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食品葯品監督局投訴需要費用么
那你就去舉報唄,直接打投訴電話,注意留好剩餘的樣品作證據(很重要)
投訴的時候 可以打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或者工商局(市場監管局)的投訴電話,不清楚的可以直接網上搜索 地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或者市場監管局),登錄官網,查看投訴舉報方式。打電話要說清楚過程和訴求,留好證據,請他們幫忙檢測,調查。
說實話很麻煩,你要想堅持討回公道的話就必須有耐心,積極溝通,如果你自己搖擺不定,也就別指望別人對你的事上心,自己斟酌吧
差點忘記說了,投訴不要錢
2. 請問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日常工作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日常工作主要是草擬文件、轉發市局文件、組織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開展各季度食品抽驗(具體工作因地方不同而有所不同)、編寫食品安全信息、保健食品廣告檢測等。
目前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科主要工作是:負責對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
另外,政府的食品葯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也設在葯監局,區食品葯品安全委員會主要職能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區有關食品葯品安全的方針、政策;協調實施全區食品葯品放心工程;定期分析全區食品葯品安全形勢;協調食品葯品聯合「打假」行動;協調處理食品葯品安全重大事故;定期聽取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部門工作情況匯報;督導各部門食品葯品安全責任落實情況。
目前正在進行機構改革,改革以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將負責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
3. 食品流通許可證具體去哪個部門辦理呢
食品流通許可證辦理單位:由當地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審批和辦理。 從2014年3月1日開始,食品流通許可證不再由工商部門負責發放,而由當地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和管理。 辦理程序:
1、從業人員要到當地的衛生防疫部門抽血化驗辦理個人健康證,7天左右,費用100元左右,如果是小型的超市商店,負責人辦一個就可以了,如果是大型的最好主要的骨幹都要辦理。
2、確定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和房東簽訂租房協議(自有住房提供房產證),留下房產證的復印件。
3、經營者本人持身份證到當地工商部門審核一個名稱,工商部門審核通過後,出具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經營者持身份證復印件、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到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食品流通許可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除了上面三項外還會要求提供下面思四項材料: 負責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身份證復印件(負責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最好都是經營者本人,大型企業可以分開設置。 與食品經營相適應的經營設備、工具清單。 與食品經營相適應的經營設施空間布局圖。 衛生間平面分布圖,一般含有消毒池一個,清洗池兩個,消毒櫃一個。 食品經營者承諾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這二項內容可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提供,經營者復制後列印出來就行)
(3)去輝縣食品葯品監管理局怎樣走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申請領取食品流通許可證條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具有與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並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二是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採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三是有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四是具有合理的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
4. 食品葯品監管局的職能是什麼
食品葯品監管局指葯品監督管理的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對行政相對方是否遵守法律,法規,行政命令,決定和措施所進行的監督檢查活動。主要職能有: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組織有關部門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政策、工作規劃並監督實施。
(二)依法行使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職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承擔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監督工作。
(三)依法組織開展對食品、保健品、化妝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處;根據市政府授權,組織協調開展全市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的專項執法監督活動;承擔保健用品監督及市場管理等相關職能;組織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四)綜合協調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的檢測和評價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監管信息發布辦法並監督實施,綜合有關部門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信息並定期向社會發布。
(五)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葯品管理的法律、法規;依法監督實施葯品研究、生產、流通和使用方面的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葯品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工作。
(六)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醫療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規;負責核發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監督實施醫療器械行業標准和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七)組織實施國家有關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負責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
(八)監督實施國家葯品標准,監督檢驗葯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的葯品質量,發布本市葯品質量公報;依法查處制、售假劣葯品、醫療器械等違法行為;依法核發零售企業的葯品經營許可證;負責葯品生產企業、葯品批發經營企業、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制劑許可的初審工作。
(九)依法監管放射性葯品、麻醉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精神葯品及特種葯械。
(十)負責進口葯品通關備案工作。
(十一)實施執業葯師資格准入制度,組織執業葯師(含執業中葯師)資格考試及注冊工作。
(十二)監督管理中葯材專業市場。
(十三)會同有關部門監督檢查葯品、醫療器械廣告。
(十四)負責本系統的機構編制、幹部人事、勞動工資、教育培訓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4)去輝縣食品葯品監管理局怎樣走擴展閱讀:
1、我國葯品監管的主體是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包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級葯品監督管理部門。
2、《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規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葯品監督管理工作,其監督保證體系主要是由衛生行政部門的"葯政"、"葯監"和"葯檢"三個系統組成,葯品管理技術性較強的工作落在"葯檢"部門的肩上。
3、隨著社會的發展,開始創建具有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色的市、縣、鄉三級葯品監督管理體系,現形成了從國家到省、地市、縣四級葯品監督機構和較系統的葯品檢驗工作程序。2009年食品葯品監管系統各級行政機構共計2713個、事業單位1035個;2010年食品葯品監管系統各級行政機構共計2898個、事業單位1076個。葯品監管系統機構和事業單位數量呈逐年增長態勢,葯品監管得到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4、截至2010年底,全國葯品經營企業中持有《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葯店)共有414840家,其中法人批發企業10875家、非法人批發企業2586家;零售連鎖企業2310家,零售連鎖企業葯店137073家;零售單體葯店261996家。
5、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零售葯店不斷增加,已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公眾的用葯需求,人均葯品消費水平穩步增長,對保證人民心身健康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大大增加了葯監機構的監督任務和監管工作難度。新葯審批不斷增多,據報道,2004年,我國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共受理了10009種新葯申請,使諸多學者均極為關注並深入研究我國葯品監督管理工作。
5. 食品安全問題百姓怎麼去監督
對於食品安全問題,老百姓可以通過正常的合法渠道,監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到當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舉報
2、撥打12331食品安全監督服務專線進行投訴、舉報
3、撥打食品包裝袋上麵食品生產廠家的聯系方式,進行維權
4、拿著你的購物發票到購物的超市進行維權
自2015.9.1日《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後,食品的生產、流通均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部門進行監督查處。上面也對各類食品安全的處罰做了明確的規定,消費者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 食品安全到什麼部門投訴
向當地食品衛生監督局舉報或工商局舉報投訴。投訴渠道:「12331」電話、網路、信件、走訪等。全國統一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已於2015年12月22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一條:
投訴舉報人應當提供客觀真實的投訴舉報材料及證據,說明事情的基本經過,提供被投訴舉報對象的名稱、地址、涉嫌違法的具體行為等詳細信息。
提倡實名投訴舉報。投訴舉報人不願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或者不願公開投訴舉報行為的,應當予以尊重。
第十三條:
投訴舉報人應當向有管轄權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屬於縣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職責的,投訴舉報人應當向涉嫌違法主體所在地或者涉嫌違法行為發生地縣級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對食品葯品投訴舉報實行統一受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投訴舉報人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提出投訴舉報。兩個以上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均有管轄權的,由最先收到投訴舉報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管轄。
同時《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還做了以下規定:
第八條:
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暢通「12331」電話、網路、信件、走訪等投訴舉報渠道,建立健全一體化投訴舉報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全國食品葯品投訴舉報信息互聯互通。
第九條:
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受理的投訴舉報進行調查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反饋投訴舉報人,及時解決和回應公眾訴求。
(6)去輝縣食品葯品監管理局怎樣走擴展閱讀:
舉報電話「12331」
12331是國家食葯監局在2011年12月印發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
辦法規定,12331是全國開通統一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簡訊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應建立專門機構,負責受理舉報。接到投訴舉報後,該機構要統一編碼管理,專人負責,並於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明確,並屬於本行政區管轄的,應予受理。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7.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干什麼
負責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葯品(含中葯、民族葯,下同)、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擬訂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推動建立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地方人民政府負總責的機制,建立食品葯品重大信息直報制度,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著力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葯品安全風險。
(7)去輝縣食品葯品監管理局怎樣走擴展閱讀:
1998年3月份,根據人大決議,組建新的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將原國家醫葯管理局行使的葯品流通監管職能、衛生部行使的葯政葯檢職能、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行使的中葯流通監管職能統一交由新組建的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行使。
2003年,在原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基礎上成立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對葯品(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生物製品、診斷葯品、放射性葯品、麻醉葯品、毒性葯品、精神葯品、醫療器械、衛生材料、醫葯包裝材料等)的研究、生產、流通、使用進行行政監督和技術監督;負責食品、保健品、化妝 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開展對重大事故查處;負責保健品的審批。
8. 如何繳納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罰款
到銀行對公窗口直接用現金繳納。處罰決定書上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罰款專戶的銀行帳號。
交完罰款後,再將繳款單帶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去換罰款收據。
根據我國《食品葯品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七章執行與結案
第四十九條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後,當事人應當在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可以提出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申請,並提交書面材料。經案件承辦人員審核,確定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期限和金額,報分管負責人批准後執行。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但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決定或者裁定停止執行的除外。
第五十一條作出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決定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與收繳罰沒款的機構分離。除按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沒款。
第五十二條依據本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一)依法給予20元以下罰款的;
(二)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第五十三條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規定作出處罰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的,經當事人提出,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五十四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2日內交至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2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五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填寫履行行政處罰決定催告書,書面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並告知履行義務的期限和方式、依法享有的陳述和申辯權,涉及加處罰款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加處罰款的總數額不得超過原罰款數額。
當事人進行陳述、申辯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記錄、復核,並製作陳述申辯筆錄、陳述申辯復核意見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採納。
履行行政處罰決定催告書送達10個工作日後,當事人仍未履行處罰決定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並填寫行政處罰強制執行申請書。
(8)去輝縣食品葯品監管理局怎樣走擴展閱讀:
近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葯品監管總局 公安部印發關於加大食品葯品安全執法力度嚴格落實食品葯品違法行為處罰到人的規定的通知 食葯監法〔2018〕12號》,該通知嚴格限定了食品葯品相關違法行為。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的;
進口或者銷售未經批准或者檢驗的進口化妝品,或者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化妝品的都在行政處罰情形之列。
9. 怎樣可以進入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工作通過公務員考試嗎
沒准,要看人家單位什麼時候招什麼人了,要的是什麼身份的人了。要公務員時你可以通過公務員考試向這個單位考,如果人家招的不是公務員,如事業編制,那就你通過事業編制考錄了,通常事業編制地當人勞行政部門就可經組織考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