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勞動局拖欠工資投訴電話是多少
勞動局的統一投訴電話號碼是:12333,有勞務糾紛的事情,均可以拔打12333投訴舉報的。
❷ 勞動局舉報電話多少號
勞動局舉報電話12333。
勞動分局主要職責,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勞動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實施市制定的勞動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綜合管理轄區內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涉外就業,綜合管理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考核鑒定,實施勞動預備制度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綜合管理轄區內各類企業勞動關系協調工作,負責轄區內企業勞動合同鑒證、勞動爭議處理、勞動爭議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勞動行政監督檢查權,監督檢查轄區內企業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組織查處勞動違法案件,處理勞動關系方面的群體性突發事件,負責勞動信訪工作,負責勞動普法工作。綜合管理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承辦勞動局交辦的其他事項。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要任務,負責轄區內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城鄉勞動力就業、流動就業的具體服務工作。
負責轄區內政策性就業安置、失業職工再就業的服務工作,受委託承辦用工申報、招用外省勞工和招工廣告的核准工作,負責勞務扶貧和勞務合作工作,負責轄區內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服務工作,負責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路建設工作,負責流動就業統計工作,負責臨時工調配費核繳工作。承辦城鄉勞動力資源開發利用、政策性就業安置、流動就業服務的具體工作,負責失業職工具體服務工作。負責行政、事業單位和市屬全民集體所有制企業招用合同制職工的服務工作,受委託承辦用工申報、招用外省勞工和招工廣告的核准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❸ 勞動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12333是全國統一的勞動行政部門咨詢投訴電話。
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勞動法規的單位或勞動者,可以依據現行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決定,分別給予警告、通報批評、罰款、吊銷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的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❹ 勞動局投訴電話
勞動局投訴電話為:12333。它是全國統一的勞動行政部門咨詢投訴電話,可以直接投訴有關勞動糾紛的事項。全國各地的勞動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對外辦公時間有所差異,一般:周一至周五上午9:00——下午17:00,雙休日不上班及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但大多數地區都是24小時人工服務。也可以直接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如需區縣勞動行政部門電話,需要根據當地地方電話進一步咨詢。
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所需要材料如下:
(1)由投訴人向具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遞交投訴文件。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①是投訴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工作單位、通訊住所和聯系電話,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聯系電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以及所有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詳細情。
②投訴人的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2)是投訴人證明材料。投訴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應提供原件核對);用人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或注冊登記資料(確實不能提供的,經說明後可不提交)。
(3)集體投訴推薦代表的還需要提交推薦人簽章的推薦委託文書。如:因同一事由引起的4人以上集體投訴的,應當推選代表1至4名,並填寫《委託書》,所有人員均在委託書中簽名。
(4)是相關證據材料。提交必要證據材料,如證明勞動關系及與投訴請求有關的證據材料。
【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❺ 勞動局電話號碼是多少
勞動局的統一投訴舉報電話號碼是:12333,這個電話號碼不是哪一個部門的,是勞動局統一的投訴舉報電話。
❻ 勞動局的投訴電話是多少
我國勞動保障投訴全國統一投訴電話為12333。
一、 開通背景
2003年,原勞動保障部申請開通了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12333」,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12370用於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
二、 受理范圍
在各地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互聯互通、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和核心業務系統的業務協同、電話咨詢服務系統與12333網站的互動、「12333智詢通」現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三、 律師建議
如果您需要進行勞動仲裁,還需要到勞動仲裁部門進行書面申請,勞動仲裁部門才會接受立案進行仲裁,勞動仲裁是免費進行的,但是在申請勞動仲裁時還是需要勞動者對於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違約、違法行為進行舉證證明的,尤其是勞動關系的證明在實務中比較難,所以還是建議咨詢和委託專業的律師進行代理。
【(6)勞動局投訴電話是多少擴展閱讀】
勞動仲裁需要的材料,我們可以歸納為三類不同的人申請勞動仲裁需要的材料也不同:
第一類、申請人是員工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仲裁申請書(詳細陳述申請事項事實理由,一式兩份或按被申請人人數提供;
(2)申請人身份證明及復印件;
(3)有委託代理人的,需當面簽定並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同時提交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執業律師,應提供執業律師的證件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公民,應提供與委託人簽訂的不收費代理協議書,以及代理人和委託人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資料;
(4)被申請人工商注冊信息資料;
(5)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證明材料包括:勞動合同、暫住證、工作證、廠牌、工卡、工資表(單)、入職登記表、押金收據、以及被處罰憑證和被開除、除名、辭退、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或證書等。申請人提交證明材料時,應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審核後退回原件;
(6)《提交證據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❼ 勞動局投訴電話號碼是多少
法律分析:勞動保障客服電話是12333。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❽ 勞動局的投訴電話是多少
法律分析:一、各地一般統一為12333,也可以直接電話當地勞動局稽查大隊;
二、舉報的方式還有其他,例如:
1、到就近的勞動局窗口去提出投訴,需帶上相關的材料證明;
2、找到網上投訴的網址,提交資料進行投訴,在線的人員會為其解答;
3、直接撥打12333進行投訴。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❾ 勞動局投訴電話多少
法律分析:勞動局投訴電話是12333。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八十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並責令改正。
第八十六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有權進入用人單位了解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查閱必要的資料,並對勞動場所進行檢查。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必須出示證件,秉公執法並遵守有關規定。
第八十七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八十八條 各級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於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