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正常氣壓是多少
擴展閱讀

正常氣壓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18 17:01:18

❶ 正常大氣壓是多少

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1013百帕。因為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換算得出1013百帕。

氣象上常用的測定儀器有液體(如水銀)氣壓表和固體(如金屬空盒)氣壓表兩種。氣壓記是由安裝在溫度少變,光線充足的氣壓室內的氣壓表或氣壓計測量的,有定時氣壓記錄和氣壓連續記錄。

人工目測的定時氣壓記錄是採用動槽式或定槽式水銀氣壓表測量的,基本站每日觀測4次,基準站每日觀測24次。氣壓連續記錄和遙測自動觀測的定時氣壓記錄採用的是金屬彈性膜作為感應器而記錄的,可獲得任意時刻的氣壓記錄。

氣壓以百帕為單位,取小數一位;有的也以毫米水銀柱高度為單位,取小數兩位。米與百帕的換算關系是

1佰帕=0.750069毫米(水銀柱高度)≈3/4毫米(水銀柱高度)

1毫米=1.333224百帕≈4/3百帕

大氣壓形成

氣象上的氣壓是大氣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作用於空氣的重之外,尚有空氣的密度,空氣作曲線運動時產生的慣性離力,這些水平力的不同組合,構成不同大氣壓強。

某地的氣壓值等於該地單位面積上大氣柱的重量高度愈高,壓在其上的空氣柱愈短氣壓也就愈低因此,氣壓總是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❷ 標准大氣壓是多少

標准大氣壓被定義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

標准大氣壓值的規定,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幾次變化的。最初規定在攝氏溫度0℃、緯度45°、晴天時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為標准大氣壓,其值大約相當於760mm汞柱高。後來發現,在這個條件下的大氣壓強值並不穩定,它受風力、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而變化。於是就規定760mm汞柱高為標准大氣壓值。但是後來又發現760mm汞柱高的壓強值也是不穩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g值也隨緯度而變化。

為了確保標准大氣壓是一個定值,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聲明,規定標准大氣壓值為

1標准大氣壓=101325 N/㎡

《教學參考資料》初中物理第一冊

標准大氣壓(QNE):是指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其值為1013.2百帕(或760mm汞柱高或29.92英寸汞柱高)。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1]。空氣可以向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43年,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cm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cm後就不再下降了。這4cm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於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准確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標准狀態下為1.01×10^5Pa。 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大氣壓到底有多大人們還不清楚。11年後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一般說來,陰雨天的大氣壓比晴天小,晴天發現大氣壓突然降低是將下雨的先兆;而連續下了幾天雨發現大氣壓變大,可以預計即將轉晴。另外,大氣壓的變化跟溫度也有關系。因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准」: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既然是「標准」,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確性。從有關資料上查得: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kg/m^3,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N/kg。於是可得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

P水銀=ρ水銀gh

=13.595×10^3kg/m^3×9.80672N/kg×0.76m

=1.01325×10^5Pa。

這就是1標准大氣壓的值,記為1atm。

國家標准GB1920-80 標准大氣(30公里以下部分)規定:選取1976年美國標准大氣,其30公里以下部分作為我國國家標准,30公里以上部分可參考使用。標准重力加速度g=9.80665 N/kg,海平面絕對溫度T=288.150 K,海平面空氣密度ρ=1.2250 kg/m^3。

在最近的科學工作中,為方便起見,有另外將1標准大氣壓定義為100kPa的,記為1bar。故現在提到標准大氣壓,也可以指100kPa。

❸ 正常人日常生活中的標准大氣壓是多少

正常人日常生活中的標准大氣壓是101.325kPa。

一個標准大氣壓是這樣規定的:把溫度為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水銀氣壓表上的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相當於1013.25百帕)。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隨高度的變化情況: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3)正常氣壓是多少擴展閱讀:

大氣壓的生活應用

1.高壓鍋:高壓鍋中封閉了空氣,給高壓鍋內空氣加熱時,鍋內氣體壓強增大,使鍋內的水沸騰時溫度更高,更容易煮熟食物。

2.真空吸盤:可以依靠外界大氣壓將其壓在牆上,可以掛東西。

3.拔罐頭療法:中醫中有一種玻璃罐,將其加熱時迅速按在人體某部位,等罐內空氣冷卻後,會被外界氣壓按在皮膚上,此時用力拔下玻璃罐,會吸出人體內有害的毒血,有利於康復。

4.飛機飛行:飛機機翼上方呈流線型,當空氣流過機翼時,一部分空氣從飛機機翼上方流過,一部分空氣從機翼下方流過,因為機翼上方為流線型,所以空氣要在相同的時間內流過不同的距離則速度不相同,機翼上方空氣流速較大,大氣壓較小;下方很平,空氣流速較小,大氣壓較大。

於是,飛機在高速行駛時,機翼下方的大氣壓大,而機翼上方的大氣壓小,機翼上下的壓力差使飛機獲得了升力。

❹ 正常氣壓是多少MPa

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百帕(毫巴)。

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的重量。氣壓大小與高度、溫度等條件有關。一般隨高度增大而減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氣壓的差異引起空氣的流動。

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

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百帕)

1毫米水銀(汞柱)柱高=4/3百帕(百帕)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水銀(汞柱)柱高

(4)正常氣壓是多少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通常有平衡條件法和牛頓運動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計算 而且有時測的值不準,一切都應以實際為准)。

1、在托里拆利測出了氣壓後,人們通過公式p=F/S,求出了在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有多少的質量。再套用空氣的密度,求出體積,再除以質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氣圈頂部的距離。

2、已知:氣體體積、物質的量、絕對溫度時,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氣體壓強(其中R是常數,R=8.314帕·米3/摩爾·K或R=0.0814大氣壓·升/摩爾·K)。這個公式還有變形公式pV=mRT/M、p=ρRT/M。

3、p=p水銀gh 【水銀密度*9.8*水銀柱高=標准大氣壓】

❺ 標准大氣壓值為多少

1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標准大氣壓值的規定,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幾次變化的。最初規定在攝氏溫度0℃、緯度45°、晴天時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為標准大氣壓,其值大約相當於76厘米汞柱高。後來發現,在這個條件下的大氣壓強值並不穩定,它受風力、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而變化。於是就規定76厘米汞柱高為標准大氣壓值。但是後來又發現76厘米汞柱高的壓強值也是不穩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g值也隨緯度而變化。
為了確保標准大氣壓是一個定值,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聲明,規定標准大氣壓值為
1標准大氣壓=101325牛頓/㎡
《教學參考資料》初中物理第一冊
標准大氣壓(QNE):是指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其值為1013.2百帕(或760毫米汞柱高或29.92英寸汞柱高)。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向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大氣壓到底有多大人們還不清楚。11年後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厘米後就不再下降了。這4厘米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於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准確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標准狀態下為1.01×10^5Pa。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一般說來,陰雨天的大氣壓比晴天小,晴天發現大氣壓突然降低是將下雨的先兆;而連續下了幾天雨發現大氣壓變大,可以預計即將轉晴。另外,大氣壓的變化跟溫度也有關系。因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准」: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既然是「標准」,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確性。從有關資料上查得: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千克/米3,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牛/千克。於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
p水銀=ρ水銀gh
=13.595×10^3千克/立方米×9.80672牛/千克×0.76米
=1.01325×10^5帕。
這就是1標准大氣壓的值,記為1atm。
在最近的科學工作中,為方便起見,有另外將1標准大氣壓定義為100kPa的,記為1bar。故現在提到標准大氣壓,也可以指100kPa。

❻ 氣壓一般的范圍是多少正常

呼氣末正壓的正常值范圍在3-6cmH2O,呼氣末正壓臨床上是用呼吸機控制呼吸,或者輔助呼吸的時候,呼氣末期在呼吸道保持一定的正壓,主要用來治療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呼吸機傳送一定流量的氣體進入到肺部,吸氣的時候呼吸道和肺泡內處於正壓的狀態。在呼氣一直到呼氣末氣道開放的時候,口腔、氣道以及肺泡壓力均高於大氣壓的機械通氣類型,它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氣和氧合,提高動脈血氧分壓。

❼ 人體適宜的氣壓是多少百帕

一般正常人日常生活中的標准氣壓是101.325kPa。即1013.25百帕。

氣壓(atmospheric pressure)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在數值上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所受到的重力。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它的存在。氣壓的國際制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氣象學中,人們一般用千帕(kPa)、或使用百帕(hpa)作為單位。其它的常用單位分別是:巴(bar,1bar=100,000帕)和厘米水銀柱(或稱厘米汞柱)。氣壓不僅隨高度變化,也隨溫度而異。氣壓的變化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

標准大氣壓。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

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由於各國所用的重量和長度單位不同,因而氣壓單位也不統一,這不便於對全球的氣壓進行比較分析。

因此,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

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水銀(汞柱)柱高

❽ 車胎氣壓多少算正常

車胎氣壓在230到250kpa是正常的。

根據國際GBT2978-2008標準的規定和要求標准型輪胎:2.4-2.5bar,增強型輪胎:2.8-2.9bar,最高氣壓不應大於3.5bar,這樣既可保證安全的駕駛和舒適性,也能使油耗降到最小。

胎壓過高的話那麼輪胎中間磨損加快,導致輪胎磨損不均勻,輪胎與路面的接地面積變小,輪胎抓地力減少,不利於行車安全(尤其在濕滑路面時),另外輪胎氣壓過高會使輪胎太硬,其減震效果變差,乘坐舒適性變差,

過高的胎壓在炎熱的夏季也容易爆胎,而胎壓過低會使輪胎中間磨損的少,兩邊磨損的多,也導致磨損不均勻,另外還增加的輪胎的滾動阻力,使車輛的油耗升高,而且胎壓過低同樣容易爆胎,因為胎壓過低,輪胎偏軟,在高速行駛時輪胎反復擠壓變形,導致產生大量的熱,從而發生爆胎。


胎壓調節:

胎壓跟季節、路況、輪胎新舊程度等等因素也有關系,夏天的話盡量按汽車輪胎標准氣壓的下限,現在是冬天應該以汽車輪胎標准氣壓為原則適當進行調高0.2bar,如果是要行駛顛幅較大路面適當按汽車輪胎標准氣壓調低胎壓0.1-0.2bar。

❾ 正常空氣大氣壓大概多少

標准大氣壓的值為:101.325kPa,是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

一個標准大氣壓是這樣規定的:把溫度為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水銀氣壓表上的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相當於1013.25百帕)。

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1標准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准大氣壓=1.01×10^5 N/㎡)。100kPa=0.1MPa。

(9)正常氣壓是多少擴展閱讀: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准」: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既然是「標准」,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確性。

從有關資料上查得: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千克/m³,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牛/千克。於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

p水銀=ρ水銀gh=13.595×10^3千克/m³×9.80672牛/千克×0.76米=1.01325×105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