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科學、高效的種植茼蒿
茼蒿是菊花科、兩年生的植物,具有挺高的經濟價值,是不少市民餐桌上必備的一道菜。茼蒿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具有開胃消食,清血養心的療效。目前,我國用於種植茼蒿的面積頗大,但對於種植戶來說,提高茼蒿的產量才是關鍵。那在種植過程中,應該如何養殖才能提高茼蒿的產量。
第三,茼蒿的葉片管理。茼蒿葉片品質對茼蒿最後的成品價值有關鍵性作用,也是評判茼蒿產量的標准。如果想要提高茼蒿的產量就需要對葉片做好保護工作,避免葉片出現疾病蟲害等問題。平常要多加觀察和注意,及時發現問題可以做進一步的治理。關鍵是提前做好預防,並在後續管理中不斷加強條件,確保植株的健康。一旦發現有植株出現疾病蟲害現象,要及時查明原因,然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第四,防止出現倒伏現象。如果在種植過程中,栽種密度過高、澆灌工作不到位或者晝夜溫差小都會導致茼蒿出倒伏現象,這對茼蒿的產量會產生影響。因此,在管理過程中,要控制好澆灌水量以及植株之間的種植密度,植株和植株之間要間隔3厘米,保證植株有合適的生長空間。
② 茼蒿如何種植 茼蒿種植種時間和種植方法
茼蒿的種植方法如下:
播種時間一般春、秋兩季栽培為好。在南方地租,春、秋、冬三季均可栽培。
播種方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多以直播為主。將種子均勻撒播在培養土上,播後覆土後度以1厘米左右為宜,澆透水,保溫保濕。4-5天即可出苗,在幼苗長至2-3片真葉時,需要間苗。
播種器皿在陽台、天台、或庭院種植茼蒿,可選用的栽培容器有花盆、木盆,專業栽培箱、泡沫塑料箱等,耕層深度以20厘米為宜。
生長周期茼蒿一般生長期在40-50天,植株高20厘米左右即可採收。
溫度要求茼蒿性喜冷涼,不耐高溫,在10-30℃溫度方位內均可生長,以15-20℃為最適生長溫度。12℃以下生長緩慢,29℃以上生長不良。
光照要求茼蒿對光照要求不嚴,一般以較弱光照為好。
水分要求喜水,生長期內不可缺水,應保持土壤濕潤。
管理要點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苗高10-12厘米開始追肥。茼蒿可連續採收2-3次,每採收一次,追施相同數量的肥料。
③ 怎麼種茼蒿,茼蒿的種植方法
蔬菜大棚茼蒿生長期短,播種後40~50天即可收獲。大棚茼蒿對環境適應性強,很少遭受病蟲的危害,栽培管理簡單,非常適宜蔬菜大棚深冬季節生產,是冬季蔬菜大棚生產葉菜類蔬菜的理想品種。下面,把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品種選擇
在北方地區一般選擇小葉茼蒿,又稱花葉茼蒿和細葉茼蒿。葉片為羽狀深裂,葉形細碎,葉肉較薄,且質地較硬。嫩莖及葉片均可食用,以抗寒性強、生長期短、香味濃郁深受消費者歡迎,極適宜北方地區蔬菜大棚栽培。
二、施肥整地
茼蒿播種前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3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50~70公斤、碳酸氫銨50公斤。均勻撒在地面上,深翻深耕後,摟平作畦,畦寬1~1.5米,並用腳輕踩一遍,以防澆水後下陷。
三、准備播種
選用蔬菜大棚種植茼蒿,最好選在12月上旬進行播種,這樣生產的茼蒿就可趕在春節前上市,此時蔬菜價格普遍較高,容易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無論是干籽播種還是催芽播種,都可以分為撒播和條播。在條播時,在畦內按照15厘米左右開溝,溝深為1厘米。在溝內用壺澆水,水滲後即撒播種子,用取出的溝內的土均勻的撒布覆蓋。蓋土後,再取出相鄰的待播畦內的表土,准備下一輪播種,一般畝播種量為1.5~2.0公斤。
四、茼蒿播種後的管理
1、控制好水肥
蔬菜大棚茼蒿播種後要保持地面的濕潤,以利於出苗。苗高3厘米時澆頭遍水,全生育期需要澆水2~3次。苗高9~12厘米時,追第一次肥,隨水每畝沖入速效氮肥10~15公斤,共追肥兩次。
2、控制好溫度
蔬菜大棚茼蒿播種後溫度可稍高一些,晴天白天在20~25℃,夜間在10℃,4~5天後可出苗,出苗後白天15~20℃,夜間在8~10℃,但是一定要防止高溫燒苗。
3、間苗
茼蒿幼苗長有1~2片真葉時,開始間苗,撒播時,苗距4厘米見方為宜。採用條播的方法,須疏間過密的苗子。
五、病害防治
蔬菜大棚茼蒿主要病害有葉枯病、霜霉病等。在發病初期,噴施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的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隔5~7天一次,連續噴2~3次。
六、採收
蔬菜大棚茼蒿採收分為一次性採收和分期採收。一次性採收是在播後40~50天,苗高20厘米左右,貼地面割收。分期採收有兩種方法:一是疏間採收,二是保留1~2個側枝割收。每次採收後,澆水追肥一次,以促進側枝的萌發和生長,隔20~30天,可再收割一次。每畝每次的採收產量為1000~1500公斤。
④ 茼蒿怎麼種植方法
1、基質選擇:茼蒿喜歡疏鬆透氣良好的基質,可以用園林土、腐熟土、泥塘按一定比例而成,然後施入少量的碧卡顆粒肥混合。
2、溫度管理:最適合它的溫度是17℃--20℃,冬過春來的時候最好用塑料薄膜用來保溫,天氣變暖再將薄膜揭開,25℃以上要加強周圍通風。
3、水分管理:幼苗出土後進行澆水,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就可以,禁止土壤裡面有多餘的存水。
4、養分管理:每隔將近一個月使用一次尿素溶液,每隔一個月使用適量的氮磷鉀肥就可以了。應該注意,不能用沒有腐熟過的肥料,會把它的根給燒壞的。
⑤ 種植茼蒿需要注意什麼呢它的生長期間怎麼樣管理呢
茼蒿喜歡溫度適宜,但不耐高溫,生長溫度在20度左右,最為合適,高溫在28度就不力茼蒿菜的生長,低溫2度也可以生長,種子在12度即可能發芽,但是在20度時發芽速度極快。大田種植茼蒿菜,選地很重要,茼蒿菜根系分布淺,選擇疏鬆、透氣的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地塊有利茼蒿菜的發育生長,為高產量奠定了基礎。
⑥ 茼蒿的種植方法和步驟分別是什麼
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茼蒿適合在土壤比較濕潤、疏鬆、肥沃的土地,在播種前首先需要整地,使土地疏鬆之後要施肥,從而保證土壤的肥沃。
2、播種方式:茼蒿最常見的播種方式就是直播,直接在土地里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播種,第二就是還可以移栽,也就是說在別的土地上撒滿種子,等到它長出幼苗之後,在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栽種。
3、除草施肥:在茼蒿剛冒出頭的時候就要開始給它澆水,長到大概5-10厘米的時候,就要開始進行除草,除草的方式就會按照間隔將夾雜長在茼蒿中的雜草拔掉就好,同時也可以將密度比較小的植株拔掉用來出售或自己食用,在除完草之後就要進行最後一次施肥,一保證茼蒿的營養供給和鮮嫩程度。
4、溫度與水分:茼蒿適合在比較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所以在春季和冬季需要利用大棚進行種植,以保持它所有的溫度,但在溫度過高時要及時打開通風,不然會燒壞。而且要保持土壤的濕潤,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要澆水。
5、疾病預防與採收
由於溫度和水分的原因茼蒿一般會得霜霉病,所以要用普立克立馬進行防治,不然會大大降低產量。在茼蒿長到15-20厘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採收了,一般每隔二十來天收一次,以免影響質量。
種植時間
茼蒿種植的時間一般是春季和秋季,由於很多人喜歡吃茼蒿,所以現在也有一些地方在冬季會利用大棚種植茼蒿。
一般吃過茼蒿的人都知道它有一股氣味,喜歡的人會覺得很好聞,不喜歡的人自然就覺得難聞咯,所以對於害蟲它們也是有選擇性覓食的,它們也不喜歡茼蒿的氣味,所以茼蒿是一種非常健康的蔬菜。
⑦ 怎樣科學的種植茼蒿
吃火鍋時羊肉卷和茼蒿缺一不可,茼蒿用處多,總是供不應求,培養茼蒿效益高。茼蒿,生長期短,一般在40-70天之間,適合在弱光下栽培,在陰涼環境下生長快,產品質量好,產量高。那麼怎樣科學的種植茼蒿呢?
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茼蒿喜冷不耐高溫。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7 ~ 20℃,12℃以下或29℃以上生長不良。它能承受0℃的短期低溫。種子能在10℃以上發芽,15 ~ 20℃發芽最快。茼蒿喜歡潮濕,不耐澇。疏鬆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是最好的種植方法,土壤要經常保持濕潤。營養需求以氮為主,鉀次之,磷較少。對光線要求不嚴格,耐弱光。高溫長日照容易造成抽薹開花。
3.害蟲控制
①立枯絲核菌:適時播種,防止過密播種和幼苗過度生長;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抗病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晴天中午交替用葯。
②葉斑病:旋轉;發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
③核盤菌:播種前,用10%的生理鹽水沖洗種子並消毒;高畦種植,避免部分施氮肥;發病初期,用50%融菌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40%菌禾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0%普瑞德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
④小菜蛾:避免重茬,及時清除田間病葉。發病初期噴施杜邦康寬、BT乳劑或5%氟啶脲EC 3000倍液。
⑤菜青蟲:避免重茬,清潔農村。溫度在20℃以上時,可噴灑500 ~ 800倍BT乳劑進行防治。田間病害可通過噴施阿維菌素或5%氟啶脲進行防治。
⑥斜紋夜蛾:蔬菜採收後,及時深挖土壤,及時清除蟲卵和篩狀破損葉片。誘殺成蟲,用糖、酒、水、醋按3: 1: 2: 4的比例,加入少量敵百蟲製成糖醋液誘殺成蟲。田間噴施杜邦康寬、凱恩、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阿維菌素等防治。
⑧ 茼蒿的種植方法
種植茼蒿多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它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的土壤中,種之前要先給土壤施足底肥,每畝施1500-2000千克的有機肥,之後翻耕耙平作畦。將種子撒播或條播到土壤中,鎮壓後適當澆水,出土前需要覆蓋地膜。幼苗長到10厘米高的時候,可以進行間苗。
一、種植時間
茼蒿的耐寒性不錯,因此可以在春季、秋季和冬季進行種植。其中春季播種多在3-4月份,秋季播種則在8-9月,冬季播種選在11-12月之間。由於它不耐高溫,所以不能在夏季種植,以免幼苗生長受到影響。
二、整地施肥
茼蒿和很多植物一樣,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的土壤中,良好的排水性可以避免根部被淹。通常在播種前要施足基肥,每畝補充1500-2000千克的有機肥,還要加入20-25千克的磷酸二銨,將其均勻撒在土裡,之後翻耕耙平作畦。
三、進行播種
茼蒿播種通常採用撒播或條播。播種後要覆蓋1厘米的土壤,之後要適當鎮壓,以免澆水的時候,種子隨水流走。如果種植的時間較早,氣溫還比較涼爽,為了避免幼苗受凍,需要在出土前覆蓋地膜,給它防寒保暖。
四、田間管理
茼蒿長到10厘米的時候,需要進行間苗,小葉的株行距為3-5厘米,大葉則要保持在20厘米左右。同時還要適當除草,澆水要澆足,保持土壤濕潤。每次採收前的10-15天要追施一次肥料,通常用硝酸鉀和尿素。
⑨ 茼蒿應該在什麼時間種植應該怎樣管理
現在其實有很多菜農朋友為了圖方便,圖掙錢快而選擇一些生長周期較短的作物來進行栽培,比如茼蒿就是其中的一種,茼蒿從播種到收獲一般五十天左右就可以了。茼蒿的適應性極強,又耐旱,還不用特別的精心呵護和管理,所以大棚茼蒿種植的人還是有不少的。
四、防治病蟲害
為了避免病蟲害對茼蒿的傷害,一般一個星期的樣子,就要給茼蒿打葯。一般打3次就可以了。
五、收獲
茼蒿的收獲,一般是一次性收獲。茼蒿種植50天左右的樣子,等茼蒿苗長到20厘米左右就可以收獲了。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⑩ 茼蒿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茼蒿種植時間和方法
6、澆水施肥
茼蒿的幼苗出土後就開始澆水,一般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而且每隔25天追加一次尿素溶液,每隔一個月施加適量的翠姆礦質磷酸二氫鉀即可。
7、分苗除草
當小苗長到10cm的時候,一般進行分開栽培,保持行距3~5cm的行距,切記不能過密即可,而且及時的清理土壤上面的雜草,保持良好的養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