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正常體溫多少
擴展閱讀
手機吉他軟體調音怎樣用 2025-05-19 16:13:37
汽車上怎樣裝交流電 2025-05-19 16:05:44
dsp前級效果器怎樣 2025-05-19 15:55:43

正常體溫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02 01:48:14

㈠ 體溫到底多少才算正常

正常體溫的標準是多數人的數值,並非個體的絕對數值。人體正常體溫一般為36-37℃左右。

同一個人根據檢測方法的不同呢,體溫也會有所差異。比如說我們經常用的口腔舌下測溫,我們叫做口溫,通常它的范圍是在36.3—37.2℃。經過腋窩測溫,我們叫做腋溫,在36—37℃。那麼經過直腸測溫也叫肛溫,它比口腔測溫要高0.3—0.5℃,它的范圍大概在36.5—37.7℃。

㈡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36度是最正常的體溫,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0.5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機體的產熱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發生變化。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觀罕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㈢ 體溫多少算正常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 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 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

㈣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

在自然界,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體溫,然而很多都是恆溫動物,比如人,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6°到37.2°之間。而人作為一個恆溫動物,無論是在低溫還是高溫,都能夠保持體溫在一個正常范圍內,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那麼我們就定義為發低燒或者是高燒。當然,有的人由於特殊體質,他的體溫要比正常的低或者是高那麼10.1或者是0.2℃,這些都是在正常范圍內。當我們的體溫出現波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特別的重視。所以我們要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是在36.0到37.2℃之間,當體溫波動較大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應該重視或者是每天測量溫度。

㈤ 正常人體體溫是多少°C

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

日本自然養生專家石原結實博士提出了更精確的范圍:理想體溫是36.5℃~36.8℃。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凌晨2~6時體溫最低,午後1~6時最高,波動一般不超過1℃。

不同人群的體溫略有差異。兒童體溫略高,可達36.8℃~37℃;嬰兒和老人的體溫較低。女性的平均體溫比男性高約0.3℃,還會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動。貧血的女性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0.7℃,產熱量少13%。

正常體溫因年齡而不同:

一般來說,老人的基礎體溫更低,嬰幼兒的更高:嬰幼兒和兒童的正常體溫是36.6°C到37.2°C;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36.1°C到37.2°C;65歲以上的老人正常體溫往往低於36.2°C。如果體溫在上述范圍內往上或往下波動0.6°C,都是正常的。

不同方法測出來的體溫有細微差異:

大家常用的腋下測體溫方法,測出來的體溫是最低的,其次是口腔測量,測出來體溫最高的是肛溫或耳溫。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體溫,男女老幼有差別?36℃是健康警戒線

㈥ 人體體溫多少算正常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

超出37.3℃就是發熱,37.3~38℃是低燒,38.1~40℃是高燒。40℃ 以上隨時有生命危險。體溫反應了機體新陳代謝的結果,也是機體發揮各項正常功能的必備條件之一。

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它通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和神經體液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體溫升高時,機體通過減少產熱和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恆定;反之,當體溫下降時,則產熱增加而散熱減少,使體溫維持在正常水平。

影響因素

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性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2、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3、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於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4、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

此外,外界氣溫的變化,進食等均可使體溫產生波動。

(6)正常體溫多少擴展閱讀:

體溫的測量

臨床上通常用口腔溫度、直腸溫度(肛溫)、腋窩溫度、耳溫及額溫等來代表體溫。早期最常用以腋窩溫度測量較為方便。

兒童不宜通過測量口腔溫度來測量體溫,因其可不慎咬碎溫度計致其中的汞誤食。

紅外線感測體溫的耳溫槍普及後,因測溫時間僅需數秒鍾,而逐漸取代其他傳統體溫測量方式。但若需測量多人體溫時,通常以不需接觸人體的紅外線額溫槍或是熱成像儀更為方便衛生。

㈦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人的身體保持恆定的體溫,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體溫處於正常范圍內,能夠保證人體自身生命活動以及新陳代謝正常運行的。當體溫出現異常的時候,說明身體也出現了一些異常的情況,那麼正常的體溫大概是多少攝氏度呢?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首先,一般情況下,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在36攝氏度到37攝氏度之間的,並且,正常人體溫通常是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一個月的新生兒上午會比下午高0.25攝氏度,六個月的寶寶上午比下午高0.5攝氏度,一歲之後則會高一攝氏度。

其次,如果經測量發現體溫超過了三十七攝氏度,可能就屬於發熱的情況了。如果是超過了38.5度,就需要在醫生建議下服用一些退熱葯物退熱治療。發熱多是由於感染引起的,主要需要抗感染治療。感染得到控制,可以穩定體溫。

還有看體溫表時,應橫持體溫表緩緩轉動,水平地觀察體溫計內水銀柱所顯示的溫度刻度。在用體溫計之後,最好用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消毒。發現自己有發熱的症狀後,要注意去查找發病原方便對症治療。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調養身體,少熬夜,保證睡眠質量,多喝溫開水。

㈧ 人體的溫度多少到多少是正常的

人體的體溫腋下正常溫度在36.2-37.2攝氏度之間。體溫屬於人體的基本指標,維持正常的體溫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重要的意義。人體的新陳代謝大部分都有酶的參與,這就需要一個合適的溫度。如果體溫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新陳代謝的進程,導致人體出現功能的異常。此外體溫異常還會對人體的重要臟器造成嚴重的損傷。體溫的變化也可以用來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

㈨ 人體正常體溫多少度正常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一個范圍,只要在正常的體溫范圍之內都是可以的,而且在不同的部位測量體溫,正常的體溫范圍也不太一樣。根據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九版教材,可知人體正常體溫為直腸溫度36.9℃-37.9℃,口腔溫度36.7℃-37.7℃,腋下溫度36.0℃-37.4℃。另外不同部位測量溫度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測口溫時口表的汞端應放在舌下熱窩,測量時間為3分鍾。2、測腋下溫度時間為10分鍾。3、測直腸溫度時深度為3-4cm,時間為3分鍾。4、不宜測口溫的人群有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術、張口呼吸者。5、發熱的患者行降溫措施後30分鍾後要再測體溫。6、測口溫時如果體溫計不慎被咬破,先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後口服蛋清、牛奶以延緩汞的吸收,病情允許者可以服用富含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等以促進汞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