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連續陰雨天黃瓜怎麼管理啊,剛開始結瓜
陰雨天不建議醮花,另外也不建議整蔓。注意排水,不要被水浸泡,根系一旦受損,他的的都是白忙活,雨後晴天,建議噴施一次葯劑,預防葉部病害。推薦2%春雷黴素600倍混配高濃度的多菌靈控旺和防病,60%多菌靈大約用量500倍,高濕環境盡量不用銅劑,特別是無機銅,容易發生銅中毒。
2. 黃瓜苗期遇到連陰天怎麼辦
連陰天加強光照管理:筆者曾經做過試驗:陰天臨近中午時拉開草苫,如果再適當放風2小時,不僅不會降低棚溫,反而會增加2℃。連陰天驟晴後不能猛然全部揭開草苫,應「揭花苫」,以免造成閃苗。注意肥水管理:深冬期間溫度低,光照弱,澆水不能太勤,一般在20天左右澆1次水即可,不能大水漫灌。還要注意,在澆水後要等棚內溫度提高到30℃才可放風,而且風口應由小到大,不要一次性放風過大,以免造成閃苗。肥料一般隨水沖施,要施容易被黃瓜吸收的含有腐殖酸或氨基酸的肥料,一次性用量不宜過多。加強病害防治:深冬期黃瓜極易發生霜霉病、褐斑病、灰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等,對於這些常見病害,要樹立「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思想,確保棚內沒有感病植株。此外,深冬期間由於放風不及時,棚內打葯後極易發生葯害,所以在用葯時要嚴格控制使用濃度,不要將三五種農葯混配,以減少葯害發生。
3. 下了4天雨節瓜黃瓜怎樣管理才好
連陰雨天,往往會導致黃瓜早衰。提醒菜農朋友,對於連陰雨天引起的黃瓜早衰,一定要及早採取措施,避免出現早衰。
一、拉大晝夜溫差,增加棚內光照。
連陰天,由於棚室內的光照不足,光合產物積累少,消耗多,是導致早衰現象發生的原因之一。遇連陰天應盡量將棚室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0-30℃,夜溫12-15℃最好。
陰雨天棚室內的光照較弱,應及時擦拭棚膜,增加棚室的光照強度,增加葉片營養物質的積累,預防葉片早衰。同時,應特別注意連陰天轉晴後的管理,由於黃瓜葉面積大,蒸騰系數高,而根系又不是特別發達,易受傷,天氣驟晴後,光照和溫度短時間劇烈變化,對植株的傷害很大。因此,轉晴後要適當遮陰,逐步調整光照和溫度,讓植株慢慢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減輕連陰天對植株的危害。
二、加強根系養護,保障營養吸收。
黃瓜根系比較淺,主要分布在20厘米內的表土層,受地溫、水肥等環境變化的影響大,所以連陰天前後應加強根系的維護。連陰天期間,植株蒸發量非常小,除非特別乾旱,最好不要澆水,以免棚內濕度過大,引發漚根等問題。連陰天後,也不適合立即澆水,因為此時正處於植株恢復期,根系活性還比較弱,若過早澆水,會導致根系受害加重,植株出現萎蔫等問題。
建議連陰天結束3-4天後,植株根系等恢復過來再澆水追肥。此時根系較弱,應選擇利於養根促根的沃葉根樂夫,同時可配合全水溶性肥料補充營養,提醒廣大菜農注意,切忌沖施激素含量較高的劣質肥料,激素雖能促進快速生根,但極易引起植株早衰。
三、葉面補充營養,合理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提高植株抗逆性。
連陰天植株營養缺乏,長勢較弱,應注意葉面補充營養,增強植株的抗逆性。可以葉面噴施全氨基酸葉面肥等,補充葉面營養,促進葉綠素合成,提高光合效率。
4. 如果連陰天10多天天氣還不能轉晴,黃瓜該怎麼管理呢
1,降低濕度、增加光照。
大家要盡一切可能降低棚室內濕度,如早上有條件的可以適當的開一下風口(10分鍾左右),排出濕氣,另外,即使是陰天,也要把草氈子拉起來,否則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會越來越虛弱。如果條件好的還可以使用補光燈,以增加光照;
2,加強栽培管理,細心干農活。
越是遇到這種惡劣天氣條件,越需要精細化管理,如,要打掉多餘的葉片,一方面減少營養消耗,另一方面,降低濕度。還有,一旦發現有發病嚴重的葉片、花、幼果等,一定要及時摘除,包好扔掉,不要嫌麻煩,否則留有大量病殘體,容易引起病害大面積發生。注意清除病殘體。
3,選對葯劑,科學防治病害。
煙劑的使用:
這段時間,主要以低溫高濕性病害為主,如果預防的話,可以考慮使用煙劑,由於煙劑使用簡單,不增加濕度,而且葯劑相對分散均勻,適合連陰天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關注天氣預報,保證次日能打開風口。至於煙劑種類,可以選擇百菌清,防治大多數真菌性病害,也可以考慮選擇腐霉利、異菌脲等煙劑專門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同時對部分葉斑病也有一定效果。
有機銅制劑:
因為高濕,會導致葉片出現水膜等問題,這樣就會出現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番茄潰瘍病,細菌性斑疹病等,因此可以考慮使用有機銅制劑如噻菌銅(龍克菌)、琥膠肥酸銅(DT)、松脂酸銅、硝基腐殖酸銅來預防細菌性病害,銅還可預防真菌性病害,在這里提醒大家,最好不要選用無機銅制劑,因為陰雨天,無機銅制劑釋放銅離子速度相對較快,可能會出現葯害,而有機銅制劑相對安全,但是打葯的時候最好選擇相對較好的天氣。
高低等真菌選對葯劑:
在蔬菜常見的病害中,黃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茄子綿疫病等屬於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選用甲霜靈?錳鋅、霜脲?錳鋅、霜霉威鹽酸鹽、氟吡?霜霉威(銀法利)等進行防治。
而番茄早疫病等葉斑病屬於高等真菌引起的,可以考慮使用嘧菌酯+三唑類葯劑進行防治。當然,如果發生嚴重建議選用唑醚?氟醯胺(健達)、苯甲?嘧菌酯(阿米秒收)、氟吡?肟菌酯(露娜森)等葯劑,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4,晴天後,注意預防閃苗、日灼。
連續的陰天,植物自身會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以適應不良環境,但是,如果陰雨天結束後,出現陽光充足的晴好天氣,大棚里光照加強,溫度升高,然而土壤溫度相對回升較慢,因此,極易出現閃苗,日灼等現象。因此建議大家在晴天後,中午注意做好遮陽工作,可以使用遮陽網,或者將草氈子下放三分之一,讓作物逐漸適應這個過程。
5. 種植冬茬黃瓜想要高產,在施肥、澆水方面有哪些技巧
越冬茬黃瓜10月上旬播種育苗,11月中旬定植,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開始收獲,直至翌年春末夏初結束。越冬茬黃瓜生產在一年中光照最差、溫度最低的季節進行,技術難度最大,要求嚴格,但也是經濟效益最好的一茬。
6. 冷棚越夏黃瓜定植期連續陰天怎麼辦
這種情況對黃瓜定製期很不利,我們可以採用一下四種步驟來解決。
一、適當增加光照
在連續陰雨天的情況下,光照條件十分不佳,不僅光照強度較弱,而且光照時間也相對短很多,黃瓜難以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需要種植者採取一些人為的補光措施。一方面,要更加註意棚頂的清理,增強棚頂的透光性,同時設置反光板,來提高光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通過啟用燈光來進行直接的光照補充,日光燈和陽光的光照較為接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注意肥料補充
在陰雨天缺乏光照的情況下,黃瓜光合作用弱,生長態勢疲弱,其本身製造養分的能力也弱化,不能得到充足的養分供給,需要種植者通過施肥來補充養分,這時候的施肥比平常的施肥更加有講究,一方面,這時候黃瓜吸收養分的能力較弱,施肥的濃度不宜過高,施肥量不宜過大,以免造成肥害,另一方面,施肥的種類要注意均衡,不可偏施某一種肥料,最好是施用復合肥或者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三、合理保護根系
連續陰雨天導致蒸發作用變弱,空氣和土壤濕度較大,黃瓜植株很容易發生漚根、腐壞的問題,要注意合理保護黃瓜根系。在土壤不是特別乾旱缺水的情況下,就不要進行澆水了,如果在陰雨天之前剛澆過水,此時土壤中濕度較大或者有積水存在,要及時清理積水,並通過翻整晾曬等方式,合理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
四、做好天晴適應
陰雨天期間,黃瓜種植者要經常留意天氣預報,隨時准備著迎接晴天的到來,需要提前做好准備,幫助黃瓜植株適應天氣的變化。提前准備好遮陰物品,在驟晴的時候幫助黃瓜植株遮陰降溫,以免突然引起強烈的蒸騰作用,損傷黃瓜葉片和莖蔓。結合少量澆水施用一些養根促根的水溶性肥料,強大黃瓜植株的根系,提高黃瓜植株的整體適應力。
7. 日光溫室冬春茬黃瓜定植後如何管理
(1)前期管理
從定植到瓜條開始採收,這段時間的管理稱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以促根控秧為主。這個時期的氣溫和光照雖已明顯降低,但還未到達最低點。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期有利氣候條件,加強管理,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植株對低溫、弱光及特殊天氣的適應能力。前期管理的技術水平高低,對中後期的植株生長、抗病、耐寒能力以及產量有重要的影響。
①澆好前三水:先要澆好定植水,防止土坨和周圍土壤分層,影響緩苗。在定植後10~15天,澆好緩苗水,這一水要澆足澆透,從畦中間的暗溝澆入,水位要頂到定植孔。根瓜採收後晴天上午澆第三水,也叫催瓜水。
②促根控秧:定植後一周內為促進緩苗,應適度控溫,白天25~32℃,夜間15~17℃。緩苗後要加大放風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過30℃,夜間15~12℃,早晨揭簾前維持在10℃即可,加大晝夜溫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長。若溫度管理偏高,植株長勢過旺,到最嚴寒的1、2月份抵禦低溫寒流的能力下降,同時葉片過大,地面嚴重遮陽,也會影響地溫的升高及根系的發育。
③植株吊蔓與調整:當植株長到6~7片葉後開始甩蔓時,及時拉線吊蔓。隨著莖蔓的生長,莖蔓往吊繩上纏繞,以後每2~3天一次。
(2)中期管理
從根瓜採收至3月上旬的管理稱之為中期管理,這段時間是冬茬黃瓜生產中溫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時候,也是管理最難的時候,同時還是產量產值形成的高峰。
①溫度管理:此時期溫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盡可能延長光照時間,在不影響室內溫度的前提下草簾盡量早揭晚蓋,並實行四段變溫管理。8:00~13:00,溫度控制在25~32℃,超過32℃時開始放風;13:00~15:30光合能力明顯下降,溫度維持在20~30℃;蓋簾後室內氣溫下降平緩,前半夜溫度維持在20~15℃;後半夜12~10℃,既有利於養分輸送,又能抑制呼吸消耗。地溫應保持在15℃以上。進入2月中下旬,隨著氣溫的增高,日照時數的增長和光照強度的增加,植株製造的養分增多,夜間的溫度也應提高,前半夜22~16℃,後半夜15~12℃,有利於養分的輸送和瓜條生長。
②濕度管理:由於冬季氣溫低,室內放風量小,極易形成高濕環境,發生各種病害,針對這一特點,應實行低溫、低濕的管理措施。白天空氣濕度控制在60%~80%,夜間維持在85%~90%,早晨葉片盡量不結水滴。應盡量減少澆水次數,不旱不澆水,水後要大放風,用葯時盡量選擇煙霧劑和粉塵。
③追肥:隨著采瓜量的增加,及時補充養分。根據採收量和植株表現,確定追肥的品種和數量,一般在第四水開始隨水追肥,如果葉片、瓜條顏色較深,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並注意鈣鎂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補充。施用時先將肥料溶解隨水追肥。若植株顏色較淺,葉片較大,則以追磷鉀肥為主。追肥量應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避免一次追肥量過大。3月份以後,可結合澆水追施稀糞和沼液沼渣,但要注意必須充分腐熟發酵。
(3)後期管理
①落蔓摘葉:隨著植株的生長和瓜條的陸續採收,生長點接近屋面時要採取落蔓。方法是在落蔓的上方把拴在鐵線上的塑料繩解開,使黃瓜生長點下落至合適的高度後再重新拴好,落蔓前將下部的老葉、病葉及時摘掉,可減少養分消耗,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避免病害傳播。
②加強水肥管理,延長採收期:進入4月以後,為防止植株衰老、脫肥,盡量延長採收期,此時應注意加強肥水的管理,一般5~7天澆一次水,7~10天追一次肥,並確保沖施肥的質量。若出現花打頂,呈萎縮狀時,可採取悶尖摘心,促生回頭瓜。為提高瓜條的商品率,應及時疏掉彎瓜、病瓜和多餘的小瓜。採收一定要及時,不可延遲採收而影響瓜條的商品率及總產量。
(4)特殊天氣的管理
在遇寒流、陰雪、連陰天的特殊惡劣天氣的情況下,要實施特殊的管理措施,以減少或避免災害性天氣給生產造成損失。
①寒流:在強寒流到來時,嚴密防寒保溫,增加紙被、草簾等覆蓋物,室內採取臨時加溫,生火爐、點燈泡等措施。
②陰雪:下雪時要及時清掃,防止棚面積雪而增加骨架負荷過重導致溫室骨架倒塌。
③連陰天:連陰天時及早採收瓜條,減少瓜條對養分的消耗,在不明顯影響室內溫度下降的情況下,盡量揭開草簾爭取一定時間的散射光。天氣驟晴後進行葉面追肥,以迅速補充養分和增加棚內濕度,若葉片出現嚴重萎蔫時,可適當進行臨時回苫。
(5)採收
黃瓜適於早采,單瓜重前期100~150克,中後期150~250克,尤其根瓜必須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時生長。前期連陰天應當及時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
8. 陰雨天可以對黃瓜吊蔓管理嗎
黃瓜,是炎炎夏日最長見到的果蔬之一。因其營養豐富而深得人們的喜愛,又因其適應性強而被老農廣泛種植。但在老趙的家鄉,對於黃瓜的管理,有著「種瓜易,高產難」一說。
黃瓜具有喜光、喜溫、喜濕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的特性。這也導致了黃瓜最忌連續的陰雨天氣,連續的陰雨天氣會使光照供給補足,土壤溫度降低,並使瓜地出現澇災,影響到黃瓜的產量,嚴重者還會導致黃瓜植株死亡。
那麼,長期陰雨天應該如何管理呢?
1、排水防澇
在連續的陰雨天氣,首先要做的便是給瓜地排水防澇,防止黃瓜根本長期寖泡在水中,影響黃瓜根部對氧氣的吸收。
2、疏鬆土壤
連續的陰雨天氣過後,應及時給黃瓜根部進行鬆土,目的有兩個:一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防止黃瓜根部出現腐爛現象。二是讓陽光給土壤殺菌,防止陰雨天氣後滋生大量的病菌。三是防止高濕高溫後,土壤出現板結情況。
3、撒草木灰
在黃瓜地上撒草木灰,不僅能稀釋掉土壤中多餘的水分,而且還能起到疏鬆土壤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草木灰養分充足,所含礦物質元素較多,是天然的有機肥,此外,草木灰還含有弱鹼性,具有消炎殺毒、預防病菌蟲害的作用,還是天然的殺蟲劑。使用草木灰,可謂一舉多得。
4、稻草遮擋
使用稻草遮擋黃瓜根部,不僅能起到保肥作用,防止草木灰隨風吹走,遇水流淌,而且還能起到保暖的作用,防止地溫過低而導致黃瓜停止生長。此外,稻草易腐爛,腐爛之後又是天然的有機肥。
9. 冬春季節如何進行黃瓜苗期管理
黃瓜喜溫暖,不耐寒,葉片較大,生長速度快;根系不發達,耐旱、耐肥較弱,根系以主根為主,側根不發達,而且木栓化較早,斷根後恢復能力較差,不適合多次移植和大苗定植。苗期的日照時數和溫度條件對雌花形成的節位和數量有很大影響,所以黃瓜育苗技術要有較高水平,才能育出壯苗。
(1)溫度管理
黃瓜育苗時,多數不行分苗移栽,直接播在營養缽或穴盤中。播後到開始出苗,應控制較高床溫,促使快出苗,一般為25~30℃,經2天左右開始出苗,長期的低溫過濕會發生爛苗現象。待80%左右出苗後,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5℃,防止溫度過高,尤其是夜間溫度過高,造成胚軸伸長,小苗徒長;同時還要防止夜溫過低,濕度過大發生漚根現象。
小苗長出心葉後,白天溫度可保持20~25℃,夜間15~18℃。在小苗一葉一心時,黃瓜苗就開始花芽分化了,要適當地降低夜間溫度有利於雌花提早出現。白天20~25℃,不超過28℃,陰天18~22℃;夜間12~15℃,不超過17℃,不低於10℃,直至4葉1心。定植前一周煉苗,白天15~20℃,夜間8~10℃。(2)光照和水肥管理
黃瓜屬短日照作物,光照強度和光照時數對黃瓜幼苗雌雄化形成比例有很大影響。注意增加苗床的光照強度,有利於雌花的形成和節位的降低。日照時數控制在8小時左右。及時清除薄膜上的灰塵和棚內的水滴。
苗期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土壤含水量適當增高20%~22%,有利於雌花發生和降低第一雌花著生節位,但要控制澆水次數,澆水過多易降低苗床溫度,引起病害。澆水要在晴天上午,澆水後要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
苗床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一般不必追肥,但床土中氮肥不宜過多,否則氮肥多,床土乾旱,會使第一雌花節位升高,影響早期產量。
(3)病蟲害防治
用氧化亞銅粉劑拌種,用葯量是種子重量的0.3%~0.4%,或出苗後定期噴施普力克400~600倍液可防治黃瓜猝倒病;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可預防炭疽病和枯萎病。育苗溫室內用百菌清煙霧劑熏蒸1~2次,可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有利於控制霜霉病和炭疽病的發生。
注意蚜蟲和白粉虱的防治。噴施40%的樂果乳劑1000倍液,功夫2000倍液,好年冬1000倍液,蟲蟎克1500倍液防治蚜蟲,還可用滅蚜乳油加上發煙劑進行熏煙。在育苗前清理育苗場所的雜草及殘株爛葉,用敵敵畏熏蒸,而且在通風口上加上尼龍紗網,阻擋外來蟲源。發現白粉虱時可噴施25%撲虱靈2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1%溴氰菊酯,噴葯最好在清晨或傍晚。還可進行黃板誘白粉虱,在硬板上塗上橙黃顏色,再塗上一層黏液,利用白粉虱的趨黃性,將它粘在黃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