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鞍山南果梨樹怎樣管理

鞍山南果梨樹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5-02 11:12:37

Ⅰ 南果梨的生長環境

南果梨對氣候、土壤、光照、緯度等諸多生長條件要求苛刻。
果樹長勢中庸,萌芽率高,成枝力強;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腋花芽結果能力強。鞍山、遼陽地區9月上中旬成熟。可選用秋白梨、洋紅梨、慈梨、巴梨、蘋果梨、錦豐等品種作授粉樹。適應性廣,抗寒性強,抗黑星病。
在南果梨中選出了大南果梨和紅南果梨。大南果梨是在鞍山七嶺子牧場22年生南果梨樹上發現的大果芽變,1990年8月經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並正式命名。大南果梨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25克。果面常有縱棱溝,抗寒性、品質較南果梨稍差,其他性狀類似. 南果梨樹的樹體健壯,具有較強的抗風、抗旱、抗病、抗蟲、特別是抗寒能力.在一35℃ 的寒冷情況下不受凍害。不僅抗逆性較強,而且適應性較廣,適於冷涼地區栽植,在我國「三北」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栽植面積呈現日趨擴大之勢。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較強壯、幼樹樹姿直立,枝條分布較密。成年樹樹體高大,生長健壯,樹冠開張,枝條稀疏,披散下垂。定植後一般2年左右開花。3—4年開始結果,10年以後進入大量結果期。壽命長,易豐產。一般壽命在80—120年左右。
結果樹的樹冠呈自然開心形,在管理較好的條件下,新梢年生長量可達3厘米左右。在自然生長條件一下,20年生樹高達5米,樹冠枝展達6—7米;60年生以上的大樹最高可達8米,樹冠枝展在10米以上。
芽萌發力強,發枝力與樹齡、樹勢及修剪因素有關。幼齡樹發枝力很強,每枝可萌發新梢4一7個;初結果樹每枝可萌發新梢3一4個;大量結果後,每枝可萌發新梢2—5個。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結果為主,中長果枝結果為附,多在3—5年生枝上結果。腋花芽結果能力強,一般生長健壯的植株,腋花芽結實力高達30—40%。短果枝壽命較長,一般達10年以上。坐果能力較高。大部分花序均能坐果,一般每個花序平均可坐2—4個果。南果梨自花結實率低,建園時要選擇親和力較高的品種(如花蓋梨、白小梨、尖把梨等)做為授粉樹。當今都採用人工授粉了。

Ⅱ 為什麼南果梨只有鞍山有

不是只有鞍山有 只是鞍山的特產 現在很多地方都能種植南國梨了

鞍山地區特產一種梨,叫南果梨。吃起這種梨,那梨汁兒真是又甜又香,要多可口有多可口,有的外國人吃了這梨後,都贊不絕口,說這是世上稀有的好梨;有的人還把梨籽帶回去,想在他們的國土上培育出這種梨來。可見南果梨是多麼受歡迎。這種梨就生長在東北鞍山地區,為什麼又叫南果梨呢?這得從這種梨的來由說起。

傳說,千山在一千多年前,常有從南方—飛來的大雁落在老龍潭一帶歇著。有一年春天,有一隻象天鵝似的紫褐色大雁從南方飛來,在千山的九百九十九座山峰中間飛來飛去,一個勁兒地打旋兒,它把在南方叼回來的一顆梨籽,吐出口來,梨籽落在西南溝的向陽坡上了。這梨籽一落到地上就入了土,立刻發了芽,抽了枝,眼瞅著長成了一棵帶刺兒的野梨樹。正好,這一切,被一個采野果的老道看見了。他感到很新奇,便常常到這里看望這棵野梨樹。不久這棵樹開了花,結了果。這梨,開始是青色的,個頭不大,有點發澀,不好吃。後采,這老道用山丁子樹與它嫁接,再結果時,梨的個頭比原來大了,梨色也由青色變成金黃,還有點桔紅,咬一口,哈,好吃極了!因為人們從老道那裡知道這是那隻大雁從南方叼來的種子種下的梨樹,於是就把這種梨起名為南國梨了。古時候稱南方也叫南國。後來這南國梨叫白了,人們就叫成為南果梨。這以後,移植這種梨樹的越來越多,如今南果梨樹已遍及鞍山地區的所有山區和半山區。

每年當梨花盛開的時候,南來的紫褐色的大雁就在南果梨樹的上空飛來飛去,一個勁兒地打旋兒,好像在向人們誇耀自己,多虧它才有這么多這么好的南果梨樹呢。

Ⅲ 鞍山南果梨為什麼那麼出名

出名當然是因為好吃啊,這種梨的個頭並不是很大,但是顏色鮮艷,黃色中透著紅色,果肉也更加綿軟細膩,爽口多汁。同時,南果梨還是能和新疆庫爾勒香梨、山西貢梨以及原產於日本的水晶梨等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種。

Ⅳ 南果梨的品種起源

有關南果梨起源的問題,至今仍存在很多種傳說。但是不論從衛星監控圖上還是從南果梨種植區域、種植規模上來講,鞍山地區是南果梨公認的發源地。《中國果樹志》明確記載,迄今為止可考證的最早一株南果梨樹,就生長在大孤山鎮對樁石村。
1987年,大孤山鎮政府給「南果梨祖樹」樹碑立傳,這棵「祖宗」級的南果梨樹被圈在碧瓦青磚的院落里保護起來,樹皮呈深紅色,樹上仍有野生針刺。這株梨樹的主幹是從原先壞死的老樹樹根上後發出來的。至於死去老樹的年歲,現已無從考證了。
據碑文記載,清光緒二十年仲秋某日,村裡老人高永慶行至北坡,突感奇香撲鼻,老人尋覓至一棵碗口粗的梨樹下,只見黃里透紅的落果滿地。老人撿起地上的一枚果實一嘗,頓感清香沁入心肺,回味無窮。為弄清該梨由來,高永慶托女婿把梨帶到遼陽,讓那裡南來北往的梨客們辨認,梨客們對該梨味道贊不絕口,贊譽此果味具南方諸果之長,遂給此果定名為南果,因為它產於鞍山,所以南果梨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鞍果。自發現祖樹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近百年人工嫁接和繁衍,南果梨已經成為鞍山地區特有產品。

Ⅳ 鞍山有富硒南果梨嗎富硒南果梨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硒,是一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尤其還可以抗癌,要種這種南果梨就是要在樹的土壤里含有這種元素,而且還要經過國家的技術檢驗認定,最主要的是南果梨儲存的時間不長,我覺得不適合,因為投入前期是很大的。

Ⅵ 南果梨水銹怎麼處理

摘要 防治方法:

Ⅶ 鞍山南果梨的故事傳說

南果梨的傳說(普通版)
相傳,千山在一、二百年以前,常有從南方飛來的大雁落在千山一帶歇息。有一年春天,有一隻象天鵝似的紫褐色的大雁從南面飛來,在千山的九百九十九座山峰中間飛來飛去,一個勁兒地打旋兒,它把南方叼回來的一顆梨籽吐出來,梨籽落在對樁石村石門溝的向陽坡上了。這梨籽一落到地上就入了土,立刻發了芽,抽了枝,眼瞅著長成了一棵帶有榛刺的野梨樹。正好,這一切叫一個采野果的高姓老漢看見了。他覺得很新奇,就常常來到這里看望這棵梨樹。不久這棵樹開了花,結了果。這果,開始是青色的,個頭不大,有點發澀,不好吃。後來,梨色由青色變成金黃,還有點桔紅,咬一口,哈,好吃極了!因為人們從高姓老漢那裡知道,這是那隻大雁從南方叼來的種子,種下的梨樹,於是就把這種梨起名為南國梨了。古時候稱南方也叫南國。後來這南國梨叫白了,人們就叫成為南果梨。因為它產於鞍山,所以南果梨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叫「鞍果」。 南果梨祖樹在千山區大孤山鎮對樁石村的石門溝山坡上,原始母樹有100多年的歷史,其老主幹已腐朽,現存植株是自然更新的分櫱。1958年,鞍山南果梨被載入《中國果樹志》秋子梨系第一篇。千山區政府為促進南果梨的發展還特撥專款,為南果梨祖樹樹碑銘志。已有一百餘年樹齡的南果梨祖樹在村民們的精心照顧下,生長得枝繁葉茂,而今這里將開發千山南麓對樁石景區,參觀100多年歷史的南果梨祖樹將成為景區的招牌景點和主打旅遊項目,為鞍山農事旅遊增加新的亮點。
南果梨的傳說
傳說,在一千多年前的千山,常有從南方飛來的大雁落在老龍潭一帶歇著。有一年春天,有一隻象天鵝似的紫褐色大雁從南方飛來,在千山的九百九十九座山峰中間飛來飛去,一個勁兒地打旋兒。它把在南方叼回來的一顆梨籽吐出來,梨籽正好落在了西南溝的向陽坡上。這梨籽一落到地上就入了土,並且立刻發了芽,抽了枝,眼瞅著就長成了一棵帶刺兒的野梨樹。這一切正好被一個采野果的老道給看見了,他感到很新奇,便常常到這里看望這棵野梨樹。不久,這棵樹開了花,結了果。果實開始是青色的,個頭不大還有點發澀,不好吃。後來,這老道用山丁子樹與它嫁接。再結果時,梨的個頭比原來大了,梨色也由青色變成金黃,還有點桔紅,咬一口,好吃極了!人們從老道那裡得知,這梨樹是那隻大雁從南方叼來的種子下的,古時候也稱南方叫南國,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起名為南國梨了。後來這南國梨叫白了,就成了南果梨。這以後,移植這種梨樹的人就越來越多。現如今南果梨樹已遍及鞍山地區的所有山區和半山區。 每年到了梨花盛開的時候,南來的紫褐色的大雁就在南果梨樹的上空飛來飛去,一個勁兒地打旋兒,好象在向人們誇耀自己,多虧它才有這么多這么好的南果梨樹呢!
南果梨的傳說(詳細版)
從前,在美麗的石門溝里,住著夫妻倆,丈夫叫高勇,妻子叫趙勤。兩口子勤勞撲實,心地善良,以種梨為生,是遠近有名的植果能手。 人都說:「桃三、杏四、梨五年,山楂兩年能賣錢。」可他們種的果是:「桃兒兩年笑紅臉;杏兒結果僅三年;山楂當年紅滿樹;四年梨兒枝兒壓彎。「人們稱他們是梨把式,都前來跟他們學習種梨的本事。不到幾年,遠近十里八村都栽起了果樹。水果成了這一帶農家的主要生活來源。兩口子看到滿山遍野的果樹,看到人們樂呵呵地過日子,心裡甜滋滋的。就有一樣,夫妻倆都不滿意,就是種出的梨,總是酸的酸,澀的澀,沒有一棵又香又甜,質細肉軟的可心梨。 這一年,驚蟄剛過,鋪天蓋地的下了一場雪。一宿的功夫,山白了,溝滿了,樹枝被雪壓得」嘎嘎「直響。不把雪趕早搖下來,非把樹枝壓折不可。天剛蒙蒙亮,高勇和趙勤就上山了,踏著插襠深的雪,挨個樹地搖著樹枝,雪從樹上搖下來了,夫妻倆也累得通身是汗,當搖完最後一棵樹的時候,趙勤就聽果園邊的深溝里有」撲啦「」撲啦「的聲音,往溝里一看,是一支孤雁,正在深雪裡掙扎,再不救,非凍死不可。 趙勤急忙招呼高勇,快來呀,這溝里有一隻大雁,想是昨晚上被雪埋住了,趕快把它救上來吧。高勇滑到溝里,把雁抱上來,他倆一看,這只雁滿身是冰雹,凍得像冰溜溜,只剩一口氣了。高勇說,」這雁準是凍的。「趙勤說,」快把它暖和暖和就能活。「說完,趙勤就揭開衣服,把雁揣在懷里,用自己的身子暖著孤雁,暖著,暖著,孤雁的氣一口比一口大了。高勇說,」雁能活了,咱們趕緊把它抱家去。「到家後,趙勤把雁放在炕頭上,高勇攏起一盆火,暖起了屋子。雁漸漸地蘇醒了,毛幹了,眼睛能睜開了。兩口子心裡可高興了。雁趔趔巴巴地站起來,可剛走兩步又倒下了。高勇說,」這雁準是餓的。「趙勤去取吃食,雁吃飽了,有精神了,走到夫妻面前點了三下頭,落了幾滴淚。高勇說:「孤雁難飛,就剩你一個,你也飛不了啦。」趙勤說:「就住在這吧,跟我們也是個伴,等秋天到了,雁群過來的時候,你在跟雁群往南飛吧。」 秋天到了,大雁一隊一隊地向南方飛去。孤雁整天在院中向天上望著,叫著,趙勤看到這種情景,就告訴孤雁:「天要冷了,有伴你就到南方去,沒伴就在我家過冬,保你吃飽不受凍。」高勇說:「雁哪,雁哪,我種了半輩子的梨,也沒有一棵可心的。聽人說南方的梨又香又甜,你到南方去,千萬給我帶回一棵又香又甜的梨籽來。「孤雁聽了,點點頭。有一天,一群雁在天空中盤旋、鳴叫著,孤雁向高勇夫妻長鳴一聲,飛入了雁群,飛向了南方。一直飛到南海落伽山,落到紫竹林中,就在那裡過冬了。 一天早上,百果仙子到落伽山拜會觀音菩薩。菩薩就命群雁和仙鶴為百果仙子起舞。舞完,百果仙子向觀音菩薩奉獻一個金光閃閃的梨子,並說:「這個梨是我取蓬萊之土,用天河之水,經三千三百年的栽植而成,今年是第一次結果,只熟三個梨,一個送給佛祖,一個送給王母,這個特意送給菩薩品嘗。「菩薩接過梨兒一嘗,頓覺香甜可口,品味極佳,果不尋常。香氣飄滿落伽山,使羅漢金身,飛禽走獸,望而垂涎。菩薩滿心歡喜,高興地說:「虧你下三千三百年的苦功,培育出這樣好的梨子,此果可說是梨中之首,真是天上無雙,地下無對,堪稱獨一無二的上乘佳品。我能嘗到此果真是幸運。」菩薩吃完梨,就把梨核扔到地上,領著百果仙子游落伽山去了。孤雁聽到菩薩對梨這樣贊賞,就想起高勇的話了:「到南方,千萬給我帶回一棵又香又甜的梨籽來。」孤雁心想,連菩薩都稱贊的梨,一定是又香又甜的梨,它趁人沒注意,就把梨核啄到嘴裡。 春天到了,雁往北飛,當群雁飛到石門溝上空,孤雁落到了高勇院內,向高勇和趙勤點了三下頭,吐出一個梨核,就展翅飛向天空。高勇掰開梨核,見裡面有十粒種籽。趙勤說:」那咱們趕緊種上吧。」夫妻倆就找一塊北坡向陽,土質肥沃的地方把梨籽種上了。十粒種子出了十棵苗。他倆精心在意地蒔弄這十棵梨苗,有九棵長的又沖有壯,又高又大,有一棵長的又廋又小,滿身刺。頭一個冬天過去了,第二個春天又來了。滿山的梨樹都發芽、長葉了。可高勇他們種的十棵小樹,有九棵不發芽,不長葉,細一看都死了,只有那棵又小又廋,滿身刺的小樹,發芽了,長葉了。他倆就把功夫都下在這棵小樹上,刨樹盤,抓蟲子,施肥料……小樹一點一點的往上長,經過十年的風風雨雨,這年春天,小樹開花結果了,夫妻倆樂壞了。秋天到了,小樹掛滿了又紅又黃的梨子,看著真俊人,聞著撲鼻香。 中秋節,高勇把全村的人都請到家裡,讓大夥嘗嘗這種新梨。你一個我一個地吃起來,這梨一入口。是那麼細軟多汁說不上有多香,有多甜,使沒吃的人直流口水,有的人連核也捨不得扔,把梨子也吞進了肚子。大夥以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而稱奇,就問高勇:「這梨叫什麼名?你是怎麼種出來的?」高勇就把大雁從南方帶來梨籽,種梨的事告訴大夥。最後說:「這梨叫什麼,我也不知道。正好今兒大家都在,就給他起個名字吧。」接著眾人就你一言,我一語的起起名來。這個說叫這個名好,那個說,叫那個名好,起了老半天,沒起出一個合適的名字來。 最後,一個老人站起來說:「這梨是大雁從南方帶來的種籽,種出來的,它比香蕉要香,比桔子要甜,具有南方諸果之長,咱們就管它叫南果梨吧。」大夥異口同音的說:「好!就叫南果梨吧!」南果梨就著樣問世了。
海城南果梨的傳說
古時候,在海城東部的一個山村裡,住著父女倆。父親南老漢放羊采葯,女兒南果姑娘養蠶織綢,生活雖然清苦倒也其樂融融。 一天清晨,南果姑娘走出家門,一路歌聲來到蠶場,看到柞樹葉上蠶寶寶個個吃得圓圓胖胖,心裡別提多高興了。突然一聲刺耳的鳥鳴聲從不遠處傳來,南果姑娘尋聲找去,看到一隻受傷的小雄鷹正在和一條大毒蛇博斗,眼看小雄鷹體力不支,大毒蛇佔了上風。南果姑娘順手摺下一根樹枝,奮不顧身撲向毒蛇,毒蛇被打死了,小雄鷹得救了,但南果姑娘卻因在博斗中被毒蛇咬傷,慢慢閉上了美麗的眼睛。 晚上,南老漢放羊回來不見女兒,心急如焚,找到蠶場,抱起死去的女兒,痛不欲生。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南老漢安葬了女兒,將小雄鷹抱回家中,精心給它治傷,不久就把傷治好了。這一天南老漢捧起小雄鷹對它說:「你的傷好了,以後不管什麼樣的毒蛇都不是你的對手。」小雄鷹似乎聽懂了南老漢的話,向南老漢點了點頭,一聲長鳴展翅騰空飛向遠方。 第二年春天,人們看到了一隻雄鷹在南果姑娘墳地上空盤旋了九天九夜。待第十天飛走後,墳旁長出了一顆梨樹。南老漢把這棵梨樹當成自己的女兒,精心照料。小梨樹一天天長大了,枝繁葉茂,到了秋天,果實累累。南老漢將採摘下的梨分送給鄉親們,有的把梨裝在藍子里,掛在房樑上;有的把梨放在掏空的干葫蘆頭里。沒過幾天全村家家戶戶飄出了濃烈的清香。大家尋來找去,發現是藍子里和葫蘆頭里的梨發出來的香味。大家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看、這么好吃、香味這么濃的水果,而且吃在口中神清氣爽,有的病人吃梨後身體很快恢復了健康。鄉親們為了紀念南果姑娘,便把梨稱做「南果梨」,這個小山村從此叫做「鷹不落」村。南果梨好吃,能健身去病的消息,很快傳到知府的耳朵里,他派人把南果梨樹搶了回來,栽到自家的花園里,還把南老漢抓來侍弄南果梨樹。到了秋天,知府看到滿樹的果實,心想要是把南果梨進貢給皇上,皇上一高興自己准會飛黃騰達。他命令南老漢把梨採摘下來,裝到筐里准備進京獻給皇上。幾天過去了,梨一點香氣也沒有,知府拿起一個梨咬一口又酸又硬,一氣之下派人砍倒了梨樹,將南老漢痛打一頓放走了。南老漢揣著藏在懷里的幾枚南果梨回到家中,將梨籽種在南果姑娘墳地周圍的山坡上,很快梨籽發了芽,長成一株株小梨樹。到了第三年秋天,樹上又掛滿了梨,而且梨還是原來那樣好看、好吃,香氣濃郁,「南果梨」就這樣成了海城特產。

Ⅷ 鞍山南果梨什麼時候成熟

果實採收期為9月上、中旬。

南果梨在海城地區的物候期為:花芽萌動期4月上旬,初花期4月下旬,盛花期4月末至5月初。落花期5月上旬。落果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葉芽萌動期待月上、中旬,展葉期為5月上旬。新消生長始期為4月下旬,新消旺盛生長期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新梢停止生長期為6月上旬。6月中旬開始花芽分化。果實採收期為9月上、中旬。落葉期為10月中旬。

主要品種

在南果梨中選出了大南果梨和紅南果梨。大南果梨是在鞍山七嶺子牧場22年生南果梨樹上發現的大果芽變,1990年8月經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並正式命名。

大南果梨果實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25克。果面常有縱棱溝,抗寒性、品質較南果梨稍差,其他性狀類似. 南果梨樹的樹體健壯,具有較強的抗風、抗旱、抗病、抗蟲、特別是抗寒能力.在-35℃ 的寒冷情況下不受凍害。不僅抗逆性較強,而且適應性較廣,適於冷涼地區栽植,在我國「三北」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栽植面積呈現日趨擴大之勢。

樹勢較強壯、幼樹樹姿直立,枝條分布較密。成年樹樹體高大,生長健壯,樹冠開張,枝條稀疏,披散下垂。定植後一般2年左右開花。3~4年開始結果,10年以後進入大量結果期。壽命長,易豐產。一般壽命在80~120年左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果梨



Ⅸ 南果梨在栽培時如何科學施肥,南果梨的施肥方法

南果梨含有的各種微量元素達到37種之多。其中鋅、鐵、鉀、鈣、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賴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高於其它水果,並且有延年益壽、美容之功效,所以很多朋友都比較喜歡,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南果梨在栽培時如何科學施肥,南果梨的施肥方法。

  • 南果梨基肥秋施

基肥是梨樹常年枯基本的肥料源朱。基肥秋施,正好與秋根生長高峰的需肥規律用一致。並且肥交跨兩年(秋和春),其肥效能在來春養分***緊張的4~5月份營養臨界期得到***好的發揮。如果春施基肥,則需要經過2~3個月後才能見效,春季有勁使不上,其結果往往造成秋梢徒長,成花少而且不充實,並容易受凍害。

1、施入時間:應選擇在果實採收前後(9~10月)施入為好。

2、施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全年有機肥和磷肥用量一次施入。對於大年樹可適量加些氮肥,以助採收後的樹力恢復。一般此期用氮量佔全部用氮量的50%(含有機肥和速效氮)。

3、施肥方法:施肥***好與深翻改土相結合,也就是有機肥以深施為好,深度為50厘米左右;施肥的位置要經常變換,如:環狀、全行長溝狀、樹盤內點穴狀以及樹下撒施後刨盤翻入等交替使用。

4、灌水:基肥施入後應結合灌水,否則肥效不能正常發揮。

對於夏季因病蟲害、旱害早期落葉嚴重的樹,則不能採用上述基肥施用方法。必須要少施肥,或者採取少量多次。注意不能以為樹越弱越多施,以防充破秋芽再次生長,不但不能補充養料,反倒消耗樹的營養。對於這種情況其施肥方法應葉以葉面噴施見效***快,可用0.5%~1%的尿素、磷酸二氫鉀及微量元素肥料噴施。

  • 南果梨根標追肥

萌芽前(3月)第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主要是促進根、芽、葉、花展開,提高座果率。此期氮佔全部用量的20%,追肥的同時應配合灌水。花芽分化前(5月下旬)第2次追肥,以三要素或多元素復合肥為好(幼樹這兩次追肥即可)。此期氮占總用量的20%,鉀占總用量的60%。在果實膨大期7~8月追3次肥,以三要素或多元素復合肥為好。主要以鉀肥為主,配以磷、氮、促進果實增大和提高品質。此期氮占總用量的10%,鉀占總用量的40%。

  • 南果梨在栽培時如何科學施肥

1、追肥部位:要按樹冠覆蓋面大小來確定,不要過於集中施用,以免在乾旱缺水的情況下造成肥害燒根。此外,要盡量多開溝,溝深15厘米即可,並且施均拌勻,使肥料與更多的根群接觸便於吸收。有條件的地方隨水灌施***好。

2、追肥方法:保肥水低的梨園,追肥必須少量多次,做到勤施少施,切忌一次多量,造成肥料浪費。對手密植園,追施肥料要增加畝施用量,減少單株用量,但也必須少量多次,***好的辦法是行內撒施,然後翻埋。對於間作綠肥和秸桿覆蓋的梨園,要適當增加氮素用量,以克服草與樹爭肥的矛看和覆蓋物碳氮比值問題。

  • 南果梨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又叫葉面噴肥。在落花後5月噴「亮葉肥」效果極佳。9~10月份葉噴較高濃度的氮肥,能增進秋葉的光合作用,增加貯藏養分積累;噴磷、鉀肥對提高濃度的氮肥,能增進秋葉的光合作用,增加貯藏養分積累;噴磷、鉀肥對提高品質效果良好。對於缺素症的梨園,進行針對性的噴肥,尤其是缺少微量元素,採用葉面噴肥速效、節省、實用。

1、噴肥濃度:尿素0.3%~0.5%,從春到秋都可噴用。春天噴濃度低些,晚秋噴濃度高些,結合每次噴0.3%~0.5%,生理落果後至採收都可噴,1年2~3次,與噴葯結合;硼酸0.3%~0.4%,對於缺硼梨園,萌芽前噴1%,盛花期噴0.1%~0.3%,提高座果率,或噴硼砂0.25%~0.5%加同濃度的石灰,盛花期和落花後20天同噴1次,可以防止因缺硼引起的果實凹凸不平,果肉變褐,木栓化黑陷病等;硫酸鋅0.5%,加同濃度5~6月間噴防止缺鋅引起的小葉病;硫酸亞鐵0.3%~0.5%,在初發現黃葉時噴防止缺鐵症。

2、噴肥時間及部位:天晴無風時早、晚噴,以防止中午高溫引起葯害。為延長肥效,噴肥時可加入6501展著劑2000倍液;噴肥部位以葉背面為好,因此處氣孔多、吸收好。

除上述3點外,在施肥時還必須做到「三看」。

即看天、看地、看樹相。

地力好,有機肥充足,雨水適中,追肥量多點、少點、早點、晚點都不至於出問題。施入多土壤能吸附貯存起來,相反土壤可釋放提供。而地力有機肥少、或砂性土、樹勢弱的梨園,追肥要少量多次。同時,施肥量和施肥時間都必須嚴格。對於營養生長過旺但結果少或小年樹,施肥量必須考慮要減少氮肥用量,而弱樹、大年樹則相反。

另外,如果按產量增加施肥量,必須根據樹力、地力來確定,對於樹力、地力好的梨園可以適用,而對於基肥少、地力差、樹勢弱的梨園,則不能產量增加幾成,肥料也增加幾成。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科學合理地施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