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冬莧菜花什麼季節種植
莧菜,又稱米莧,是莧科莧屬中以柔嫩莖葉為食用部分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只有中國、印度、日本等為蔬菜栽培。我國長江以南栽培較多,北方現也有栽培。
莧菜營養豐富,每100克鮮嫩莖中含水分90.1克,蛋白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纖維0.8克,維生素C28毫克,胡蘿卜素1.95克。礦物質含量也很高,其鈣的含量在蔬菜中除芥菜、榨菜外,莧菜是最高的,為180毫克;鐵3.4~4.8克,比菠菜高1倍;磷的含量46毫克。莧菜主要以幼苗或嫩莖葉作菜,炒食作湯。
由於莧菜耐熱性強,適應性廣,所以分期播種,分期上市,能從4月供應至11月,為增加夏淡季市場蔬菜花色的重要蔬菜之一。
1.植物學特徵 莧菜根系發達,直根系,主側根發達,分布深廣。莖高80~150厘米,分枝少。幼苗期,莧菜莖部質地較脆嫩,主莖生長點摘除後,側枝可迅速生長。葉互生,全緣,先端尖成鈍圓;卵圓形,長卵圓形或披針形,葉面皺縮,長4~10厘米;寬2~7厘米,有綠色,黃綠色,紫紅色,綠色與紫紅色嵌鑲。花單性或雜性,穗狀花序,花極小,頂生或腋生。種子極小,圓形,黑色有光澤,千粒重0.27克。
2.生長發育及對環境條件要求
(1)溫度 莧菜性喜溫暖,耐熱力較強,不耐寒冷。生長適溫23~27℃,20℃以下生長緩慢,溫度過高,莖部纖維化程度高。10℃以下的溫度條件,種子發芽困難。
(2)光照 莧菜是一種高溫短日照作物,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極易開花結籽。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夏季栽培,抽薹遲,品質柔嫩,產量高。
(3)土壤、水分與養分 莧菜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以偏鹼性土壤生長較好。莧菜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但水分充足時,葉片柔嫩,品質好。莧菜不耐澇,要求土壤有排灌條件。另外土壤肥沃有利獲得高產。
3.品種 莧菜除野莧和籽用莧外,培養莧菜品種很多。依葉形可分為圓葉種和尖葉種。圓葉種葉圓形或卵圓形,葉面常皺縮,生長較慢,成熟期較晚,但產量高,品質好,開花抽薹晚。尖葉種葉披針形或長卵圓形,先端尖,植株生長較快,早熟,但產量低,品質較差。莧菜一般以葉的顏色分為綠莧、紅莧、彩莧3種。
(1)綠莧 葉和葉柄綠色或黃綠色,葉面平展,株高30厘米左右,食用時口感較紅色莧和彩色莧為硬。耐熱性較強,適於春季和秋季栽培。
①上海白米莧 上海農家品種,葉卵圓形,先端鈍圓,葉面微皺,葉及葉柄黃綠色;較晚熟,耐熱力強,適春播或秋播。
②廣州柳葉莧 廣州農家品種,葉披針形先端銳尖,邊緣向上捲曲成匙形,葉綠色,葉柄綠白色,耐寒和耐熱力較強。
③南京木耳莧 南京農家品種,葉片較小,卵圓形,葉深綠發烏,有皺褶。
(2)紅莧 葉片、葉柄及莖均為紫紅色。株高30厘米以下,葉面微皺,葉肉厚。食用時口感較綠莧綿軟,耐熱性中等。生長期30~40天,適於春秋栽培。
①重慶大紅袍 重慶農家品種,葉卵圓形葉面微皺,蠟紅色,葉背紫紅色,葉柄淡紫紅色。早熟,耐旱力強。
②廣州紅莧 廣州農家品種,葉卵圓形,先端銳尖,葉面微皺,葉片、葉柄紅色,晚熟耐熱力較強。
③昆明紅莧菜 昆明農家品種,莖直立紫紅色,分枝多,葉卵圓形,葉面微皺,紫紅色。
(3)彩莧 莖部綠色,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或在葉片上半部或下部鑲嵌有紅色或紫紅色的斑塊,葉面稍皺,株高30厘米左右。早熟,耐寒性較強,春播約50天採收,夏播約30天採收。適於早春栽培。
①上海尖葉紅米莧 上海農家品種,葉長卵形,先端銳尖,葉面微皺,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紫紅色,葉柄紅色帶綠,較早熟,耐熱性中等。
②廣州尖葉花紅莧 廣州農家品種,葉長卵形,先端銳尖,葉面較平,葉邊緣綠色,葉脈附近紅色,葉柄紅綠色,早熟、耐寒力強。
4.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與方式 莧菜為喜溫耐熱蔬菜,從春季到秋季的無霜期內都可栽培,春播抽薹開花較遲,品質柔嫩。夏秋播較易抽薹開花,品質粗老,華北及西北地區露地4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種,5月下旬至10月上旬採收,生長期30~60天。
莧菜為葉用菜,生長快,因此可在塑料大棚或節能日光溫室春、秋、冬栽培;塑料小棚春、夏、秋栽培。莧菜生長期短,植株較矮,適於密植,可在主作物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中間間作或邊沿種植,充分利用土地,提早供應。
(2)栽培技術;
①整地作畦 栽培莧菜要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較少的地塊。採收幼苗、嫩莖和葉的一般進行撒播,播種前耕深15厘米,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千克。整地作畦的質量要求較高,畦面土壤必須細碎平整,否則影響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
②播種 播種前要澆足底水,水滲下後,撤底土,再播種。早春播種,氣溫低,出苗差,播種量宜大,每畝3~5千克。晚春或晚秋播種,每畝播種量2千克。夏季及早秋播種,氣溫較高,出苗快且好,每畝播種量1~2千克。以採收嫩莖為主的,要進行育苗移栽,株行距30厘米。
③田間管理 春播莧菜,由於氣溫較低,播種後7~12天出苗,夏秋播的莧菜,只需3~5天出苗。當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追肥,12天後進行第二次追肥;當第一次採收莧菜後,進行第三次追肥;以後每採收一次,應追一次糞,每次每畝施尿素5~10千克。春季和秋冬氣溫低時,可追施稀薄的糞稀,春季栽培的莧菜,澆水不宜過大,夏秋季栽培時要注意適當灌水,以利生長。加強肥水管理是莧菜高產優質的主要措施。水肥跟不上,幼苗生長緩慢,容易抽薹開花,產量低,品質差。
莧菜田間雜草較多,每次採收後,需要及時將田間雜草拔除。
5.採收 莧菜是一次播種,多次採收的葉菜。春播莧菜在播種40~45天,株高10~12厘米,具有5~6片真葉時開始採收。第一次採收結合間苗,拔出過密,生長較大的苗;第二次採收用鐮刀進行割收,保留基部5厘米左右。待側枝長到12~15厘米左右時,進行第三次採收。春播莧菜畝產為1200~1500千克。夏、秋播種的莧菜,一般在播後30天開始採收,生產上只採收1~2次,畝產量在1000千克左右。
Ⅱ 冬寒菜移栽好還是直播好
摘要 直播和育苗移栽都可以,一般每畝用種1-1.5公斤,播種方法可以撒播或者穴播,其中撒播的用種量較大,而穴播的用種量較少。穴播控制株行距25厘米左右,每穴播種4~5粒,一般每畝用種250可左右,撒播的需種子0、5公斤,育苗每畝需種子25克。播種後覆一層淺土,做好溫度和水分調控,出苗後要適時間苗和定苗,待幼苗生長一定程度時即可定植。
Ⅲ 冬寒菜可以水培嗎
冬寒菜一般不水培
一)種子用新高脂膜拌勻後撒播或穴播,在平畦或高畦上撒播時,每公頃需種子7.5~15千克。撒播後在4~5片真葉時間苗1次,定苗1次,苗距16厘米左右,以2~3株為1叢。穴播的株行距為25厘米左右。每穴播4~5粒,間苗3~4次,每公頃約需種子3750克。
(二)田間管理 冬寒菜需肥量大,耐肥力較強,播種後即可澆人糞尿作種肥,並起掩蓋種子利於發芽的作用。冬季植株小,需肥不多,施肥不能過濃過量。春季生長旺盛時,消耗養分較多,需肥量增加,每割一次應追肥1次肥料,一般每公頃施尿素1次150千克左右。並適時噴施壯莖靈,可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葯化肥用量,降低殘毒。越冬冬寒菜應在畦上蓋一層有機肥保護防寒。生長期有蚜蟲、地老虎危害。防治方法同薺菜。生育期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三)採收 華北地區春播冬寒菜於播種後50~60天後即可全株挖取收獲。亦可割取收獲。紫梗冬寒菜在長江流域秋播栽培時,較晚熟,抽薹晚,所以冬前採收少,春季採收多;白梗冬寒菜早熟,抽薹較早,所以冬前採收多,春季採收少,2~3月採收的品質最好,4月份開花即不再採收。入冬採收時可留樁4~7厘米,若留樁過短,恐受凍害;若留樁過高,側枝萌發過多,營養分散。每公頃產22500~30000千克。
(四)留種 長江流域以秋播植株留種,植株在2月以後停止收割,以減少養分消耗,利於開花結果。4月開花,5月收種。
Ⅳ 冬寒菜的栽培技術
一、整地施肥
一般做成平畦,對於多次採收嫩梢的,要施足基肥,畦寬1、3米左右,以方便採收冬寒菜耐肥力強,需肥量也較大。播種後即可淋澆人畜糞作為種肥。
二、播種
直播、育苗都可以。畝用種量1~1、5公斤,播種方法可撒播或穴播,撒播需種量大,穴播需種量小。穴播株行距25厘米左右,每穴播種4~5粒。穴播的每畝約需種子250克,撒播的需種子0、5公斤,育苗每畝需種子25克。
三、定植
根據採收要求不同,定植密度也有所不同,以採收幼苗為目的的,可適當密植,15厘米見方為宜,多次採收嫩梢的,以25厘米見方為宜。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間苗。冬寒菜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除草,防止雜草同冬寒菜競爭空間、養分及水分,撒播的在真葉4~5片時間苗2次,苗距16厘米左右,穴播的間苗以2~3棵苗為1叢。
2、追肥澆水。對於多次採收嫩梢的,在生長旺季時,要隨著不斷地採收,進行追肥,以補充因採收而帶走的大量養分。一般以尿素為主,每採收1次,即追肥澆水1次。
3、病蟲害防治。冬寒菜蟲害有地老虎、斜紋夜蛾和蚜蟲等,可採用毒餌誘殺或敵百蟲噴霧防治。病害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等,炭疽病可用50%復方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噴霧防治,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噴霧防治。
五、採收
對於採收幼苗的,當播種後50天左右,可結合間苗,間拔採收;對食用嫩梢的,當株高18厘米時,即可割收上段葉梢。春季留近地面的1~2節收割,若留的節數過多,側枝發生過多,養分分散,嫩葉梢不肥厚,品質較差。其他季節留4~5節收割。冬寒菜生長速度非常快,在其生長旺季,每5~7天就可採收1次。畝產可達1500~2000公斤。
Ⅳ 冬寒菜施什麼肥料
1.整地施肥因為冬寒菜主要食用部位為它的幼苗和嫩莖葉,因此在一年需要多次進行採收,所以在選擇種植地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地勢平緩,土質疏鬆,肥沃的地方進行種植,
2.播種育苗種植冬寒菜最常見的播種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通常每畝地需要用種1.3公斤左右...
3.定植管理開始定植的時候,首先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定植密度,具體需要根據採收的要求而決定...
4.田間管理冬寒菜在生產期間田間管理工作是一定不可忽略的,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中耕除草工作,
Ⅵ 冬寒菜,白菜……小菜的種植時間,播種的時間。
冬寒菜 在11月初播種 收獲期長達4-5個月,白菜品種,發生病害,可噴施曼哈頓碘制劑殺菌劑一般要進行育苗移栽。華南地區一般從9月至12月陸續播種,分期分批供應到翌年2月份。一般定植後20—40天即可收獲。
春季栽培白菜,以採收幼嫩植株食用為主,2—4月播種,4—5月收獲。夏季主要以栽培白菜「菜秧」為主,在5月上旬開始播種,持續到8月。播種後25—30天陸續收獲幼嫩植株上市。
Ⅶ 怎樣種冬莧菜 冬莧菜種植技巧
葵菜,又叫冬葵、冬莧菜、滑菜。不耐熱植物,可春、秋、冬三季播種。
播種、育苗和移植:直播的於地整好後可行條播或撒播,條播按行距35—40厘米開溝播種,播後復土深3厘米,腳踏鎮壓而後灌水。春季乾旱,一水不能出苗,可以行灌溉補充水分。每畝需種子l—1.5公斤。採收嫩株供食或育苗的多行撒播。撒法如春小蘿卜小白菜的播種。地整好後先起出復土,而後整平灌底水,水滲後撤播種子,栽培粗放多不行種子處理,唯種粒較大復土較厚而己。復土厚2—3厘米。北方春旱多風,復土薄易現乾旱,影響出苗。亦有先播種復土而後灌水的,但出苗前後須注意灌水防止乾旱,以免地表結硬殼,妨礙幼苗出土及生長。幼苗經10餘天即可出土。此時不可灌水過多,以免春季天寒地溫下降或地上部徒長,並促進根系發育幼苗健壯。苗床幼苗若播種太密可以間苗擴大營養,改善通風及光照條件,而後加強管理。苗高10一15厘米時即可定植。定植前先於苗床中灌大水使畦土松軟以免拔起幼苗根部受傷過重。定植田中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0—30厘米掘穴栽植。栽苗後隨時將四周土壤壓緊而後灌定植水。經3—4天幼苗即可成活。
灌水和施肥:苗期應隨氣溫的升高及幼苗的逐漸生長而增加灌水量。定植及定苗之後仍須控制灌水,促進植株根系生長發育健壯,並須視需水的情況而適當補水。植株長成及採收期中,新葉生長迅速,葉片多,氣溫高,蒸騰量大,應經常供水心葉片肥大生長繁茂,增加產量,保持鮮嫩品質。若乾旱水分供應不及時,則非但葉片小產量低,而且葉片薄、葉柄硬,品質亦隨之變劣。葉用葵菜因栽培粗放,且多不作大面積栽培,以廄肥土糞為基肥,於整地時翻入土中或定植時穴施。因其耐鹼力強,多以人糞尿為追肥,隨灌水施入。次數及數量可視地的肥瘠及植株強弱而定。葉用甜菜以葉部供食用,生長供應期長,多施氮肥,且宜多次追施,使其在整個生長期中皆有充分養分供應,使植株肥水充足生長繁茂,增加收獲次數及產量。
管理:葵菜直播的於苗高5厘米時開始間苗,至苗高10厘米即可定苗,株距20—25厘米。間苗宜分次進行,間拔幼苗可供食用或進行定植。移栽的緩苗或直播的間苗後即開始中耕,既可疏鬆土壤促進根發育,又可保墒為植株健壯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中耕宜於灌水或降雨後結合除草行之,直至植株長成而後終止。華北多春季播種栽植,連續採收,直至寒露、霜降後終止生長而結束栽培。閩浙等地冬不嚴寒,秋、冬播種多次採收的,冬季宜設風障防寒,以免寒風吹襲,影響生長,降低品質。
Ⅷ 目前山葵有幾個品種
目前只有一個品種
山葵中文學名山萮菜,是一種珍稀辛香植物蔬菜。是當今世界上所發現的一種特殊的食用保健植物,在國際市場上是極為珍貴的調味食品,價格昂貴、市場需求很大。那麼現在山葵能賣多少錢一斤?種植條件有哪些?中國哪裡有種植呢?
現在山葵能賣多少錢一斤
根據阿里巴巴最新數據顯示現在山葵價格能賣30-63一斤不等,這要根據山葵質量好壞。
中國哪裡有種植
山葵比較特殊,中國人過去沒有吃山葵的習慣,不過最近幾年吃的人開始多了,中國南方種植的有,比如雲南地州有種植的,我的朋友就是大面積的種植山葵。
目前是在雲南省的威信縣,以前一直都是送到日本,或者是給別人做原料,你有空的話直接過去威信縣,雲南俊慶康生物工程有很公飼。
山葵的種植條件要求
(一)溫度
山葵性喜陰多濕,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溫度最低8℃,最高溫度20℃,最適溫度15—18℃,零下5℃受凍害,20℃以上時生育受到抑制。
(二)濕度
山葵喜陰多濕,要求田間持水量75%,大氣相對濕度在80—90%,低於70%或高於95%對山葵的生長發育都不利。
(三)土質及大田選擇
山葵栽培土壤最好選擇排水、水源充足、灌溉條件好、海拔2000~2300m、周圍植被好、坡度5~10°、肥沃透氣性好的砂壤土。土壤最適PH值6.0—7.0間,選擇有機質豐富,土地平坦5—15度的傾斜緩坡最佳。為防止太陽直射使氣溫、地濕升高對山葵生長發育不利,應選擇稍背光地塊種植。
(四)對營養物質的需求
N、P、K三要素比例為1:0.94:0.52。
二.山葵栽培管理方法
(一)栽植密度和方式
山葵株高約為25—65cm間,,要獲得高產,栽植株行距應為6×4或6×3寸,每畝2.05—2.8萬株的起埂壟作,拉扯遮陽網使其長期處於蔭蔽狀態。山葵的種苗可以利用自身的根、芽、種子組織等進行培育。
1.櫱芽苗
在收獲植株時,將根、莖分櫱出來的幼苗摘下,以供利用,最好按大、中、小等級收種。
2.根苗
在收獲植株時,切取茁壯的根或須根(約0.20cm以上),於秋季淺埋於陰涼林間,約4—6個月後,即可移植於大田。
3.種子育苗移栽
種子收獲約在5—6月間,種子收獲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約100天)的冷處理,冷藏溫度為0—5℃,於秋季10—11月間播種,來年2—3月即可發芽,當長至一定高度後於秋季移植於大田。
(二)施肥技術
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以高溫處理過的雞糞最佳,畝用量600—700公斤。追肥宜選用復合肥料或過磷酸鈣,用量為15—20公斤/畝,追肥時間在春、秋兩季,追肥時應注意不要直接施在植株根部,距根外3cm處周圍一圈,以防止引起黑腐病或其他病害發生。
(三)病蟲害防治
由於山葵喜陰好濕,生育環境特殊,容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危害最大的是黑心病,這里重點講述黑心病的防治。
黑心病又稱墨入病、黑斑病、黑脛病、黑腐病、葉墨斑病。大田發病田塊率100%,病株率90%~100%,田間葉發病率25%~70%,損失達30%~70%,嚴重時可毀園。該病是制約山葵收成的重要因素。具體的防治方法如下。
1.選擇適宜地塊。山葵生長發育不良時,黑心病有多發的傾向,所以栽培地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選地要求海拔2000~2300m,周圍植被好,非南向坡,水源充足,坡度5~10°,肥沃透氣性好的砂質壤土。
2.選擇抗病品種。目前沒有明顯抗墨入病的品種,但是島根三號和靜岡縣的青莖系耐病性比較強,今後希望能育成抗病性更強的品種。
3.採用實生苗。山葵分株苗如果母株帶病,苗也會受感染,采苗的時候必定有傷口,因此黑心病很容易在操作中互相傳播。實生苗只需作好種子消毒及篩選,挖苗時多注意點就不會帶太多傷口,其生長發育也好,因此感染病較少。
4.採用無病壯苗。分株苗要從沒有染病的母株上採取,並且仔細檢查分株苗底部的維管束是否變黑,凡是維管束有黑點的一定要剔除掉。在購買分株苗時,有必要留意產地的發病狀況。採用實生苗的情況下,因為種子也會傳染,所以采種的時候,種殼染病變黑的角果應剔除掉。
5.注意田間衛生。雜草要勤拔,如果雜草高度超過山葵高度,則會嚴重影響山葵長勢,加重病蟲害的發生。但切忌陰雨天及早晨濕度太大時除草,除草後造成山葵大量的微傷口要注意噴葯保護。
6.科學防治蟲害。黑心病的病原菌是從傷口侵入的,傷口是發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做好小菜蛾、菜青蟲、跳甲、蛞蝓等害蟲的科學防治十分重要。
7.做好水肥管理。夏季地表溫度超過20℃就容易發病,所以要選擇良好的移栽適期種植,盡可能在高溫乾旱季節以前使莖葉封行,能有效控制雜草,保持水分,降低地表溫度。在日照強的地方栽樹遮蔭,或用遮陽網人工遮蔭,春秋兩個生長旺季做好施肥及澆水工作,注意平衡施肥,小苗少施大苗多施。
8.縮短生育期。本病的性質是容易侵入根莖老化的部分,應盡可能快地使根莖膨大,盡量早期收獲,能夠減輕本病的危害。
9.合理輪作。盡可能避免連作,應與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輪作,最好採用綠肥覆蓋。
10.農葯防治。採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保護預防。發病初期採用50%撲海因懸浮劑1000~1500倍液噴霧,每7~10天1次,連續3次
山葵
山葵,十字花科、大蒜芥族、蔥芥亞族、山嵛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生長於海拔 1300~ 2500 米高寒山區林陰下的珍稀辛香植物蔬菜。
中國葯食史上記載山葵的名稱較多: 山嵛菜、雪花菜、冬寒菜、冬莧菜、滑腸菜、蘄菜、蜀葵、錦葵、黃葵、終葵、菟葵等。在日本叫wasabi。
山葵是當今世界上所發現的一種特殊的食用保健植物,在國際市場上是極為珍貴的調味食品,價格昂貴、市場需求很大。由於山葵生長條件特殊、適宜生長種植的地方有限,現在國際市場上的山葵產品極為稀缺。山葵不但口感好,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含有免疫調節作用和抗菌、抗癌、抗氧化等多種葯理作用。
同類香辛類調味品還有兩種,一是製造芥末的芥菜類蔬菜(包括十字花科的某些植物種子),二是製造青芥辣的辣根。
Ⅸ 陽台怎麼種植冬寒菜方法
生長環境
冬寒菜喜歡陰涼的環境,除了炎熱的酷夏與寒冷的冬季,其它時間隨時可以種植。冬寒菜適合在15度至20度的溫度中生長。3月份、8月份下旬、9月份上旬是種植冬寒菜的最佳時間。
盆土選擇
選擇的花盆若是直徑是20厘米的,那麼大約可以種10粒至12粒的種子。把種子輕輕按在土壤里即可,上面覆蓋一層約1厘米厚的土壤。澆透水,但要注意別把種子沖出來。若溫度過低時,可把花盆移到室內放置,溫度過高時,要注意通風,降溫。
發芽
3月份撒種種植,大約8天至10天便可發出萌芽。8月份下旬、9月份上旬撒種種植,發芽的時間會更短。
定植
在冬寒菜的小苗長出4片至6片葉子時,就可以把稍小的、多餘的苗拔除,眔下壯碩的小苗。
肥水管理
在冬寒菜為小苗時,要少澆水,少施肥;在苗生長到較大時,可以增加水量也肥量。
病蟲害防治
家庭盆栽的冬寒菜,病害蟲極少,只有害蟲會出現,但可以人工捕殺。
採收
如果是3月份種植的,約70天至80天,冬寒菜生長到18厘米高時,便可採收,7天至10天就可以採收一次。8月份下旬、9月份上旬種植的,約50天至60天,同樣冬寒菜生長到18厘米高時,便可採收,6天至9天可採收一次。
Ⅹ 詢問現在能夠種植幾種大棚蔬菜
現在種的短季葉類蔬菜有:小油菜、油麥、生菜、小香蔥、白菜秧等。
種植技術很簡單,打畦、摟平、踩實、澆水、撒種、覆土、防蟲、防病、管理。
大棚油麥菜栽培技術
油麥菜大棚栽培,從定植到收獲僅40~45天,每畝產量可達3000公斤以上。須掌握的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種子處理浸種催芽。先將種子用紗布包裹後浸涼水約1小時,然後撈起置於15~20℃處。或放在家用冰箱冷藏室,時間2~3天,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每畝用種量20~25克。
二、苗床准備苗床選擇地勢高燥、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地塊,多施有機肥,每畝栽培田用苗床15~20平方米。
三、播種時用適量細沙與種子拌勻,把種子分開,然後撒播育苗。注意不要密播,以防幼苗徒長。用0.5厘米厚拌有辛硫磷的葯土覆蓋種子,同時搭棚防曬、防雨。
四、苗期管理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分苗,移植密度6厘米×6厘米。苗床保持濕潤,中午時需遮陽。苗期注意病蟲害防治。
五、整地定植油麥菜播後25天左右、長出5~6片真葉時及時定植於大棚中。定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500~4000公斤,磷肥20~25公斤,氮肥40~50公斤,鉀肥10~15公斤。普施後整地做畦,畦寬1~1.5米,株行距10厘米×10~15厘米,每畝定植4萬~5萬株。移栽後要澆透定植水。
六、定植後的管理(1)扣棚前管理。定植緩苗後,結合澆水追施1~2次少量的速效氮肥,一般每畝施尿素或硫酸銨5公斤,以促使植株生長發棵。以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及時中耕除草。(2)扣棚後管理。油麥菜是速生葉菜,適宜生長溫度為18~25℃,當夜溫低於12℃時扣棚。扣棚後,及時調節棚溫和棚內相對濕度。一般棚內相對溫度以小於90%為宜。在栽培管理中應保持清潔衛生,禁止使用糞稀作追肥。油麥菜生長前期和中期使用0.3%磷酸二氫鉀、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施3~4次。整個生長期追肥2~3次,每畝施尿素5~10公斤或硫酸銨10公斤,隨澆水時施入。(3)病蟲害防治。害蟲主要是蚜蟲,可用吡蟲啉、啶蟲咪噴施;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和軟腐病,分別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和0.02%農用鏈黴素溶液噴霧防治。
七、採收油麥菜主要食用嫩葉。當葉片數達到30~34片、株高45~48厘米、開展度60~69厘米時,距地面2~3厘米進行一次性採收。除去老葉、病葉,及時供應冬季市場。
其它蔬菜可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