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油溫過高會對液壓泵站造成怎樣的傷害
液壓泵站在工作時,其壓力損失、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等都會轉化為熱能而使油溫升高,特別是大功率閉式迴路的液壓泵站在長時間工作時,油液的溫升更為嚴重。油液的工作溫度會影響液壓油及液壓元件的壽命,油溫的變化會引起油液的黏度變化,從而導致機械繫統運動速度不穩定,所以將油液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的油溫控制都是採用兩點控製法,即將油液溫度的變化控制在一個允許范圍內(即使T下限<T工作<T上限)
。在起動系統工作時,由於油溫過低,
液壓泵不能起動,對油液進行加熱是靠手動來控制的;而當液壓泵站在工作中由於某種偶然的原因導致油溫超出工作溫度上限、且冷卻器效率不夠時,也是靠手動來控制卸載或停機,這就需要有人在現場進行監視。若當監視人員脫離現場時發生油溫過高的現象,而不能及時採取措施,就有可能造成液壓泵站的損壞,系統不能再正常工作。
所以要及時控制液壓泵站的油溫,及有可能造成油溫升高的因素。
B. 卡特液壓系統升溫過高的原因,危害及防治辦法是什麼
1、溫升過高的原因
(1)油箱容積太小,散熱面積不夠,未安裝油冷卻裝置,或雖有冷卻裝置但其容量過小。
(2)按快進速度選擇油泵容量的定量泵供油系統,在工作時會有大部分多餘的流量在高壓下從溢流閥溢回而發熱。
(3)系統中卸荷迴路出現故障或因未設置卸荷迴路,停止工作時油泵不能卸荷,泵的全部流量在高壓下溢流,產生溢流損失而發熱,導致溫升。
(4)系統管路過細過長,彎曲過多,局部壓力損失和沿程壓力損失大。
(5)元件精度不夠及裝配質量差,相對運動間的機械摩擦損失大。
(6)配合件的配合間隙太小,或使用磨損後導致間隙過大,內、外泄漏量大,造成容積失大,如泵的容積效率降低,溫升快。
(7)液壓系統工作壓力調整得比實際需要高很多。有時是因密封過緊,或因密封件損壞、泄漏增大而不得不調高壓力才能工作。
(8)氣侯及作業環境溫度高,致使油溫升高。
(9)選擇油液的粘度不當,粘度大粘性阻力大,粘度太小則泄漏增大,兩種情況均能造成發熱溫升。
2、溫升過高的危害
(1)使機械產生熱變形,液壓元件中熱脹系數不同的運動部件因其配合間隙變小而卡死,引起動作失靈、影響液壓系統的傳動精度,導致部件工作質量變差。
(2)使油的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泵的容積效率和整個系統的效率會顯著降低。由於油的粘度降低,滑閥等移動部件的油膜變薄和被切破,摩擦阻力增大,導致磨損加劇。
(3)使橡膠密封件變形,加速老化失效,降低密封性能及使用壽命,造成泄漏。
(4)加速油液氧化變質,並析出瀝青物質,降低液壓油的使用壽命。析出物堵塞阻尼小孔和縫隙式閥口,導致壓力閥卡死而不能動作、金屬管路伸長而彎典,甚至破裂等。
(5)使油的空氣分離壓降低,油中溶解空氣逸出,產生氣穴,致使液壓系統工作性能降低。
3、防治措施
(1)根據不同的負載要求,經常檢查、調整溢流閥的壓力,使之恰到好處。
(2)合理選擇液壓油,特別是油液粘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採用低一點的粘度以減少粘度摩擦損失。
(3)改善運動件的潤滑條件,以減少摩擦損失,有利於降低工作負荷、減少發熱。
(4)提高液壓元件和液壓系統的裝配質量與自身精度,嚴格控制配合件的配合間隙和改善潤滑條件。採用摩擦系數小的密封材料和改進密封結構,盡可能降低液壓缸的啟動力,以降低機械摩擦損失所產生的熱量。
(5)必要時增設冷卻裝置。
C. 什麼原因造成液壓油系統油溫過高
液壓油系統油溫過高的原因包括: 機械方面的原因主要有系統設計、設備故障或操作不當:在油路設計中在預設變數泵的情況下,採用節流調速會引起能量損耗,部件發熱;冷卻器由於堵塞不工作或冷卻風扇轉速過慢造成散熱不好;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壓力管與迴流管之間的油流量偏低;周圍環境溫度太高,泵過熱等。 從液壓油的角度來看:油的粘度太高會生成摩擦阻力增加而發熱;某些液壓油的熱容較高,例如用加氫油調制的液壓油受熱後不易將熱散出,容易自身發熱。 液壓系統溫度過高除造成自動停機,還產生以下的危害:
1.油品的粘度變低,內泄漏增多,油泵容積效率下降,磨損增加,縮短使用壽命。
2.液壓元件產生熱膨脹,配合間隙減小,造成元件失靈或卡死。
3.密封件變形和老化而失去彈性,發生漏油。過高溫度還能使導管和接縫破壞。
4.液壓油長期在較高的溫度下工作會加速油品的氧化,縮短液壓油的使用壽命,酸性氧化產物還會腐蝕金屬,氧化產生的油泥會堵塞油濾,增加泵的磨損。
D. 叉車液壓系統溫度過高會引起系統不正常是對的還是錯的
叉車液壓油溫在工作時對其粘溫性和熱安定性有一定的要求,超過一定的溫度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所以液壓油油溫過高會嚴重影響機器的正常使用、降低液壓元件的使用壽命,並增加工程機械的維修成本
E. 液壓系統油液溫度高造成哪些影響
液壓系統油液發熱、溫度高,會造成操作不靈活、作業不連續、工作無力以及工作壓力降低等故障。現就液壓系統發熱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油液發熱的原因
(1)油箱容積太小,散熱面積不夠,未安裝油冷卻裝置,或雖有冷卻裝置但其容量過小。
(2)按快進速度選擇油泵容量的定量泵供油系統,在工作時會有大部分多餘的流量在高壓下從溢流閥溢回而發熱。
(3)系統中卸荷迴路出現故障或因未設置卸荷迴路,停止工作時油泵不能卸荷,泵的全部流量在高壓下溢流,產生溢流損失而發熱,導致油液發熱。
(4)系統管路過細過長,彎曲過多,局部壓力損失和沿程壓力損失大。
(5)元件精度不夠及裝配質量差,相對運動間的機械摩擦損失大。
(6)配合件的配合間隙太小,或使用磨損後導致間隙過大,內、外泄漏量大,造成容積損失大,如泵的容積效率降低,發熱快。
(7)液壓系統工作壓力調整得比實際需要高。有時是因密封過緊,或因密封件損壞、泄漏增大而不得不調高壓力才能工作。
(8)氣候及作業環境溫度高,致使油溫升高。
(9)選擇油液的粘度不當,粘度大粘性阻力大,粘度太小則泄漏增大,兩種情況均能造成油液發熱。
同興液壓總匯提供望採納!
F. 液壓油溫度高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液壓油會在高溫時變稀,液壓系統壓力會隨之降低,所以機械的效率也會降低,但是也得看是什麼機械,有些大功率的機械,液壓油油溫在80度時根本算不上高溫,只能說一般溫度,只要在使用時,沒有發現機械有什麼影響,那事後也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不必擔心,;
如果是長時間的高溫,每次工作都是高溫,那就會對液壓機械件,那些軟液壓管,密封件照成影響;
黏度降低,潤滑性能下降,溫度對液壓油黏度的影響很大。當溫度升高時,液體分子活動加劇,內聚力減小,液壓油變稀,液壓油油膜變薄並極易被破壞,潤滑性能變差,液壓元件磨損加劇,損害液壓泵、閥、鎖等重要液壓元件。
(6)液壓傳動系統溫度過高會怎樣擴展閱讀:
滿足液壓裝置在工作溫度下與啟動溫度下對液體粘度的要求,由於潤滑油的粘度變化直接與液壓動作、傳遞效率和傳遞精度有關,還要求油的粘溫性能和剪切安定性應滿足不同用途所提出的各種需求。
質量要求:
汽車及工程機械等的液壓系統使用液壓油作為工作介質,這類液壓系統中油液的流速不大而壓力較高,故稱為靜壓傳動。液壓油質量的優劣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液壓系統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通常對液壓油的質量要求有如下幾點:
適宜的粘度及良好的粘溫性能,以確保在工作溫度發生變化的條件下能准確、靈敏地傳遞動力,並能保證液壓元件的正常潤滑。
具有良好的防銹性及抗氧化安定性,在高溫高壓條件下不易氧化變質,使用壽命長。
具有良好的抗泡沫性,使油品在受機械不斷攪拌的工作條件下,產生的泡沫易於消失以使動力傳遞穩定,避免液壓油的加速氧化。
G. 挖掘機液壓油油溫高會出現什麼情況
挖掘機作業出現油溫高現象,影響挖掘機正常工作。
挖掘機油溫高故障影響:
1、油溫過高會使挖掘機零部件產生熱變形,嚴重的時候會使系統失去工作能力。
2、挖掘機油溫高導致液壓油粘度下降,泄漏增加,降低挖機使用壽命。
3、液壓油升高挖掘機密封件失效,產生漏油現象。
4、油溫高液壓油中容易被氧化的瀝青和膠質被氧化,阻塞油路,導致液壓閥流量不穩,影響挖掘機正常作業。
挖掘機油溫高故障現象原因:
1、挖掘機液壓系統設計不符合規范。
2、油路設計不合理,比如說油管的管徑小了,接頭多了,彎曲的地方多了等會使液壓油在流通的時候阻力變大,導致挖掘機油溫高。
3、使用的液壓油不合適。
4、液壓系統中進入了空氣。
5、挖掘機液壓冷卻系統故障。
6、挖掘機零部件的磨損,比如說配流盤磨損,柱塞磨損,換向閥磨損或者是閥桿間隙密封件的磨損都有可能導致挖掘機油溫高故障。
挖掘機油溫高故障維修:
1、在設計挖掘機液壓系統的時候一定要設計合理,設計油管的時候盡可能減少接頭,完全的地方,還有管徑一定要合適。
2、挖掘機日常使用的液壓油一定要嚴格管理,避免被污染。還有使用的液壓油一定要與挖掘機型號相匹配。
3、一般情況下挖掘機液壓油在使用了1000多小時候就應該要更換液壓油了,還有油濾網應該在120目以上的。
4、當出現了挖掘機油溫高故障時,要知道是不是冷卻系統故障引起的,你可以直接檢查挖掘機的散熱器有沒有故障?風扇皮帶的松緊度?冷卻液的多少?
5、還有應該要定時更換哪些容易磨損的零部件。一般情況下進口挖掘機的液壓泵和液壓馬達在使用了5-6年之後都應該要更換,而國產的時間則相對短許多,時間大概為三年後就要更換。
H. 液壓系統中油溫過高會有哪些不良影響求詳細說明解釋
影響大了啊,我給你說說,1:油溫長時間高會導致油品變稀造成油的粘度下降。從而變質凝結,
2:油溫高,油粘度下降導致系統泄漏量增大,液壓泵的容積效應減小,從而降低系統壓力,3:油品變質以後潤滑效果減弱導致液壓元件加速磨損導致系統元件損壞,4:油溫高使液壓件的密封容易損壞。密封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碳化造成管件漏油,液壓閥密封效果不好,你看我回答的好不記得採納哦
I. 鏟車方向盤太重 液壓油溫度過高是怎麼回事
1、內泄漏
在能量傳遞過程中若內泄漏嚴重,將增加系統的容積損失,損失的能量轉化成熱能而造成系統油溫過高。若元件間隙過小,各相對運動件之間產生摩擦,也可使油溫升高;而間隙過大則泄漏嚴重。
2、液壓泵吸空
液壓泵吸空使油液中混入空氣過多,在高壓作用下產生氣穴現象和液壓沖擊,並伴隨強烈振動和雜訊,致使系統油溫快速升高。若油管連接處松動或先導泵、主液壓泵傳動軸油封破損,也會造成液壓泵吸空。
3、散熱不良
散熱器表面沉積污物過厚將造成散熱、通風不良,致使油溫過高;液壓油箱中液面過低而使系統循環的油量不足,也會導致系統油溫過高。
4、元件磨損
液壓系統中的元件嚴重磨損可造成系統油溫過高。系統中元件的很多部位都是靠間隙密封的,一旦這些液壓元件磨損,則會引起內泄漏增加,導致油溫升高,造成油液的.黏度下降,繼而引起內泄漏進一步增加,造成油溫進一步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5、液壓油牌號選用不當
液壓油牌號特別是油液黏度指標選用不當,將直接威脅到液壓系統的正常工作。所以只能選用特定的黏度范圍且黏度變化盡量小的液壓油。
J. 液壓系統油溫過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油溫過高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時候需要綜合考慮,細致查證。
油溫過高原因分析:
引起油溫過高的原因很多,造成發熱的原因也很復雜,涉及面較廣,就系統本身而言,功率消耗起決定作用。經總結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設計不當:
A、 系統中沒有泄荷迴路,停止工作時液壓泵仍在高壓溢流,尤其對於大流量和速度要求變化較大的系統,應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高低壓組合等節省功率的方式,避免使用定量泵,盡量採用電液融合系統,及變頻電機或比例變數泵等,減少溢流,減少能耗及發熱。
B、 油箱容積太小,散熱面積不夠;油管使用過細過長,彎曲過多,截面變化頻繁等造成油在管道內能量損失過大。
C、 環境溫度過高,並且高負荷使用時間又長,設計時又沒充分考慮冷卻問題,會使油溫過高。
D、 液壓元件選擇不當,閥規格選用過小,過濾精度選擇不當或不合適等造成液壓系統壓差太大產生熱量使整個系統發熱。
E、 另外,液壓系統中有相對運動元件的機械摩擦所產生的熱量,大部分被液壓油帶回油箱,也是油液升高的另一個原因。
2. 使用不當:
A.、油箱中油位較低,將使掖壓系統沒有足夠的流量帶走其產生的熱量,使掖壓系統中的油液沒有足夠的循環和冷卻條件,會使油溫升高。
B、 所使用的液壓油的品牌,質量及黏度等級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號的液壓油混用,造成液壓油黏度指數過低或過高。黏度過大,油液流動的阻力大能量損失大,溫度升高;黏度小,黏度特性不好,泄露增加,油溫升高。靠液壓油潤滑的運動表面油膜難以形成,潤滑特性下降,運動阻力增加,使用已變質的油液,使液壓泵容積效率降低,並破壞相對運動零件表面的油膜,使阻力增加,磨擦損失增加,油溫升高。
C、 施工現場環境惡劣,隨著機器工作時間的增加,油液中混入雜質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壓油進入泵、馬達和閥的配合間隙中,會劃傷和破壞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露增加、油溫升高。
D、液壓系統在設計時,為了合理 節省能源,常採用各種手段進行節能。但如果
這些手段調整不當,液壓系統沒有按照正常設計狀態運行,也會造成油溫升高。
E、液壓系統中混入空氣,混入液壓油中的空氣,在低壓區時會從油中逸出並形成氣泡,當 運動到高壓區時,這些氣泡將被高壓擊碎,受到激烈壓縮而放出大量熱量,引起油溫升高。
F、 磨粒、雜質和灰塵等通過過濾器時,會被吸附在過濾器的濾芯上,如不定期檢查和更換濾芯,會造成吸油阻力和能耗增加,引起油溫升高。
G、液壓油冷卻循環系統工作不良。通常,採用水冷式或風冷式對液壓系統油液進行強製冷卻。水冷式冷卻會因散熱片太臟或水循環不暢而使其散熱系數降低;風冷式冷卻,會因油污過多而將冷卻器的散熱片縫隙堵塞,風扇難以對其散熱,結果導致油溫過高。
3.液壓元件的問題:
A、系統中的某些液壓元件製造加工精度不高,製造質量差,其本身泄露嚴重,容積損失大等,也會使油液發熱。
B、 液壓零部件的嚴重磨損,如齒輪泵與泵體和側板,拄塞泵和馬達的缸體與配流盤,缸體孔與柱塞,換向閥的閥桿與閥體等都是靠間隙密封的,這些元件的磨損將會使起泄露的增加和油溫的升高。
1.3油溫過高的解決辦法
1.設計方面
A、在調速迴路設計中,應盡量減少節流調速,增加容積調速;採用限壓式變數泵等作為液壓動力元件,減少高壓溢流閥,僅以很小的流量來補充泵的泄露,維持系統壓力,可有效控制油溫。對於眾多液壓缸在工作期間對壓力流量需求差異較大,採用普通的定量泵加溢流閥的液壓系統很難使每個液壓缸的壓力和流量得到很好的匹配,從而導致系統供油過剩,引起系統發熱。採用變數泵、高低壓組合形式加上泄荷溢流閥或差動連接,卻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B、在以下情況應考慮使用蓄能器:①當系統要求在短時間內提供很大的峰值流量以實現快速動作時,使用大流量泵既不經濟,又增加系統發熱系數。②長時間工作的特小流量液壓能源,如對系統進行保壓,補充泄露等情況,直接用泵連續供油是很不經濟的,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蓄能器長時間輸出小流量維持系統正常工作是一個非常經濟合理又減少系統發熱的簡便措施。
C、油箱部分的設計應考慮到系統具體工作條件,要注意到液壓系統的發熱情況,是高壓還是低壓,是持續工作還是間斷工作,是容積調速還是節流調速等,應使油箱有足夠的散熱面積。
D、油箱的吸油口和回油口要保持距離,並且油箱內部通常應布置隔板以避免回油直接流向吸油口,使油箱成為不流動的死油區。當沿隔板和油箱壁流動時,延長了油在油箱中的停留時間,有利於沉澱雜質,排除雜質和向四周散發熱量。
E、合理計算、選用油管內徑,盡量減少油管長度和彎曲度,減少油液在管道中的能量損失,從而減少油溫升高的因素。當液壓系統功率大,效率低(例如節流環節多)或油箱容積限制等靠自然冷卻不能保持規定的油溫時,應考慮冷卻器。
2. 使用方面
A、在實際操作中,要遵守操作規程中對液壓油位的規定;
B、 選用油液應按廠家推薦牌號或根據機器所處環境、氣溫因素來確定。對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機器,應選用專用液壓油;當液壓元件保養不便時,應使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壓油。
C、 一般在系統累計工作一千多小時後換油。換油時,注意不僅要放盡油箱中的舊油,還要替換整個系統管路,工作迴路中的舊油。加油時最好用120目以上的過濾網,並按規定加足油量,使油液有足夠的循環冷卻條件。油箱應保持散熱通風好。
D、定期清洗、更換過濾器,對有堵塞指示的過濾器,應按指示情況更換,濾芯的性能、結構和有效期都必須符合其使用要求。如遇因液壓油污染引起的突發性故障時,一定要過濾或更換液壓系統用油。經常檢查進油管介面等處的密封性,防止空氣進入,同時,每次換油後要排盡系統中的空氣,及時檢修或更換磨損過大的零部件,據統計,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進口的液壓泵、馬達工作五六年後,國產產品工作兩三年後,其磨損都已經相當嚴重,需即時進行檢修。
E、定期檢查和維護液壓油循環冷卻系統,一旦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機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