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種菜心怎麼種法
1、直播栽培
這種方法比較簡便省工,且比起移植可提早收獲,一般早菜心在6月~8月高溫多雨季節或在遲菜心2月~3月低溫陰雨時播種採用此方法。但直播缺點是菜苔大小不均勻,易空心,抽苔不整齊,菜苔色澤較淡,品質差,且直播大田佔地時間比較長,土地利用率低,用種量也多。一般直播畝用種量300克~500克。
2、移植栽培
育苗18天~25天,移栽到大田栽培。這種方法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植株生長整齊,收獲期集中,菜苔生長均勻,品質好。節省種子,定植1畝田只需種子約70克。但移植費工,要求技木也高。一般中、遲熟菜心栽培採用此法。
3、土壤處理
菜心直播栽培,田間雜草較多,可用用75%百菌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務或移植之前淋濕畦面,
4、田間管理
(1)施肥
菜心除要施足基肥外,必須追肥。基肥可用腐熟的既肥,而追肥在定植之後,要做到早施、薄施、勤施,一般4天~5天追肥一次。追肥可用速效氮肥,如尿素,也可用腐熟人糞尿或花生麩等,並結合淋水。菜心以氮肥為主,但磷鉀肥也很重要,可在基肥中加入磷鉀肥,如用氯化鉀或復合肥。每畝可用20公斤復合肥結合既肥等作基肥。
(2)淋水
菜心對水分要求較嚴,必須正確掌握淋水方法和時間。淋水時,應使水滴均勻地灑在畦面和葉面,應避免水點太大。一般晴天早晚要各淋一次水,炎熱天氣上午11時應淋一次「過午水」,冬春低溫期中午淋水,可增加土溫。
5、採收
菜心採收時,以菜苔「齊口花」為標准,太早收產量低,遲收,則品質差。採收時,可用小刀從莖伸長處切斷。收獲菜苔宜在早晨進行,收後可在上面灑些水,保持濕潤。一般早熟種收獲期較短,遲熟種收獲期較長,最長為10天~15天。
(1)菜苔怎樣管理抽苔得多擴展閱讀:
菜心的經濟價值
菜心在中國江南地區為食用習慣極廣的大路蔬菜。在中國北方地區生產面積很小,消費量也很小,屬稀特蔬菜行列。菜心在北方發展不起來,估計有如下原因:春夏季為菜心栽培適期,可是北方人喜食果菜類蔬菜。
此時正值果菜上市期,黃瓜、番茄、茄子等蔬菜把菜心擠出了市場;秋季大白菜的產量高、栽培容易、群眾喜食是菜心無法比擬的,菜心自然不可能取代大白菜而大量栽培;菜心在江南有冬季持續生長、陸續採收供應上市的優勢,這一優勢在北方受嚴寒的限制發揮不出來。
上述是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形勢。90年代後,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員交流頻繁,特別是廣東經濟的高速發展,廣東人員遍及全國各地。
由此,廣東人的生活習慣、廣東人的食用要求也逐漸擴散到國內各地。他們喜食的菜心,也從賓館、飯店開始,逐漸擴大到市場上,需求量越來越大了。這一社會需求自然就刺激了生產的發展。
『貳』 菜心不抽苔怎麼辦
菜心不抽苔就會使菜長老的,菜葉的營養都會被菜苔吸收了。
『叄』 紅菜苔不抽苔生長茂盛怎麼處理
紅菜苔不抽苔的原因:
1、時間未到,可以將提前抽出的小苔摘除,讓它繼續生長。只要溫度合適,還可以給它追肥。
2、紅菜苔抽苔的時間是在早春時節(需要經過越冬低溫春化),與季節有關系。
3、紅菜苔的抽苔時間和養護有關,平時要仔細照料。
4、紅菜苔處於一種不健康的生長方法也不易抽苔。
紅菜苔的種植方法:
播種時間:
一般7月至9月下旬播種,最佳播期為8月下旬處暑前後播種。播期提早,育苗困難,定植後死株多,產量低,辣苔或有苦味;播期推遲,死苗少,但過遲又會縮短採收期,使採收的次數減少,影響產量。。
苗期管理:
苗床深翻平整,每㎡苗床播種1-2g。為防治苗期病害,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g拌細土50kg左右,1/3墊底,以2/3葯土蓋種。出苗前保持土壤潮濕,出苗後遇高溫乾旱天氣,宜在每天傍晚澆水,注意防蚜蟲、黃曲條跳甲和小菜蛾等。極早熟品種的苗齡為20-24天,超過24天可能會發生苗床中抽苔或定植後未長蓮座葉就抽苔,中熟品種苗齡25天為好,不栽滿月苗。只有晚熟品種可以栽滿月苗。
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栽紅菜苔的地塊最遲也應在定植前10天整好,以便多炕曬。一般耕耙兩遍,一般耕一次曬幾天後,再耕耙一次,一般宜採用埂種溝灌,即按1-1.2米(包溝)開溝作畦,一畦兩行,早熟品種的畦可窄一些。定植前施足底肥,每667㎡施2500公斤優質農家肥或100公斤復合肥。
定植:
定植前一天將苗床澆透水,以便於取苗。定植時取苗能帶土最好,不能帶也盡量少傷根,隨取隨栽。幼苗不宜栽得過深,防止將苗蓋住,隨栽隨澆水。栽完一塊田最好灌一次透水,但只可浸灌,不可漫灌。極早熟品種窄行35-40cm,早中熟品種窄行40cm,株距30-35cm。如遇到定植前後有早苔現象,可將主苔摘除,適當追施氮肥,結合灌水提苗施尿素15kg/667㎡。
肥水管理:
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發現葉片萎焉及時澆水。全生育期追肥4-5次,667㎡用尿素5-10kg,封行前追第二次,667㎡用氯化鉀加尿素10kg,側苔、孫苔採收時各追一次。
注意:不提倡蔬菜上施用碳胺。肥水與菜薹形成有密切關系。植株現蕾前後均需充足的肥水,以足夠的營養體保證菜薹的形成,尤其是早熟品種更需要保證前期肥水的供給。對礦物質營養的吸收以氮最多,鉀其次,磷最少。氮、磷、鉀的比例為5:3:1。菜薹屬長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嚴格,花芽分化和花薹的生長速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頂花生長長達50-58天。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黑斑病、根腫病等,根腫病應注意炕地、輪作。蟲害主要有黃曲條跳甲、蚜蟲、菜螟、小菜蛾等,應注意觀察,發現病蟲及時防治。
霜霉病:主要發生在蓮座葉生長期,用25%甲霜靈500倍液或58%金雷多米爾600倍液噴霧。
軟腐病:多源於採收後的植株傷口感染處,一般高溫期發病嚴重,隨著溫度的降低,病害減輕。采苔後用泥巴塗抹傷口防感染。採收後也可用200mg/L農用鏈黴素或50%DT300倍液或77%可殺得500倍液或15%代森錳鋅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
病毒病:用25%病毒A250倍液或83增抗劑300倍液噴霧防治,結合噴施葉面肥鉀寶或磷酸二氫鉀液。
採收:
當菜苔長到35-40cm,2-3朵花開,少量花蕾發黃時即可採收。一般於10月上旬開始採收,前期每周採收兩次,後期氣溫低每周採收一次,採收宜在下午進行,以減少機械損傷。
『肆』 農村種植包菜,為何老是出菜苔
農村種植包菜,老是抽薹的應該種的是早熟春包菜,老是抽薹的原因是包菜過早春化,引起包菜抽薹開花。原因有好幾種:過早播種育苗、品種不好、管理跟不上、施氮肥過多等原因。包括過早抽薹,種植戶的損失是非常大的,因為包菜一抽薹就失去了商品價值,所以我們要嚴防包菜抽薹。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種植包菜,老是抽薹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總之,包菜老是抽薹是和選種不當,育苗溫度過低,定植後管理又不好,偏施氮肥有關。為了防止抽薹,我們一定要採取正確的育苗和管理方法,特別是育苗時的溫度不能過低。
『伍』 紅油菜苔種植時間和方法
1、播種時間
一般在7月至9月下旬不知,最佳播種時間為8月下旬,播種時間越早,育苗就越困難,定植後死亡率也比較高,產量低,產出的菜苔味道較苦。而播種時間推遲,死苗少,但是優惠縮短採收期,使得採收次數減少,影響到產量。
2、苗期管理
苗床要深翻平整,每平方米播種1-2克,為了預防病害,可以用百菌清拌細土撒施,出苗前面要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遇高溫乾旱氣候是,宜在傍晚澆水,同時要注意蚜蟲、黃曲條跳甲以及小菜蛾等害蟲。早熟品種的苗齡為20-24天,超過24天可能會在苗床中抽苔或者定植後未長蓮座就抽苔;中熟品種苗齡25天為好,晚熟品種苗齡以一月為好。
3、定植
定植地至少要在定植前10天整好,一般耕耙兩次,在開溝做畦,定植前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入2500公斤的腐熟農家肥或者100公斤的復合肥為宜。定植前一天澆透水,以免取苗,取苗時最好帶土移栽,不能帶土也盡量不要傷根,隨取隨栽。幼苗栽植不宜過深,以免將幼苗蓋住,栽種後及時澆水,一塊地栽種完後在澆一次透水,但是不宜大水漫灌。合理的控制株行距,確保通透性良好,如果對著前後有早抽苔的現象,可以將主苔摘除,適當增施氮肥,促使其恢復正常。
4、田間管理
整個生育期要保持土壤濕潤,發現葉片缺水萎焉時要及時澆水,整個生育期追肥4-5次,施肥時不提倡施入碳銨,因為肥水和菜薹形成密切相關。現蕾前後均需要充足的肥水,以保證植株菜薹形成,尤其是早熟品種更需要肥水充足供應。另外還要注意防治紅菜苔的病害,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黑斑病、根腫病等,要注意防治。
『陸』 紅菜苔長勢好,葉片大,不抽苔。是什麼原因
在春節期間各家各戶的餐桌上除了大魚大肉,也少不了紅菜苔的身影,它是我國的特產蔬菜。而掌握好了種植時間和方法就能保證多抽苔,品質和產量也會更高了。
一、紅菜苔的基本介紹
1.紅菜苔的產地
紅菜苔是一種原產我國的特產蔬菜,是一種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也稱紫菜薹、紅油菜薹。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長江流域一帶,其中湖北武昌和四川省的成都栽培的紅菜苔是最為著名的。
2.紅菜苔的價值
紅菜苔中含有鈣、鐵、磷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不但好吃還色澤艷麗,質地脆嫩,經常食用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緩解氣血兩虛、止血止痛和淡化色斑滋養肌膚的作用,可以說是佐餐的絕佳選擇呀。
3.紅菜苔的食用注意事項
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紅菜苔,但是像患有胃炎、痢疾、腸炎、消化性潰瘍、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就不要吃了。另外氣虛體質、氣郁體質、陽虛體質、瘀血體質也是要忌食紅菜苔的。
二、紅菜苔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紅菜苔的種植難度不大,但是不同的播種時間和種植管理方法種出來的品質是不一樣的,下面土流網小編就將紅菜苔的種植時間和方法整理如下,掌握好了也能做到多抽苔。
(一)紅菜苔的種植時間
紅菜苔一般是在7-9月下旬進行播種,最佳的播種期是在8月下旬(處暑前後)進行,當然各地的氣候情況不同,每年的天氣情況也不同,所以大家在種植時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作出選擇。另外紅菜苔的移栽時間為8月下旬-9月下旬。
(二)紅菜苔的種植方法
1.紅菜苔種植要選擇排水性好、滲水性好、有水源的沙質土壤,在播種前要先進行深耕整地,再施用農家肥和復合肥作為紅菜苔的底肥。
2.紅菜苔在進行播種前最好是先將苗床澆水一遍,澆水後再鋪上細土,再將種子灑在苗床並將其覆蓋好,覆蓋的厚度在1厘米左右就行,最後蓋好地膜等待出苗即可。
3.等紅菜苔出苗後將地膜揭開通風澆水,澆水的量根據土壤的干濕情況決定,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將地膜蓋好;等幼苗長出真葉在4-5片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我們要把苗床上的幼苗連同苗土一起取出來,在田地種播種,每株的距離要在20-30厘米,這樣的距離是最適合紅菜苔生長。
4.紅菜苔的在紅菜苔生長期間要用尿素進行追肥,施用量根據地塊大小和菜薹長勢來確定;菜薹的生長是不可缺水的,所以一定要及時的澆水,天氣炎熱時可以多澆水;但是要記住雨水多的時候要進行排水。
5.紅菜苔生長期要及時除草,同時也要防治黑腐病、霜霉病、蚜蟲、粉虱、葉蟬等病蟲害的侵襲,對於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葯劑。
以上就是土流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於紅菜苔種植時間和方法的全部內容了,大家在種植時最好是選用最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抗病強的品種,這樣就更有保障。
『柒』 紫菜苔怎麼抽苔快
想讓紫菜苔抽苔快。
就要多施氮肥,以促進抽苔。
一般每星期都要施一次尿素。
『捌』 我家紅菜苔都不抽苔,葉子很肥大,就是不抽苔,是什麼情況
紅菜苔是許多人比較喜愛的一種蔬菜,其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都高,但很多人在種植紅菜苔的時候光長葉子不抽苔的情況,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
光長葉子不抽苔是什麼原因
紅菜苔光長葉子不抽苔是什麼原因
1、時間未到
紅菜苔光長葉子不抽苔有可能是時間未到,紅菜苔真正長出肥大花苔的時間是在早春時節(需要經過越冬低溫春化),與季節有關系。
2、肥力不夠
紅菜苔不抽苔也有可能是因為肥力不夠造成的,由於氣溫較低許多植物已停止生長,必須在晴天施重肥,以人畜農家肥及豆餅兌水施用。
3、光照不足
紅菜苔屬於長日照植物,因此如果長時間的日照不足也有可能出現不抽苔的情況,可以將提前抽出的小苔摘除,讓它繼續生長。只要溫度合適,還可以給它追肥。
2
紅菜苔的種植技巧
紅菜苔光長葉子不抽苔是什麼原因
1、播種時間
紅菜苔一般7月至9月下旬播種,最佳播期為8月下旬處暑前後播種。播期提早,育苗困難,定植後死株多,產量低,辣苔或有苦味;播期推遲,死苗少,但過遲又會縮短採收期,使採收的次數減少,影響產量。
2、苗期管理
苗床深翻平整,每㎡苗床播種1-2g。為防治苗期病害,可用75{bf}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0g拌細土50kg左右,1/3墊底,以2/3葯土蓋種。出苗前保持土壤潮濕,出苗後遇高溫乾旱天氣,宜在每天傍晚澆水,注意防蚜蟲、黃曲條跳甲和小菜蛾等。極早熟品種的苗齡為20- 24天,超過24天可能會發生苗床中抽苔或定植後未長蓮座葉就抽苔,中熟品種苗齡25天為好,不栽滿月苗。只有晚熟品種可以栽滿月苗。
3、定植
定植前一天將苗床澆透水,以便於取苗。定植時取苗能帶土最好,不能帶也盡量少傷根,隨取隨栽。幼苗不宜栽得過深,防止將苗蓋住,隨栽隨澆水。栽完一塊田最好灌一次透水,但只可浸灌,不可漫灌。極早熟品種窄行35-40cm,早中熟品種窄行40cm,株距30- 35cm。如遇到定植前後有早苔現象,可將主苔摘除,適當追施氮肥,結合灌水提苗施尿素 15kg/667㎡。
4、肥水管理
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發現葉片萎焉及時澆水。全生育期追肥4-5次,667㎡用尿素 5-10kg,封行前追第二次,667㎡用氯化鉀加尿素10kg,側苔、孫苔採收時各追一次。
注意:不提倡蔬菜上施用碳胺。肥水與菜薹形成有密切關系。植株現蕾前後均需充足的肥水,以足夠的營養體保證菜薹的形成,尤其是早熟品種更需要保證前期肥水的供給。對礦物質營養的吸收以氮最多,鉀其次,磷最少。氮、磷、鉀的比例為5:3:1。
5、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黑斑病、根腫病等,根腫病應注意炕地、輪作。蟲害主要有黃曲條跳甲、蚜蟲、菜螟、小菜蛾等,應注意觀察,發現病蟲及時防治。
『玖』 紅菜苔產量非常低是怎麼回事
1、品種選擇:選擇哪個品種,要根據自己的種植策略而定,如想提早,選播種後50-60天開始採收、耐熱性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如:紫婷一號、紫婷二號、紫婷11號、紫婷三號、紫榮,重點推介鼎秀紅婷。新菜區還可選擇種植紅雜50、紅雜60、紫婷二號、紫婷三號、紫福、紫華、鼎秀紅婷。如作越冬栽培,則選擇抗寒性強的紫婷6號,佳麗紅婷、紫貴等。
2、適期播種:一般7月至9月下旬播種,最佳播期為8月下旬處暑前後播種。播期提早,育苗困難,定植後死株多,產量低,菜苔有苦味;播期推遲,死苗少,但過遲又會縮短採收期,使採收的次數減少,影響產量。
3、苗期管理:苗床深翻平整,每㎡苗床播種1-2g。為防治苗期病害,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g拌細土50kg左右,1/3墊底,以2/3葯土蓋種。出苗前保持土壤潮濕,出苗後遇高溫乾旱天氣,宜在每天傍晚澆水,注意防蚜蟲、黃曲條跳甲和小菜蛾等。極早熟品種的苗齡為20-24天,超過24天可能會發生苗床中抽苔或定植後未長蓮座葉就抽苔,中熟品種苗齡25天為好,不栽滿月苗。只有晚熟品種可以栽滿月苗。
4、精細整地,施足基肥:栽紅菜苔的地塊最遲也應在定植前10天整好,以便多炕曬。一般耕耙兩遍,一般耕一次曬幾天後,再耕耙一次,一般宜採用埂種溝灌,即按1-1.2米(包溝)開溝作畦,一畦兩行,早熟品種的畦可窄一些。定植前施足底肥,每667㎡施2500公斤優質農家肥或100公斤復合肥。
5、定植:定植前一天將苗床澆透水,以便於取苗。定植時取苗能帶土最好,不能帶也盡量少傷根,隨取隨栽。幼苗不宜栽得過深,防止將苗蓋住,隨栽隨澆水。栽完一塊田最好灌一次透水,但只可浸灌,不可漫灌。極早熟品種窄行35-40cm,早中熟品種窄行40cm,株距30-35cm。如遇到定植前後有早苔現象,可將主苔摘除,適當追施氮肥,結合灌水提苗施尿素15kg/667㎡。
6、肥水管理:整個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發現葉片萎焉及時澆水。全生育期追肥4-5次,667㎡用尿素5-10kg,封行前追第二次,667㎡用氯化鉀加尿素10kg,側苔、孫苔採收時各追一次。
7、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黑斑病、根腫病等,根腫病應注意炕地、輪作。蟲害主要有黃曲條跳甲、蚜蟲、菜螟、小菜蛾等,應注意觀察,發現病蟲及時防治。
霜霉病:主要發生在蓮座葉生長期,用25%甲霜靈500倍液或58%金雷多米爾600倍液噴霧。
軟腐病:多源於採收後的植株傷口感染處,一般高溫期發病嚴重,隨著溫度的降低,病害減輕。采苔後用泥巴塗抹傷口防感染。採收後也可用200mg/升農用鏈黴素或50%dt300倍液或77%可殺得500倍液或15%代森錳鋅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
病毒病:用25%病毒a250倍液噴霧防治,結合噴施葉面肥鉀寶或磷酸二氫鉀液。
8、採收:當菜苔長到35-40cm,2-3朵花開,少量花蕾發黃時即可採收。一般於10月上旬開始採收,前期每周採收兩次,後期氣溫低每周採收一次,採收宜在下午進行,以減少機械損傷。
『拾』 菜苔用什麼肥料使其長粗
苔菜性喜冷涼,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廣,菜心在平均溫度3—28℃條件下都可以栽培,但不同熟性的品種對溫度的適應范圍有明顯的區別,菜苔生長發育不同階段也有較大的差異。種子發芽和幼苗期適溫為25—30℃,葉片生長期的適溫為20—25℃,菜苔生長期15—25℃,此期溫度適當低一點更有利於菜苔的發育,以15℃左右發育良好,超過20℃則發育不良。
菜苔的生長還需要良好的光照和充足的營養。苗期保持稍高的溫度,使植株營養生長良好後,再進入生殖生長,是苔菜優質豐產的關鍵。植株現蕾前後需要充足的肥水,擴大同化面積,保證菜苔形成所需營養物的供應,若此時肥水缺乏,即使溫度合適也會降低菜苔的產量和品質。如果植株發育遲緩,不能及時現蕾,可少施或不施肥,以促進抽苔,但現蕾後應及時追肥。紅苔菜主苔採收後及時補充肥水,可促進側苔生長。苔菜主根不發達,須根多,主要根群分布在4—15厘米土層內,根的再生力較強。
每畝施腐熟堆廄肥1500公斤並拌三元復合肥15至25公斤。紅苔菜的株行距30x 60厘米,中、晚品種稍大。菜心的株距早熟品種13—17厘米,晚熟品種20-25厘米。追肥要掌握幾個關鍵時期:一是移栽成活後及時追還苗肥,用20%人糞尿或0.5%尿素液。二是在現蕾時,追30-40%人畜糞尿或尿素、硫酸銨5—10公斤,加入0.3%磷酸二氫鉀或速溶磷鉀肥。三是釆收側苔者,在大部分植株主苔釆收後立即追肥,以促進側苔發育。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靈活運用高效營養液肥葉面施肥2—3次,如:噴施寶、天賜寶、萬綠、氨基酸液肥等等,對提高產量和品質效果顯著。據報導,苔萊孕苔至抽苔期噴施1000倍的植物動力2003,能顯著增加苔數和苔重(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