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待余承東表示華為手機晶元缺貨, 麒麟晶元 9 月 15 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
8月7日消息中國信息化百人會 2020 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表示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晶元在 9 月 15 日之後無法製造,將成為絕唱。
余承東稱,今年受到美國第二輪制裁的影響,華為的晶元沒辦法生產了,最近都在缺貨階段,華為的手機沒有晶元了,沒有了供應,造成今年發貨量可能低於去年。
媒體不要加戲,神特么絕唱啊。
別為了流量咒死了麒麟行不,雖然短期內生產不了了,但是看目前態度,不會是絕唱的,除非有一天徹底放棄手機業務了。會做的,而且即使是看生產,這波風波過去了,或者國內起來了,也會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
這次大會,除去已經說了很多次的全場景、端管雲之類的話,余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的發言和PPT透露出的,可能大家比較感興趣的信息如下:
Mate40系列將會九月發布,搭載麒麟晶元。
華為將會紮根半導體製造。
今年手機發貨量可能會比去年2.4億少一些。
提到了TikTok,做了一點表態
……
第一點宣布了下半年華為自家頂級旗艦的發布時間,並且對「會不會下半年機子沒有麒麟了要用聯發科」這種問題做了回應,至少,Mate40系列會用麒麟晶元。
關於這台手機,我也挺期待的,目前我確認的提升是一個小點,不知道在大的方面會不會有創新和巨大提升,蹲一台,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搶到,唉。(所以快買P系列,Mate留給我hhh)
華為 HUAWEI P40 Pro 麒麟990京東 6488.00去購買
對了,除去華為Mate以外,新nova和榮耀V40系列大家也很關注,就目前消息,V40會有聯發科版本(也就是說依然有麒麟?),nova不詳但大致如此。多方也透露了華為有對聯發科大量下單的意向,說不定明年我們會看到聯發科重新在手機端崛起。
第二點,關於這個有一張來源不明的拍攝圖片:
看PPT的意思,EDA寫的是關鍵演算法,個人猜測是指和華大九天等公司合作,或許並不是自己全包圓了,IDM後的內容應該就是華為會自己考慮深度參與製造的部分,「射頻、功率、模擬、存儲、感測等器件設計與製造工藝整合」。
這一塊算是官宣要做,但是不知道具體會到什麼范圍、什麼程度,而且就算要做,也要很久,大家還是淡定點,輕微沸騰一下下就好。
第三點是對自身出貨量的估計,按照菊一貫特色和余承東的調性,說出這話,應該是今年確實不太好賣了,當然整個市場都這樣。
事實上看華為今年的手機業務,海外大量經驗豐富的操盤手回到了國內,全方位施壓,「渡江戰役」成果已現,華為國內份額已經到了40%+。而對手們都在拚命反撲,並且是非常強烈的,對手實力也不弱,華為國內份額恐難以繼續增加。而在歐洲等華為傳統強勢區域,華為目前已經從第二落到三四名,部分地區甚至更差一些,局勢不容樂觀,不過很好的是國內廠商目前出海入歐的行動還不錯,小米和OPPO都有很不錯的戰績。
雖然看第二季度,華為創造了中國廠商的歷史,達到了手機份額的第一名,但是這也是暗藏危機的,國內難以再提高,歐洲南美等地區還在艱難拓展,短期很可能會出現份額下跌的情況。
不過也要看到,印度對小米應用上的制裁,美國對頭條、騰訊等廠的覬覦,今年政治風險可能會比較大,這些東西很難說鹿死誰手尚不可知。總體還是希望國內廠商可以穩住份額吧,難的有一個大眾且科技相關的領域我們具有很不錯的形勢。
余承東有句話說的不錯,目前華為像是綁住手腳游泳比賽。最近風波頻起,或許今年也會有其他廠商感受這種痛苦,而且不僅僅是設備提供商,軟體商也會有這種風險。
最後是余承東對TikTok的評價,提到了絕地求生和抖音海外版本的表現,整體還是比較正面,鼓勵大家不僅僅在中國舒適區,更去多賺全球。頭條今天也總算明白了拖字決,給出了比較不錯的回應,而不是火星視角之類的說法。
(其實有時候挺感慨 ,最近幾年,這個世界太魔幻了,或許是新秩序要成立,所以一次次打破我們在舊秩序下的幻想。
換作兩年前,你說中興、大疆、華為,甚至頭條、海康威視、歐菲光、騰訊、小米這些廠商會有這種待遇,肯定有一堆人說你迫害幻想,而現在都開始成真了。
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新秩序。
『貳』 華為晶元突破!14nm能勝過7nm,這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14納米技術怎麼優化,也超不了7納米,如果可以超越,那就不必去追求7納米或者5納米了,你會覺得二戰時期的戰機能超過現代戰機嗎,二戰時期的戰機你怎麼優化也達不到現代戰機技術,晶元不是也一樣嗎,所以說心理安慰其實很重要,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從追求來看就已經證明了一切,努力去突破代差技術才是關鍵。
如果說14納米技術比7納米技術好,那何必還去追求更好的5納米技術呢,正常想一下就會明白,就好比戰機一樣,三代戰機就算你再怎麼優化也達不到四代戰機的技術水平,最多隻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無限接近而已,想說超越根本不可能。
『叄』 現在華為的缺芯的情況怎麼樣了
依然缺,才1年,華為基本已經退出手機市場了。現在華為只能是寄希望於拿下國內5g運營商市場(目前處於壟斷地位)生存。如果華為能精兵簡政,通過改革內部耗損,提高效率,並且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華為活下來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華為還想像過去那樣干法,華為可能等不到晶元來的那一天了。兵敗如山倒,規模越大,負債也越大。
沒有晶元依然可以造出好的手機,但是國內企業的創新能力其實並不強。大多數靠的是廉價的勞動力在做市場。去年華為的手機業務基本給小米ov給瓜分了,紅綠藍黃,現在只剩下綠藍黃三家了。
『肆』 華為全新自研晶元取得突破,會在何時交付使用
華為的鴻蒙系統,讓我們有了自主研發的系統,而今華為又傳來了好消息,那就是華為全新的自主研發的晶元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就是說我們的華為晶元即將在年底交付使用。不得不說,華為在晶元領域倍受掣肘,但是華為突圍了。中國人一向就是好樣的,不讓我們參與到中間站,那麼我們就自己研發一個空間站,並且已經順利升空和交付使用。
華為在去年遭遇了晶元合圍,無晶元可用,但是短短的半年時間,華為就製造出了華為芯,相信走在世界前列的華為,再也不是可以阻擋的,再也不是一些企業說制裁就制裁的。華為此次研發的是OLED屏幕顯示驅動晶元,這種晶元將會廣泛的使用在華為的手機以及其他設備上面。
華為全新自研晶元取得突破,會在年底交付使用。
『伍』 2021年華為現狀如何
7月16號,台積電正式宣布:9月14號之後,將不再給華為供貨晶元。此前,華為曾大量囤貨,分析師預測,其晶元庫存或許只能撐到2021年年初。
目前,世界上能滿足華為晶元代工需求的廠商只有兩家,分別是台積電和三星半導體,但三星此前已經拒絕華為的訂單。國內稍有希望的公司是中芯國際,但中芯的工藝比較落後,比如用在華為低端手機上的14納米晶元,中芯也只是具備生產能力,離大規模量產還很遠,而高端機需求的7納米和5納米晶元,則完全是一片空白。
此外,中芯國際並非一家嚴格意義上的本土企業,它有很強的美資背景,並大量使用美國技術,所以也隨時有拋棄華為的風險,盲目指望,不太現實。
當前,手機業務占華為總營收的56%,其他業務也大多與晶元相關,斷供對華為的打擊是致命的,面對斷供,短期內華為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那華為會就此倒下嗎?
答案是:很難!
中國晶元的背後其實是資本的戰爭,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資本幾乎滲透到晶元行業的各個角落,可以說是躺著賺錢,而晶元行業主要有五類公司。
『陸』 晶元被卡脖子,華為寸步難行,屬於華為的時代要結束了嗎
「華為時代」本身就是不正確的說法,不過華為確實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精神。但是,華為現在的確很難,手機業務是完全沒有了曾經的輝煌,甚至通信業務在外也遭到了不良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還能有一個比較美好的未來嗎。
為啥敢這么玩,第一點當然是華為基礎雄厚,眼前的困難還不足以影響華為命脈,其次華為知道人才與技術的重要性,先把人才留住才有未來。擁有頂尖的人才就是希望,就這樣的意識,不相信華為難道去相信那些捨不得在人才方面發力的低端企業嗎。
『柒』 華為晶元現狀,作為國產品牌卻賣到五千檔,華為未來到底怎樣發展呢
未來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而且也會往更多的領域進行拓展,這樣才能夠有更好的機會。
『捌』 華為榮耀晶元研究怎樣了
高通888降臨,全員進入5nm時代
12月2日,高通在2020技術峰會上正式發布了旗艦晶元高通888,看到這里想必很多人都有點發懵。之前爆料的消息一直都是高通875,為什麼現在變成了高通888?對於這種命名方式,高通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高通表示「888」這個數字在中國市場比較吉利。所以一改常態,將晶元命名為了高通888。
脫離華為之後,榮耀就能夠繼續發展,選擇其他廠商的晶元使用,想必這才是對榮耀自身發展最有利的事情。如今高通表達態度之後,也再一次證明了華為當初所做的決定是正確的,榮耀或許能夠用上高通888的晶元。
『玖』 華為晶元迎來新突破,14nm勝過7nm,有可能嗎
14nm勝過7nm是不可能的,而且華為晶元目前還沒有新突破。由華為公司最新年度報告可知,華為在晶元供應鏈上已經連續 3 年承壓,至今先進工藝仍舊不可獲得,麒麟晶元在獲得性上仍有非常大的困難,手機業務面臨的仍然是如何有質量地生存下去的問題。
倒是,從字面上,像是可以把華為所說的「具有競爭力」理解成在7nm這個工藝製程上採用堆疊設計技術,讓7nm高端麒麟晶元的性能倍增,如果真是這個意思,如果成真,7nm麒麟晶元不僅回來了,而且是強勢回歸,當然就可以讓華為手機業務較高質量地持續下去,華為手機將重新具有較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拾』 華為怎樣了!晶元和系統
華為現在其實還是處於一個比較艱難的一個情況,晶元的話確實是比較短缺的,系統的最近已經更新了,鴻蒙系統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流暢度也大大提升,但晶元的話確實很短缺。希望能盡早度過這個難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