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火龍初期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手機怎樣設置賬號關聯 2025-05-15 16:45:13

火龍初期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5-30 00:39:57

㈠ 種植火龍果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必要的東西

火龍果屬於熱帶亞熱帶水果,抗旱、耐高溫、喜光。其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5,可在氣溫低於5的室外種植。如遇病害,可噴灑曼哈頓果樹殺菌劑,對土壤無嚴格要求。可在平地、水田、山坡或旱地上栽培,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紅壤或壤土中生長良好,氣生根,根系發達,生命力極強。火龍果不抗凍,冬季在氣溫低於0的地區種植在簡易大棚內。火龍果的栽培管理技術主要包括:種植、溫度管理、水肥管理、去核、間作人工授粉、修剪枝條、病蟲害防治、採收等。

因為它的根系較淺,所以要分幾次少量施肥,防止根部燒焦腐爛。火龍果種植的修剪與修剪摳心。當樹枝長到1。3-1.4米長,挑心臟。摘心可以促進分枝,讓分枝自然下垂。修剪樹枝。火龍果果枝長度一般在1.5米以上,處於4-11月生殖生長期。中上枝和下垂枝最容易結果。龍果套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火龍果時,應套種10%左右的白肉火龍果。品種間授粉能明顯提高結實率。如遇雨天,應進行人工授粉。花粉可以在晚上開花或早上閉花前用刷子直接塗在雌花的柱頭上。

㈡ 頭一次種植火龍果希望相關人員給個指點要怎麼管理


火龍果的栽培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其栽培技術簡單。性喜溫暖潮濕,耐蔭耐貧瘠,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5℃,低溫高於5℃的地方均可露天種植。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平地、水田、山坡或旱地均可栽培,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紅壤或壤土中生長良好,具氣生根,根多強壯,生命力極其旺盛。繁殖方法主要採用扦插和嫁接,種植時一般行距6~7m,株距3~4m,每666.7m224~38穴,每穴3~4株。管理過程中適當施一些有機肥,夏天高溫乾旱注意灌溉,雨天注意排澇,防積水,避免細菌、真菌感染。一般很少發生病蟲害,即使有少量發生,採用一些高效低毒的農葯就可以處理和預防[6]。火龍果的開花結果期為每年的5~11月,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為紫紅色時即可採收。
火龍果的開發在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結構導致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日益增多的今天,有美容保健雙重功效的火龍果,可以說是人們的最佳選擇。火龍果除生食外,其花和果均可加工成各種營養保健食品,如火龍果汁、醬、脯以及罐裝飲料等,風味獨特。花和莖均可入葯,若能提取其花和莖的有效成分加工成膠囊、葯丸等葯品,對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十分有效。另外,火龍果的莖是珍貴仙人掌類稼接的理想砧木,可以把蟹爪蘭、各種怪異的仙人球嫁接在其上,製作成家庭觀賞的園藝植物,而火龍果的花和果實本身顏色也十分鮮艷,因此也可以直接作為盆景及庭院栽培觀賞。
火龍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較短,目前只有在台灣、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部分省區興起,栽培面積還十分有限,今年潮州的市場價格為6~10元/個,形成供與需的巨大差距,綜上所述,火龍果的開發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生物學特性
火龍果屬於熱帶、亞熱帶水果,耐旱、耐高溫、喜光,對土質要求不嚴,平地、山坡、沙石地均可種植,最適的土壤pH值為6-7.5,最好選擇有機質豐富和排水性好的土地種植。火龍果不耐霜凍,冬季溫度低於0℃的地區採用簡易大棚種植。
種植方式
火龍果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爬牆種植,也可以搭棚種植,但以柱式栽培最為普遍,其優點是生產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謂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圍種植3-4株火龍果苗,讓火龍果植株沿著立柱向上生長的栽培方式。
種植規格雙季節
柱的株行距為1.5m×2m,按每柱周圍栽4株苗計算,每667平米可植750株。火龍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注意不可深植,植入約3cm深即可,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育苗
火龍果主要採用扦插苗或嫁接法繁殖。
1、扦插苗:以春季最適宜,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15厘米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後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厘米時移植苗床。
2、嫁接苗: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天尺做砧木,於晴天進行嫁接。將火龍果莖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對准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在28—30℃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接穗與砧木顏色接近,說明二者維管束已癒合,嫁接成功,而後可移進假植苗床繼續培育。
3、苗期管理: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90厘米,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千克—2000千克,摻入谷殼灰1000千克,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於畦面以下10—20厘米的表土層;其後再施100—150千克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於4—5厘米深的表土層中,然後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種於苗床,澆透水,並噴灑500倍多菌靈1次,每隔10—15天施5千克—7千克復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就可出圃。
栽培管理
火龍果為熱帶植物,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風,667平方米栽300—400株,每4株中間埋1根20厘米見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龍果可適應各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為使其種植後生長旺盛,必須多施消毒殺菌發酵的人畜禽糞有機肥,苗期施鈣鎂磷肥和復合肥,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
火龍果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火龍果耐0℃低溫和40℃高溫,為保證其常年生長和多次結果,盡量達到適宜溫度20—30℃,北方種植必須建溫室大棚,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須通風。火龍果園不必翻耕,及時剪除雜草即可。火龍果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時。火龍果一般無蟲害發生,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
火龍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紅色,果實微香、鮮艷時,就可採收。
田間管理
火龍果栽後12-1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 12-15次,4~11月為產果期,謝花後30-40天果噬熟,單果重500-1000g,栽植後第2年每柱產果20個以上,、第3年進人盛果期,管理水平較高的,單產可達2500kg/667平米。其高產栽培要點如下:
1.薄肥勤施: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氮、磷、鉀復合肥要均衡長期施用。開花結果期間要增補鉀、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結果期保持土壤濕潤,樹盤用草或菇渣覆蓋。天氣乾旱時,3-4天灌一次水。
2.摘心: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
3.間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的火龍果。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若遇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
4.修剪枝條:每年采果後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芽,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5.病蟲害防治:火龍果病蟲較少,幼苗期易受蝸牛和螞蟻危害,可用殺蟲劑防治;在高溫高濕季節易感染病害,出現枝條部分壞死及霉斑,可用粉銹寧、強力氧化銅等防治,效果良好。

㈢ 火龍果怎麼栽培

火龍果栽後12-1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 12-15次,4~11月為產果期,謝花後30-40天果實成熟,單果重500-1000g,栽植後第2年每柱產果20個以上,第3年進人盛果期,管理水平較高的,單產可達2500kg/667m2。其高產栽培要點如下:
1.薄肥勤施: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氮、磷、鉀復合肥要均衡長期施用。開花結果期間要增補鉀、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結果期保持土壤濕潤,樹盤用草或菇渣覆蓋。天氣乾旱時,3-4天灌一次水。
2.摘心: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
3.間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的火龍果。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若遇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
4.修剪枝條:每年采果後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新枝,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種植方式
火龍果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爬牆種植,也可以搭棚種植,但以柱式栽培最為普遍,其優點是生產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謂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圍種植3-4株火龍果苗,讓火龍果植株沿著立柱向上生長的栽培方式。
種植規格雙季節 柱的株行距為1.5m×2m,按每柱周圍栽4株苗計算,每667m2可植750株。火龍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注意不可深植,植入約3cm深即可,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栽培管理

火龍果為熱帶植物,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風,667㎡栽300~400株,每4株中間埋1根20厘米見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龍果可適應各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為使其種植後生長旺盛,必須多施消毒殺菌發酵的人畜禽糞有機肥,苗期施鈣鎂磷肥和復合肥,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
火龍果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火龍果耐0℃低溫和40℃高溫,為保證其常年生長和多次結果,盡量達到適宜溫度20~30℃,北方種植必須建溫室大棚,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須通風。火龍果園不必翻耕,及時剪除雜草即可。火龍果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時。火龍果一般無蟲害發生,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
火龍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紅色,果實微香、鮮艷時,就可採收

㈣ 火龍果的種植管理要合理,火龍果如何管理

火龍果是喜歡陽光的植物,最適宜的光照強度在8000勒克斯以上。火龍果對於陰濕環境也有很強的適應性,不過光照低於2500勒克斯會影響果實糖分的積累。目前,規模果園多選擇土質較好的小山丘上或坡地上。我們種植在排灌良好的水田裡,效果更好,但要開深勾種植,我們之前都是用勾機在田塊四周和中間挖深溝,確保排水良好。


火龍果對於土壤沒有太大的要求,就是需要土層厚一點,然後又比較好的肥力就可以了,火龍果喜陽,是熱帶水果,在種植時要保證充足的陽光,最好全天讓它接受陽光直射,正午時注意遮蔽。在溫度方面,最適宜火龍果生長的溫度在26到33℃之間,最低溫度不要低於8℃,最高溫度不要高於38℃。火龍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注意不可深植,植入約3cm深即可,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以春季最適宜,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15厘米的小段,待傷口風干後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厘米時移植苗床。火龍果同其他仙人掌類植物一樣,生長量比常規果樹要小.所以施肥要以充足、少量、多次為原則.幼樹(1~2年生)以施氮肥為主,做到薄施勤施,促進樹體生長.成齡樹(3年生以上)以施磷、鉀肥為主,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㈤ 火龍果種植技術與管理

火龍果栽後12-1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 12-15次,4-11月為產果期,謝花後30-40天果實成熟,單果重500-1000克,栽植後第2年每柱產果20個以上,第3年進入盛果期,單產可達2500千克/667㎡。

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氮、磷、鉀復合肥要均衡長期施用。開花結果期間要增補鉀、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

結果期保持土壤濕潤,樹盤用草或菇渣覆蓋。天氣乾旱時,3-4天灌一次水。火龍果同其他仙人掌類植物一樣,生長量比常規果樹要小。所以施肥要以充足、少量、多次為原則。

(5)火龍初期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每年采果後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新枝,以保證來年的產量。火龍果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爬牆種植,也可以搭棚種植,但以柱式栽培最為普遍,其優點是生產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

所謂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圍種植3-4株火龍果苗,讓火龍果植株沿著立柱向上生長的栽培方式。

種植規格雙季節柱的株行距為1.5米×2米,按每柱周圍栽4株苗計算,每667平方米可植750株。火龍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注意不可深植,植入約3厘米深即可,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㈥ 火龍果高產的栽培,該怎麼管理

火龍果如今變得越來越受購買者的青睞,銷售市場發展前途豐厚。為了更好地能夠更好地達到市場的需求,如何提高火龍果生產量就變成了急需解決處理的難題。那麼火龍果種植時該怎麼管理?今日筆者就給各位共享一下火龍果種植增產管理方法技術性,一起看看吧!

5、支撐架:火龍果的小紙條是承擔不到那麼大的總重量的,因此我們在火龍果生長到一米五上下或是是在火龍果逐漸結果實以前就必須周邊構建一些支撐架,那樣能夠支撐點著火龍果的生長,是火龍果的枝幹不容易被斷裂,與此同時那樣還能夠確保營養物質最大化的提供,坦然提升火龍果的生產量。

6、預防疾病:一般在田間管理方法解決得比較好的情形下,火龍果大部分是不容易病發的,可是在火龍果的小苗階段依然會有來源於小螞蟻和小烏龜等病蟲害的傷害,這時候大家可以用滅蟲劑開展預防。可是假如提這件管理方法沒有解決及時,那麼也也有許多的病蟲害,例如灰霉病、軟腐病等,實際的具體情況能夠參照火龍果普遍的害蟲防治方式。

㈦ 火龍果的種植技術與栽培技術

火龍果的種植技術與栽培技術是:

一、培育小苗

火龍果栽培種植之前,先培育小苗,可通過播種、扦插、嫁接來培育。如果採用播種的方法,可以將種子取出來將種子清洗晾乾,將處理好的種子撒在疏鬆透氣的沙土上。

如果採用扦插的方法,可剪取粗壯、健壯、生長旺盛的莖節,截成15厘米的長度,放在通風處晾乾切口,將莖節扦插到沙土之中,15-20天左右能生根。如果採用嫁接的方法,要選好砧木,嫁接後固定好,等待切口癒合。

二、選地整地

火龍果種植前,先准備好種植的地塊,應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以疏鬆透氣的沙質土壤為宜。將種植的土壤提前處理,將土壤翻耕整細,去掉土壤表面的石塊,拔除掉雜草,還需按照間距挖好坑穴,在坑底施入少量的腐熟肥料,覆蓋上一層薄土。

三、正確種植

火龍果可選在春秋兩季進行種植。等火龍果苗的長勢穩定後,可以將火龍果苗從土壤中小心取出來,避免傷害到根系部分,之後小心栽種到土壤坑穴中。

四、管理技術

火龍果種植成活之後,要加強管理。合理追施肥料,開花結果前施加鉀肥和鎂肥,提高品質。還需要澆灌水分,定期摘心,防治好病蟲害。

㈧ 請問老師如何管理火龍果

一、品種選擇。選擇品種純正(最好是紅皮紅肉型品種)、莖肉肥厚且已經新長出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根系完整、發達、無病蟲害、苗高40cm以上的種苗種植。

選用紅皮紅肉型的火龍果品種種植時,應配置一定的紅皮白肉型授粉品種,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的比例為1∶8。
二、種植規格及季節。苗木栽培前,每畝按株行距為2米×3米的規格、立10×10×200厘米的水泥方柱110根,水泥柱入土50厘米,以支撐火龍果枝條攀緣,水泥柱安放一個直徑50~60厘米的水泥圈,以支撐枝條。水泥柱相對兩面各挖一深10厘米,長、寬各20厘米的定植穴,穴內施腐熟有機肥和土壤混勻,在每根水泥柱旁邊種4株。

火龍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以盡早種植和植後有生長和恢復時間為佳,一般在3月至11月為好,深度以3~5厘米為宜。按每柱旁邊栽4株果苗計算,每畝可栽植440株。種植初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
三、田間栽培管理。火龍果植後16個月以後即可開花結果,每年可花10~12批次,6~11月份為產果期。植後第三年進入盛果期,管理水平較高的畝產可達2000公斤以上。田間栽培管理分為以下幾點:

1。水肥管理。火龍果種植初期應保持土壤潮濕否則不利於生長。火龍果根系分布較淺,施肥宜少量多次,防止燒根、爛根。定植苗發芽後,年施肥5~6次,以氮肥為主,具體是:在離苗10厘米左右的定植穴內施入稀薄人糞尿,每株1公斤左右,以後每次發芽時施入一次加有0。3%尿素和0。1%氯化鉀的人糞尿,直至火龍果開花為止。另外,冬季鋪施一次腐熟有機肥,每株10公斤左右,增強植株保溫抗寒能力。開花結果後,年施肥3次,即4月的花前肥、8月的壯果肥和12月的越冬肥,以腐熟有機肥和三元復合肥為主。另外,開花結果期間要增施鉀肥和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
2。修剪枝條。枝條攀緣至水泥柱頂前讓其維持單枝生長,當長至柱頂後(1。3~1。4米)應摘心,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積累養分,提早開花結果。已經掛果較多的枝,明年再次形成花的可能性較小,通過疏剪,留下該枝基部大而強壯的分枝,以保證來年的結果產量。

3。間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紅肉類型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的火龍果。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遇陰雨天氣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以提高坐果率。
5。果實套袋。應在果皮轉色前用廢舊報紙或牛皮紙袋套袋,以保持果皮均勻著色,並防止飛鳥、黃蜂等叮咬以及被風刮傷和日光暴曬,提高商品價值。

6。蟲害防治。火龍果基本上無特殊蟲害,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幼苗期易受蝸牛的危害,可用蝸克等殺蟲劑防治;高溫高濕季節易感染病害,出現枝條植物組織部分壞死及霉斑,因此,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使用殺菌類農葯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7。適時採收。火龍果一般開花後約45天即可採收。過遲採收,不但會引起裂果,還會引起果皮局部顏色變黑,影響商品價值。對於長途運輸或須長時間存放的果實,宜在果實軟化、顏色變暗前採收。
供參考

㈨ 火龍果適合什麼季節進行種植怎麼管理才能提高產量

火龍果又叫紅龍果、青龍果,屬仙人掌科、三角柱屬。主要是由根、莖、刺座、花、花蕾、果實種子組成。火龍果一般在春、夏、秋三個季節都可以進行種植,但以春季種植最為常見。要想讓火龍果獲得高產,就得對火龍果的生長習性做了解,再加上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那麼火龍果種植獲得高產就不是什麼難事。下面我就詳細介紹下火龍果的生長習性和高產栽培在各個階段的管理手段。

火龍果不僅營養豐富、味道好,而且具有抗病、耐寒等特點,栽培火龍果獲得的經濟價值也非常高,露地栽培不僅成本低,而且回收快,希望我的知識能為您的火龍果栽培送去一些幫助,使您在火龍果種植上實現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