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瓜蔞越蔞2號種苗多少錢一顆
苗的價格時時都在變,可以去中國.瓜蔞籽.交易網這個網站了解一下價格,畢竟是瓜蔞買賣最大的一個網站
㈡ 種吊瓜子一畝能產多少公斤
大棚吊瓜(黃瓜)一般畝產量為6000--7000公斤,有的可近1--2萬多公斤
㈢ 枯了,瓜蔞,麻煩專家看一下,還有救嗎
枯葉太嚴重了,不太好挽救
你噴施殺菌葯維持一段時間,已經快成熟的瓜維持成熟。
一畝損失多少錢,這個我沒到實地沒法估計
你是說一畝地成本是多少嗎
如果算上搭架費用一畝3000元左右。
供參考
五百到六百左右。
㈣ 瓜蔞,枯了,麻煩專家看一下,謝謝啦
應該是根系出了問題。
水分少,根系吸水少了。
水分供應不足引起葉枯
是的
建議立即澆水。
不然會嚴重影響產量的。
澆水能緩解
但對生長影響還是很大的。
建議噴點葉面肥補充養分。
給個評價吧[笑臉]
磷酸二氫鉀是最好的葉面肥。
不會評價嗎
哦
可能吧
只需第一年栽植、搭架畝成本3000元左右,其餘4年只要春夏各施一次肥,畝成本五六百元就夠了。
㈤ 瓜蔞10克8毛,買10元多少斤
瓜蔞10克8毛,計算得每一克多少錢,
8÷10=0.8毛=0.08元。
再算10元能買幾克,
10÷0.08=125克。
1斤=500克。
125克=125÷500=0.25斤。
答案為0.25斤。
㈥ 種植金銀花和瓜蔞哪個效益好
個人感覺種植瓜蔞效益好,瓜蔞俗稱「狗屎瓜」,兼具葯食兩用,其瓜殼可以入葯,根塊、瓜籽又是營養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原料,每畝種植收入在7500元左右。
瓜蔞種植技術
1、選擇良種
有非常多的瓜蔞品種,比如南方瓜蔞、仁瓜蔞、日本瓜蔞以及川貴瓜蔞等,其中品質和產量最好的要屬仁瓜蔞,所以一般種植的話建議是選擇仁瓜蔞,當然還有特殊的情況,我們就需要根據種植地以及天氣變化來進行選擇了,最好是可以進行兩到三個品種的混合種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質量和產量。
2、選地整地
瓜蔞它的抗澇性比較差,所以最好是土壤土質較為疏鬆並且養分充足、光照也比較充足的沙性土壤,這樣的土地更適合瓜蔞的生長。在整地的時候需要深翻,並且將土質整細,最重要的就是要平整,再次深翻土地,讓肥料能充分的被利用,最後還是要整平整,並且以間隔一米五到兩米左右的間隔起溝,這樣有利於後期的管理。
3、合理播種
採用種子直播的話一般是在秋季九月份左右進行播種,以每株間隔一米五到兩米的距離種下。而如果是用分根播種則是在每年的三月份以及每年的十月份進行播種,每株以三十厘米的間隔種下,所以如何進行播種就可以根據個人的習慣以及瓜蔞生長的速度和成活率的高低來進行選擇。
4、肥水管理
在瓜蔞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一年需要進行兩次施肥和澆水,而且每次澆水、施肥都是和中耕除草想結合的,每次都需要先除草,然後進行施肥,最後澆水,這樣可以保證瓜蔞在此期間正常並快速的生長。第一次施肥主要是使用尿素,第二次施肥主要使用的是「沃葉」硼肥。最後就是在雨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將田間的積水排出去,不然會導致植株發病甚至是死亡。
5、田間管理
包括了中耕除草、搭架、修枝剪葉、人工授粉以及病蟲害防治。搭架一般是在瓜蔞苗長到三十厘米左右的時候進行,主要以人字形進行搭架,這樣方便植株順著搭架生長,從而自然的長成瓜棚的形狀,而修枝剪葉是在瓜蔞進入結瓜之後要做的事情,這樣可以增強田間的透風及透光性,其次就是還可以減少養分的消耗,有更多的養分可以被瓜蔞利用。瓜蔞的自然結果率很低,所以需要利用人工輔助授粉來提高結果率,可以通過蜂群或者是花粉採集的方式進行授粉,最後就是瓜蔞的病蟲害主要是炭疽病以及瓜實蠅。
㈦ 襄禾梅園,瓜蔞籽奶油味,多少錢
瓜婁籽奶油味大概三十元一斤左右
㈧ 瓜蔞多少錢一斤
你好,一般15-25元之間。
因產地以及銷售地及市場行情不同,價格僅供參考。
希望可以幫到你,滿意請採納!
如果不懂可以繼續追問,謝謝!
㈨ 瓜蔞粉多少一斤
市場上基本上都在20塊錢到30塊錢左右一斤,主要是看它的品牌,還有它的質量。
㈩ 甘肅半夏價格多少錢
甘肅半夏,最新價格: 100.00 元/公斤的呀~~ 半夏 Banxia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主產於四川、湖北、江蘇、安徽等地。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挖,除去外皮及須根.曬干,為生半夏;一般用薑汁、明礬制過入葯。
葯性: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消腫止痛。
應用: 1.濕痰,寒痰證。本品味辛性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葯。尤善治臟腑之濕痰。治痰濕壅滯之咳嗽聲重,痰白質稀者,常配陳皮、茯苓同用,如二陳湯(《和劑局方》);濕痰上犯清陽之頭痛、眩暈,甚則嘔吐痰涎者,則配天麻、白術以化痰息風,如半夏白術天麻湯(《古今醫鑒》)。痰飲內盛,胃氣失和而夜寐不安者,配秫米以化痰和胃安神。
2.嘔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為止嘔要葯。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用之,對痰飲或胃寒所致的胃氣上逆嘔吐尤宜,常配生薑同用,如小半夏湯(《金匱要略》);配黃連,則治胃熱嘔吐;配石斛、麥冬,則治胃陰虛嘔吐;配人參、白蜜,則治胃氣虛嘔吐,如大半夏湯(《金匱要略》)。近代以本品製成注射液肌注,用治各種嘔吐。
3.心下痞,結胸,梅核氣。半夏辛開散結,化痰消痞。治痰熱阻滯致心下痞滿者,常配乾薑、黃連、黃芩以苦辛通降,開痞散結,如半夏瀉心湯(《傷寒論》);若配瓜蔞、黃連,可治痰熱結胸,如小陷胸湯(《傷寒論》);治梅核氣,氣郁痰凝者,配紫蘇、厚朴、茯苓等,以行氣解郁,化痰散結,如半夏厚朴湯(《金匱要略》)。
4.癭瘤,痰核,癰疽腫毒及毒蛇咬傷。本品內服能消痰散結,外用能消腫止痛。治癭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貝母等;治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初起或毒蛇咬傷,可生品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用法用量】煎服,3~1Og,一般宜制過用。炮製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長於降逆止嘔,法半夏長於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曲則有化痰消食之功,竹瀝半夏,能清化熱痰,主治熱痰、風痰之證。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不宜於烏頭類葯材同用。其性溫燥,陰虛燥咳,血證,熱痰,燥痰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