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桃樹怎樣管理黃化病
擴展閱讀
轉賬手續費多少 2025-08-28 11:58:37
睡醒嘴苦是什麼原因 2025-08-28 11:39:35

桃樹怎樣管理黃化病

發布時間: 2022-04-27 22:17:44

A. 種植桃樹有哪些需要防治的疾病

桃樹炭疽病的防治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我縣桃樹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由於氣候條件、品種、管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桃樹炭疽病發生較重、對桃樹產量、品質影響較大。有效防治炭疽病對提高產量和效益非常重要。
一、危害症狀。該病主要為害果實,也能侵害葉片和新梢。幼果受害,初為淡褐色水漬狀斑,後隨果實膨大呈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中心凹陷;氣候潮濕時,在病部長出橘紅色小粒點,幼果染病後即停止生長,形成早期落果;氣候乾燥時,形成僵果。成熟果的病斑上呈明顯的同心環狀皺縮。葉片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顯,後期病斑為灰褐色,乾枯脫落,造成穿孔。新梢上的病斑呈長橢圓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梢上葉片呈上卷狀,嚴重時枝梢常枯死。
二、病原及發病規律。桃炭疽病是半知菌門炭疽病屬的一種真菌。病菌以菌絲在病枝、病果中越冬,翌年遇適宜的溫濕度條件,即當平均氣溫達10-12℃、相對濕度達80%以上時開始形成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形成第1次浸染。該病為害時間長,在桃整個生育期都可浸染。高濕是本病發生與流行的主導誘因。開花及幼果期低溫多雨,果實成熟期溫暖,多雲多霧、高濕有利於發病。管理粗放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施氮過多,樹冠郁閉的桃園發病嚴重。
三、防治技術
1、果園策劃:切忌在低窪、排水不良的粘質土壤地段建園,要起壟移植,並注意品種的選擇。
2、加強栽培管理: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時夏剪,改善樹體結構,通風透光。結合冬季修剪,清除樹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傳染源。
3、葯劑防治。萌芽前噴波美3-4度的石硫合劑加80%的五氯酚鈉200-3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鏟除病源。花前噴1次葯。落花後每隔10天左右噴1次葯,共噴3-4次。葯劑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克菌丹400-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葯劑最好交替使用。
桃樹黃化病的防治
一、原因
1. 缺鐵保護地桃樹缺鐵的主要原因:
①栽植密度大,有的甚至達到1米×0.8米,每株樹所佔土地營養面積小,根系與根系相互交叉,土壤中釋放的鐵離子滿足不了根系的吸收。
②桃樹結果後,負載量大,有機營養優先供應果實生長,根系生長受到抑制,根系分泌酸性物質的能力減弱,土壤中的鐵離子不能被根系有效地吸收。
③受土壤酸鹼度的影響,中性、偏鹼性土壤中的鐵離子容易被氫氧根離子固定,形成不溶性的氫氧化鐵,不能被桃樹根系吸收而發生缺鐵症狀,並主要發生在新葉上。
2.采果後修剪過重果實採收前,多種有機、無機營養以供應果實生長為主,根系生長受到抑制。果實採收後根系急需葉片供給有機營養,此時進行重回縮修剪,地上部失掉大量的營養枝條和葉片,引起地下根系生長營養供給不足,造成毛細根因修剪過重而死亡,根系不能很好地吸收養分,致使地上部養分供應不足。
3.化肥多,有機肥少長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理化性狀差,土壤瘠薄,結構不良,有機含量低,土壤活性菌減少,影響土壤養分的分解和釋放。土壤黏重、通透性差,影響根系的生長。
4.根系病害桃樹根系病害是引起桃樹葉片黃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植株患有根癌病、紫紋羽病、根朽病等,影響植株根系生長,妨礙根系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樹勢衰弱,嚴重時植株枯死。
二、防治
1.缺鐵的防治①稀植:栽植密度為2.5米×1米~3米×1米,增加根系吸收養分和水分的土壤范圍,使土壤中的鐵離子滿足根系的吸收,給植株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②合理負載:根據桃樹情況確定產量,一般每畝地產量不超過3000千克,再把畝產量分解到每株樹,每株樹留果量的計算公式是:留果量(果個數)≈株產量(千克)/單果重(千克)。③噴施葉面肥:向葉面噴施0.1%的硫酸亞鐵加米醋精500倍液。④輸液防治:植株上有個別枝梢缺鐵時,用瓶裝0.1%的硫酸亞鐵和0.5%的乙酸混合液掛於樹上,把缺鐵的枝梢直接插在瓶中。也可用上述的混合液裝在輸液瓶中,倒掛在樹枝上,在樹幹上打一個孔,用醫用輸液器輸液。
2.采果後輕剪采果後,對結果枝進行修剪,以疏為主,疏除背上枝、直立枝、細弱枝、病蟲枝、交叉枝,結合人工摘心、扭梢、拿枝等,保留一定的營養枝,以平衡樹勢。
3.合理施肥;增施優質有機肥,控施化肥土壤黏重的地塊,秋季增施優質有機肥,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如土壤較黏重,在定植坑內填一些河沙,有一定的效果。
4.防治根系病害檢查苗木有無病害,用1%的硫酸銅溶液或用2%的石灰水浸根1分鍾,也可用K-84(癌康寧)浸根5分鍾,然後定植,若發現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銅100倍液消毒。
桃樹介殼蟲的防治
危害桃樹的介殼蟲種類很多。我省發生的主要是朝鮮球堅蚧,屬同翅目,蚧科,毛球蚧屬。其發生量大時,受害枝條上布滿累累介殼,使樹體生長不良;嚴重時使葉及小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一、發生規律朝鮮球堅蚧一年發生一代,以二齡若蟲在枝條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開始活動,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是危害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雄蟲羽化,並與雌蟲交配;5月雌蟲產卵於介殼下面。一頭雌蟲產卵700餘粒,多時可達1400-1500粒。卵從5月中下旬開始孵化,5月底至6月初為孵化盛期。孵出的小若蟲自母殼爬出,分散在小枝條、葉片及果實上危害;9月份開始越冬。
二、防治方法以葯殺為主。若蟲在孵化盛期,大量從母殼內向外擴散時,噴布50%馬拉松800-1000倍液、40%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2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在若蟲擴散後施葯,往往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另外,要注意保護利用黑緣瓢蟲等自然天敵。

B. 桃樹葉子發黃怎麼辦

桃樹葉片發黃的現象在許多桃園都有發生,黃化葉會影響桃樹的光合作用,造成樹勢衰弱,產量下降。桃樹葉片發黃的原因多種多樣,較為復雜,結合各地桃園情況,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修剪過度
生長期為給密植桃樹通風透光,修剪過度,剪掉大量綠葉和枝條,導致樹體由於突然失去了大量製造養分的葉片,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嚴重減弱,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也隨之急劇下降,養分供應嚴重不足,代謝失調,而此時樹體萌芽、長葉、抽枝又需要大量養分,便出現了葉片發黃,樹勢衰弱的現象。

二、缺鐵導致葉片發黃
葉片的綠色主要呈現的是葉綠素的顏色,葉綠素的合成必須有鐵元素的參與,如果鐵元素缺乏,則葉綠素合成受阻,葉片發黃。又因為鐵元素在桃樹體內不易流動,一旦被樹體吸收利用,就固定在某一器官上,如枝葉上,其它生殖器官如新長出的枝葉需要鐵元素則必須從根系或外界吸收才能滿足需要。有些果園內的土壤是PH值大於或等於7.5的鹽鹼土,鐵元素極易被土壤固定,成為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的鐵離子,葉片黃化現象更為嚴重。而只有在適宜的條件下,被固定的鐵離子轉化為能被根系吸收的游離態的鐵離子時才能被根系重新利用,否則即使土壤中鐵元素充足,也無法滿足樹體對鐵元素的需要,仍然表現出缺鐵黃葉症狀。另外,土壤黏重,透氣性差,土壤中鎂、錳元素過多,根系呼吸作用弱,樹體內氮元素不足等均能降低樹體對鐵元素的吸收能力,導致葉片發黃。

三、根部的病蟲害導致葉片黃化
1、有毒物質對根系的不良影響。例如因修剪過重或者是其它原因導致根系大量死亡後的死根,在土壤中腐爛分解會產生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毒害幼根和新根,從而降低根系對養分的吸收能力,導致代謝異常而出現黃葉。

2、根部病蟲害。有的桃樹患有根癌病、根朽病、流膠病、根結線蟲等根部病蟲害,削弱了樹勢,影響了根系生長,破壞了根系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從而導致養分供應不足而葉片發黃。

四、治療措施
1、針對病害,採用適當的葯劑進行防治,如疫霉病、根朽病等使根部組織破壞,葉片出現失綠黃化,用代森鋅溶液灌根,或刮除病部腐爛組織等,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防治根系病害。檢查苗木有無病害,用1%的硫酸銅溶液或用2%的石灰水浸根1分鍾,然後定植,若發現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銅100倍液消毒。
2、針對缺鐵黃化症狀,過去對缺鐵「黃化病」的防治,曾採用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噴施,莖干注射、根系浸吸、根部施用鐵等方法,均收到一定效果,但並不十分理想。螯合鐵,是鐵肥中比較好的一種。它適於PH值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其土壤中的穩定性、持效期都比其它鐵肥好,可直接施入土壤,施後10天左右即可見效。也可以葉面噴施。植株上有個別枝梢缺鐵時,用瓶裝0.1 %的硫酸亞鐵和0.5 %的乙酸混合液掛於樹上,把缺鐵的枝梢直接插在瓶中。也可用上述的混合液裝在輸液瓶中,倒掛在樹枝上,在樹幹上打一個孔,用醫用輸液器輸液。
3、增施有機肥料。可通過增施農家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有機質中含有豐富的腐殖質含量,是一種天然螯合劑,不僅對鐵,而且對其它多種元素都有螯合作用,提高元素的有效性;同時有機質能直接改良土壤結構,使土壤疏鬆、通氣性好,能為根系呼吸和吸收創造良好條件。

C. 種植桃樹時為什麼會出現黃葉病應該怎樣解決

黃葉萎黃病發生在桃樹中。典型的症狀是:幼葉變成萎黃病,脈變成灰綠色,黃色或白色,脈保持綠色。在七月,桃樹經常顯示出大量的葉子發黃。在嚴重的情況下,樹枝和樹葉變成白色,邊緣變乾和變成褐色,然後死亡。它影響桃樹的正常生長和花蕾的形成,這是極其有害的。該病通常始於4月中旬,這是桃樹的一種生理性疾病。

在某些果園中的土壤是鹽鹼土壤,pH值大於或等於7.5。鐵很容易被土壤固定並變成鐵離子,根系無法吸收和利用鐵離子。葉片變黃現象更加嚴重。只有在合適的條件下,固定鐵離子才能轉化為游離鐵離子,這些鐵離子可以被根吸收,然後再被根重新使用。否則,即使土壤中的鐵充足,也無法滿足樹木對鐵的需求。顯示缺鐵和黃葉症狀。此外,土壤粘稠稠密,透氣性差,土壤中的鎂和錳過多,根系呼吸力弱,樹木中的氮不足,所有這些都會降低樹木吸收鐵的能力,導致鐵缺乏。

D. 桃樹苗葉片發黃不旺盛什麼原因

桃樹苗葉子發黃是什麼原因

桃樹出現黃葉失綠症,典型症狀為:幼葉失綠,脈間變為灰綠色、黃色或白色,葉脈仍保持綠色。其原因主要是樹體缺鐵所致。

在桃樹生產管理中,影響鐵元素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土壤中氧氣不足。桃樹根系呼吸比較活躍,如桃樹栽植在較黏重或板結的土壤中,土壤不疏鬆、透氣性差,就會造成氧氣不足,桃樹根系由於呼吸受阻,從而導致葉片變黃。

②桃樹在生長前期水分過多時,也會造成根系呼吸困難。

③土壤含鹽量過高。重鹽鹼地種植的桃樹經常出現葉片發黃。

④施氮肥或磷肥過多,也會影響桃樹對鐵的吸收,從而導致葉片發黃。

⑤過重修剪。冬季過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也可造成桃樹葉片發黃。

⑥根系有病蟲危害或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有的桃園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或施肥不均勻,把肥直接施在根繫上而把根系燒爛,致使桃樹葉發黃。

解決和防治桃樹黃葉病的方法是:

①檢驗土壤中鐵元素是否缺乏,如土壤中確實缺鐵,可施入適量硫酸亞鐵予以補充;如不缺鐵,應考慮人為因素的影響。

②找出樹體缺鐵的原因。根據上述各種影響鐵元素吸收的因素,弄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缺鐵黃葉症,從而對症治療。

③增施有機肥和液肥,徹底改變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這是預防和防治桃樹黃葉病的最根本辦法和有效措施。

E. 桃樹黃葉病要怎麼解決

桃樹黃葉病又稱黃化病、缺鐵症,屬桃樹的一種生理性病害。近年來該病在邯鄲桃產區有加重蔓延趨勢,有的單株發黃,有的成片發生,甚至全園發病,給桃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應引起廣大桃農高度重視。

(6)病蟲防治不力:病蟲防治不及時、不到位的果園可削弱樹勢,加重病情發展,尤其是受到根腐病、根癌病、流膠病和桃紅頸天牛等病蟲危害後都會影響桃樹生長發育,引起黃葉。

F. 桃樹黃葉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如何進行防治呢

我國種植桃樹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在生長期會發生黃葉病損失。黃葉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兩種3360 土壤中的PH太酸,過鹼容易使桃樹葉硫化。磷應用太多,桃樹葉子會變黃。適合桃樹的PH值在5~7.5之間,低於5或高於7.6,容易固定鐵、鋅、鎂等微量元素。磷應用太多,桃樹不能吃,剩下的磷酸鹽成為難以分解的磷酸鈣,還固定鐵、鋅、鎂等元素,使桃子葉發黃。學術上說是元素的拮抗作用。

北方土壤本身缺乏鐵、鋅、鎂等微量元素不多,鹼性太高,抑制了多種中美洲元素的吸收利用,導致新栽桃樹過早出現黃葉生理病。因此,桃樹種植在鹼性太大的土壤中,在紮根全營養肥料之前,要防止黃葉病的發生。

G. 想要解決桃樹黃葉病,應該要怎麼解決

桃樹黃葉病也稱為黃化病和鐵缺乏症,是桃樹的生理性疾病。近年來,該病在邯鄲桃子產區有加劇和蔓延的趨勢。一些個體植物變黃,一些出現在斑塊中,甚至出現在整個花園中,這將對桃樹的正常生長和發育產生不利影響,並應引起大多數桃農的高度重視。

(5)修剪不當:對於幼樹和茂盛的樹木,夏季修剪和調節不小心,核桃樹病蟲害防治技術導致果園關閉且通風不良,導致葉子變黃。相反,過多的回縮也會導致葉片發黃。

(6)蟲害防治不當:蟲害防治不及時和果園不足會削弱樹木的活力,加劇病害的發展,尤其是那些受根腐病,根癌,牙齦疾病和粉紅色脖子影響的病害。長角甲蟲和其他害蟲會影響桃樹的生長發育引起黃葉病。以上就是解決桃樹黃葉的辦法,希望可以對你們提供幫助

H. 桃樹苗葉子發黃怎樣治

您好!1、土壤中氧氣不足。桃樹根系呼吸比較活躍,如桃樹栽植在較黏重或板結的土壤中,土壤不疏鬆、透氣性差,就會造成氧氣不足,桃樹根系由於呼吸受阻,從而導致葉片變黃。
2、桃樹在生長前期水分過多時,也會造成根系呼吸困難。
3、土壤含鹽量過高。重鹽鹼地種植的桃樹經常出現葉片發黃。
4、施氮肥或磷肥過多,也會影響桃樹對鐵的吸收,從而導致葉片發黃。
5、過重修剪。冬季過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也可造成桃樹葉片發黃。
6、根系有病蟲危害或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有的桃園施入未腐熟的有機肥或施肥不均勻,把肥直接施在根繫上而把根系燒爛,致使桃樹葉發黃。
了解了原因就來看看解決的方法:
1、檢驗土壤中鐵元素是否缺乏,如土壤中確實缺鐵,可施入適量硫酸亞鐵予以補充;如不缺鐵,應考慮人為因素的影響。
2、找出樹體缺鐵的原因。根據上述各種影響鐵元素吸收的因素,弄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缺鐵黃葉症,從而對症治療。
3、增施有機肥和液肥,徹底改變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有機質。
看來導致桃樹苗葉子發黃的原因還是很多的,因此果農們在管理的時候一定要上心,做好防治的工作。植物網

I. 桃樹葉子發黃怎麼辦

修剪太過,地上部分留有的枝葉都很少,那麼地上和地下的部分就會失去平衡。進而,大量根系衰亡,就會致使整體的營養失調。如此時正是生長迅速的時候,就可能導致葉變黃。

光照不足,葉綠素無法形成,葉子可能變黃,還可能出現變薄的現象。旱、澇都可能使葉子發黃,甚至死亡。如果實太多,負重太多,養分就不足,因而會出現黃葉。

解決措施:用百分之零點三濃度的尿素來葉面追肥,每一個星期一次,連續三次;盡量讓植株接受充足的陽光。另外,還需注意修剪,使得透光度增加。

(9)桃樹怎樣管理黃化病擴展閱讀:

桃細菌性穿孔病

遍布全國各桃產區,排水不良的果園或多雨年份危害較重。該病由細菌引起,主要危害葉片、果實和新梢。葉片初發病時為水漬狀黃白色至白色小斑點,後形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

葉片5月發病,高溫多濕有利於病菌侵染,病勢加重。樹勢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園發病較重,品種間抗病性差異與發病輕重有密切關系。防治方法:

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窪地建立桃園;少施氮肥,防止徒長。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適時適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燒毀。冬季認真做好清園工作。

J. 桃樹缺鐵黃化病有何症狀怎樣防治

(1)為害症狀

缺鐵症主要表現在新梢的幼嫩葉片上。開始葉肉先變黃,而葉脈兩側仍保持綠色,致使葉面呈綠色網紋狀失綠。隨病勢發展,葉片失綠程度加重,出現整葉變為白色,葉緣枯焦,引起落葉。嚴重缺鐵時,新梢頂端枯死。

(2)發生規律

從目前我國土壤的含鐵量來說,一般果園土壤並不缺鐵,但是在鹽鹼較重的土壤中,可溶性二價鐵轉化為不可溶的三價鐵,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使桃樹表現缺鐵。可以說,一切加重土壤鹽鹼化程度的因素,都能加重缺鐵症狀的表現。

乾旱時地上水蒸發鹽分向土壤表層集中;地下水位高的窪地,鹽分隨地下水積於地表,加重缺鐵症狀。

土質黏重,排水不良,不利於鹽分隨灌溉水向下層淋洗等,黃葉病都易發生。

(3)防治方法

①改土治鹼,增施有機肥。通過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可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釋放被固定的鐵。改土治鹼的措施,如挖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滲沙改黏,增加土壤透水性等,是防治黃葉病的根本措施。②適當補充鐵素。為了挽救重病樹,可以用各種方法補充可溶性鐵。

發芽前枝幹噴施0.3%~0.5%的硫酸亞鐵溶液,或者硫酸亞鐵:硫酸銅:生石灰:水=1:1:2.5:360混合液,有控制病情的作用,但不能持久;把硫酸亞鐵與有機肥混合施用,每666.7米2用硫酸亞鐵4~5千克,可有兩年以上的效果。在土壤中施用螯合鐵(乙二胺四乙酸合鐵),治療黃葉病的效果比較明顯;在果樹發芽前,用硫酸亞鐵30~50倍液浸泡刻傷的側根,每株灌施葯液30~100千克;也可用罐頭瓶裝入250倍液0.5千克,每方向找出0.5厘米粗的長根插入瓶中,每株樹用6個瓶。瓶口向下埋入土中,待根部吸收24小時後,把瓶取出,此法用葯少但見效快;發芽前樹干注射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1000~2000倍液。注射法在使用不當時,易發生病害,應小心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