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種植紅薯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管理
栽種紅薯非常簡單的,紅薯別名「懶人綠色植物」,也不用如何管理方法吧!家中栽種紅薯,全是粗放型管理方法,只需不遇到極端天氣平時都無論的,到收獲的情況下,立即獲得,自身吃或是賺錢,簡易方便。
最先是要開展紅薯的預苗。清明時節前後左右,將年以前儲存的高品質紅薯種從地土窯洞里取下,埋放進事前做好准備的苗期或苗田裡,隨後再蓋緊塑膠隔熱保溫塑料薄膜,以確保紅薯出芽出芽的溫度。當紅薯出芽出芽後,一般大白天解開塑料薄膜,每日下午澆灌一次,到黃昏又將其蓋好。就是這樣循環往復的來回數次,直至薯苗至後30厘米,發生蔓延之勢,即完全揭下塑料薄膜,上肥讓其再次生長發育,長長的預留。
俗話說得好,七月長禾,八月長坨,九月十月挖坨坨。換句話說,紅薯在七月是長藤的情況下,到八月是長紅薯的情況下。但它在長藤的環節中,各節都是有根莖,為了更好地不許各節的根莖分散化薯藤所造成的結薯營養成分,因此在八月,當紅薯禾藤長到遮住地的情況下,務必得人工的將薯藤提到滾動一次,讓薯藤所造成的結薯營養成分所有都能集中化到根處,結長出越來越多的薯坨坨。
② 紅薯的種植技術和管理分別是
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
1、施肥:由於紅薯一般多種植在沙薄地上,必須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獲得高產。一般以畝施土雜糞5方左右,磷酸二銨25公斤、硫酸鉀25公斤為宜。
2、整地:紅薯是塊根作物,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土壤疏鬆、通氣性好的環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層、改善土壤通氣性,有利於薯塊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為宜。地力較好的地塊以起壟栽培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應以平栽或低壟栽培為宜。
二、選擇優種、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1、選種:選擇優質高產品種。如脫毒北京553、脫毒徐薯18、新農1號、西農431、煙薯27、蘇薯8號、豫薯7號等短蔓高產品種。
2、栽秧時間: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場晚霜,為躲過霜害,栽秧時間在5月1日以後為宜。
3、密度:長蔓品種、地力較肥的地塊宜稀植,短蔓品種、薄地宜密植。肥地、長蔓品種畝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種畝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間管理。
1、栽秧:選擇壯苗以水平淺栽法栽植,秧苗頭向東南、順風向栽植,防止風刮傷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葉為宜。栽秧時澆足水,並及時補苗保證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鬆,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消滅雜草。紅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應多澆水,但遇土壤過於乾旱可澆小水。長蔓品種在莖蔓長到1尺左右時摘心,促使莖蔓粗短,分枝多,對增產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溫多雨的季節,莖葉生長快,而薯塊膨大慢,應以控為主,防止莖葉徒長。長蔓品種畝噴多效唑2-3次,短蔓品種如莖蔓旺也可適量噴施。我地栽培紅薯的農戶都有雨後翻蔓的習慣,但翻蔓傷害莖葉。
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產,反而減產,應改翻蔓為提蔓。因時提蔓,將莖蔓提起後,仍放回原處,不使莖葉損傷、翻轉、有防止莖節生長不定根,控制莖葉徒長的作用,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
③ 種紅薯後期管理很重要,種紅薯後期怎麼管理
夏季高溫後,地下馬鈴薯塊迅速膨脹,但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減弱。同時,薯塊的膨脹會擠壓土壤,進而造成表面裂縫。為保證養分被根系有效吸收,可隨水分沿間隙施裂肥,既有助於延緩地上莖葉衰老,又滿足馬鈴薯膨大的養分需求。根據植物生長情況,每畝可施硫酸鉀5-7公斤+尿素3-4公斤+草木灰50公斤,加水100公斤後沿縫隙沖洗一次。
農民種植紅薯,並在生長後期種植,可以避免過早衰老,提高產量特別是進入薯塊膨大期後,每7天噴施一次葉面肥,葉面肥可噴施0.5%尿素溶液+5%草木灰浸出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等。,每畝75-100公斤。農民種植紅薯,並在生長後期種植,可以避免過早衰老,提高產量在生長旺盛、土壤肥力高的土地上噴施2%-5%的SSP浸出液,也能有效防止薯塊開裂。每畝噴施75-100公斤,噴施2-3次,噴施時間應在傍晚晴天。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應適當切斷一些莖蔓,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④ 紅薯種植後怎樣進行田間管理
紅薯種植後怎樣進行田間管理,首先是劃鋤除草,種植前以定要使足農家肥,和含鈣高的復合肥為底肥,紅薯的果實為地下莖類植物,如須後期追肥時,盡量不要用氮肥,磷鉀肥最適宜紅薯莖部生長,紅薯喜歡丘陵及乾旱地區生長,不喜歡肥沃底窪地種植,如果在這類土地中,種植紅薯,會導致薯秧旺盛生長,影響紅薯的產量、和質量,因此也是紅薯種植戶應該注意的重要一環,紅薯田間劃鋤最佳時間,是農歷節氣中的小滿至芒種之間劃鋤最為理想,只要抓住以上關鍵環節,種植紅薯的農民朋友以定會有一個很好的收獲。
⑤ 紅薯種植技術和管理是什麼
紅薯種植技術和管理如下:
一、合理整地,施足底肥
整地:深耕能加厚土層、改善土壤通氣性,有利於薯塊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為宜。地力較好的地塊以起壟栽培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應以平栽或低壟栽培為宜。
施肥:由於紅薯一般多種植在沙薄地上,必須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獲得高產。一般以畝施土雜糞5方左右,磷酸二銨25公斤、硫酸鉀25公斤為宜。
二、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1、選種要求:選擇優質高產品種。如脫毒北京553、脫毒徐薯18、新農1號、西農431、煙薯27、蘇薯8號、豫薯7號等短蔓高產品種。
2、栽秧時間: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場晚霜,為躲過霜害,栽秧時間在5月1日以後為宜。
3、栽植密度:長蔓品種、地力較肥的地塊宜稀植,短蔓品種、薄地宜密植。肥地、長蔓品種畝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種畝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紅薯的田間管理方法
1、栽秧:以水平淺栽法栽植為宜,秧苗頭向東南、順風向栽植,防止風刮傷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葉為宜。栽秧時澆足水,並及時補苗保證全苗。
2、中耕除草:中耕可使土壤疏鬆,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消滅雜草。紅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應多澆水,但遇土壤過於乾旱可澆小水。長蔓品種在莖蔓長到1尺左右時摘心,促使莖蔓粗短、分枝多,對增產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溫多雨的季節,莖葉生長快,而薯塊膨大慢,應以控為主,防止莖葉徒長。長蔓品種畝噴多效唑2-3次,短蔓品種如莖蔓旺也可適量噴施。
4、後期管理:對於葉色過黃、莖葉早衰的地塊可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公斤,作為催薯肥,對增產有一定的效果。
此期是薯塊膨大期,噴施紅薯膨大素,能增加根對肥料的吸收、縮短間節長度、增加葉片厚度及綠素含量、誘導營養物質向薯塊轉移、加速薯塊膨大。
四、紅薯要適時收獲
紅薯無一定收獲期,農戶可在獲得最大效益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情況適時收獲。但最遲在10月底收完,以免受凍,影響收入。
習性:
喜溫、怕冷、不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30℃,溫度低於15℃時停止生長。不同生長期對溫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溫度宜在18-22℃,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出芽率。
苗期溫度宜在22-25℃,莖葉期宜在22-30℃,莖葉期溫度不宜低於16℃,否則會阻礙其生長,甚至停長;若是低於8℃,則會造成植株經霜枯萎死亡。根塊期溫度宜在22-25℃。適宜的溫度可以促進植株各生長期長勢良好,確保根塊數量及膨大。
⑥ 在種植紅薯苗期時,應該怎樣有效管理才能讓紅薯更加高產
一個紅薯的生育期最少需要翻兩次,如果紅薯藤長得特別茂盛,特別的長,可以掐掉3/1的紅薯藤,減少營養的消耗,讓養分迴流根部,長紅薯。不讓這些根系紮根,這個過程我這里叫翻山芋藤,種植紅薯肯定是要起壠的,但是很少有人會單獨設置排水溝,如果當地雨季的時候,雨水相對比較的大,應該是提前做好排水溝的,以防萬一。
由於這個階段對營養的要求比較高,因此要注意進行肥料的供給,最好使用有機肥或者農家肥,同時還要補充一些鉀肥和草木灰等,這兩種肥料的供給按照往常的培育經驗來看,能夠保證植株在這個階段的發育,為後續可食用根莖獲得更好發展提供了營養基礎。
⑦ 種植紅薯的時候,應該如何管理
種植紅薯很簡單的,紅薯俗稱「懶人植物」,也不需要怎麼管理吧!家裡種植紅薯,都是粗放式管理,只要不碰見惡劣天氣平常都不管的,到收成的時候,及時收獲,自己吃或者賣錢,簡單省事。
俗話說,七月長禾,八月長坨,九月十月挖坨坨。也就是說,紅薯在七月是長藤的時候,到八月是長紅薯的時候。但它在長藤的過程中,每節都有根系,為了不讓每節的根系分散薯藤所產生的結薯營養,所以在八月,當紅薯禾藤長到蓋住地的時候,必須得人工的將薯藤提起翻動一次,讓薯藤所產生的結薯營養全部都能集中到根部,結長出更多更好的薯坨坨。
⑧ 種植紅薯時,我們應該如何管理
一.早期管理方法
從薯苗種植到薯塊產生前這段時間,因紅薯種類不一樣,種植早晚,耕地的胖瘦等狀況不一樣,因此時間長短不一。遲熟種類.早栽.地肥的,時間要長些。遲熟種類,五十到六十天才結薯;成熟種類,三十到四十天就能結薯。這一階段主要是推動紅薯頭發長苗,使葉莖早日茂盛,為早結薯成長薯奠定基礎。
有一定分枝工作能力的種類,因而我覺得選用打頂的方法,也可以推動早發枝,使枝型緊密.齊整。尤其是種植單棵大紅薯,打頂功效更高。對街邊生產製造的紅薯,打頂功效也很大。
打頂的方式:單棵大紅薯打頂,在薯苗一尺上下長時開展,把各枝乾的頂芽做掉一顆米那麼長;搞壓藤解決的單棵,待枝幹有一尺五寸長時才打頂,那樣對壓藤有益。等再造枝條有一尺長時,又打頂一次。另一種是街邊生產製造的紅薯打頂,一樣在薯苗有一尺上下長時開展,一般只需打一次頂。分枝性強的種類可以不打頂。
⑨ 紅薯生長後期,田間管理需要做好哪些呢
以前種紅薯可沒那麼麻煩的,紅薯在老家就是「笨莊稼」,說句被玩壞了的話就是「沾土就活」,哈哈。其實也就如此,牛耕起個壟,钁頭刨個坑,丟把肥料青灰,再澆一瓢水,紅薯苗往裡面一摁對種植後的紅薯進行田間管理,就得按照步驟一步步的進行操作。比如紅薯苗的追肥、紅薯除草、紅薯的病害、紅薯翻秧等。具體操作方法我來一一的分析。對紅薯進行追肥。
⑩ 家裡種了三畝地的紅薯,怎樣管理才能夠讓紅薯高產
甘薯的生長周期相對較長,產量很大。因此,為了保證甘薯生長過程中養分供應充足,後期產量高、收成好,一般需要追肥2-3次,並注意中前期不同肥料類型的選擇;此外,還應通過澆水來調節和保持田間土壤的土壤濕度,尤其是在甘薯種植後的莖膨大期,應保持田間濕度穩定,避免乾燥或潮濕。實現甘薯高產多收並不困難,必須掌握好種植管理技巧甘薯的追肥管理甘薯生長前期需要充足的氮肥來保證地上莖葉的生長和植株的生長,而生長中後期需要充足的磷鉀肥供應來保證許多甘薯的生長、快速膨大和長大。一般情況下,甘薯生長期追肥。
紅薯一般都是種紅薯苗。最好等到氣溫上升到15度以上再種植,以免影響紅薯苗的成活。如果種植在小麥中,應在小麥收獲後盡快種植,因為紅薯在小麥茬中的生長期較短,會影響紅薯種植後的擴大。紅薯的種植密度可以根據種植地塊的肥力來確定。肥力充足的話,每畝可以種3000株紅薯苗,肥力一般的話每畝可以種3500株紅薯苗,山區種的話每畝要種4000株紅薯苗。種紅薯苗的時候,不宜過深,也不宜過千。從頂葉開始,最好埋在第三至第五節。種植紅薯苗後,及時澆水,以提供紅薯苗的成活率。檢查並填補空白。紅薯苗的成活率比較高,但也要避免種植的紅薯苗成活失敗,降低紅薯產量,所以要在種植紅薯苗後3-4天檢查有無滲漏,填補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