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學校怎樣管理學生玩手機
擴展閱讀
怎樣使用手機內存卡 2025-05-14 20:19:57

學校怎樣管理學生玩手機

發布時間: 2022-06-01 23:15:37

1. 學生使用手機會對學習產生不良影響,老師該如何有效管理呢

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不要讓孩子玩太長時間電子產品,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要加強管理。

2. 學校怎麼將手機管理納入日常的管理當中

學校可以告誡學生父母,讓孩子盡量不要帶手機入校,也可以設置校門口,金屬檢測儀來檢查孩子是否帶手機入校。

3. 班主任怎樣正確地對學生手機進行管理

班主任正確地對學生手機進行管理可以建立班級監管機制,利用技術手段限制手機使用,利用學校內部的管理機制,教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組織各種活動。

1、建立班級監管機制,讓學生自我監督

組織學生設立《班級公約》,其中一項就包括了在上課時間禁止使用手機,違約者將會扣分、承擔勞動處罰或是請家長到學校「面談」,使學生之間相互監督,以他們的自覺性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在管理上,宿舍、教室之內都有監督員,有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有監管權。

加上班委會的常態監管,這使得學生自我監督和老師監督相結合,在空間上、時間上做到了多層次、寬領域、多角度的監管體系。

2、利用技術手段限制手機使用

在學生上課、自習或者考試期間,我們利用班費購買了屏蔽儀,對手機信號進行屏蔽,為學生創造一個無手機噪音環境,或者是強制學生在公共學習場所關閉手機,從而讓他們全心全意投入到學習當中,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尊重了老師以及其他同學,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

3、利用學校內部的管理機制

在學校內部,積極爭取政教處的支持,加大對同學的監督檢查力度。爭取校內其他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支持、協助和參與,並主動和學校協商,建議把教師收繳後代為保管的手機上交學校,由學校採取統一安全的方式管理。

同時學校組織相關的教育活動,讓中學生了解如何正確使用手機;而我們也在校園內設置了一定數量的公用電話,以滿足學生通訊的需求。



4、採取相應的措施、教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

制定必要班規加大對手機規范化管理。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只能讓一部分學生做到正確在校院中使用手機,要達到目的,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甚至強制性的管理,對手機的使用進行約束。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制定一些班級班規,讓學生在互相監督中逐漸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5、組織各種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組織各種校園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是有效解決學生攜帶使用手機的方法。學生通過手機游戲、小說進行娛樂、舉行有意義,有興趣的活動。將有效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自我完善。例如舉辦文化藝術節、書法大賽、家務勞動比賽、十佳歌手培養學生特長和組織能力。

4. 對學生手機管理的建議

1、使用手機的原則

上學的時候不能帶手機,防止沉迷游戲,早戀等影響學業,在家時孩子使用手機的用途也應該有所限制,主要為聯系朋友,上網查資料.

2、規定玩手機的時間

在家裡,一定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近視,另一方面還可以預防孩子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

3、家人聚餐時,一定不要讓孩子拿手機

聚餐時,如果孩子在玩手機的話,是對客人的一種不尊重,不管有什麼理由,都應該珍惜大家聚在一起的日子,聚餐就是讓孩子,家長,親朋好友談天說地,是彼此拉近關系的一個時刻。

4、玩手機的懲罰

除規定時間外,其餘時間玩手機的懲罰一定要制定出來,不然沒有一個嚴厲的教育,孩子下次還會再犯,當然除正當用途以外,此時需要家長視情況而定,但是記住一定不能輕易妥協。



5、合理使用手機時,要記得表揚孩子。

當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也應該給予適當地獎勵。如果孩子運用得當的時候,可以表示支持與理解,有不錯的學習軟體還可以一起推薦給孩子,教會孩子如何在網上學習有價值的東西。

5. 關於中小學生的手機問題,應該如何管理

引言:智能手機可以說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用雙刃劍形容手機應該很恰當。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快樂的同時,手機中毒引起的問題尤為突出,尤其是青少年兒童。

三、培養學生興趣愛好

父母應該盡量增加和子女在一起的時間,進行有效的交往,而不是陪在孩子身邊。但也要做自己的事情。必要時全心全意地與孩子在一起,與孩子進行更多的互動和交流,理解孩子的想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集中時間和注意力,就能獲得樂趣和成就感的時候,孩子對手機的需求就會慢慢減少。比如給孩子看有趣的書,多聽音樂,或者帶孩子在戶外玩,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他興趣,轉移孩子手機的注意力。

6. 該如何管控學生使用手機

一.明確態度,告知危害

入學之初,就應向家長學生明確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的態度,告知家長學生其危害,列舉因手機導致成績下滑的例子,引起家長和學生的高度重視。

二.建章立制,嚴格要求

光有要求是不夠的,要制定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對違反者,決不姑息!

三.做好住校學生的家校聯系溝通工作

學生在校期間不可避免的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需要與家長聯系的事情,做好家校溝通工作,不要因為學生不帶手機而影響了正常的溝通和聯系,會給一些學生可乘之機,對制度的順利執行也不利。

7. 如何管理學生的手機

現在很多家庭一般都會有電腦、手機或者平板,而孩子儼然成為了一個手機控。上學的時候學校可能會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去,但一到放假,孩子就窩在家裡玩手機。很多父母在家的也許會收斂一點,父母一旦不在家,只能是聽之任知了。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手機控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般家長管理孩子手機會用到哪些方法?

方法一:隨便玩 給孩子買智能機,不限制孩子使用,只要孩子不在闖紅燈的時候玩游戲,家長就聽之任之,不聞不問。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廣告

方法二:隨性管 給孩子買智能機,根據場合、使用時間等等因素隨性管,覺得像需要管的時候就管,覺得不需要管的時候就不管。

方法三:軟隔離 給孩子買智能機,但是限制使用時間,時間到了即沒收,或是不給錢買流量包。在非娛樂時間,孩子的智能機除了打電話發簡訊,唯一還剩下的功能就是看時間。

方法四:硬隔離 不給孩子買手機,或是給孩子買一台黑白屏手機,只是為了隨時隨地可以聯繫上孩子。

方法五:智能隔離 給孩子買有管控功能的學生手機,與自己的手機綁定,設置孩子的上網時間,到時間點就自動鎖屏,過濾到不良的信息網址。不用時刻在孩子周圍嘮叨,避免了矛盾的產生。

小格雷學生手機是專門為學生手機定製的手機,這款手機和市場上的智能手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硬體終端,而是針對學生的使用需求,設計了防沉迷功能,學生可以根據學習和休閑時間,設置手機的使用時間,可以說提供了強制管控的可能,幫助使用者,尤其是初次接觸手機的孩子確立一個正確的使用規則,也有助於形成時間觀念,提升學習和休閑效率。

8. 學校管理學生使用手機的制度

有報道稱,有的學校發現學生上課玩手機,會把手機砸掉,我是不贊同這種粗暴做法的。

上課看手機這個問題比較普遍,其實學生上課看手機也是蠻拼的,要麼是趴在桌子上偷偷玩;要麼就是把書高高堆成堡壘,在堡壘後面看;要麼把手機放在桌洞里,遇到老師下來檢查,往往如同打太極拳一般,雙手向前一推,把手機推到桌洞深處;我見過最有腦洞的創意,是把書開出手機大小的一個洞,把手機放到「書洞」里,把書一合上,外表絕對沒毛病,做工精細,也算是創意滿滿了。當然這個「書洞」讓我收藏了,哈哈!

再說如何管控,可以分三步走。

一、建制度。有些學校乾脆不讓上學帶手機,我們學校的做法是允許學生上學帶手機,早自習統一由班主任收上來,晚自習最後五分鍾發下去,平時哪個學生有事,比如要和家長聯系,可以找班主任要手機,用完之後再歸還。

二、抓管理。有些同學為了規避這一規定,可能會帶兩個手機,交上一個,自己偷偷摸摸留下一個,就可以上課時開車了,哈哈哈,學生也是挺機智的是不是!這時就要發揮任課教師和政教幹事的作用了,任課教師就如孫猴子一樣火眼金睛,而政教人員和班主任則發揮「趴窗」大法,當然還要配合監控。

三、做思想工作。學生是人,我們的管理工作也要以人為本。先要預防,如主題班會等統一思想,從他們的心靈深處找到問題的根源,再採取合理的方法幫助他們克服玩手機的心理;處理手機問題一定要講究方法,不能激化矛盾,尊重學生往往能達到雙贏的目的。

最後,我還有一個不算成熟的想法,既然堵不如疏,是否可以規定一定時間,比如每天20分鍾讓學生玩手機呢,其它時間還要嚴管。你認為我這個提議怎麼樣呢?歡迎留言關注,我們大家一起探討。

9. 如何引導中學生正確使用手機

1、培養學生的自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學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舉止行為,自覺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及時調整不符合既定目的和規定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

針對手機使用,在不該用的時候要管住自己,該用的時候要正確使用。同時,要讓學生樹立長時間看電子屏幕會危害健康,尤其是影響視力的意識,時時處處提醒自己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做到非必須不使用。

2、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

既然讓學生使用手機,學校和家庭就要制定使用管理規則,不能放任自流。制定手機使用管理規則不能只由教師或是家長說了算,要全班師生或全家人一起討論,並形成公約。

制定規則本身也是一個教育過程。學生自己參與制定的規則,就願意去遵守,同時還學會了在社會管理當中通過協商取得一致意見的方法。班級制定的公約要跟家長達成共識,讓學生在家使用手機的要求跟在學校盡量保持一致,提高家校協同配合的教育效果。

規則一經制定,就要嚴格遵守執行,並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幫助學生養成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並形成依照規則行事的良好習慣。在發現學生有手機成癮的苗頭時,學校和家長要加強管理,及時矯正。

3、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信息化時代,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成為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因為它使用便利、信息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廣,還能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知識。

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對網路虛假信息、網路欺詐的辨別能力,提高在網路虛擬環境下交友的警惕性,分清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別,對網上各種言論要有正確認識的能力。學會正確使用手機,對於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是有幫助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4、讓學生懂得網路禮儀。

教學生如何文明地使用手機,做有禮貌、有修養的人。同時,要教學生如何使用規范的語言和標點符號,如何用表情傳遞情緒、體現語氣和態度,這樣學生進入社會後,在使用簡訊、微信等社交軟體時就會懂得基本的文明禮儀。只有每個人都尊重基本的網路禮儀,才能讓網路空間變得清朗。

5、和學生家長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密切家校聯系。

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很難達到最終的目的。必須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家長的理解、配合對班主任進行手機管理的工作有重大的影響。家庭是學生最方便使用手機的地方。因此,家長必須做好監督教育工作,防止學生沉迷於手機。

開學之前,學校發放告家長書,明確學生不能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剛開學時班主任召開家長會將手機的利弊舉出來,告知家長手機的危害。進行充分的宣傳,和家長做好交流,讓家長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建立起溝通的橋梁。

家長和班主任保持聯系,交流學生在校的情況和老師共同監督學生手機的使用。在家規定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製力,出門前提醒學生上課不能玩手機,給手機靜音等。有了家長的配合,老師將更好地開展工作,幫助學成形成正確的手機價值觀。

10. 學校對學生手機管理規定

手機在方便聯絡的同時,也給學生的生活、財物的保管、學校的管理和課堂教學的正常秩序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學生利用手機發簡訊、聊天、玩游戲、下載電影、下載武打小說觀看等,造成學生時間上的浪費和學習上的分心,更有甚者由此迷戀手機上網;部分學生甚至在夜晚上床睡覺後長時間撥打電話、網聊、玩游戲;有的學生在考試時利用手機舞弊;同時學生正處於身體的發育階段,對手機產生的電子輻射抵抗力弱,受其影響較大,不利於身體健康成長。故學校在徵求部分家長和全體老師意見後,決定禁止學生在校園內攜帶使用手機(含MP3、MP4、游戲機等)。所以說學校對學生的手機進行了管理的規章制度,如果你不按照規章制度去執行的話那麼。學校會嚴肅處理這種事情。
第一條 學校禁止學生在校園內攜帶使用手機、MP3、MP4、游戲機等。
第二條 學校提供必要條件為學生與家長聯系提供方便,倡導學生使用IP公用
電話;公布班主任電話號碼和生活老師電話號碼;學生急需與家長聯系
時全體教職員工應提供方便。
第三條 針對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要使用手機的,由學校通知家長。
第四條 對違犯規定的處理意見:收繳到年級組並上報到政教處統一登記。第一
次可由家長領回手機,再次告知家長學校的相關管理規定;第二次仍由
家長領回手機,對學生進行紀律處分(警告、記過、留校察看);第三
次由家長領回手機並帶回學生,對學生進行紀律處分(勸退、勒令退學、
開除)。
第五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