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國家的稅率是多少
一、增值稅
1、銷售或進口貨物除列舉的以外增值稅稅率,第一項規定:「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6%。」(現為13%)
2、 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增值稅稅率,第四項規定:「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
3、 農業產品 13% 包括植物類、動物類。
三、城市維護建設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按照納稅人所在地實行差別稅率:
1、市區的適用稅率為7%。
2、縣城、建制鎮的適用稅率為5%。
3、 其他地區的適用稅率為1%。
四、教育費附加
教育費附加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實際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稅額。附加率為3%。
五、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實行的是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即以納稅對象數額的相對率為累進依據,按超累方式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率。
六、契稅
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七、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及標准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自2018年10月01日起,中國大陸地區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免徵額)調整為5000元/月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1)稅是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稅種大體可分為以下五類:
1、對流轉額的征稅
我國的當前開征的流轉稅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
2、對所得額的征稅
我國當前開征的所得稅主要有: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對資源的征稅
我國對資源的征稅主要有:城鎮土地使用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
4、對財產的征稅
我國對財產的征稅主要有:房產稅(外資為城市房地產稅)、契稅、車船使用稅(外資為車船使用牌照稅)。
5、對行為的征稅
我國對行為的征稅主要有:印花稅、車輛購置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佔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已停徵)、屠宰稅(稅費改革中停徵)、筵席稅(由各省決定是否開征,但目前各省均已停徵)。
Ⅱ 企業稅是多少
法律分析: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1.銷售貨物收入;2.提供勞務收入;3.轉讓財產收入;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5.利息收入;6.租金收入;7.特許權使用費收入;8.接受捐贈收入;9.其他收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Ⅲ 企業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企業個人所得稅參考以下:
1、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2、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免徵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4、繳稅納稅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國家稅收能夠促進社會公平,調節貧富差距。同時國家稅收也反映出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個人所得稅只是眾多稅收種類的一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八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稅務機關應當依法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情況保密。
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稅務機關所作出的決定,享有陳述權、申辯權;依法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等權利。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控告和檢舉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第二十五條 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
經核准延期辦理前款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第三十條 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
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Ⅳ 最新稅率是多少
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2022年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如下:
1、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5000元,公民工資大於1元小於等於5000元的,不需要繳納個稅;
2、公民工資大於5000元小於等於8000元的,需要繳納3%個稅;
3、公民工資大於8000元小於等於17000元的,需要繳納10%個稅。除此之外,工資越高,個稅稅率越高,最高可達45%。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Ⅳ 中國稅收標準是多少
法律分析:個體戶一般為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人,納稅辦法由稅務確定:
一、查賬徵收的。
1、按營業收入交5%的營業稅。
2、附加稅費。
(1)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的7%繳納。
(2)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的3%繳納。
(3)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的1%繳納。
(4)按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實行5%-35%的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個體工商戶納稅標准。
1、銷售商品的繳納3%增值稅,提供服務的繳納5%營業稅。
2、同時按繳納的增值稅和營業稅之和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
3、還有就是繳納2%左右的個人所得稅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徵增值稅或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也免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Ⅵ 食品稅率是多少
食品稅率如下:
1、普通發票的稅率,一般納稅人的為17%和13%,小規模納稅人的工業一般是6%,商業一般是4%;
2、小規模納稅人如果給一般納稅人,無論是開普通發票還是申購專用發票,稅率只能是4%、6%,一般納稅人對一般納稅人稅率還是17%(或13%);
3、營業稅項目,稅率是可能是3%、5%、20%。農業行業的屬於免稅項目的,稅率是0 %。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Ⅶ 公司稅收是多少
公司稅收需要依據具體情況去判定。按相關法律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高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第二十二條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第二十五條
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第二十八條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Ⅷ 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你只提個人所得稅稅率,沒有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里課征個人所得稅稅目,太籠統。根據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七次修正),法律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數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其中提到的綜合所得,是針對居民個人取得的稅法第二條里的(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這四個征稅稅目,至於提到的什麼是居民個人,這個是稅法第一條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居住以183天為判斷標准,凡是居住超過183天的一律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居民個人,那麼對居民個人,一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取得的稅法列舉的所有項目(稅目)課征個人所得稅;對低於183天非居民個人,只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取得的徵收個人所得稅。
Ⅸ 個人說的稅是多少
個人所得稅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收入來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具體計算如下:
1、綜合所得的,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來計算的;
2、經營所得,是適用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其中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計算,稅率為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