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棚草莓的管理
做好以下的管理措施:
1.要及時摘除老葉、匍匐莖及多餘的腋芽。結果後,如生長過旺,也可適量摘葉。摘芽宜早不宜遲,一般在出蕾期進行。另外,還要適量疏果,一般每株留2-3個花序,每花序留8-10個花蕾。
2.要認真管理好溫度,開始保溫時溫度要高,後期要低,草莓不同生育期對溫度要求不同。 溫度的調節主要通過扒放風口大小、放風時間長短、揭蓋草簾早晚、加蓋二層膜等方法來調節。
3.棚內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故土壤易缺水。從生產實踐看,植株是否缺水,不完全取決於土壤是否濕潤,重要標志是看棚內早晨植株葉緣是否吐水,通常情況下,即使土壤濕潤,如植株不吐水,應視為缺水,這種現象早晨明顯,10時以後逐漸消失。裝有滴灌設施的大棚,大約每周滴水一次,經常保持土壤充分濕潤,這是草莓植株生育好壞的關鍵。因此及時澆水很重要,除花芽分化期間少澆水外,其餘時間都應保持田間持水量的60%-80%,這樣才能有利於植株生長發育。
4.施肥應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則,每次施肥可結合澆水一起施入。追肥用量視基肥情況而定,主要以復合肥為主,每次每666.7平方米施復合肥10-15kg。一般自定植到保溫開始期需施肥1-2次,特別是鋪地膜前要施肥一次;花芽分化期,為促進花芽早分化,應控制少用氮肥,可用磷鉀肥;花芽分化後10天前後,應追施氮肥,促進花芽發育;開花及果實膨大期,追肥澆水。棚內整個生育期需追肥5-8次。
Ⅱ 關於大棚草莓的管理方法
用大棚栽培草莓,采果期可以從當年12月一直延續到第二年6月,產量高,效益好。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選擇優良品種
從日本引進的早熟品種「豐香」,果實短圓錐形,平均單果重20克,最大果重達40克,果形整齊,果面平整,鮮紅色,富有光澤,外觀美,香味濃,汁液多,果肉和果心均為白色,適於鮮食。
選地建棚
冬季栽培大棚草莓,應選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灌條件好的田塊建棚,採用竹架大柵長約66米,寬約16米,棚中間立柱高約3米,棚肩高約1.5米,一個大棚面積約1056平方米。
整地施肥 栽前將地深翻30厘米,起壟作畦,畦寬60厘米,溝寬30厘米,畦高20-25厘米。畦中間開溝施肥,每畝施腐熟欄肥3000公斤,人糞20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40公斤,覆蓋後整細畦面園土。
適時定植
9月上中旬定植為宜,選無病蟲害的健壯假植苗,清除老葉,於陰天或晴天傍晚帶土定植,每畦種雙行,行株距為25-30厘米×l6-18厘米,畝栽7500株。移栽時根部深埋3-5厘米較適宜,要將草莓苗的弓背朝向壟邊。定植後及時澆水,緩苗前每天澆1-2次小水,蓋遮陽網7-10天;緩苗後每3-5天澆1次水,並隨水施稀薄人糞尿2次。
田間管理
定植後1個月左右,畦面鋪設好滴管帶,覆蓋黑色地膜,當日平均氣溫低於17℃時,扣棚保溫。扣棚後要加強棚內溫濕度管理,保持晝溫20-25℃,夜溫6-12℃,地溫18-20℃,相對濕度70-80%。12月至來年1月遇低溫天氣要採用3層膜保溫。整個生育期肥水需求量大,要經常補充水和肥,通過滴灌及時澆水,並伴隨澆水追肥2次,第一次為催果肥,以氮鉀肥為主,於開花前施入�畝施復合肥30-40公斤;第二次於果實開始採收後,補充磷鉀肥為主。及時整理植株,每株留2-3個花枝,12-15片健壯葉,摘除過多腋芽、老葉、病葉及果實採收過的花序,以集中養分,刺激新花序抽生。
放蜂授粉
在初花期採用放蜂輔助授粉,可改善草莓品質,增加產量。
病蟲害防治
草莓的主要病害是灰霉病、白粉病、葉斑病等,要以預防為主,實行綜合防治,採用2-3年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及時通風降濕,移栽前土壤要進行消毒。發病時要及時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800倍液和65%殺毒礬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噴霧;白粉病可用20%粉銹寧1500倍液和杜邦福星600-800倍液交替使用;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77%可殺得500倍液噴霧,採收前3天停止用葯。草莓的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和地老虎等。蚜蟲和紅蜘蛛可用20%增效速滅菊酯、克蟎特、吡蟲啉、蚜剋星等葯劑噴殺,地老虎及其他地下害蟲可用1000-1500倍辛硫磷澆灌毒殺。
Ⅲ 請問老師大棚規模化生產草莓需要怎麼科學管理
您好!
大棚規模化生產草莓,最好聘用1-2名專業技術人員,結合本地條件制定《大棚草莓規模化生產技術規程》,嚴格按照技術規程進行技術管理。
1 、品種選擇
大棚栽培的草莓應選擇生長勢強、果型大、香氣濃、口感好、花芽形成早、休眠淺、對低溫要求不嚴格、成熟期早、抗病性強、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穩產的品種,如紅頰、豐香、寧玉等。
2 育苗
2.1 母株選擇
選擇品種純正、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繁殖生產用苗的母株。
2.1.1 母株定植
2.1.2 苗期管理
2.2 假植育苗
草莓假植育苗有營養缽假植和苗床假植兩種方式,在促進花芽提早分化方面,營養缽假植育苗優於苗床假植育苗。早熟種在苗床培育期間於8月5日左右噴1次多效唑,每667 m2用量為45 g,以促進花芽分化
2.2.1 營養缽假植育苗
2.2.1.1 營養缽假植 在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選取2葉1心以上的匍匐莖子苗,栽入直徑10 cm或12 cm的塑料營養缽中。育苗土為無病蟲害的肥沃表土,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機物料,以保持土質疏鬆,適宜的有機物料主要有草炭、腐葉、腐熟秸稈等,另外每立方米育苗土中再加入優質腐熟農家肥20 kg。將栽好苗的營養缽排列在苗床上,株距15 cm。
2.2.2 苗床假植育苗
2.2.2.1 苗床假植 苗床寬1.2 m,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 kg,並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機物料。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選擇具有3片展開葉的匍匐莖子苗進行栽植,株行距為15 cm×l5 cm。
2.2.2.2 假植苗管理 適當遮陰,栽後立即澆透水,並在3 d內每天噴兩次水,以後見干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栽植10 d後,葉面噴施1次0.2%的尿素,每隔10 d噴施1次磷鉀肥。及時摘除抽生的匍匐莖和枯葉、病葉,並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8月下旬至9月初進行斷根處理。
2.3 壯苗標准
具有4片以上展開葉,根莖直徑在0.6 cm以上,根系發達,幼苗質量在20 g以上,頂花芽分化完成,無病蟲害。
3 生產苗定植
3.1 土壤消毒
採用太陽能消毒的方式,具體操作方法為:將基肥中的農家肥施入土壤,深翻並灌透水,然後在土壤表面覆蓋地膜或舊棚膜。建議棚室土壤消毒在地表覆蓋地膜或舊棚膜的同時扣棚膜,密封棚室,以提高消毒效果。土壤太陽能消毒在7-8月進行,時間至少為40 d。
3.2 定植時期
假植苗在頂花芽分化後定植,一般早熟種在8月25日定植,中熟種在9月1日定植,晚熟種在9月5日定植。
3.3 栽植方式
4 栽培管理
4.1 溫度控制
4.2 濕度調節
草莓整個生長期都要盡可能降低棚室內的濕度,開花期白天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4.3 光照調節
冬季日照時間較短,影響草莓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需要延長日照時數,以維持草莓植株的生長勢。建議採用電燈補光的方式,每667 m2安裝100 W的白熾燈泡40~50個,12月上旬至1月下旬,每天在日落後補光3~4 h。
4.4 水肥管理
4.4.1 灌溉
採用膜下灌溉的方式,最好採用膜下滴灌。定植時澆透水,定植後1周內要勤澆水,覆蓋地膜後澆水以「濕而不澇,干而不旱」為原則。
4.4.2 施肥
每667 m2施農家肥5 000 kg、45%氮磷鉀復合肥(15-15-15)50 kg作基肥。第1次追肥在頂花序現蕾時進行,第2次追肥在頂花序果開始膨大時進行,第3次追肥在頂花序果採收前期進行,第4次追肥在頂花序果採收後期進行,以後每隔15~20 d追肥1次,追肥與灌水結合進行,肥料中氮磷鉀配合施用,液肥濃度以0.2%~0.4%為宜。
4.5 激素調節
對於休眠深的草莓品種,為了防止其休眠,在保溫1周後向苗心處噴施5~10 mg/L 的赤黴素(GA3),每株約噴5 mL。早、晚熟品種用赤黴素(GA3)處理,中熟種不處理。
4.6 植株管理
在草莓的整個發育過程中,應及時摘除匍匐莖和黃葉、枯葉、病葉。在頂花序抽出後,選留1~2個方位好且健壯的腋芽,其餘掰掉。花序上高級次的無效花、無效果要及早疏除,每個花序保留7~12個果實,結果後的花序要及時去掉。只有晚熟種需要疏花疏果。
4.7 放養蜜蜂
開花前1周在棚室中放入l~2箱蜜蜂,蜜蜂數量以1株草莓1隻蜜蜂為宜。
5 病蟲害防治
草莓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芽枯病、炭疽病、根腐病和芽線蟲,主要蟲害有蟎類、蚜蟲和白粉虱。防治時應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態防治為主,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
5.1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蟲能力強的品種是經濟、有效的防治措施;發現病株、病葉、病果後,及時清除燒毀或深埋;收獲後深耕40 cm,藉助自然條件如低溫、太陽紫外線等殺死一部分土傳病菌;深耕後利用太陽熱能進行土壤消毒;合理輪作。
5.2 物理防治
5.2.1 黃板誘殺白粉虱和蚜蟲
5.2.2 阻隔防蚜
在棚室放風口處設置防蟲網,防止蚜蟲進入。
5.2.3 驅避蚜蟲
在棚室放風口處懸掛銀灰色地膜條,驅避蚜蟲。
5.3 生物防治
5.4 生態防治
草莓開花和果實生長期要加大放風量,使棚內濕度降至50%以下。將棚室內溫度提高到35 ℃後悶棚2 h,然後放風降溫,連續悶棚2~3次,可防治灰霉病。
5.5 化學防治
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機合成農葯,使用的所有農葯均應在農業部注冊登記。保護地優先採用煙熏法、粉塵法防治,在乾燥晴朗天氣可進行噴霧防治,采果期應先採果後噴葯,同時注意交替用葯,合理混用,放蜂後盡量不用葯。
6 果實採收
果實採收前要做好採收、包裝准備。採收用的容器要淺,底部要平,內壁光滑,內墊海綿或其他軟的襯墊物。果實表面著色達到70%以上即可採收。採收在清晨露水已干至中午期間或傍晚轉涼後進行。採收時用拇指和食指掐斷果柄,將果實按大小分級後擺放於容器內。採摘的果實要求果柄短,不損傷花萼,無機械損傷,無病蟲為害。
僅供您參考,結合實際進行整!感謝您的提問。
歡迎評價!謝謝[笑臉][笑臉][笑臉]
Ⅳ 保護地草莓怎樣進行溫度和光照管理
(1)地膜覆蓋覆蓋地膜應在定植後1個月左右進行。覆蓋前要徹底清除病葉、黃葉。沿埂縱向覆蓋,在每株草莓的位置上用刀或手開1個口,將草莓苗的葉莖從開口處掏出,盡量不要傷著葉片,開口要盡可能小。 (2)扣棚當夜溫低於5℃時,開始扣棚。 (3)溫度管理草莓生長最適溫度是20~28℃,36℃以上高溫與5℃以下低溫對草莓生長都不利。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不要超過30℃,晚上以7℃為宜。初花期保持25℃,成花期掌握在23℃。 12月下旬至翌年1月底,棚溫低於5℃時,應在大棚內設小拱棚保溫。遇到極端低溫時,夜間應在棚膜下再加蓋一層保溫膜,進行三層膜保溫覆蓋。到翌年4月,氣溫明顯回升後,可拆除大棚兩邊的圍膜,用防蟲網覆蓋防蟲,以加大通風量,降溫降濕,延長果實的生產期。 (4)通風草莓苗生長的適宜土壤濕度為70%~80%,棚內空氣濕度為60%~70%。當棚內氣溫超過30℃時,應揭膜通風。當棚內濕度超過70%時,也應揭膜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花期棚內放養蜂時,應在放風口加蓋防蟲網,防止蜂群外逃。 (5)光照管理。草莓花芽分化需較低溫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陽網上加蓋草苦(保溫被),遮陽網離地面1.2米,以便於人員操作。通過揭與蓋草苦的操作過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條件及較低溫度,促進頂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根據所用品種不同,需要持續時間1個月左右。
Ⅳ 大棚草莓種植技術與管理
大棚種植草莓的技術與管理方法如下:
1、培育壯苗
8月上中旬,選擇草莓匍匐莖上前期生長的健壯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缽中進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缽土保水性、透氣性好,草莓移植後需覆蓋遮陽網降溫。
2、合理定植
定植前對定植大棚內土壤進行耕翻。同時畝施腐熟廄肥3000~4000kg,復合肥50~60kg作基地,然後作畦,畦寬(連溝)1米,6米寬標准大棚可作6畦,畦溝深25~30cm。9月中下旬選擇新葉正常開展,小葉對稱,葉色濃綠葉柄粗,葉片大,長勢健壯,豐產性好的幼苗進行定植。
3、溫濕度控制
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之間,不要超過30度,晚上以7度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間,棚溫低於5度時,應在大棚內設小拱棚復扣膜,極端低溫時應採用三層膜保溫。棚內濕度開花前控制在80%以下,開花至果實膨大控制在60%為宜。為防止高溫高濕發病,噴灑「新高脂膜」乳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共2次。到翌年4月份,氣溫明顯回升可拆除大棚兩邊的圍膜,加大通風量,起到降溫降濕作用,延長果實的採摘期。
4、肥水管理
定植後及時澆水,以後早晚一次,直至成活。整個生長期可進行3-4次追肥,第一次在定植成活第一次鬆土後用復合肥7.5kg。第二次在第一次後十天左右進行,畝用10kg。第三次在覆地膜前打孔施放,666.7㎡(畝)用量20kg。以後分別在各花序頂果開始採摘和採摘盛期各追肥一次,666.7㎡(畝)用量為復合肥10kg,第三和第四批果一般不再追肥。也可使用二氧化碳氣肥、磷酸二氫鉀和多元素肥進行根外追肥。
5、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有蚜蟲、葉蟎、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對蚜蟲、紅蜘蛛可噴10%吡蟲啉4000-6000倍、2000-2500倍蟎死凈。灰霉病在高溫高濕以及草莓生長旺盛期最易發生,可用50%速克靈800倍防治,效果很好。對芽枯病,摘老葉、通風透光,每隔一周噴一次1000倍多氧黴素或600倍敵菌丹水溶液。
Ⅵ 草莓的蓋棚前要怎樣管理
草莓蓋棚前管理:1.追施薄肥:在秧苗成活後到蓋棚前(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隔7~10天,用稀薄人糞尿加0.2%復合肥追施。
2.摘葉摘莖:要及時摘除病葉、黃葉、匍匐莖及早期抽生的腋芽,使側芽只選留頂花序兩側的兩個。若是生長過旺,葉片過多,在蓋棚前還可再次摘葉,只留健壯葉5~6片即可。
3.防治病蟲:要及時防治白粉病、芽枯病、灰霉病的發生和斜紋夜蛾、蚜蟲等為害。
4.鋪設地膜:用0.03~0.05毫米的黑色聚乙烯薄膜,在鬆土除草、防病治蟲、追肥一次(每公頃用復合肥150~200千克),以及在畦土內鋪滴灌管之後,才鋪上。
Ⅶ 草莓大棚如何管理和用葯
大棚草莓種植管理以及防治措施
一、每年8月中旬左右,選擇草莓匍匐莖上前期生長的健壯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缽中進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缽土保水性、透氣性好,草莓移植後需覆蓋遮陽網降溫。
二、定植前對定植大棚內土壤進行耕翻。同時畝施足腐熟底肥,復合肥,起壟的高度在30厘米~35厘米之間,寬度在45厘米左右,壟底的寬度在60厘米左右。
9月中下旬選擇新葉正常開展,小葉對稱,葉色濃綠葉柄粗,葉片大,長勢健壯,豐產性好的幼苗進行定植。
三、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之間,不要超過30度,晚上以7度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
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間,棚溫低於5度時,應在大棚內設小拱棚復扣膜,極端低溫時應採用三層膜保溫。
棚內濕度開花前控制在80%以下,開花至果實膨大控制在60%為宜。到翌年4月份,氣溫明顯回升可拆除大棚兩邊的圍膜,加大通風量,起到降溫降濕作用,延長果實的採摘期。
四、根據草莓生長情況及時補充磷鉀肥及多種微量元素。
整個生長過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開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幹些,在草莓生長旺盛期和漿果膨大期需水較多。灌水可結合施肥進行。
第二年開春後隨著氣溫回升,生產速度加快,為避免草莓果實酸化,應增施鉀肥。另外自草莓緩苗後,初花期、初果期、結果盛期各沖一次金科德硅肥。
棚室管理
保溫初期,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溫度控制在12~15℃,最低不能低於8℃;室內濕度控制在85%~90%。
開花期,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過28℃,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授粉受精;夜溫以10℃左右為宜,最低不能低於8℃,夜溫超過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發育受阻;室內濕度保持在50%~60%為宜,濕度過大過小都會造成授粉不良。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白天也要利用中午氣溫高時揭膜通風換氣,以降低棚內濕度。
緩苗後噴金科德葉面硅肥2-3次,結果期噴3-4次,噴施間隔7—10天。
1、苗期噴施硅肥既可補充營養又可控制草莓旺長,促進花芽分化
2、改良土壤酸化、板結,促進氮磷鉀的平衡吸收
3、葉片肥大且厚實,葉綠素含量高呈墨綠色,草莓果實個大均勻
4、增加表皮硬度,果型好,外觀鮮紅圓潤、有光澤,品質好
5、減少畸形果的發生,採收期提前5-7天,經濟收益提高,平均增產15%-37%
6、顯著提高草莓對各種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根據試驗表明,草莓噴施硅肥後,蚜蟲發生率下降37%-75%,抗灰霉病率達到40%-53%,對白粉病、病毒病等其它病害也均有抗性
Ⅷ 草莓的大棚種植管理技術。
大棚草莓種植技術方法/步驟
1.品種選擇:選擇淺休眠期的大果型品種
培育壯苗 ,8月上中旬,選擇草莓匍匐莖上前期生長的健壯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缽中進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缽土保水性、透氣性好,草莓移植後需覆蓋遮陽網降溫。草莓活棵後適當控制肥水,到9月份,及時除去遮陽網以防徒長。
2.整地定植 :定植前,對定植大棚內土壤進行耕翻。同時畝施腐熟廄雜肥3000~4000kg,復合肥50~60kg作基地,然後作畦,畦寬(連溝)1米,6米寬標准大棚可作6畦,畦溝深25~30cm。9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在畦面上鋪地膜,在地膜上打孔栽植。每畦栽2行,行株距為25cm×20cm,每畝栽7000株左右,定植時,要使花序朝向溝也,栽深以根頸與土面平為准,不能將苗心埋入土中。
3.田間管理
①控溫。於10月中旬開始扣膜保溫。採用雙膜覆蓋,定植初期,要求白天25~30℃,夜間不低於12℃,結果期白天20~23℃,夜間不低於5℃。
②控濕。相對濕度維持在50%左右。
③澆水。果實膨大期。草莓需水增大,可採用滴灌的方式澆水,使7~8cm以上土層呈濕潤狀態。
④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定植活棵後,澆施0.5%復合肥液,採收後20天左右,再追肥1次,可根據具體情況用0.2%磷酸二氫鉀加0.4%尿素溶液進行根外追肥。
⑤植株調整。草莓生長期須及時摘除匍匐莖、老葉、病葉及采果後的殘留花萼;每株草莓選留2~3個健壯分櫱,及時抹去其餘分櫱;去掉低級位小花。
⑥人工授粉。草莓開花期間,於每天上午8~9時用毛筆塗抹花朵,可明顯提高產量和好果率。最好在棚內放蜂。完成授粉。
⑦防治病蟲害。低溫多雨天氣,草莓易發生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對白粉病,可用20%粉銹寧乳油3000~4000倍液防治。此外,還要注意及時防治蚜蟲。
⑧噴激素。於草莓第一心葉生長及開花時分別噴施10×10-6赤毒素溶液,不僅增產效果明顯,而且可提高果實品質。
⑨補光。寒冬季節,在小棚內每隔1.5米設置1個60瓦的燈炮進行加溫補光,可使小棚內最低氣溫維持在5℃左右,採收期提前20天左右。
4.病蟲害防治 :雖然採用大棚種植草莓優點很多,但也有不足之處,因棚內高溫多濕,易為病蟲害發生創造極有利的環境條件。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治早、治小、治了」,顯得尤為重要,成為實現大棚草莓高產穩產的關鍵環節。
5.草莓適應的環境: 草莓需要種植在陽光充足,溫暖的環境中。另外土壤的疏水性要好。如果要種在地里,注意不要用以前種過馬鈴薯的地,因為草莓容易感染上馬鈴薯上的一種病菌。當草莓結果的時候,需要把草莓和土壤分離開,所以在花盆中種植草莓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可以選一個多用途花盆,在盆中土壤的表面鋪上一層石頭,這樣在澆水的時候就不容易把泥土濺到草莓上了。如果是種在土裡,可以用一些乾草,或者墊子保護一下草莓 草莓的護理 。 一旦草莓開始結果,變紅後,要注意不要讓鳥啄食,因為鳥容易發現紅色的東西。在草莓上接個網,或者用一個木筐罩在草莓上。但是如果家裡有暖房,可以把草莓移到暖房中,這樣會更好。草莓也更容易結果。等草莓結果期過後,可以把它們移出暖房,放在室外過冬。從某種角度說,如果草莓植株經受一些霜凍的話,更利於來年提高產量。草莓是很容易栽培的植物,可以移植。有時可能會發現植株有黃葉子,但是不要擔心,只要摘除就可以了。在冬天,一直可以保留黃葉子,直到來年春季有新葉子長出後,再摘除死掉的黃葉子,並注意澆水,除草,和滅蟲。 還可以把草莓種在植物袋裡,但一定要澆水均勻,防止鳥啄食草莓和蟲害。植物袋裡的泥土很容易變干,需要經常檢查,保證泥土的濕潤。
Ⅸ 大棚草莓的管理方法
1、覆蓋大膜前,也就是在草莓花開前做好,防病防蟲工作,可噴味霉胺或撲海因加粉銹寧加蟎凈泥混合葯液1—2次,以防灰霉病、白粉病及蚜蟲、紅蜘蛛的早期發生。
2、適時掀放大棚兩側大膜,根據氣溫的變化以及棚內外溫度的差異,靈活防控,盡力做到既通風又能達到保溫效果。
3、每棚中間放置一箱蜜蜂,通過蜜蜂授粉,減少畸形果的產生,提高坐果率,並做好蜜蜂的管理工作,陰雨及寒冷天氣要及時飼喂。
4、按每棚順序對8成熟以上的果實進行採摘,及時採摘除老黃葉片,在三月份左右對全園進行脫葉一次,這樣可減少植株的營養消耗,增強植株的通風性,受果實易受光照,降低因氣溫逐漸回升引起的病蟲害發生率。
總之,大棚草莓種植因管理期長,管理人員應對每天的氣溫、大棚通風狀況,棚內溫度、濕度、植株生長狀況、果實的成熟度以及蜜蜂授粉等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數,這樣,進行大棚草莓種植才能取得穩產、豐產之效果。
草莓營養豐富,含有果糖、蔗糖、葡萄糖、檸檬酸、蘋果酸、水楊酸、胡蘿卜素、氨基酸以及鈣、磷、鐵、鉀、鋅、鉻等礦物質。此外,它還含有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PP,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果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有機酸、果膠等營養物質。草莓是人體必需的纖維素、鐵、鉀、維生素C和黃酮類等成分的重要來源。這些營養素對生長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對老人、兒童大有裨益。草莓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多吃也不會受涼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草莓的吃法多樣化,鮮吃,加工,作為飯菜的煮食材料,蛋糕的裝飾或餡餅、水果撻的主角皆宜。
鮮吃
將草莓沖洗干凈,直接食用,或將洗凈的草莓拌以白糖或甜牛奶食用,風味獨特,別具一格。淋上優酪乳、奶油、果糖、巧克力、煉乳也可,草莓雪糕、草莓乳酪同樣是不錯的選擇。
加工
完整果實加工的有蜜餞、糖水罐頭、又可切細加工成果醬、果凍、或者榨汁後製成濃縮果汁或草莓酒。
吃草莓要注意
首先不買畸形草莓。正常生長的草莓外觀呈心形,但有些草莓色鮮個大,顆粒上有畸形凸起,咬開後中間有空心。這種畸形莓往往是在種植過程中濫用激素造成的,長期大量食用這樣的果實,有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特別是孕婦和兒童,不能食用畸形莓。
另外,由於草莓是低矮的草莖植物,雖然是在地膜中培育生長,在生長過程中還是容易受到泥土和細菌的污染,所以草莓入口前一定要把好「清洗關」。
第三,草莓最好在飯後吃,因為其含有大量果膠及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改善便秘,預防痔瘡、腸癌的發生。
另外,不少人喜歡把草莓切成塊兒,拌在酸奶或牛奶里一起食用,專家指出,從營養學角度講,這樣做不合理。因為草莓中的成分會影響酸奶和牛奶中鈣的吸收,還會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
Ⅹ 大棚草莓怎樣管理
管理
定植後1個月左右,畦面鋪設好滴管帶,覆蓋黑色地膜,當日平均氣溫低於17℃時,扣棚保溫。扣棚後要加強棚內溫濕度管理,保持晝溫20-25℃,夜溫6-12℃,地溫18-20℃,相對濕度70-80%。12月至來年1月遇低溫天氣要採用3層膜保溫。整個生育期肥水需求量大,要經常補充水和肥,通過滴灌及時澆水,並伴隨澆水追肥2次,第一次為催果肥,以氮鉀肥為主,於開花前施入?畝施復合肥30-40公斤;第二次於果實開始採收後,補充磷鉀肥為主。及時整理植株,每株留2-3個花枝,12-15片健壯葉,摘除過多腋芽、老葉、病葉及果實採收過的花序,以集中養分,刺激新花序抽生。
放蜂授粉
在初花期採用放蜂輔助授粉,可改善草莓品質,增加產量。
病蟲害防治
草莓的主要病害是灰霉病、白粉病、葉斑病等,要以預防為主,實行綜合防治,採用2-3年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及時通風降濕,移栽前土壤要進行消毒。發病時要及時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靈800倍液和65%殺毒礬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噴霧;白粉病可用20%粉銹寧1500倍液和杜邦福星600-800倍液交替使用;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77%可殺得500倍液噴霧,採收前3天停止用葯。草莓的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和地老虎等。蚜蟲和紅蜘蛛可用20%增效速滅菊酯、克蟎特、吡蟲啉、蚜剋星等葯劑噴殺,地老虎及其他地下害蟲可用1000-1500倍辛硫磷澆灌毒殺。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