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想在大棚種植西葫蘆,如何進行科學的管理
大棚西葫蘆如何種植管理?西葫蘆有大棚種植和露天種植兩種,除了冬天外,春夏秋三季均不受影響。在溫帶地區,春季和秋季,大多需要種植在溫室,西葫蘆便可順利成長。戶外種植的必須進行提前育苗,等春寒過後方能戶外進行移栽。
下面講一下大棚西葫蘆的種植和管理。
溫室冬春茬西葫蘆栽培時間長,植株生長旺盛,尤其進入結果後期,隨著外界溫度升高,結果次數增多,植株負擔加重,需肥量增大,而一次施肥量又不能過多,所以需多次追肥,即掌握每次少量施肥,勤追肥的原則。在第一個瓜長到10厘米左右是,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施復合肥15-20千克,以後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可每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每畝可施入尿素,硝酸銨和硫酸銨等速效氮肥10-15千克,還可順水追施人糞尿,每次每畝1000-1500千克。
② 角瓜的種植方法
角瓜的中文學名是西葫蘆,它的種植方法如下:
選種浸種
去除雜物,選取干凈飽滿,千粒重200g左右的種子,置入瓦盆或其它無油污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55℃的溫水燙種,不斷攪拌,保持15-20分鍾,自然冷卻至20-30℃,浸種4-6小時,撈出後再用1%高錳酸鉀浸20-30分鍾,以消毒殺菌。風干,至半干時可加溫催芽,溫度以25℃為宜。如種子量大,催芽時可翻動,以促使發芽整齊,但出芽後即不再翻動。
播種
芽長約1.5cm時播種,需選擇晴朗溫暖天氣。若遇陰雨天不能播種時,可將種子置於冷涼處,控制幼芽生長。
播種的營養土應在播種前20-30日前配製好。選用未種過瓜類蔬菜的無病土壤和農家肥配製,通常用園土6份與腐熟的馬糞或圈肥4份混合。置於苗床或紙袋、塑料缽(直徑9-10㎝)中,厚度8-9cm。播種後覆土約2㎝。
幼苗生長
幼苗易徒長,需嚴格控制溫度濕度。
播種後幼苗萌出土層前宜保持高溫,晝溫25-30℃,夜溫18-20℃,地溫22-24℃,相對濕度80-90%,約3-4天出苗。幼苗出齊後適當降溫並通風,晝溫25℃左右,夜間13-14℃,第一片真葉展開後夜溫降至12℃。定植前8-10天,應逐漸加大通風量,並降溫煉苗,一般白天15-25℃,夜間6-10℃。
田間管理
經30-35天的苗期管理,培育出具3-4片真葉的幼苗,可進行定植。
定植前先要施足基肥。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5000㎏,也可施用馬糞、羊糞等。
整好地後,起成60-65㎝距離的壟,按株距40-50㎝刨垵,每畝定植2000-2500株。也可做成1.3m寬的平畦,每畦種植兩行。
栽苗時坐水栽,待水滲下後,封垵並扶正瓜秧。
定植安全期地溫13℃以上,夜間氣溫不低於10℃。
緩苗後應追肥(施用餅肥150-200㎏,或50-60㎏三元復合肥),並澆「催秧水」,
但因地溫較低,不宜澆水過多。此後應及時中耕鬆土,不施水肥,待第一個瓜長到10-12㎝後再澆水。結瓜後一般5-7天澆水一次,以保持表土濕潤為度,雨季則需排水。
結瓜期順水追肥,一般追肥2-3次為宜。每次施用糞稀1000-1500㎏/畝,或碳酸銨10-15㎏/畝。
注意水肥管理,苗期或第一雌花坐果期肥水過多易徒長;後期水肥跟不上則產量降低。此外,早期留果過多易造成秧發育差,影響總產量。
為早熟高產,還應進行人工授粉(尤其是在無昆蟲授粉時)。每天上午6-8時,把正開放的雄花採下,剝去花冠,露出雄蕊,在雌花柱頭塗抹數次即可。
如需留種,一般應選取後期結的瓜,否則影響產量;專門留種的植株可不受此限。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lMMPnHTOH3xm7H3oqVxxE1-_GA8EGlehHmVlxxZT5fQ9HJ_n-_
③ 種植西葫蘆的時候,都有哪些授粉方式呢
西葫蘆一定要授粉成功,這樣才不會化瓜。一般看下有沒有昆蟲,比如蜜蜂,這樣可以自然授粉。另外也可人工授粉,一朵雄花可以授三朵雌花。另外要保持光照和通風,瓜才容易長得好。
④ 西葫蘆怎麼管理呢
西葫蘆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種蔬菜,種植面積也很大。最近,有農戶問西葫蘆冬季種植應該如何管理?
⑤ 西葫蘆種植效益好,該怎麼種植西葫蘆
移植栽種。西葫蘆的葉子長到兩三片的時候,就可以移栽到大田裡,一般一直秧苗要帶著泥土移栽,成活率比較高。株距控制在一尺左右。這樣既利於通風又能對產量不造成影響。可以按照西葫蘆的品種標識來定製也可以。一般每畝地能夠栽到2000株左右。在移栽秧苗的時候要選壯實嫩脆的種苗,焉了的秧苗和發黃的都不要定植。栽植好的秧苗要敦實一個晚上直接澆水讓秧苗成活。在定值以後如果不通風,溫度不夠,就會停止生長,白天溫度要28℃,夜裡20℃,適當通風採光要好,有利於結的瓜的個大。西葫蘆的瓜是橢圓形狀的,瓜皮有深綠、淺綠的。並且在瓜皮上還有帶道道的條紋,果肉是白色,肉質特別鮮嫩。春天季節氣溫低時,要採取人工授粉,摘開放的雄花,在雌花頭上輕輕塗抹。用防落素、座果靈等植物激素也可以授粉。
⑥ 西葫蘆怎麼種植方法
西葫蘆,一年生蔓本草本,原產自北美洲的南部地區。現在在世界各地也均有種植。
1.形態特徵
西葫蘆莖有棱溝,分布著短剛毛和半透明狀的糙毛。葉片硬且挺立,呈三角形或是卵狀三角形雌雄同株,雄花花梗粗壯,有稜角,長在3到6厘米,花冠黃色,長在五厘米左右。
2.生長習性
生長期間最適宜的溫度在20到25攝氏度,在15攝氏度以下的環境生長就會緩慢,在8攝氏度以下就會停止生長。如果溫度在30攝氏度以上生長就會緩慢而且極易發生疾病。西葫蘆種子發芽最適宜的溫度在25到30攝氏度,在13攝氏度時就可以發芽,但是生長就會比較緩慢;當溫度在30到35攝氏度時,發芽速度就是最快的,但是這樣很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長。開花結果時期需要較高的溫度,一般保持在22到25攝氏度是最佳的。如果是早熟的品種,耐低溫的能力就會更強,根系生長的最低溫度在6攝氏度,根毛發育的最低溫度在12攝氏度,夜間溫度在8到10攝氏度時受精的果實就可以正常的發育。
西葫蘆對於光照要求適中,比較能耐弱光,但是光照不足就會容易引起徒長。長時間的日照條件就會有利於莖葉的生長,在短日照的條件下,結瓜期也會比較早。
3.栽培技術
西葫蘆一般使用播種繁殖的方式,一般是春播或是秋播,主要是以春播為主。種植的方式有陸地或是在大棚溫室里栽培等。選擇種子首先要去除一下雜質,選取干凈飽滿的種子,放在干凈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到55攝氏度的溫水燙種,並不斷的攪拌,保持15到20分鍾,自然冷卻到20到30攝氏度,再浸泡4到6個小時,撈出後,再用1%的高錳酸鉀在浸泡,對種子進行消毒殺菌。撈出風干後,到半乾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催芽了,溫度以25攝氏度為宜。
播種時應該選擇天氣晴朗的溫暖天氣。若是遇到陰雨天就不要播種了,可以先將種子放置在陰涼處,抑制住種子的生長。播種時,營養土也應該在播種前20到30日就應該配置好,置於苗床或是紙袋中,播種後覆蓋土月2厘米。幼苗容易徒長,需要嚴格的控制溫度與濕度。播種幼苗後,幼苗萌出土層前宜保持高溫,白天的溫度在25到30攝氏度,夜間溫度在18到20攝氏度,地面溫度在22到24攝氏度。當幼苗出齊後要適當的降溫並且通風。經過一個月的苗期管理,當培育出3到4片真葉的幼苗,就可以進行定植了。定植之前,首先要施足基肥。栽苗時要等水滲下去後,封垵並扶正瓜秧。
定植安全期的氣溫做好在地溫13攝氏度以上,夜間的氣溫不要低於10攝氏度。在結果期也要追肥,一般追肥在2到3次最好。注意肥水的管理,苗期或是第一雌花坐果期肥水過多的話會造成徒長,乳溝後期肥水跟不上的話,產量就會降低,除此之外,早期留果過多的話就會造成秧苗的發育差,從而影響總產量。為了早熟高產,還可以進行人工授粉,在每天上午的六點到十點,把正在開放的雄花採下來,露出雄蕊,在雌花的柱頭上塗抹數次就可以了。留種的話,一般是採取後期結出的瓜。
一般西葫蘆是以瓜成熟後從下往上採收上市的蔬菜,採收的時期也是直接影響到果實的品質與價格的。西葫蘆一般是以嫩瓜為主,一般在幼瓜長到200到400克時就可以進行採收了。
4.病蟲防治
對於病蟲的防治可以採取高畦栽培,避免大水的漫灌,大雨鍋後及時排水,結瓜後可將瓜墊起來,防止潮濕染病。增加土壤中的抗生菌,抑制住病菌的生長,減少傷害。
5.主要價值
西葫蘆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葡萄糖、礦物質等,有著增強免疫力、清熱利尿等功能。還可以促進人體胰島素的分泌,是可以有效地預防糖尿病。
⑦ 大棚角瓜授粉怎麼辦
一般是去租蜜蜂授粉,其次就是人工授粉。
一般人工授粉則以花朵初放時進行最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