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成年消費退款流程
未成年人消費退款流程如下:
1、在微信里搜索騰訊客服,輸入未成年人充值游戲,然後他會問你問題,你就回復父子或者母子;
2、她會讓你填資料,你就按照資料上面如實填寫就好。審核通過會讓你驗證賬號等等,就按她步驟一步步來。這些弄好之後會打電話給父親或者母親確認和孩子的關系;
3、確認之後就填寫剩下的材料,根據提示填,有出生醫學證明下面的其他材料可以不填;
4、審核過就會把錢返到原賬戶。
未成年消費退款需要看具體情況來確定。我國法律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B. 微信支付未成年可以實名認證
微信支付未成年可以實名認證,方法如下:
1、首先打開微信APP,選擇紅色箭頭所指的「我」功能如下圖所示:
C. 如何解除未成年人因為消費問題而被封的賬號
如果因為未成年人消費問題賬號被封,想要解封的話,可以聯系該軟體客服詢問是否可以進行解封。
未成年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在其他國家,未成年人被定義的年齡范圍並不完全相同。中國針對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020年5月,最高檢等9部門共同建立《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規定9類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關單位和個人須立即報案。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第二次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對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規定作出調整。
D. 識別未成年賬號怎麼重新識別
方法就是(非官方的)
找到一套 姓名和身份證 配套的
到你的網游官網上 注冊你的身份信息。
什麼是疑似未成年人帳號?如何判斷?
簡單講就是經實名驗證顯示為成年人,但其實可能是未成年人在操作的帳號。比如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之一是,孩子通過冒用家長的身份信息,來繞過健康系統對其限玩、限充和宵禁的約束機制。
關於疑似未成年人帳號,我們會進行專門的數據分析,通過AI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手段,針對用戶游戲內行為特徵進行判定,包括用戶所屬年齡段、游戲時間及其他游戲內行為都一起納入,作為身份判定的參考標准。
為了防止被黑產洞悉規則,我們不方便透露更具體的細節信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僅僅是打游戲「菜」,並不會作為判定疑似未成年人的依據。
E. 未成年人消費問題限制游戲登陸怎麼解決
摘要 你好,首先我們打開游戲的消費限額的選項,進入之後,點擊輸入密碼就可以點擊取消未成年人的游戲消費限額。
F. 未成年游戲消費賬戶信息怎麼填
就把它一共消費了多少塊錢給填寫上去就行了。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的通知》,針對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路游戲問題,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路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游戲服務。
嚴格落實網路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各級出版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有關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未嚴格落實的網路游戲企業,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通知提出,要積極引導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監護責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通知出台的背景。
近年來,我國網路游戲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切,廣大家長反映強烈。國家新聞出版署高度重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工作,2019年印發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的通知》,採取一系列舉措辦法。
建成國家新聞出版署網路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並實現合規上線運營游戲全部接入,為深入推進防沉迷工作打下了基礎。近期,不少家長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使許多家長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
希望採取切實可行措施,嚴格落實實名驗證,進一步限制、壓縮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游戲服務的時段時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關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培養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
針對社會反映的未成年人過多過度使用網路游戲問題,國家新聞出版署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印發了通知,對網路游戲防沉迷工作提出具體明確要求,著力推動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會效果,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G. 未成年人消費問題,游戲號被永久封了,怎麼辦
年滿18周歲自動解除。除此以外沒法解除。
為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未滿18周歲的用戶都將受到防沉迷系統的限制,在成年後,將會解除對你的防沉迷限制策略(因游戲品類不同,具體的限制策略請以游戲內的實際觸發為准)。
游戲背景
神明乘坐方舟穿越無邊的宇宙,降臨王者大陸。他們利用宇宙最強大的力量——方舟核心,將傳奇英雄的基因注入新人類,創造了那些為人熟知的英雄。依靠方舟核心,十二座奇跡拔地而起,昭示著那個時代的榮光。
然而無上的力量滋生慾望,慾望帶來戰爭。暗夜籠罩大陸,奇跡的光芒被掩映。為了防止戰爭再次降臨,神明將方舟核心封印在長安大門之後,留下隱秘的暗示——解封方舟核心的線索,蘊藏在十二奇跡之中。
H. 未成年人如何通過支付寶認證
你是要買,還是賣?買的話不用認證的,只要申請個賬號,把錢沖進去就可以了,還有你是怎麼沖的,銀行卡還是網店沖,我十四歲,同學什麼都很多在網上買東西,提現的話是要證件的,我沒有提過,不過有出生證,學籍卡或者證件就可以了吧,網匯E就是去網點充值,也就是去郵局,帶好錢就可以了,支付寶賬號名字無所謂,有身份證就可以,因為小孩是沒有身份證的,不過,你要這么多操作最好讓你爸媽知道,因為一開始買東西,支付寶是安全的,要用身份證什麼的,小孩可能有點問題
I. 騰訊游戲未成年人消費關懷經申請到了第二步,游戲賬號驗證,這個需要怎麼操作嗎到這里之後還需要多久
這個不需要,這個是客服查你手機賬號,那個游戲怎麼樣的?,你不用擔心,他查完之後就會有顯示
J. 被未成年退款怎麼查看具體用戶
你好,一般是不可以看到具體用戶的。但是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判斷識別是否為未成年人身份。
一、 產品消費群體
不同的游戲在設計之初就有不同的目標群體,如《戀與製作人》、《無法觸碰的掌心》等乙女向游戲的受眾一般為女性,《傳奇世界》、《藍月傳奇》等傳奇類游戲的受眾一般為成年人等。
因此,游戲面向群體的年齡、性別可以作為充值人身份判斷的重要參考因素。
比如在(2016)魯1302民初13982號案中,法院認為《全民槍戰》屬於男性向游戲,尤其對於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玩家大多為男性,其母親玩該游戲的可能性較小。(2019)粵0192民初36118號案中,法院認為法院認為《奧特曼傳奇英雄》是青少年普遍喜愛的游戲類型……案涉充值行為的實際操作人為劉某具有高度蓋然性。
二、用戶注冊信息
用戶注冊時的密保問題答案可能是自己的出生日期,自己的學校信息,上述信息均可以作為未成年人身份判定的重要參考因素。此外,部分游戲可通過微信、微博、QQ等第三方賬號登錄,上述賬號的實名信息也可以反映游戲賬戶的主體信息。
三、當事人自述
未成年人的自述對充值人員身份的認定有重要參考價值。
如在(2018)粵0305民初21356號案中,原告即提交了《視頻》《詢問筆錄》用以證明充值人員身份,用以證明原告在父母親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了充值行為。當然,該案法院最終認定上述證據不足以證明系未成年人私自充值消費,原告最終敗訴。但從游戲公司的角度講,在審查材料或者質證環節,可以結合游戲內行為、當事人多次自述內容是否有沖突、當事人與監護人陳述是否有沖突等多個方面綜合判斷充值人員身份。
四、游戲內時間特徵
游戲內時間特徵也是法院判斷是否未成年人的參考因素。游戲公司可以調取賬戶的充值記錄、賬單明細、登陸時間等證據,核實該賬戶使用/充值時間是否符合未成年人的學習放假安排及生活作息習慣。一般而言,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一般為周末、假期或平日的晚上。
如(2016)魯1302民初13982號案件法院即認定「從在案證據來看,游戲幣充值時間大多發生在2016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國慶節學生放假期間,或其他時間的周五、六、日晚上,該段時間相對學生來說,學習時間相對寬松,也正是大多學生緩解緊張的學習生活,放鬆自己的時間。 」
五、充值特徵
由於未成年人多為在校學生,其活躍時間、充值時間一般比較規律,主要集中在課余(如工作日晚上,周末等)和寒暑假,或者其他缺乏監護人監管的時間段,充值時間集中於此的,法院判斷為未成年人的可能性較高。此外,法院還會考慮未成年人的消費行為類型與未成年人年齡、心智、社交、智力是否符合。
如(2016)魯1302民初13982號案件法院即認定「在2016年10月1日至10月7日七天的時間內,充值次數達近百次,充值面額近10萬元,與青少年無風險意識的心理特徵相符,不可能系成年人所為。」
(2020)粵01民終6372號案件中法院認定「在2018年11月4日的9時15分至19時51分期間,密集為充值賬戶ID99×××32購買兩次12個月的會員服務和大額充值U點,與正常成年人的消費習慣不符。」
六、游戲內行為特徵
未成年人在游戲中的行為特徵也可能成為參考因素,比如游戲昵稱和頭像的設置,言談舉止等,均可以用以判斷充值方身份。
如在(2020)粵01民終6372號案件中法院認定「該充值賬戶後續使用U點為昵稱為『阿影不愛吃西瓜』『笨笨不是死豬』的游戲角色充值,更符合未成年人角色命名偏好。」
七、游戲外行為特徵
除了游戲內的行為特徵,游戲外的行為也不能忽略。一般而言,家長發現自己孩子高額充值後,往往會教育孩子並採取合理措施,制止其繼續實施高額充值、打賞行為。對於申訴或起訴後仍繼續消費的,則很可能是成年人在操作該賬號,類似的證據可以在庭審中提交給法院參考。
如在(2019)粵0192民初1726號案件中,被告即提交了涉案賬戶的登錄和充值記錄,擬證明該用戶多次登錄和充值,且在投訴和起訴後仍然多次登錄和充值。
八、游戲內人物社會關系
未成年人玩游戲往往會和同學一起玩,通過考察賬戶的好友等信息,也可以體現出玩家的年齡特徵。比如好友有實名的未成年人或可以判斷為未成年人的,則該賬號有較高可能性是由未成年人操控的。
九、 其他數據
除了上述八項因素外,部分因素在實踐中也可以作為判斷的參考因素。比如,通過橫向縱向對比注冊/登錄/充值IP、IMEI手機序列號、賬號歷史游戲情況,來綜合判斷賬號有無未成年人偷玩父母手機游戲的可能。
如(2019)粵0192民初1726號案件中,被告即抗辯稱「自2018年11月起開始登錄使用,登錄網路環境是WIFI,大部分登錄時間是工作日。涉案的充值行為的發生時間是在工作日工作時間內。而張某是一名在校在讀學生,在工作時間內頻繁使用WIFI登錄游戲,是完全不符合學生行為特徵。」
當然,法院一般只會選擇某個或者某幾個因素判斷,進而認定充值方身份。但對游戲公司而言,無論是投訴階段的身份審核還是應訴階段的證據整理,都可以將上述因素清單化、流程化,進而准確判斷充值方身份,掌握訴訟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