺到頭上才發難,已經很難再扭轉不利局勢了。但是這要求新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的情況。所謂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大部分學生外強中干,大聲斥責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有些學生自尊心特別強,如果屢次公開批評,有可能導致師生的對立。對於這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就算是批評了課後也要及時安撫;對於特別難對付的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與其對峙,一者教師沒風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暫且冷淡處理,待下課後將其叫到辦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時候還可聯系家長共同做思想工作。
第二,以愛感化,以情動人。
當然,新教師如果一味硬朗,學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還應該多關心學生,以愛感化學生,以情打動學生。平時上課善於察言觀色,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課,可先找學生了解情況。有時學生不認真聽課,是由於某段時期思想出現問題或是情緒比較低落。如果學生真有問題,能解決的幫忙解決,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學生沒有問題的,也可找學生談談,讓他知道老師很關心他重視他。對於關心重視自己的老師,學生就算是不想聽也會給面子。此外,還可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多溝通多接觸。和學生溝通最好是在教室里,辦公室里的師生對話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上完課不要馬上離開,在教室里多呆一兩分鍾,就課堂內外的話題聊聊,這樣使師生關系融洽,也有利於搞好課堂紀律。
除了多關心學生還要多關心所任教班級的事務。由於分工的不同,任課老師不是班主任,對於班裡的事務關注較少。但是從搞好課堂紀律的角度出發,新教師作為任課老師這一點應該要做好。我所教的某個班級,桌椅總是擺放不整齊。上課時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們做好這些事。班裡面得了榮譽我及時鼓勵,出現問題我提出建議或幫忙解決。學生感覺得到老師不是只關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績,對自己班級也很關心,情感上就願意接近老師、配合老師。這個班有幾個學生確實比較愛講話,但是很多時候不用我出聲其他的學生會馬上幫忙制止。
第三,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
。新教師在控制課堂紀律時普遍遇到的問題是一放就亂
。根據課改精神,課堂必須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人多口雜,而一些愛講話的學生也往往趁機搗亂。如果不加以制止,這種現象極可能愈演愈烈,課堂紀律放了就收不回來。針對這種情況,新教師要在平時就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具體而言,就是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發言紀律,有秩序地發言,不隨意插嘴和打斷別人的發言。操作時按照年齡特點,初一舉手發言。只要教師鼓勵得好,剛上中學的學生還是愛舉手發言的。初二、初三的學生積極性較差一點,可用點名或輪流發言的方式。全班討論時,則要求新教師能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發現有不符要求的苗頭就要及時處理。尤其是剛任課的時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學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識並強化為習慣。而學生一旦形成了這樣的習慣,課堂紀律就有保證。
第四,省時度勢提問,靈活處理回答。
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課堂紀律的需要。對於愛走神的學生,提問是提醒;愛講話的學生,提問是警告;愛睡覺的學生,

㈢ 如何樹立教師威信

  1. 要上好課,也就是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等,這就需要在業務上過硬,一個連課都上不好的教師是很難得到學生認可的。

  2. 要重視學生與學生的情感培養。我們知道,人是情感性動物,他們需要重視和肯定,當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重視、尊重、信任和喜歡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你。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既要注重言傳身教、優化教學方法、善於控制自己的消極情感、因人施教,也要融入學生,與他們榮辱與共、苦樂共享。當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確值得信賴時,他們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始終與你保持情感的共鳴。

  3. 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對學生愛的表現。我們把學生首先定位在「是來學習生存智慧的人」、「正在學步的人」、「正在成長的人」,所以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首要的是誘導、激勵以及關愛,批評要恰到好處,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給學生一點寬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愛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才能贏得童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 對每個學生要公平真誠。所謂公平就是正道直行,中正不二——不偏心、沒特例,一視同仁;所謂真誠就是心術正,表裡如一;對人坦率正直,以誠相見。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感受到自己與老師之間是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感受到一種協商對話的溝通氛圍,感受到公平真誠處事的溫暖。

  5. 要給學生充分的成長空間。前面我們已經談到學生是「來學習生存智慧的人」、「正在學步的人」、「正在成長的人」,其實他們就是在摸爬滾打、磕磕碰碰中長大的。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既要相信學生面對和處理困難和障礙的能力,也要適時給予引導、激勵、「伴奏」。

㈣ 教師怎樣樹立威信

教師的威信是在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所形成的一種積極肯定的關系。教師如果熱愛學生,尊重和嚴格要求學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循循善誘,富有啟發性的教育方法,廣泛地興趣愛好,高超的教育藝術,便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典範和榜樣,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信任和敬重感,從而成為一名有威信的老師。
威信是「威」與「信」的結合,威的含義是尊嚴,信指信服。所謂教師的威信就是指教師具有的那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威信」不同於「威嚴」,威信能夠使學生信服,樂於親近教師,而威嚴則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懼怕心理並敬而遠之。有威信的老師會自然地影響學生。
教師威信的形成,是各種主客觀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具有崇高的思想品質。在思想品質上有缺陷的教師不可能在學生中有威信。有威信教師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政治信念堅定,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對學生有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為學生的成長嘔心瀝血,對教育有高度的責任感,自豪感,工作兢兢業業,誠實開朗,公正熱情,大公無私等。
優良的心理品質。有威信教師都具有優良的心理品質,他們對學生有著深深的愛,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在工作中表現出堅強的意志,有毅力,有韌性;能真誠地與學生相處,能忍受學生的缺點錯誤並予以正確地矯正;勇於自責,富有自我批評精神等。
較強的業務能力
教學經驗豐富,只是淵博,善於靈活使用教師方法,口齒清楚,表達能力強,講課富有啟發性,教學效果好,能教會學生獨立思考,能夠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慾,這樣的教師才能贏得很高的威信。
得體的儀表
教師的儀表示教師的穿著,舉止和情態,他反應的是教師的精神面貌。穿著樸素,舉止從容,儀表端莊,不僅給學生一種可親可近的印象,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舉止表現。
良好的「第一印象」
學生往往對初次接觸的教師特別敏感,充滿著新奇和期望,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引起他們的高度注意。如果師生初次見面,教師就表現出較高的教學藝術和組織教育,教學的能力,並使學生感到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就會很快獲得學生的敬重。因此,應當力求留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教師頭幾次課准備充分,態度沉著自然而親切,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精心設計等就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心理定勢」,這是建立教師威信的重要環節。

㈤ 新教師該怎樣樹立威信

「新」教師如何快速樹立威信

一、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准備好第一次演講准備好面向學生的第一次演講,可以起到一種「先入為主,先聲奪人」的效果。因此,「新」教師必須抽出時間並在上第一堂課之前對學生進行一次演講。

2.上好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對於教師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盡快建立學生對教師的信心; 另一方面,它可以增進師生的感情; 再者,還可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因此,在上第一堂課之前,教師要做好充分准備,要通過得體的穿戴、自如的談吐、輕松的微笑、淵博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一個信、樂觀並且充滿智慧的人,從而從心裡喜歡。

3.改好第一次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是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重要保證。第一次批改學生的作業必須要認真,並且要做到規范。對於作業質量高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對質量較差的學生要給予適當批評,對於第一次作業就不交的同學要狠狠地批評。

二、快速記住學生的名字 戴爾·卡耐基說:「一種簡單但又最重要獲得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記別人的姓名。」因為聽到自己的名字從別人口中說出來,會感到親切。其實,快速記住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的名字,能較快獲得學生的認可和贊同,在教學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也是「新」教師快速樹立威信的一條有效途徑。

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

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人格。教師對學生有管理教育的權利, 但在人格上與學生是平等的。因此,進城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始終堅信: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四、建立良好的課堂紀律

學習是一種腦力勞動,需要手到、心到、眼到、口到,需要開動大腦這架機器去思考、識記、理解,需要一種安靜的環境———安靜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㈥ 教師應如何樹立威信

第一、學高為師。

教師的知識水平或者說知識面,直接影響自己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影響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本身就必須有一桶水。只有對自己所任教科目的知識體系融會貫通,了如指掌,同時對與任教相關學科知識全面掌握,面對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學生所提出來的各種問題,能夠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盡可能在學生面前展現出自己知識豐富的一面,這樣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自然而然就不斷提升。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同時,要多閱讀任教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知識,不斷汲取營養,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老師如何樹立威信?
第二、身正則范。

「打鐵須得自身硬」,一個人的一言一行直接展現這個人的道德修養,教師的言行舉止亦是如此,直接影響學生的言行,給學生做出表率,起到一種潛移默化式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師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同時更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出必果,每對學生做出的要求,自己首先要能夠做到,及時對學生做好檢查督促工作,不能只布置不作檢查,否則就會漸漸喪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比如有的老師要求學生作業要寫整潔,自己卻不注意課堂板書,這樣是很難達到目的的。

老師如何樹立威信?
第三、師生友好。

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果都要靠學生來體現,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友好的師生關系,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要站在指路人的角色上,充分分析自身任教學科特點及學生的具體特點,探索最適合於學生的方法,「授人於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會學遠遠高於學生學會。教學工作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課堂是教師工作的最主要陣地。只有教師不斷引導學生,用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的前行,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的彼岸,讓學生領略成功的喜悅,才能提高和鞏固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真真正正樹立起自身的威信。

教育教學也是一門藝術,需要老師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的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才能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㈦ 不凶的老師如何樹立威信

辦公室里常常學生不斷。不是我的學生找我,我一般不關注。今天上午課間操的時候,我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批改作業。這時候,突然聽到後面一位老師和一個學生大聲嚷嚷。然後這個學生就怒氣沖沖地奪門而出。出門的時候還沒有忘記返回頭朝辦公室里大聲吼道:「我X你媽。」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很震驚。這就是我們張狂的學生。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我沒有時間詳細了解究竟是怎麼樣的過程。只是聽說,下午他的爸爸來到了學校里,和老師交流,他爸爸把他叫到辦公室里,給老師道歉,沒有想到他不肯道歉,再一次怒氣沖沖的走了,他爸爸追出去,在教室外面的樓道里追著要打他,被其他老師擋住了。 再回想起今天早上另外一個老師和他的學生的對話。 師:「你抄數學作業,我收了,我做錯了嗎?你竟然在教室里那麼大聲和我嚷嚷。" 生:「不想做。」 學生在說話的時候,語氣既不恭敬,還翻著白眼,一幅滿不在乎的樣子。 這時候,老師終於忍不住了,使勁拍了桌子,大聲吼道:「你做錯了,還那麼有道理!「 這個學生終於站好了,眼睛裡有了一絲恐懼。低下了頭。 以上兩個案例都說明,對於某些學生來說,如果老師一味地不帶威懾力的勸說他們,教育他們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效果的。他們只有看到威嚴,才會低下頭。如果在他們受教育的時候,沒有經受過來自師長方面的嚴厲教育的話,進入社會,或許更加肆無忌憚。曾經有人說過,人需要有所畏懼。 西遊記里唐僧一味的勸說孫悟空,不要殺生,但是,可笑的是,一路九九八十一難,唐僧沒有一次勸服妖怪的。而只有見到法力無邊的孫悟空,或者觀音、如來,才乖乖的馴服。其實也是「怕」字。老師如何樹立威信很多老師一進教室就拉著臉,擺著一副威嚴的面孔,讓人望而生畏。而有的老師臉上始終掛著笑臉,學生對他卻是大心理的無限的尊重。作為一名普通老師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我們都知道有實力才會有魅力,同樣個人魅力無疑將影響到一個人威信的確立。做人應該做到博學而謙遜,果敢而不拔息,親切而不媚俗。班級管理中只有先樹立好自己的威信,才是一切工作的先決條件。在十幾年的教學中,也掌握了一些樹立威信的辦法。認真聽,認真記。這句話好像是給學生用的,在課堂上學生必須認真聽,認真記,這才能讀好書。但是在班級管理中,自己和學生接觸的時候,需要做到這一點。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悉心傾聽學生的聲音,尤其是建設性的意見和問題一定要隨時記下來,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和肯定。比如在安排班幹部的時候,班主任必須以整個班的大局為重,並要兼顧沒過學生的個人專長,為學生安排合適的崗位。展示強勢執行的決心。班級管理,制定各種規矩是必然要做到事情,但是不同的是,有的新規矩很快就成為一紙空文,班主任或許會威風掃地。也有的新規矩很快便深入人心,成為真正的標准。班主任在制定製度的時候,必須做出獎懲辦法,並照例要求「立即執行」。有的老師在制定製度的時候,故意自己先違反規定,然後馬上公開自己的這一「錯誤」做出來懲罰。班主任以自己的犧牲,做出來以儆效尤、前車之鑒的效果。站在學生的角度堅持原則。樹立威信並不是讓人懼怕,而是讓人自覺信服。同樣的批評,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讓學生覺得你是理解他們的朋友式的老師,自然會讓你的管理力事半功倍。對於學生,應該始終貫徹著既嚴格,又溫情的領導態度。比如:當學生發生嚴重錯誤時,一定要根據規章,但之前一定會第一時間找學生進行深談。在交談中,更多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為他考慮和幫助他解決問題,而非一味批評,並且要始終貫徹「對事不對人「的原則。 王老師您好! 我現在剛剛當上一名初中英語老師,遇到了一些問題,很想向您請教。想問您如何樹立威信,不凶的老師也能讓學生乖乖聽自己的話嗎?剛開始學生蠻喜歡我,很想和我親近,老是中午在我辦公室門口看我在幹嘛。後來我聽老老師說這樣不行,沒有威信。於是我試著在課堂上凶起來。結果是凶也不是很管用,我天生一副娃娃臉,凶不起來。我之所以去嘗試凶些,就是想靠老老師說的那樣樹立威信。那我現在困惑的是,對學生和藹可親,也能樹立威信嗎?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課下按我要求去做嗎?如果可以,可以用些什麼方法呢?謝謝您的幫助! 汪斌 汪斌老師: 您好! 讀到你的來信的時候,我的記憶在一瞬間把我帶回到了25年前。那一年,19歲的我個子矮小,一張娃娃臉。面對那些只比我小6、7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特別是那些比我還高出一人頭的頑劣男孩子,我束手無策。因為我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對學生們太溫和。那些老教師們毫不客氣地指出:「你對他們太客氣了!你得凶一點,厲害一點,這樣他們才會怕你!別讓他們有事沒事來找你。你對他們笑,怎麼可能有威信!」說實話,雖然我很佩服老教師們在課堂上的淡定從容,佩服他們只要往教室門口一站,臉一沉,教室里就鴉雀無聲,但對他們的忠告我始終是不以為然的。我不相信,老師是拿來讓學生怕的,老師不應該讓學生親近,一個不凶的老師就一定不會有威信。我相信我的錯誤不是因為對學生不凶,不是因為我對學生溫和,而是因為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運用我的溫和。 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繼續堅持著自己「不當一個凶惡老師」的立場,繼續對學生微笑。雖然吃了很多苦頭,還常常被學生氣得偷偷掉眼淚,但是在一次次的挫敗中,稚嫩慢慢蛻去,點子越來越多,心胸越來越開闊。現在,我依然是個不凶惡的老師,而這絲毫不影響我的威信和教學的效率。 所以,我想告訴你的是:你目前的處境沒什麼了不起的,很多年輕老師都曾經遇到過,每個教師都要經歷成長的過程,你不用太著急。 關於威信,我發現,從初入教壇的理想化,親近學生,愛護學生,到經過長期辛苦工作的打磨後失去耐心,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教育問題,這彷彿是一條常規的路。對學生凶,甚至用一些體罰的手段,的確常常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學生的確很「聽話」,而內心並非能真正的尊重和信賴老師。教育是關乎生命成長的事業,我們的責任不是用所謂有效的模式去壓榨、鑄造出一個個規矩的生命,而是引領生命向健康的方向成長。古語有雲:親其師則信其道。不允許學生親近,不對學生微笑,樹立的不是威信,而是在師生心靈之間築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何為威信?從字面上解釋,威信是指名望和信譽。古往今來,試問有誰的名望和信譽的樹立靠的是「威嚇」和「凶惡」?真正能打動學生、影響學生的是人格的魅力,是教師用自己的言行獲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信任。如何樹立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讓學生遵守紀律、樂意聽從老師的教導?對於年輕老師來說,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來努力:1、提高專業修養,加強知識儲備回憶我們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都特別喜歡那些知識特別淵博的老師?課堂上,不僅能把課上得生動活潑,而且視野開闊、旁徵博引,專業領域以外的東西也能信手拈來。有一句玩笑話說:要想留念老公的心,先留住他的胃。受這句話的啟發,我也想到一句:要想留住學生的心,先要把課上好。當你把課上得有滋有味的時候,還愁吸引不住學生的注意力嗎?還愁學生不喜歡你嗎?一個能夠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的老師,還愁學生不願意聽從你的教導嗎?「吸引」和「喜歡」恰恰是威信樹立的良好開端。2、注意自身言行,樹立人格威信著名的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曾說過:「教師每天都彷彿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數百雙精緻的,富於敏感的,即善於窺視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他。」教師所引起學生注意的言語和舉動,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或做人。因此,教師的威信除了建立在教學業務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品德能被學生所推崇和敬仰。如果說教師的業務威信是影響學生聽課的顯性因素的話,那麼教師的人格威信就是影響學生聽課的隱性因素,也由此更為重要,更為被人們所忽視。作為一個年輕教師,你有你自己的優勢。你身上洋溢出來的青春活力,你對工作的認真態度,你強烈的工作責任心,以及你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護,都會影響他們、感染他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3、善於學習借鑒,樂於琢磨點子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從宏觀上說有兩大類,一類是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一類是涉及到具體學生的特殊個例。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也有兩個,一是多讀讀教育名家的教育論著,也可以讀讀一線老師撰寫的相關文章和專著,學習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理論,另外也要善於琢磨,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想出一些好的點子,並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最後我要說的是,教育是慢的藝術,教師的成長也是慢的藝術。不要指望學生在一夜間都變成你眼中的好學生,不要指望拿來一個策略就可以讓教育的問題迎刃而解。在面對了一個個教育問題之後,在用自己的真情和智慧解決了一個個教育問題之後,學生就會進步,你也就會成長。一定要有這樣的信心! 你的朋友:王文芳

㈧ 如何樹立教師的威信

課堂之上不配合還罷,還經常搗蛋,甚至是唱反調,完全不聽老師的教誨。其實,這就是要關乎到教師威信的樹立問題。

首先,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上以下情形:當教師對所講授的內容鑽研不透徹,學生一質疑,教師就不知所措,回答起來模稜兩可,這時,學生投來的是「不信服」的眼神;相反,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深入淺出,能幫助學生解決疑難,能結合教學內容談今論古,有一定的應變能力以及教育藝術和教育機智,就能被學生看成很博學,也就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自然能在學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所以,要樹立威信,「學識」兩字須牢記在心。課前要充分備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 展示出自己的才藝和過人之處,業務上必須過硬,使學生為之欽佩,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知識本身是一種被抽象化的規律或技巧。知識的接收是枯橾的、乏味的。但知識的傳授卻應當是富於技巧,有規律可循的。正如我們都喜歡看栩栩如生、圖文並茂的畫冊而不是長篇累犢的單純文字敘述。妙語連珠的講解、鞭辟入裡的分析、入木三分的刻畫、游刃有餘的演練,是一個老師對自己授課技巧的永遠無止境的追求。否則,一個連課都上不好的老師是很難得到學生認可的。 其次,要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孟子說:「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樹立威信的決定性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要熱愛教育事業。作為一名教師,要愛崗敬業,吃苦耐勞,以身作則,這些優良品質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要敢於自我批評。人非聖賢,孰能不過。教師也不是神,不可能每句話每件事都做得十分得體,如有不當,要敢於在學生面前做自我批評,敢於讓學生提意見,並虛心接受,不能與學生斤斤計較。 最後,要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新世紀呼喚著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藉助學生的主動參與以促進其充分發展。有些教師誤以為要樹立威信必須「嚴」字當頭,甚至有老師辱罵鞭打學生,認為是唯一制止學生搗亂的有效方法。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只會損傷學生的人格和心靈。有些教師則走另一個極端,他們主張在一團和氣中求得威信,討好學生,遷就學生,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姑息縱容,懶得深層管理,這些教師雖然和學生相處融洽,但是在學生心目中的分量卻很輕,也並不能真正樹立起教師的威信。 「愛」要有度,「嚴」也要有度。一個好的教師,不僅僅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師要真正從對學生的愛出發,關心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學生中去。這樣在自己教育教學中才能創造出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才能喚起學生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對學生一視同仁,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後進生,不忽視中間生,也不溺愛優等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信服老師。這樣,教師的威信也就自然而然的樹立起來了。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同一種要求,由有威信的教師提出,學生就容易接受,相反,由威信不高的教師提出,學生就不易接受。可見,教師的威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保證,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手段。因為,只有威信的教師才會讓學生喜歡,而學生喜歡老師,就會喜歡老師教的學科。師生關系良好,學生感到安全、輕松、愉快,教學效果才會明顯。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樹立自己的威信。
當然,威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努力,不懈的摸索。只有在平時教育實踐中多思考,多體會,多投入,多積累,多總結,最終能使得自己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過:「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麼,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的身上留下永遠痕跡。」事實也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學生對他崇拜的有威信的教師的勸導,能言聽計從,樂於接受,就是對於教師的課也特別看重,能主動按老師的指導和要求去認真學習。相反,對於那些沒有威信的教師則會持有消極的態度!呢?以下幾點是我淺薄的看法,希望能對老師們有所啟迪。 一、加強修養,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要靠內在素質和良好表現來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工作職責要求不斷加強個人修養和素質鍛煉,從德、識、才、學幾方面不斷提高自己,從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個知識面廣,才高八斗的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曾經有一位老師要求學生周末回去寫一篇日記。一件剛剛在校園里發生的打架事件,老師目的很好,希望學生從中吸取教訓。但當有幾位女同學來到辦公室問:「老師,這件事該從哪裡下筆,如何展開來寫?」老師一臉茫然,支支吾吾,最後搪塞一句:「回去隨便寫,下周一老師再點評!」學生也只好無可奈何地離開了,相信她的這篇日記也只是為了交差而已了。同時,也會認為:老師都不懂怎麼寫,我憑什麼能寫好?導致了對老師的威信質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老師都不知道該怎麼寫的文章,都做不好的事,又如何能要求學生們做好呢? 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作用。 有威信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之外,還應有坦盪的胸懷,實事求是的態度,言行一致,不斷進取,有自我批評的精神。無論學習上,還是平時時生活上,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典範和榜樣。 三、熱愛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 有些教師認為:我的威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了解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做,動輒憑借自己手中的權利去管、卡、壓學生。http://www.doc88.com/p-3436994394453.html結果是學生對老師敢怒而不敢言,敬而遠之。其實,成為一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才是教師威信的關鍵所在!學生喜歡的教師應該是:上課認真,聲音響亮,語言清晰,活潑生動,幽默有趣,對人沒有架子,親和力強,沒有偏見,當學生犯錯時不挖苦,不諷刺,惡語中傷,而是耐心引導,循循善誘。批改作業認真細致,熱心為後進生補課,百問不厭。關注每一位孩子的思想動態,愛生如子。當你做到這樣的老師,學生已把你當成一名慈父,一位朋友,何愁自己的威信樹立不起? 教師威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威信的教師是無法教好學生的。有了威信之後,孩子才會確信你講授內容和指導的真實性和正確性。你的要求成為孩子的需要,有利於學生品質的培養和塑造!。。。。。。。。。。。。。。。。。。。。

㈨ 教師怎樣樹立威信

教師的威信有兩種:一種是權力威信,一種是信服威信。教師應該樹立非權力的信服威信,而不應該追求權力威信。信服威信是由教師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學能力、教學態度與民主作風而使學生自願接受、內心佩服而樹立起來的威信。有威信的教師在學生中常常表現為他的意見特別受學生重視;他的勸告、教導,學生樂意接受並執行;他的行為舉止被學生當作學習的榜樣;他的人格、學問對學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總之,有威信的教師具有一種使學生感到尊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有威信的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也是學生願意親近的良師。教師的威信有個形成過程,一般說是由「不自覺威信」向「自覺威信」發展。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是有一定威信的,但這種威信是短暫的「不自覺的威信」。隨著學生對教師德才方面逐漸了解,師生之間情感的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師的威信就由「不自覺威信」發展成為「自覺威信」了,這才算是真正的威信。當然,教師必須經過不斷努力,「不自覺威信」才有可能發展為「自覺威信」,否則「不自覺威信」也可能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