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秋播大蒜的田間管理
(1)萌芽期從播種到初生葉出土前,若土壤濕潤最好不澆水,以免土壤板結影響出土;若土壤失墒不能及時出土,可澆小水,然後耬松畦面以利發根出苗。(2)幼苗期從初葉展開到花芽、鱗芽開始分化,葉片分化完畢,總葉數不再增加。一般要經歷冬前生長、越冬期和春季返青期3個時期。秋播大蒜這一階段長達5~6個月之久,但其主要生長季節是秋末和初春。出苗後應適當控制澆水,以鬆土保墒為主,防止提前退母或徒長,促進根系向土壤深層發展。為保證大蒜幼苗正常越冬,土地封凍前澆凍水,澆凍水要適時而足量,通常以澆水後水能全部滲下地面不結冰為准。冬前再覆蓋馬糞或稻草保護幼苗安全越冬。壯苗的越冬標準是4葉1心,株高25厘米以上,土壤里的須根30餘條,單株鮮重10克左右。
2月上旬以後,氣溫回升,當日平均溫度達到7℃時,大蒜幼苗開始生長。在此之前,可在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撤除蓋草,撤除要依次進行,給幼苗一個適應的過程。此時可澆返青水,澆水不可過大,澆水時期要根據氣候、茬口和栽培目的靈活安排,早春乾旱、氣溫上升快可適當早澆;幼苗過旺,為防徒長應適當晚澆。澆水同時可結合施肥。此時進行淺中耕,可提高早春的土壤溫度,切斷土壤的毛細管,減少水分的蒸發。返青以後,氣溫仍較低,要經常中耕曬土,促進幼苗的生長。(3)蒜薹伸長期和鱗芽膨大盛期詳細農事操作同春播大蒜的中後期管理。
㈡ 大蒜在秋天可以種植嗎種植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大蒜種植時間要根據環境溫度來決定,一般大蒜最好在秋季9~10月份種植,大蒜喜歡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下生長,大多數地區9~10月份時,氣候會逐漸轉涼,播種之前要掰開蒜頭,把牙尖損傷的蒜瓣剔除掉,然後挑選完整而且粗壯的大中型瓣來做種蒜,要分級,根據大小,選擇小而且是扁平的蒜瓣做栽培青蒜用。
大蒜也是一種比較喜肥的作物,越是肥沃的土壤,產量也就相應的越高,在筆者當地在大蒜種植前,通常都會施入大量的有機肥,其次每畝地在混入100斤左右的復合肥,針對根系比較少的可以使用一些生根的微生物菌肥,因為生物菌有治病防病的功效還有促根的功效。根系生長起來的時候,以後澆水要注意根系的保護,加強生根的意識。當大蒜出齊苗後,應做好田間的肥水管理和病蟲害方面的防治。所以農友個人認為,種植大蒜時,選肥沃、松軟、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好,盡量不要重茬。
㈢ 種植大蒜的時候,應該如何進行田間管理
大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有著降低血糖、預防感冒、抗疲勞作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等葯用功效,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在大蒜的種植過程中,為了保證其產量和品質,做好大蒜的田間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那麼,大蒜種植該如何管理?現將大蒜種植的田間管理要點介紹如下。
五、適期收獲
1.收蒜薹:當薹伸出葉鞘6-7厘米時即可抽薹,一些長勢強的品種因蒜薹較粗,抽時易斷,可採用扎軸法,即用一竹簽,先端削尖,抽薹時一手握住薹,一手用竹簽扎入莖內(在假莖離地面5-7厘米處),切斷蒜薹,然後將蒜薹抽出。
2.收蒜頭:大蒜在蒜薹採收後約25天(假莖倒伏時)即可收獲,其他假莖不倒伏的品種,可在基部葉片開始變黃、蒜頭外層皮變薄時收獲。成熟的大蒜如不及時收獲,尤其是在遇雨、土壤濕度大的情況下,外層蒜皮極易變黑腐爛,且易導致散瓣。葉數多、假莖粗而長,收獲時蒜薹粗、蒜頭大、蒜瓣大,商品性較好。因此,播種時要盡量選擇較大的蒜瓣做種。
㈣ 大蒜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有哪些
1、整地施肥:大蒜比較喜歡酸性土壤,種植的時候,建議選擇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這樣有利於大蒜根系吸收養分,然後整地的時候,要深耕30厘米左右,將腐熟的有機肥和尿素施入其中,保證肥料與細碎的土壤混合。
2、選種播種:播種的大蒜應該規則完整,沒有病斑,籽粒飽滿,經過催芽處理後,直接均勻播種到地塊里,芽口一定要朝上,這樣出苗速度快,播種後,覆*澆水,然後覆上細膜。
3、出苗管理:待大蒜出苗後,就要澆一次水,並施入尿素,促進大蒜幼苗生長,大蒜幼苗生長的過程中,要中耕除草,及時清除掉田間的雜草,保證大蒜莖葉快速生長。
大蒜種植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大蒜種植一定要適時,因為只有在合適的時間種植,大蒜才會正常的生長。如果種植的時間不當,那麼大蒜一般就只會長葉子,地下鱗莖是不會生長的。而適合種植大蒜的時間是每年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所以我們在種植大蒜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時間段。
科學的種植密度對大蒜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好處,一般情況下,為了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同時又能很好的提高大蒜的產量和品質,一畝地一般能種植兩萬株大蒜。也就是說種植大蒜的行間距約為二十厘米左右,株間距約為十五厘米左右。
㈤ 秋天播種大蒜想獲高產,具體要抓好哪些要點
秋季大蒜生長期長、品質好、銷量高、效益好,是許多大蒜種植戶的首選蔬菜。秋季種植大蒜,前期溫度較高,降雨量較少,不利於發芽出苗;生長中期,天氣寒冷,氣溫低,冰雪多,影響生長發育,產量和效益可能受到影響。因此,為了保證大蒜安全越冬、優質高產,需要合理使用栽培技術,注意管理中的許多問題。秋季大蒜種植後,10月後應管理以下三個方面。
5.播種後,等待土壤水分,用乙草胺、二甲戊靈等葯物封土。如果你想覆蓋塑料膜,可以在施用除草劑後進行。
㈥ 大蒜是弦狀須根,吸水肥能力較弱,秋季種植如何做好管理
大蒜又稱為大蒜、大蒜、大蒜、葫蘆、毒蒜、毒頭大蒜,是大蒜植物的總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蔥屬、鱗莖入葯。春夏收獲,麻袋,通風處懸掛,陰乾等待。讓我們學習大蒜秋播栽培技術。大蒜是弦狀須根。吸收肥料能力弱,鱗莖在土壤中生長膨脹,大蒜要選擇土壤疏鬆、排水好、有機質豐富的地塊種植。
耕種除草。播種前可以噴灑除草劑。芭蕉順:對阻止大蒜田的庭院、燴菜、狗草等有效。50%的全網約為100 ~ 150克。島津和阿特拉津:120 ~ 240克妙葯。除草桶:35 ~ 68克妙葯。以單子葉花本和雜草為主的大蒜田,每畝大惠利120 ~ 150克,播種後5 ~ 7天(發芽前)加入30 ~ 50公斤水稀釋,晚上噴霧。以雙子葉闊葉草為主的大蒜田每畝25%惡草齡120 ~ 150毫升,播種後7 ~ 10天(發芽前)加水40 ~ 60公斤,晚上噴霧。大蒜樹苗的生長期,雜草剛萌芽就要耕種,清除雜草,還應及早拔除格魯之間難以耕種的雜草,以免與大蒜樹苗長胖。
㈦ 秋栽大蒜的田間管理有何技術要點
(1)追肥
大蒜幼苗生長期雖有種瓣營養,但為促進幼苗生長,增大植株的營養面積,仍應適期追肥。由於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應施速效肥,以免脫肥而出現葉尖發黃。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為:
①催苗肥:大蒜出齊苗後,施1次清淡人糞尿提苗,忌施碳銨,以防燒傷幼苗。
②盛長肥:播種60~80天後,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畝20~30擔(擔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擔=50千克。),硫銨10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5千克。做到早熟品種早追,中晚熟品種遲追,促進幼苗長勢旺,莖葉粗壯,到爛母時少黃尖或不黃尖。
③孕薹肥:種蒜爛母後,花芽和鱗芽陸續分化進入花莖伸長期。此期舊根衰老,新根大量發生,同時莖葉和蒜薹也迅速伸長,蒜頭也開始緩慢膨大,因而需養分多,應重施速效鉀、氮肥(復合肥更好)10~15千克。於現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剝苗觀察到假莖下部的短薹),以滿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長。
④蒜頭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種,由於蒜頭膨大時氣溫還不高,蒜頭膨大期相應較長,為促進蒜頭肥大,須於蒜薹採收前追施速效氮鉀肥。例如,氮鉀復合肥畝施5~10千克,若單施尿素,5千克左右即可,不能追施過多,否則會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長葉而消耗蒜瓣的養分。追肥應於蒜薹採收前進行,當蒜薹採收後即有豐富的養分促進蒜頭膨大。若追肥於蒜薹採收後進行,則易導致貪青減產。若田土較肥,蒜葉肥大色深,則可不施膨大肥。中、晚熟品種由於抽薹晚,溫度較高,收薹後一般20~25天左右即收蒜,故也可免追膨大肥。
(2)水分管理
①齊苗期:一般播種1周即齊苗。追施齊苗肥後,若田土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長。
②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營養器官分化和形成的關鍵時期。大蒜齊苗後進入幼苗生長前期,由於齊苗後灌水1次,加之長江流域此期也正值秋雨較多的時期,因此,要控制灌水,並注意秋雨後田間的排水工作。
③幼苗中後期:以越冬前到退母結束為標志。此階段較長,也正是大蒜營養生長的重要時期。越冬前許多地方降雨已明顯減少,土壤較干,應澆灌1次。越冬後氣溫漸漸回升,幼苗又開始進入旺盛生長,應及時灌水,以促進蒜葉生長,假莖增粗。
④抽薹期:蒜苗分化的葉已全部展出,葉面積增長達到頂峰,根系也已擴展到最大范圍,蒜薹的生長加快,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時期,應於追孕薹肥後及時澆灌抽薹水。「現尾」後要連續澆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3天才停止澆灌水,以利貯運。
⑤蒜頭膨大期:蒜薹採收後立即澆水以促進蒜頭迅速膨大和增重。收獲蒜頭前5天停止澆水,控制長勢,促進葉部的同化物質加速向蒜頭轉運。
(3)中耕除草
可於播種至出苗前噴除草劑。撲草凈:對防除蒜地的馬唐、灰灰菜、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撲草凈畝用葯100~150克。西馬津和阿特拉津:畝用葯120~240克。除草通:畝用葯35~68克。
對以單子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蒜田,每畝用大惠利120~150克於播種後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釋,晚間噴霧。以雙子葉闊葉草為主的蒜田,每畝用25%惡草靈120~150毫升,或24%果爾45~60毫升,於播種後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間噴霧。蒜苗幼苗生長期,當雜草剛萌生時即進行中耕,同時也除掉了雜草,對株間難以中耕的雜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與蒜苗爭肥。
㈧ 秋季紅蒜苗的育苗期管理很重要,秋季紅蒜苗期的管理措施有哪些呢
在蒜種的選擇上,一定要選用外皮完整、個大均勻的品種,然後選擇較大的外瓣做種。種植方面首先要確保土地的墒情,早期底肥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相對要少一些;其次是農家肥的選擇,越冬蒜苗最怕的就是凍害,當低溫與陰雨天氣同時發生時,這種冷濕的天氣很容易使蒜苗受凍害。受凍後嫩葉容易發黃萎縮,嚴重的會直接死苗。種植大蒜時,不能種得太淺,會影響它的發芽。大蒜一般種植深度3-4厘米,大蒜種子播種後覆蓋土壤,也可以開溝播種,播種後土壤厚度為2厘米。
極端低溫天氣大蒜是抗寒性相對較強的作物,能耐受短期-10℃低溫。如果-10℃以下低溫時間較長,或者極端低溫天氣,大蒜極易發生凍害死苗現象。在我們生活中蒜是時時刻刻常見的一種配料蔬菜,炒菜時都拿來跟菜炒, 非常的熟悉就是蒜。
㈨ 秋季種植大蒜戶多,大蒜秋播栽培技術有哪些
大蒜屬於喜涼作物,並且幼苗的耐寒性極強,正是由於這個特性,為大蒜越提供了必要條件。秋播大蒜的播種時間一般在秋分前後(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蒜苗長出之後,要及時中耕鬆土,及時拔出雜草。天氣乾旱要及時澆水,施促苗肥。施肥可以施化肥,也可以施發酵的人肥尿,促進植株生長,在結蒜瓣的時候補充磷鉀肥,促進蒜瓣膨大。
大蒜在播種時施足農家肥,只要蒜苗長勢健壯,越冬前沒必要再施肥。如果冬季家裡燒火熱炕有積攢起來的草木灰,可以順手倒在大蒜畦子里,既能保暖,又能增加地里的鉀肥含量,在蒜苗越冬後,可用磷酸二氫鉀或芸苔素內脂兌水噴霧,促進蒜苗抽薹。在蒜薹收獲後,要及時施追肥,以利於地下蒜頭人生長。
㈩ 秋天播種大蒜時,如何進行科學的施肥管理
種植大蒜的時間快到了,記住這些管理措施,產量高蒜頭又大
大蒜
大蒜種子,每瓣為一粒,根部沖下點播,不要搞錯了哦(之前有朋友就把大蒜種反了,結果不出苗)。
田間管理
肥、水管理
大蒜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需要氮、磷、鉀平衡配施和微量元素肥相結合,才能使大蒜正常生長發育,和促進養分的吸收利用,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大蒜追肥一般分4個時期,即齊苗肥、返青肥、催薹肥、膨大肥。
A,齊苗肥,當大蒜齊苗後,追施一次人糞尿來提苗,這次施肥注意濃度不可過大。防止生長過旺和燒幼苗。
B,返青肥,冬後溫度上升快,蒜苗返青後生長旺盛,需要較多的養分促進生長。畝用人糞尿適量和硫酸銨10公斤左右,硫酸鉀5公斤左右均勻追施。
C,催薹肥,大蒜返青後進入迅速生長和種蒜腐爛時期,此時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蒜薹和地下的蒜頭都開始形成並長出和膨大。這一時期要重施氮、鉀肥,或復合肥20公斤左右均可。
D,膨大肥,當蒜薹採收後,土壤養分集中供給蒜頭,充足的養分可供蒜頭充分膨大,提高品質。一般畝追施速效氮、鉀肥10公斤左右即可。
大蒜喜濕怕旱,平時田間要保證足夠的墒情,需要澆水提墒時,可在施肥時一同進行,這也是保證高產優質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