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入夏後魚池應該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榮耀手機11軟體怎樣隱藏 2025-08-28 05:14:17
女青果領的衣服怎樣搭配 2025-08-28 05:14:07
播放視頻怎樣快進 2025-08-28 05:13:29

入夏後魚池應該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4-28 02:12:50

① 夏季魚塘怎樣預防魚病

網上找的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夏季氣溫高,雨量多,天氣變化快。夏季也是魚類一年中生長的旺季,由於水溫高,魚類病原體也會大量繁殖。由於現在大多實行高密度精養方式,池水體負載量增大,水質比較肥,如果遇悶熱天、雷雨天,特別是晴天轉下雨或下雨轉晴天時,魚類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頭,嚴重時就可以出現泛池,造成大批養殖魚類死亡。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突變,氣壓降低,水中溶氧量減少。養殖魚類如果出現長期浮頭,魚類表現為下唇比上唇長,食慾減少,飼料利用系數降低。魚體也會因此而抗病能力削弱,魚病也隨之大量發生。因此,夏季必須做好日常管理及魚病預防措施。
1日常管理
1.1注意調節水質:水為魚類生存環境,要養好魚,必須要先管好水,池塘水色上午呈綠下午黃綠色最好。控制措施有:①適時換水或加註新水,水量為1/4~1/5。②每個月用洲旗牌穩定性二氧化氯全池潑灑2次,每畝平均水深1m用70g即可。可明顯增加池水的鹼度、硬度,提高池水二氧化碳平衡能力,又有預防魚病的作用。③適量施肥,一般根據水色確定要求量少、次數多。在晴天施肥。④控制大型浮游動物發生。如果池水水色清瘦,魚又經常浮頭,下風肉眼能看浮游動物時,可用魚蟲清每畝平均水深1m用20毫升全池潑灑,能預防蟲害發生,或者適當增加鱅的放養量。⑤有條件可使用增氧機,增加水體中溶氧量,改善水質。
1.2嚴格做好「四定」,即:定時、定量、定質、定位。一般晴天多投飼料,雨天少投飼料,投飼料總量為總魚量的3%~5%,同時保證飼料質量,避免投飼料過量,既造成飼料浪費又會敗壞水質。
1.3魚病預防:魚類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要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都會有一定困難,特別是發病後的病魚已經沒有食慾,即使使用特效葯也會因魚不攝食而難以進入魚體內,因此必須十分強調做好魚病的預防工作。魚苗下池前每畝用100公斤生石灰徹底清池,消滅病原體,生石灰消毒後一般經過7天後即可投放苗種。在飼養過程中,一般平均水深1m每15天用洲旗牌穩定性二氧化氯70g左右化水潑灑一次,對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各種傳染性疾病都有很好預防效果。
2常見魚病防治
2.1病毒性魚病:淡水魚類的病毒性魚病主要是草魚出血病。
(1)出血病的主要症狀:病魚鰓蓋、鰭基處、口腔出血,魚鰓出現白鰓。
治療方法:平均水深1m每畝用洲旗牌穩定性二氧化氯1噸,間隔1天再使用一次。
2.2細菌性魚病:淡水魚類的細菌性疾病主要有細菌性爛鰓、細菌性腸炎、細菌性赤皮和爛尾病等。
細菌性爛鰓病的主要症狀:病魚體色發黑、鰓絲尖端腐爛,常帶有污泥、鰓蓋內表皮充血、腐蝕,出現所謂「開天窗」症狀,鰓上粘液增多。
細菌性腸炎病的主要症狀:病魚肛門外突紅腫,用手輕壓腹部有帶血的黃色粘液從肛門流出。
細菌性赤皮病的主要症狀:病魚鱗片容易脫落,腹部出血並伴有體表潰瘍。
細菌性爛尾病的主要症狀:病魚的尾柄,軀干腐爛,發生「蛀鰭」現象。
以上是養殖魚類在夏季最常見的細菌性疾病,主要治療方法如下:
①每畝平均水深1m用70g洲旗牌穩定性二氧化氯全池潑灑,間隔1天,連續2次,同時用「魚菌清Ⅰ號」或者「魚菌清Ⅱ號」拌飼料投喂,5天為一療程。
②每畝平均水深1m用生石灰40kg全池潑灑,連續2次,同時用「魚安康」或者「魚安清」拌飼料投喂,5天為一療程。
2.3有害藻類:池塘中大量繁生銅微囊藻,水花微囊藻等,在下風水面漂著一層翠綠色的膜,藻體死亡後,蛋白質分散,產生羥胺和硫化氫有毒物質,會引起魚類死亡。每畝水面平均水深1m用250克硫酸銅溶液潑灑,同時每10天~15天潑灑生石灰10~15kg。
2.4寄生蟲病:病蟲害主要有錨頭鰠、魚鯴、指環蟲、復口吸蟲寄生在魚鰓或體表,嚴重時可以引起養殖魚類的死亡。
治療方法:每畝平均水深1m用強力「魚蟲清」20毫升全池潑灑,5天用葯1次,連續用葯3次。
3魚病治療中的注意事項
①注意正確量魚池面積、水深,計算魚池水量。
②潑灑葯物時應掌握在晴天下午,魚浮頭時不能用葯,用葯時如遇陰雨天氣,可用增氧機增氧1小時後潑灑。
③用葯時如果是水位淺水質瘦,葯效作用快,可適當減少葯量,特別是硫酸銅,瘦水池應特別注意減少用葯量,避免產生葯害。

② 夏天怎麼養魚

建議讓魚每天保持半飢餓狀態,這樣消化快,而且魚會更加活躍,最好2天喂1次,一次5顆粒。
如果魚排出黃色,白色的糞便,就證明魚吃得太多了。如果排除黑色,棕色,綠色的糞便,就說明投喂量剛好。
其次要注意達到以下要求:
1.一周換一次水,不要換水太勤。
2.建議在魚缸里養些水草。
3.把水溫調至20~28度之間。
4.每次換水撒些鹽,預防疾病。
5.讓魚保持在半飢餓狀態,這樣魚會更加活躍。
6.換水時如果使用自來水要把水暴曬三天。
7.適當曬太陽。
8.水溫要恆定。
9.大眼睛的龍睛品種換水時注意不要把眼泡弄碎,否則必死無疑。
要注意魚的投放密度。初養者常會見到喜愛的魚就買,極少顧及缸內究竟能養多少條魚,就算徵求魚販們的意見,以營利為目的他們,能說讓你少買嗎?以本人經驗,最少要保證達到3升水養1厘米長的魚,如果您的魚缸容納了100升水,那麼可喂養10厘米的魚3條,5~6厘米的魚(其體形比較窄小)可養8條。在較大的空間內金魚比較活躍,體色較鮮艷。密度過大易導致水中缺氧、水質惡化,導致金魚生病死亡。
怎樣投食。以每天一至兩次和5至10分鍾內吃完為宜。陰雨天少餵食,晚間不餵食。魚在消化食物時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陰雨天、晚間氣壓較低,溶入水中的氧也就低,如此時喂魚將可能導致水中嚴重缺氧而死魚。死魚大都發生在晚間,主要原因就是水中嚴重缺氧。可根據魚糞的顏色來分辨別金魚飢飽和消化吸收情況:魚糞呈綠色、棕色或黑色者,表示魚體攝食適合,吸收良好。如果魚糞呈白色,則表明魚食過飽。餌料一定要清潔。喂飼了不潔魚食,極易導致魚病的發生。雖然金魚最喜歡活食,喂活食的金魚生長也較快。但活食都生長在污染的水環境中,極易污染病菌,故投放活食要慎重。建議購買由專業公司生產的品牌冷凍新鮮食料,如血紅蟲、豐年蝦等,再輔以豆類及蔬菜,以維持全面的營養。麵包蟲也是金魚喜愛的活餌,也可以投喂。

要保持水的清潔。金魚進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氣及排出大量廢物,都對水產生污染並滋生病菌。為了保持水的清潔,應該安裝過濾器,每天還要利用從缸底部抽除排折物和殘餌的同時換去十分之一的舊水,特別是夏天一定不能忽視。最好採用帶充氣設計的過濾,讓過濾和充氣同時進行,既使水體得以凈化又補充了氧氣。不能將油脂類帶入水中。油污會浮在水面將空氣隔絕,使水中的氧得不到補充,會導致金魚缺氧死亡。投食肉類或手上塗抹過護手霜操作,都會將油脂帶入水中,應該仔細避免。

金魚飼養前輩很早就有「養魚先養水」的經驗之談,這說明水質的好壞是會直接影響金魚正常的生長發育。換水的目的也就在於清除水中污物(垃圾、魚便及剩餘飼料、陳腐雜質),保持水的清潔,調節水溫,增加水中氧氣,從而刺激金魚的生長發育。
想養好金魚,必須對養魚水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1.生水
指剛放出而未經晾曬處理過的自來水或井水。其水溫常與養魚池(缸)中的水溫相差較大,裡面含的氯氣較多,這種水對金魚危害極大。
2.新水
就是自來水或井水、泉水,經過晾曬靜置沉澱2—3天左右的,並且與魚池(缸)水溫相等或相似的干凈水。
3.陳水
就是魚池(缸)中底部含有糞便、污物的臟水。包括池(缸)中長期未換的飼水。
4.老水
就是魚池(缸)中清潔而呈嫩綠色、綠色、老綠色或綠褐色的水的統稱。其中以嫩綠色水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綠藻較多,它們也是金魚很好的輔助飼料。這種水中腐敗分解的有機質少,溶氧較多,常以嫩綠色而清潔的老水養魚,養出來的魚食慾最為旺盛,魚體健壯,色澤鮮艷,發育很快。
5、回清水
如果發現原來池(缸)中的老綠水突然變成了澄清水,許多綠藻沉澱缸底,這種現象稱之回清水。這種水容易引發魚病,需全部更換。
(一)一般換水 正常的情況下,特別是炎熱的夏天,每天只要堅持將魚池(缸)底部的糞便和臟物連同陳水,用膠管輕輕吸出1/10—1/5,清除水麵灰塵及浮出的糞便,然後沿池(缸)壁徐徐注入等溫的新水,保持水質的清潔。這種換水方法不易傷及魚體,方法簡便而安全,最適用於家庭魚缸或小池養魚者應用。
(二)部分換水 這種換水方法主要在兩種情況下進行。一種情況在炎熱的夏季和初秋,魚池(缸)中的飼水換了沒有幾天,而水色轉綠極快(飼料投喂量偏少的緣故),水質尚清潔的情況下,為了防止金魚燙尾,所以,可把池(缸)中的金魚全部撈出來,然後把池(缸)中的水成螺旋形轉動,待靜止片刻後,把池(缸)中央的污物和陳水用橡皮管吸去1/3—1/2,然後注入等溫、等量的新水,再把金魚撈入原池(缸)內飼養。
另一種情況是池(缸)中的水才換沒有幾天,水色尚好,可因為當天餵食量過多,出現浮頭的情況下,必須採取應急措施。換水的辦法和上面講的相同。
如果是魚場的大魚池,就不必把金魚撈出來,而用折疊式攔網把魚攔圍在一邊,再把池中的水用撈網輕輕旋轉數十秒鍾,待水靜止片刻隨後開動排水閘慢慢放水或用吸管吸除池(缸)中央過剩的魚蟲、糞便和陳水,或用撈魚網兜從中央撈去過剩魚蟲後,再放去1/4—1/2的陳水,最後注入等量、等溫新水,這種方法常見於魚場或家庭因投食量過多的時候所採用的急救方法。
(三)徹底換水 這種換水往往是結合翻池(缸),挑選幼魚或成魚的同時進行的一種換水法。常常是由於水質嚴重敗壞或青苔過長,魚過密的情況下才採用的。具體有兩種方法:
1.在沒有空閑池的情況下,只好將全部金魚撈入盆內或者把網箱放入鄰池水中暫養,在盆內或網箱內加入增氧頭增氧。然後,刷去原池壁上的青苔,徹底沖洗干凈以後,重新注入等溫新水,靜置片刻待水溫相等後將魚撈入原池(缸)內。
2.如果有空閑池和新水時,則只要將全部金魚撈入盆或網箱內,分別挑選處理好,該分池的分池,不分池的待水溫相等後就可將金魚移入新水內飼養。這種換水方法應特別注意水溫,最好要選擇晴天的早晨9時前進行。不過此法一般只適用於成魚或較大的幼魚,仔魚不宜使用。如果條件許可,在徹底換水前,可先在備用的池(缸)中盛滿伏水,然後把魚直接撈入備用池(缸)內為好。這樣水溫變化小,魚群容易適應新環境,使魚免受盆內或網箱內擠軋之苦。這種換水方法,在春、秋季節一般每隔半月左右進行1次。夏季大伏天氣、水溫高達28℃以上,在水色極易濃色,水質很易混濁的情況下,一般5—7天應徹底換水1次。冬季水溫降至4℃左右,金魚活動緩慢,食慾減少,水質不易敗壞,無特殊情況一般不全部換水。
在南方春季是金魚的繁殖產卵季節,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春分節後清明節前才可以把金魚從越冬室內移出,於露天場地飼養,俗稱「出盆」。這時氣溫變化較大,金魚最易患病,而且死亡率也較高。這一階段,要注意天氣的變化,晚上必須用葦簾蓋上以防寒,白天將簾掀起向陽飽曬。
金魚如在低溫條件下越冬,一般是不給餵食的,出盆後開始餵食,但不宜喂得太多。每天上午把魚蟲撈回來,漂洗干凈除去雜垢,然後喂給金魚。開始少喂,1周之後,可以多喂。每天下午3時左右,把浮在水面上的灰塵等臟物用布兜撈除,俗稱「打皮」。再用布兜輕輕地沿魚缸、池邊的水轉動2—3圈,等水中的臟物沉澱到缸、池底部後,再用橡皮管將沉澱物吸出來,吸水量約為總量的10%一40%。金色如是低溫過冬,出盆後魚體比較瘦弱,吸水時要特別小心。然後再加入等量的新鮮水,約達盆深的4/5,藉以保持一定的水溫。換水通常是2周左右1次。換水時,先將魚撈出,洗刷魚盆後,全部換上新水,再把魚放入盆中。如容器較大,可先將污水放出一部分,然後撈魚,洗刷容器,除去污物。用陶瓷製作的盆或水泥邊壁上所積的青苔不要徹底除掉,刷洗時只把表面的雜質粘液之類清除掉,保護好苔底。因為青苔絨壁在白天光合作用下能產生氧氣,還可以保護魚體表面不被擦傷,金魚體表的粘膜,有防止病菌入侵的保護作用。光滑柔軟的苔絨,還能調節水溫,美化金魚游弋環境,有利於金魚的生息。池、盆水發綠是正常的現象。

金魚屬雜食性種類,對餌料要求不高,除人工配合餌料外,一些天然餌料,如紅蟲、蚯蚓、小蝦、蛋黃、面條、飯粒、麵包等都可作為餌料投喂,只是注意不要污染水質。最好喂給動物性餌料,餵食要科學,做到一保三定。
(一)保質:所喂餌料保證新鮮,營養平衡,腐敗變質的不能喂,天然餌料可用高猛酸鉀消毒,經清水沖清干凈後再投喂。
(二)定時:金魚餵食每天1次或2次,每天固定時間餵食,不要更改時間,一般春季可在中午暖和時投喂,夏季在早晚涼爽時投喂。
(三)定量:金魚比較貪食,每次投喂八成飽即可,室外養魚,陰天時少投喂或不喂。
(四)定位:每次投喂時應選在固定的位置,具體選擇按照環境而定。
金魚在我國養殖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南宋時期,皇宮中和達官貴人宮邸中庭院飼養金魚已廣泛流行,那時金魚只是皇宮貴族的高檔寵物,還不能進入尋常百姓家中。隨著社會發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魚飼養普及到千家萬戶,到近代已成為大眾寵物。
家庭養殖金魚根據形式、位置不同,一般為分三類:庭院式養殖、陽台屋頂養殖和水族箱養殖。
庭院式養殖:是指在別墅區和家庭農庄中開辟小池塘養殖金魚,配上奇石,種植植物,不僅修身養性,而且還美化了環境,讓人賞心悅目。
陽台屋頂養殖:一般在江浙一帶,有許多人用這種方法,一定要先做好防水,防止池水泄露,設置遮陽棚,防止夏季太陽直射水溫過高,同時養殖池旁邊要設計蓄水池和操作通道。
水族箱養殖:一般金魚愛好者都願意選擇水族箱養魚,一來價格經濟實惠,二來便於欣賞,在家中居住面積不寬余的情況下,在角落放置一個魚缸,可給居室增添許多情趣。~
祝你養魚成功,o(∩_∩)o。

怎樣管理一個垂釣魚塘

管理一個垂釣魚塘的辦法:

  1. 垂釣魚塘內的魚類應做到品種、規格多樣化,既要考慮容易上鉤,又要考慮充分利用水面。一般要放養在水體的上、中、下層棲息活動的多種魚類,規格應特大、大、中、小搭配。品種包括鰱、鱅、青、草、鯉和鯽等常規魚,還可放養一些黃顙魚、鯰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鰱、鱅魚雖不易上鉤,但可起到利用上層水體、凈化水質的作用;肉食魚和特大規格的魚可消滅水體中爭食、爭氧的低質小野雜魚,還可提高垂釣者的興趣。

  2. 供垂釣的魚塘在投餌問題上,往往存在著垂釣者與飼養者之間的矛盾。其實,正常合理地投喂飼料,不僅可保證魚體不減膘失重,還可使其增重,使垂釣者和飼養者都得益。經常有垂釣者光顧的魚塘,在餌料品種上一般應投喂營養全面的配合餌料,日投喂量較普通魚塘適當減少(占存魚體重的3%~5%),投餌時間以下午4~5時為好,魚吃食八成飽後再經過一夜的消化,次日早晨便處於半飢餓狀態,不會影響上鉤。

  3. 垂釣魚塘一般飼養密度較高,高溫悶熱天氣池水容易缺氧而出現「浮頭」現象,從而影響上鉤率。因此,應注意加強日常特別是垂釣期間的飼養管理。可以在魚塘中移植一些水花生、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也可以使用光合細菌,或者於夜間加註新水,改善水質;有條件的應配置增氧機,每天中午(避開垂釣時間)開機增氧2~3小時。垂釣期間,還要注意搞好池塘的清潔衛生和池水的消毒工作,堅持早、中、晚巡塘,發現異常情況隨時妥善處理。要及時撈除垂釣者丟棄的廢棄物和被鉤傷而死亡的魚屍等,以免污染池水。同時,要掌握池塘存魚的密度,及時補充缺魚量,投放成魚時應將載魚量控制在每畝(1畝=667平方米)500千克之內。

  4. 垂釣魚塘中的魚有一部分因脫鉤而受傷,進食和抗病能力減弱,經常補充外購魚也容易帶進病原體,所以更需高度重視魚病的防治。垂釣期間發現魚病,應用綠色環保魚葯(如生物制劑、中草葯、食鹽、大蒜素等)進行防治,切勿使用毒性強、葯效長、殘留量大的魚葯,以免造成中毒。從鄰塘移入的成魚,在捕撈、分揀、運輸時要謹慎操作,避免魚體受傷。外購魚一定要經嚴格檢疫,避免帶病入塘。此外,垂釣池塘發生嚴重病害時,要進行徹底清塘,排乾池水、清除淤泥、曬塘數日,並用生石灰等葯物消毒,待葯物毒性消失後方可投放成魚。專門用於垂釣的魚塘,即使當年未有嚴重病害發生,冬閑時也要進行1次徹底清塘消毒。

④ 養魚專業戶在炎熱的夏天會給魚塘增氧,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養殖魚類因池水缺氧而發生浮頭或泛塘事故,在夏秋季屢見不鮮。引發的原因,除了因管理不善,池塘水質狀況差等因素外,與不良的天氣也有直接的關系。

引發魚類浮頭泛塘的不良天氣主要有3種類型。一是降水天氣:白天日照強,但在傍晚前後突下雷陣雨,或是連日陰雨缺乏日照的天氣;二是悶熱天氣:久打雷而不下雨,風力小,連日悶熱氣壓低,以及久晴後轉陰的天氣;三是強風天氣:白天天氣晴朗氣溫高,刮南風,夜間轉北風,氣溫迅速下降,這種天氣在秋季較多見。

為防止魚類浮頭泛塘,生產上除了認真做好池塘水質調節管理等工作外,還要注意收看(聽)天氣預報,掌握天氣變化信息,針對不同類型的不良天氣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1.出現不良天氣時,要加強夜間巡塘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迅速處理。

2.出現不良天氣時要適當減少投飼量,並盡量在上午投飼,切忌喂夜食,以免加重魚類缺氧浮頭程度。

3.晴天午後有雷陣雨的天氣和低氣壓悶熱天氣,要在中午開動增氧機攪水增氧,減少池水夜間耗氧因子。

4.若出現連日陰雨和夜間突刮西北風快速降溫,池魚有嚴重浮頭隱患的時候,要在池魚浮頭前的半夜前後開機增氧或沖注含氧量高的新水,且開機一直到次日白天魚不浮頭為止。

5.沒有增氧機設備,水源也不方便的池塘,要先准備足量的增氧劑,一旦池魚浮頭嚴重,就應立即施用,進行解救。

⑤ 夏天給魚池裡加水什麼時間比較合適

樓主您好!
夏天的話,一般早晚加比較合適,因為中午魚池水溫較高,換的水可能比較冷一些,這樣會引起溫差太大。
但如果是很大的魚池,就沒什麼關系啦。

⑥ 夏天晚上下雨需要跟雨池充氧嗎

夏天晚上下雨,需要給魚池充氧。因為陰雨天氣受氣壓影響,魚池容易出現缺氧,易造成魚缺氧翻白或者死亡,因此陰雨天氣必須給魚池充氧,以增加魚池含氧量。

⑦ 夏天如何讓魚塘里的魚減少死亡

夏天氣溫高,魚塘里的水溫也比較高,而這個時候病菌、細菌等繁殖都處於高峰期,塘底的微生物分解也火熱的進行,分解產生的氨氮等都對水體質量有些不可避免的影響。所以,夏季要減少魚的死亡,關鍵在於對水質的把握。正常的水質應該透明度在30-40公分的樣子,水體呈現淡綠色,水面沒有一層油麵。在這樣的水體環境下,魚是比較適應的,也不容易出現病害。而要讓水體有一個好的質量,除了平時的消毒、底改以外,換水也是很重要的。

⑧ 垂釣魚池怎麼經營管理

投放20斤以上大魚,找自己人、有一定水平得高手、亦或是找高手來釣魚,不收費,釣上來放歸,利用網路宣傳,如QQ、微信、貼吧,等平台宣傳大魚圖片推廣,每星期五定期投放大魚,有必要做競技比賽,提高知名度,制定垂釣規則,收費標准以時間計算,按斤計算已過時,以上都是要通過精打細算,將利用在自己的可控范圍之內,當然有些門道還是要請教一些高人,不方便透露,魚是你養的,不可能順從你的指示.....

⑨ 夏天如何養好小金魚

1 養好魚要先學會買好魚:健康的魚在水體的中下層游動、覓食,游姿自然、悠閑,尾鰭清澈透明、飄逸。沉底、浮頭、游動現掙扎狀,有外傷、白毛、白點,尾鰭肥厚、混濁、嚴重血絲的、單身獨處的,是病魚一定不能購買。

2 金魚買回家後不要急於入缸,要先將裝魚的塑料袋放入魚缸十至二十分鍾後再打開,然後讓缸水分幾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以使魚兒逐步適應水溫、水質。如有燈光照射,應將燈光關掉,在黑暗中魚兒比較安靜,不易受驚。

3 不能急劇改變水的溫度。金魚可以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生存,冬天在冰層以下仍可維持生命,大熱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曬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劇改變溫度,就會導致生病或死亡。魚販們的水冬天水溫降到5度甚至更低,夏天30度以上是常事,你在購魚時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溫和你家魚缸的水溫,偏差不宜過大,一般4度以內是允許的。

4 不能一次換水過多 那樣會導致水質不適症發生。 水質包括pH值、硬度、余氯、溶氧量、硝酸鹽、硫化物、蛋白質及混濁度等。金魚已適應了在原來的水質中生活,全部換水,突然改變了水質金魚無法適應而患上了水不適應症。
如需要沏底洗缸時,亦應留好部分舊水,洗完缸後將水回到缸內後再加新水。

5 要注意魚的投放密度。金魚喜歡大的活動空間,初養者常會見到喜愛的魚就買,極少顧及缸內究竟能養多少條魚,就算徵求魚販們的意見,以營利為目的他們,能說讓你少買嗎?以本人經驗,3升水養一公分長的魚比較合適,如果您的魚缸容納了100升水,那麼可喂養10分米以上的魚兩條,5~6分米的魚(其體形比較窄小)可養8條。
在較大的空間內金魚比較活躍,體質強壯,色彩鮮艷。密度過大易導致水中缺氧、水質惡化,是導致金魚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6 怎樣投食。小缸養魚最要注意控制投食,以每天一至兩次和5至10分鍾內吃完為宜。陰雨天少餵食,晚間不餵食。魚在消化食物時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陰雨天、晚間氣壓較低,溶入水中的氧也就低,如此時喂魚將可能導致水中嚴重缺氧而死魚。死魚大都發生在晚間,水中嚴重缺氧是主要原因之一。

8 餌料一定要清潔。喂飼了不潔魚餌,極易導致魚病的發生。建議購買由專業公司生產的品牌冷凍新鮮食料,如血紅蟲、豐年蝦等,再輔以豆類及蔬菜,以維持全面的營養。活食雖然金魚最喜歡,但活食都生長在污染的水環境中,投放活食要慎重。

9 要保持水的清潔。金魚進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氣及排出大量廢物,都對水污染、滋生病菌,導致金魚染病死亡。為了保持水的清潔,應該安裝過濾器,每天還要利用從缸底部抽除排析物的同時換去十分之一或略多一些舊水。可以採用帶充氣設計的過濾,在過濾和充氣同時進行,既使水得以凈化又補充了氧氣。

10 不能將油脂類帶入水中。油污會浮在水面將空氣隔絕,使水中的氧得不到補充,會導致金魚缺氧死亡。投食肉類或手上塗抹過護手霜操作,都會將油脂帶入水中,應該仔細避免。

11 最好先從文種金魚養起。 文種類金魚覓食能力強、體質較強健、身體較不易受到意外傷害,可先從養文種魚著手,積累了經驗再養名貴品種,就能得心應手,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