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秋黃瓜什麼時候種植,如何種植才能獲得高產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我們本地的秋黃瓜一般在八月初進行種植,因為秋黃瓜的生長周期比較短,而且要趕在霜降之前進行收獲,秋黃瓜最遲播種時間盡量不要超過立秋,當然也可以在八月底種植。
秋黃瓜既可以播種種植也可以育苗種植,如果採取播種種植的話,一般會採用穴播法,每個穴撒播三兩粒種子,出苗後可以簡單間苗定苗,為後期秋黃瓜的提高產量打基礎。
整體來說秋黃瓜生長受氣溫影響較大,對於種植時間要結合本區的自然條件來進行。
秋黃瓜出苗很快,無論是直接播種還是移栽苗,都需要保證秋黃瓜苗期水肥充足,採用小水勤澆的方式進行提墒保墒,保證秋黃瓜苗期水肥足量供應,確保出苗整齊成活率高一些。
無論直播栽種還是移苗栽種秋黃瓜,都需要注意苗情變化,防止出現死苗缺苗造成缺蔸,影響後期的產量,對於出現死苗缺苗的地方要及時排查原因並進行補栽確保全苗。
當秋黃瓜開始抽蔓之時開始搭架,確保秋黃瓜爬蔓順利,如果種植面積較大要提前進行搭架防治秋黃瓜抽蔓之後影響開花。秋黃瓜架子一般多用細長竹竿或枝條搭成人字架。
秋黃瓜雖然種植比較晚氣溫比較低,但是病蟲害的防治不要放鬆警惕,很多時候春夏黃瓜容易發生的病害例如霜霉病、疫病等病害都會發生,要做到早發現早防治更重要的是要預防。
秋黃瓜常見的蟲害例如蚜蟲、薊馬、紅蜘蛛等蟲害,也需要做到在發現早防治,可以採用蚍蟲林或者毒死蜱等葯劑進行噴施,但是從黃瓜才是採摘就盡量不要噴施葯劑。
秋黃瓜同樣要適當的做好掐尖打杈工作,對於後期追肥上要酌情降低氮肥用量,增加鈣磷鉀肥的使用量,特別是微量元素肥例如鈣鎂硼鋅肥的使用,均衡施肥提高秋黃瓜品質。
雖然秋黃瓜的適時採收也很重要,但是每一次秋黃瓜採收之後的澆水追肥更是必不可少,還是那句話,秋黃瓜喜濕不喜澇,適當的保持突然濕潤有利於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水肥充足秋黃瓜產量會比較穩定,採摘期也比較長,生長的秋黃瓜品質口感也比較好,更重要的是病蟲害問題也會少,秋黃瓜採摘時間長、品質高自然效益會好。
綜合起來就是,秋黃瓜種植適宜在七八月份種植,個別農家可以在九月初,大棚種植時間可以靠後看要注意棚內溫度,秋黃瓜要先高產還需要做好水肥管理,特別是大棚種植。
忘記重要一條,秋黃瓜開花期要做關注蟲媒授粉問題,避免因為授粉質量問題引發秋黃瓜坐果少、開花不結果的問題,大棚種植更要注意這個問題避免減產。
Ⅱ 秋黃瓜現在如何管理
科學運籌肥水秋黃瓜進入盛瓜期後,一般每隔3~4天澆1次水。採取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這樣既可做到不旱、不澇、病蟲害少,又能經常降溫,改善田間小氣候。通常每澆1次清水,追1次肥。畝用尿素15~20公斤,適當配施速效磷、鉀肥,有良好的增產效果。若遇暴雨天氣,注意排水,並於暴雨後及時澆水。每次大雨後,結合除草淺耕1次。 注意防寒保暖農諺雲「一陣秋風一陣涼,三場白露一場霜」,9月正處於「白露」和「秋分」的節氣,天氣由熱轉涼,夜間降溫大,氣溫涼爽,所以要加強保暖防寒。9月上旬,秋黃瓜仍在結瓜盛期,在黃瓜地里架設幾排風障,並在北側和西側地邊架設圍障,以減輕白露風的侵襲,防止植株早衰,同時,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液葉面肥,可延長收獲期,增加後期產量。9月中、下旬秋黃瓜進入結瓜後期,澆水次數相應減少。 及時防治病蟲害黃瓜霜霉病可用58%甲霜靈錳鋅500倍、杜幫克露600倍、64%殺毒礬800倍、75%百菌清防治。蟲害主要有溫室白粉虱、蚜蟲、斑潛蠅、茶黃蟎等,可用阿克泰5000倍液加功夫小子乳油2000倍液~3000倍液。每隔7天噴施一次,可以達到防治效果。
Ⅲ 家庭黃瓜種植方法是怎樣的
所需工具:黃瓜種子、花盆或者花壇、土壤、肥料、澆水壺、木棍或者竹棍,等等。
具體步驟:
1、黃瓜容易發芽,所以直接從種子開始種起。選擇質量好一些的種子,一般一袋種子就足夠用一年。大概四月份左右就可以播種了。小苗的位置記得遮陰一下。
Ⅳ 在種植秋黃瓜的時候,怎樣才能實現豐產又早熟
種植秋黃瓜和種植很多東西一樣,都要從水、肥、病蟲害、土壤等方面溫度的外界因素來調控,通常情況下,每澆一次水就要追一次肥,一般隔三四天就應該澆一次水,追一次肥,第一次追肥約7-10天後施第二遍肥。每畝金菌粒(或多肽沖施肥或稀土沖施肥)10kg+20*3平衡肥8-10kg。
Ⅳ 秋黃瓜的最佳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怎樣播種秋黃瓜比較好
我們地區的秋季黃瓜通常在8月初種植。因為秋季黃瓜的生長周期比較短,下霜前要有收獲。秋季黃瓜最晚播種時間不要超過立秋。當然,也可以在8月末種植。秋季黃瓜可以播種,可以播種,播種種植通常採用穴播法,每穴撒三粒種子,發芽後簡單地確定樹苗,為提高後期秋季黃瓜產量奠定基礎。總的來說,秋季黃瓜的生長受氣溫的影響很大,種植時間要結合本地區的自然條件。
種植秋季黃瓜比夏季黃瓜更容易管理。這時氣溫不那麼潮濕,白天陽光強烈,晚上微風,晝夜溫差大,病蟲害繁殖少,只要保證管理時黃瓜藤的滲透性好,就幾乎不需要噴灑農葯來預防病蟲害。秋天的黃瓜比夏天的黃瓜少澆水,夏天的黃瓜幾乎每周澆水四次,而秋天的黃瓜種在農作物上的話,連澆水都可以省略。秋天喜歡吃新鮮黃瓜的農民現在可以種,少種幾棵,十天半後再種,在家循環吃嫩黃瓜。
Ⅵ 秋季黃瓜種植管理要點
1、播種育苗
秋黃瓜可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播種期要選擇適當,過早苗期高溫多雨,病害嚴重;過晚生長後期溫度難以保證,造成產量降低。一般北方地區可在8月初至9月初播種,南方地區可延後一個月左右播種。
2、種植密度
大棚秋延後黃瓜應適當稀植。種植密度應根據品種和地力而定,一般每畝定植400株為宜。
3、水分管理
澆水要控兩頭促中間,即結瓜期以前,以中耕保墒提高地溫為主,做到見濕見干;結瓜期每隔8-10天澆一次水,每次澆水應在摘瓜前進行,以控制瘋長;頂瓜收完後控制澆水,促新根發生。回頭瓜膨大時及時澆水。後期溫度降低,黃瓜生長減慢,對肥水要求降低,為降低棚內溫度,應嚴格控制澆水,一般10-15天澆水一次。
4、養分管理
秋黃瓜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時間短、長勢快、需肥量大,施肥應掌握「基肥足、苗肥輕、果肥重」,「少吃多餐、用腐熟肥料」的原則,一般基肥應施人糞尿1500公斤左右、復合肥50公斤或復合肥50公斤加碳酸氫銨25公斤。苗期定植後按1∶10的人糞尿作提苗肥,間隔一個星期再追肥一次,並插架、扎藤。進入結果期後加重追肥比例,有條件可收一次瓜追一次肥;如遇下雨天每畝可撒施尿素5~7.5公斤,進入盛果期以後,可用0.3%磷酸二氫鉀(建議噴施利果國際蜂膠二氫鉀,1次使用相當於磷酸二氫鉀3次使用效果)加0.3%尿素進行根外追肥。
5、溫度管理
要適當控制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6℃,防治徒長。盛果期要適當控溫白天25-30℃,夜間16-18℃。夜間溫度保持17度左右,以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干物質積累。後期溫度急劇下降,管理上以防寒保溫為主,同時注意通風換氣,防止溫度過高,病害蔓延,夜溫低於13度時注意封閉大棚保溫。
6、 濕度管理
黃瓜生長發育適宜的空氣濕度為60%-80%。當棚內濕度超過85%時,應立即通風排濕;傍晚氣溫在13-15度時,通風1-2小時,以降低夜間溫濕度,防止瘋長,控制病害,促進夜間開花結果。
7、及時搭架綁蔓
當黃瓜苗長至7~8片葉時,植株已有20~25厘米高,必須及時插架,插架應插籬笆花架,每根竹竿至少與4根交錯,有利於瓜蔓遮陰。夏秋黃瓜植株生長較快,要及時綁蔓,下部側蔓一般不留, 中上部側蔓可酌情多留幾片葉再摘心。及時打去下部老葉及病葉,此外,夏秋澆水多,易生雜草,應注意及時拔除。
8、協調瓜秧生長
秋棚黃瓜生長期短,結瓜期只有40多天。因此早期以促秧為主,培育壯苗,多分化花芽。結瓜初期,以主蔓結瓜為主,12節以上側枝摘除,腰瓜後得當留3~4條側枝,每側枝留一瓜一葉摘心,達到主側枝同時結瓜的效果。結瓜晚期得當摘除底部老葉、病葉,縮減養分消耗,保證瓜條生長的需要。
9、病蟲害防治
秋大棚黃瓜常見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疫病。蟲害除蚜蟲、茶黃蟎外,近年來潛葉蠅、菜青蟲也有發展的趨勢,仍應以預防為主。
Ⅶ 種秋黃瓜應該注意什麼
一、秋黃瓜栽培技術 黃瓜的栽培茬口較多,簡單分為春大棚、春露地、夏秋露地、秋大棚、秋冬茬溫室、越冬茬溫室、冬春茬溫室等。具體播種和定植時間取決於當地的氣候條件和保護設施。在沒有霜凍的地區,黃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這里主要介紹秋黃瓜的栽培技術。
秋黃瓜是秋淡季蔬菜的接荒品種,產量高、生長期短,市場銷路廣闊,經濟效益可觀。但由於正值高溫多雨季節,雨中期適宜生長期短,因此栽培難度大,易受病蟲危害,要採取相應的溫度、光照、水分及肥料等管理措施,根據黃瓜的生育特點,栽培要點為:
一、選擇良種
根據秋黃瓜生長期的氣候特點,應選擇抗熱、耐澇、抗病、高產、生長勢強的品種,如秋豐、津研7號等。各地還可選用本地區適於秋季栽培的地方品種。
二、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栽培方式可以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般根據本地區黃瓜的栽培季節,適時育苗,首先進行浸種催芽,即用55℃左右的溫水浸泡10—20分鍾,此過程要小斷攪拌,之後降溫到28℃~30℃浸種5~6小時,在28℃下催芽,一般15個小時可出齊。而直播可採用點播為宜,先覆膜,然後按株行距為50×27~40厘米左右打孔,每穴播2~3粒種子,覆土厚度為1~2厘米,覆土後澆足水。
苗期的溫度控制一定要把握好。黃瓜生育期要求有一定的晝夜溫差。一般白天25℃~30℃、夜間13℃~18℃的溫度,有利於抑制植株徒長和防止落花落果。一般秋黃瓜播種期最好選在七八月中下旬,這樣,開花結果期便在八九月中旬以後,日夜溫差逐漸增大,有利於黃瓜生長並獲高產。
三、定植
秋黃瓜應選擇在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中種植。由於其根系淺,吸收能力較弱,生產快,結果多,因此定植田要施用充足的基肥。一般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應及時適度深耕土壤,整地做畦,以腐熟的豬圈肥為基肥,畝施2500~3000千克。栽培畦作成排水良好的小高畦,畦長7~10米,畦距1.3~1.4米,畦底寬70~75厘米,畦高10~12厘米,畦溝寬60~65厘米,雙行種植。若畦上能覆蓋地膜,則防病、防澇效果更佳。
四、田間管理
要根據黃瓜不同生育期的特點,及時採取不同的施肥、灌水與中耕措施,進行促和控的調節,使營養生產與生殖生長平衡發展,延長生長期,以獲高產。主要為:
1.肥水管理與中耕:播種和移栽初期重點注意水分管理,確保出苗或成活。採用直播方式的應及時間苗、查苗補缺,3~4片真葉時定苗,每窩留苗一株。發現缺窩斷行應及時補苗,確保全苗。定苗後,每畝追施氮肥15~20千克;抽蔓期、開花結果期每畝重施磷鉀肥20~25千克,注意採收一次應追施一次,可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或復合肥液。除施肥外,還要注意澆水促長。根瓜採收前後,應控制澆水,結合除草淺耕保墒,並注意排水防澇。進入盛瓜期,一般每隔3~4天澆1次水;進入結瓜後期,澆水次數相應減少。
2.支架、綁蔓、整枝:支架在開始抽蔓後進行,用長2米以上的竹竿或枝條搭人字架,及時綁蔓。整枝時保留主蔓,側蔓結1~2個瓜後摘心,並注意打掉下部老葉、黃葉。
3.病蟲害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利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及生態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消除病蟲害發生的根源,防止蔓延。為害秋黃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等,預防方法是在病害容易發生的時候,利用廣譜性殺菌劑每隔7~10天噴霧一次,連續噴3次。如果已經發病,可利用杜邦可露、58%甲霜靈等葯劑噴霧,連續防治3~4次。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薊馬等,可用10%吡蟲啉、40%毒死蜱等防治。黃瓜開摘後不能噴任何農葯。
4.適時採摘:植株基部第一批瓜宜早採摘,有利植株進入生殖生長旺期。當進入生殖生長旺期,應盡可能採摘嫩瓜,一般應在品種所特有的長度和最大的限度時採摘,這樣既可保證質量又可提高產量,且上市銷售價格好。當地早霜臨近時,黃瓜生長緩慢,應比生殖生長旺期延緩1~2天採摘。
1、整地、施肥與品種選擇。黃瓜喜溫怕濕怕連作,一般應選擇3年以上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塊。同時要選擇地勢較高,離不源較近,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的壤土為好。
2、精心整地。瓜田選好後要耕翻曬垡,土壤要碎,上下要均勻一致,熟上層要達4—5寸為宜。廂面要平,草要拾凈。一般直播或移栽前3—5天,做成廂寬80cm,溝寬50cm,溝深30cm左右。
3、施足基肥。黃瓜需肥量較大,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土雜肥30—40擔,進口三元素復合肥35—40公斤,菜餅40公斤,尿素10—15公斤,土雜肥應施在移栽或直播的瓜穴內。餅、尿素三元肥結合耕地均勻地施在土壤內,化肥不能直接接觸種子和幼苗,防止燒種燒苗。
4、品種選擇。當前重點選擇津春4、5號,津優1、2號等津研系列品種。
Ⅷ 秋黃瓜何時播種最合適要注意什麼問題
在黃瓜種植中有不同的季節如春秋黃瓜秋黃瓜又稱干黃瓜,是黃瓜的一個品種,口感豐富,營養豐富,深受大家喜愛。秋黃瓜種植時間。什麼時候種秋黃瓜最好?秋黃瓜種植僅指霜凍地區初霜前的栽培,而在常年無霜的地區,是在夏季黃瓜苗拔出的秋季上市。秋黃瓜生長期只有80-90天,可直接栽培、移栽,露地或溫室生產。秋黃瓜一般在初霜前70天左右播種,可提前7~10天進行育苗移栽。由於苗期和生長前期處於高溫多雨季節,秋黃瓜病蟲害嚴重,產量低。
一般以1010cm的塑料罐為宜再做一個罐播種前用水浸泡然後在每盆中輕輕插入1-2粒種子,小心向下插入。種子播種後,以覆土為宜,然後根據營養缽的水分情況決定是否澆水。如果種子土上面的土是濕的,就不要再澆水;如果是乾的,用噴壺澆水。種子播種後,在苗床上放一個框架,用農膜、草簾或遮陽網覆蓋,防止幼苗被暴雨沖刷或高溫灼傷。幼苗出來後,要適當控制水分和肥料,防止幼苗過度生長,同時逐漸去除遮蔭,遇大雨或特別高溫時及時覆蓋。最好是把幼苗煉成葉子老而健康,根部粗壯發達。最好在移栽前一周控制好水分,否則幼苗會長綠,大田種植後緩苗期加長。
Ⅸ 秋黃瓜的種植時間和管理方法,都有哪些呢
秋黃瓜由於生長後期溫度高,雨水多,蔬菜瘋長,看起來不是很好,而且病蟲害多,所以春季蔬菜往往草草收場。而秋菜則是隨著生長季節的推進和天氣的轉涼,長得越來越好。對於北方來說,秋茬蔬菜雖然長得好,但對種植時間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早了,高溫多雨,影響幼苗生長,晚了,生長時間不足,產量就不高。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