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稅前9500稅後多少
擴展閱讀
衣服上鞋效怎樣處理 2025-08-27 00:13:45
搭電器怎樣避免燒電腦板 2025-08-26 23:58:16

稅前9500稅後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25 23:14:47

① 稅前9500交完五險一金稅後多少

1、9500稅前交完五險一金到手有多少

五險一金是來國家強制性的,用源人單位必須繳納。
五險包括:(以個人工資為基數,各地可能略有不同,
養老保險: 個人交納8%,單位交納22%;
醫療保險: 個人交納2%,單位交納3.8%;
失業保險: 個人交納1%,單位交納2%;
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只由用人單位交納,個人無需繳納,比例為
住房公積金: 個人和單位按相同比例交納,比例為5一12%,由用人單位確定。
扣五險一金: 1520一2185元,個稅:343一276.5元。
實發: 7637一7038.5元

2、9500塊扣五險一金還剩多少

如果單位給你按照9500元做五險一金的匯繳基數,則需要扣除2952元/月五險一金費用,另扣除五險一金實發金額需要繳納幾十元的稅。

3、本人工資9500,扣完稅和社保(五險一金)後我能拿到多少。

你這邊能計算的是扣掉多少錢的稅,社保扣的錢你要先問一問公司是按多專少錢的工資給你交屬的,因為不一定是你開9500公司就會按9500的工資給你交保險,很大程度上是按兩三千交的,或者是你所在地區的平均工資交,問清楚後你可以按:公司承擔:37%(養老保險22%;醫療保險12%;失業保險2%;生育保險0.5%;工傷保險0.5%)個人承擔:11%(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1%;生育保險0%;工傷保險0%)來進行計算

4、目前在深圳我每月工資9500,扣掉五險一金後,每月要交多少錢所得稅

600左右

5、稅前9500交完五險一金稅後多少

你好。五險一金每個地方和單位比例都不一樣的。以我所在的寧波為例,基本養老保險:單位標准14%,個人標准8;基本醫療保險:單位標准9%,個人標准2%;失業保險:單位標准1%,個人標准0.5%(農民工不承擔);生育保險:單位標准0.7%,個人不承擔;工傷保險:單位標准按行業分類,個人不承擔。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最高限額26315.00元,最低限額1350.00元,單位、個人各按5%-12%的比例計算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且單位、個人按相同比例繳存。
所以,按最低標准,五險一金個人繳納為工資的15.5%,即1473元;單位繳納為工資的29.7%,即2822元。按稅前9500,個人繳納1473,個稅扣除3500算,繳納個稅350元,實際到手=9500-1473-350=7377元。

6、我每月到手工資9500,那企業最小要為我支付多少五險一金?

各單位情況不同,象你這情況,如屬正規單位的話,五險一金不會低於3000元。

7、西安市月薪稅前9500,扣除五險一金和稅率還能剩多少?

個人所得稅按照當月發放工資的總額計算。2018年10月1日前,工薪個人所得稅免徵額仍然按3500元計算(從2018年10月1日起,免徵額按5000元計算)

稅前工資總額9500元,各項社會保費:9500×22.2%+3=2112元,應納稅所得額=9500-2112-3500=3888元,屬於「超過1500至4500元」的部分,應繳納個人所得稅=3888×10%-105=283.80元

月薪9500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後,剩餘:

9500-2112-283.80=7104.2元

1、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各項社會保險費 - 免徵額(3500元)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速算扣除數

說明:如果計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則個稅免徵額設為4800元

2、根據社保查詢網提供的2016年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為:

其中:

1、養老保險:僱主繳納 20% 雇員繳納 8%

2、醫療保險:僱主繳納10% 雇員繳納2%+3元(大病統籌)

3、失業保險:僱主繳納1% 雇員繳納 0.2%

4、公傷保險:顧主繳納0.3% 雇員繳納 0

5、生育保險:顧主繳納0.8% 雇員繳納 0

6、住房公積金:顧主繳納 12% 雇員繳納12%



8、9500元得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扣除社保及住房公積金後工資9500元,則應交納個人所得稅=(9500-3500)*20%-555=645(元)

9、工資9500元,要交266元的五險一金還有個人所得稅,剩下多少錢?怎麼算

首先要扣除繳納的社保9500-266=9234,然後根據月計算個人所得稅
9234-3500=5734*20%-555=591.80元(個人所得稅)
剩餘的專錢(領到手屬的)=9500-266-591.80=8642.20

② 稅前9500元拿到手應該是多少

如果不考慮應該由個人承擔的社保費用到手金額 =9500- (9500- 3500)x 20% - 555 = 8855元 。

稅指國家向企業或集體、個人徵收的貨幣或實物:稅收、稅額、稅款、稅率、稅法、稅制、稅務等。同時也被用於姓氏。2014年,「稅」當選日本2014年度漢字。2019年11月20日,「漢語盤點2019」活動啟動,清博大數據推薦的專家版本的年度建議字為「稅」。

"稅"(又稱稅賦、稅金、稅收、賦稅、稅捐、捐稅、租稅)指政府為了維持其運轉以及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對個人和法人強制和無償徵收實物或貨幣的總稱。各國各地區稅法不同,稅收制度也不同,分類也不同,概念不盡一樣。

稅的中文稱呼,在中國各個朝代、各個中文地區對稅的稱呼也有差異。稅制即指稅收制度,由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計稅依據、減免稅和違章處理等要素構成;稅種指稅的種類,差異表現為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的不同,稅種總合構成「稅制」。稅收的基本特點: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對於稅法而言)。




③ 稅前九千五到手多少

8855元如果不考慮應該由個人承擔的社保費用到手金額=9500-(9500-3500)x20%-555=8855元。
1、9500稅前交完五險一金到手有多少五險一金是來國家強制性的,用源人單位必須繳納。
五險包括:(以個人工資為基數,各地可能略有不同,養老保險:個人交納8%,單位交納22%;醫療保險:個人交納2%,單位交納3、8%;失業保險:個人交納1%,單位交納2%;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只由用人單位交納,個人無需繳納,比例為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單位按相同比例交納,比例為5一12%,由用人單位確定。

④ 9500元得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需要區分是什麼收入,如果是工資薪金的話,用工資減去五險一金和稅前扣除項,然後再減去起征點,得到稅額再乘以對應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你可以下載一個「個稅管家」APP,裡面有個稅計算器,可以算稅後工資,也能根據稅後工資反推稅前,我給你大概算了下,假設沒有五險一金的話,9500交645個稅

⑤ 一個月9500元工資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根據新個稅法的規定,如果已扣除各項社保費用,9500工資所扣稅費為240元。
法律分析
工資超過個稅起征點,那麼是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納稅的。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繳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月薪9500扣除個人所得稅演算法如下:1.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征點(5000元)2.應納稅所得額 = 9500 - 0 - 5000 = 45003.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4.應納稅額 = 4500 x 10% - 210 = 240。根據個人所得稅法進行計算,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其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⑥ 9500扣稅多少錢啊

法律分析:1、應納稅所得額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2、中國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並用法,注重源泉扣繳3、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⑦ 9500工資扣多少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根據新個稅法的規定,如果已扣除各項社保費用,9500工資所扣稅費為240元。

計算步驟:

月薪9500扣除個人所得稅演算法如下:

1.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征點(5000元)

2.應納稅所得額 = 9500 - 0 - 5000 = 4500

3.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4.應納稅額 = 4500 x 10% - 210 = 24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⑧ 9500元工資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如果9500元的工資是已經扣除完所有社保費用,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稅費240元。新個稅的起征點起征至5000元,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為,應納稅的所得金額等於工資減去各項社會保險減5000,應納稅額等於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稅率減速算扣除數。如果9500元的工資公司未繳納五險一金,則應扣除社保金額後,再按照公式進行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⑨ 9500扣多少個人所得稅

法律分析: 如果個人工資收入為9500元 (視同已扣社保,即忽略社保因素),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9500-3500)×20%-555=645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