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資訊 » 血液系統的疾病怎樣檢查
擴展閱讀
怎樣養雞才好吃 2025-09-17 13:33:41
怎樣在模版上倒入圖片 2025-09-17 13:19:31
微信發圖片撤回怎樣找出 2025-09-17 13:14:17

血液系統的疾病怎樣檢查

發布時間: 2022-07-03 16:17:46

❶ 血液病病人一般做哪些檢查

1、血常規及血小板計數:為最基本的化驗檢查。 2、網積紅細胞計數:以了解骨髓增生情況。各種紅細胞平均指數的測定,對貧血患者進行形態學分類,有助於尋找貧血的原因。 3、骨髓檢查:包括骨髓穿刺塗片及骨髓活體組織檢查,對某些血液病有確診價值(如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纖維化等)及參考價值(如增生性貧血)。 4、出血性疾病:出血時間、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定量為基本的檢查。尚可做血塊回縮試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試驗以了解血小板功能。 5、溶血性疾病檢查:常用的試驗有游離血紅蛋白測定、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Rous/試驗、尿潛血(血管內溶血);酸溶血試驗、蔗糖水試驗(PNH);滲透脆性試驗(先天性球成形紅細胞增多症);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G6PD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試驗(自身免疫性溶貧)等以確定溶血原因。 6、細胞化學染色:對診斷急性白血病的類型有價值,如過氧化酶、鹼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等。 7、活體組織檢查:如淋巴結或浸潤包塊的活檢對診斷淋巴瘤或惡性血液病的浸潤有診斷價值。 8、生化及免疫學檢查: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及淋巴系統常有免疫球蛋白的異常及細胞免疫功能的異常。近年來已應用單克隆抗體對急性白血病進行免疫學分型。 9、器械檢查:如超聲波、CT對縱膈及腹膜後淋巴瘤的診斷。 10、放射性核素:應用於紅細胞壽命、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骨髓顯像、淋巴瘤顯像等。

❷ 血常規檢查可以檢查出什麼病

血常規又叫「全血細胞計數」。顧名思義,就是統計單位體積血液中各種血細胞的數量。血液中的血細胞可分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三大類。血常規是醫學上最常用的一種實驗室檢測手段,是醫生診斷某些疾病的重要的依據。


3.血液科疾病:白血病、紫癜等


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及其比例等,對於血液病的診斷和初步篩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身體器官問題:判斷有無脾功能異常


當各種肝病導致的脾功能亢進的時候,往往白細胞和血小板會減少,所以,對於肝病患者來講,血常規也非常重要。


除外這些,其實血常規在各個科室都有應用,其作用也不僅僅局限於以上疾病的判斷和鑒別,不要小看血常規哦!

❸ 體檢抽血都查哪些項目

查血能夠查出血液系統的疾病和周身其它各臟器系統功能的問題,通過查血,血液系統的疾病可看出來的有貧血、粒細胞減少、血色素減少、血小板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凝血功能低下、造血功能減退,這些都可以通過查血檢驗得到。周身其它各臟器功能失調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查血檢驗出來,例如做生化全項可以查出肝臟功能、腎臟功能是否有糖尿病、血尿酸是否偏高、心臟功能如何。查風濕系列可以看出風濕病,查自免全項可以看出周身免疫力水平,查甲狀腺系列可以看甲狀腺是否有問題。

❹ 血液系統疾病常用檢查項目有哪些

1、血常規:

主要包括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計數、網織紅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血細胞大小分布。這是血液病的必查項目,也是血液病診治過程中需要經常追蹤的項目。

2、白細胞分類:

由技術人員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對白細胞分類。機器檢測時,白細胞形態在基本正常范圍時,結果才有參考價值,當血液中出現異常的細胞時,如原始細胞、異性淋巴細胞等,機器很難正確分類。因此當我們懷疑白細胞疾病時,要目測白細胞分類。

3、骨髓檢查:

抽取骨髓細胞或組織可進行形態學分析、細胞化學染色、染色體核型檢查、免疫學檢查、基因分析、幹細胞培養、電子顯微鏡檢查、病理組織檢查等。骨髓檢查是血液病的最重要檢驗方法之一。

(4)血液系統的疾病怎樣檢查擴展閱讀

血液系統功能:

運輸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自肺吸入的氧氣以及由消化道吸收的營養物質,都依靠血液運輸才能到達全身各組織。

同時組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其他廢物也賴血液運輸到肺、腎等處排泄,從而保證身體正常代謝的進行。血液的運輸功能主要是靠紅細胞來完成的。

貧血時,紅細胞的數量減少或質量下降,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血液這一運輸功能,出現一系列的病理變化。

❺ 什麼樣的體檢可以檢查全身血液系統疾病,入職體檢和單位的體檢可以查出來嗎HIV和梅毒也查過了。

你所說的「檢查全身血液系統疾病」在醫學的疾病領域中屬於血液和造血系統疾病的范疇。
一般大家熟悉的就是血液病的實驗室檢查了(大眾所說的抽血化驗,但不局限這樣的理解)。
實驗室檢查是血液疾病診斷的重要環節,包括:
1、一般血液學檢查:這類是最常見的檢查,一般都會做,想血常規、血細胞分析等
2、骨髓檢查:如大家熟悉的白血病、再障等。
3、血液生化檢查:想肝、腎功能,電解質等;
4、組織病理學檢查:就是病理活檢
5、免疫學檢查:對一些腫瘤診斷,疾病分型的一種手段。
6、細胞遺傳學及分鍾生物學檢查:可以對腫瘤診斷有一定的幫助
7、造血細胞的培養及測試技術:協助診斷各種白血病、測定血清及一些科研方面的
8、放射性核素檢查:對一些血液病診斷及發病機制的研究
好多吧!但臨床上基本上不可能對一個病人開這么多檢查(某些科研除外吧),就是說不可能都做的,更何況是體檢!一般會選擇一些常規檢查,如果有問題,我們才會進一步檢查的!

❻ 血常規檢查能查出什麼病

做最基本的血常規檢查,通常可以檢查出什麼?

血常規檢查能檢查出很多種疾病,比如有的人患有白血病,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奪走了很多兒童和成年人的生命,患有白血病時白細胞會非常高。

第三、可以檢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貧血、乙型肝炎、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早期症狀非常的隱匿,容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可以通過血液檢查進行初步的診斷。常見表現有乏力、心慌、氣短、食慾不振、流鼻血、骨痛,甚至感冒症狀等。

❼ 抽血可以做哪些檢查例如:腎功能,血尿酸,等等。

人體是一個整體,身體有毛病時,血液中的平衡狀態受到破壞,會出現血液中的異常,所以查血很多時候是有必要的,抽血可以檢查出來很多方面的疾病。

1.血液系統方面的疾病

通過抽血,可以得知身體內的紅細胞數量,通過相應的指標來判斷人體是否存在貧血。也可以得到身體內白細胞的數量,達到初步判斷病人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的程度,同時也可以判斷病人是否有白血病。

2.傳染性疾病

我們所熟知的一些傳染病,像乙肝、艾滋病、梅毒等都是通過抽血來診斷。我們經常看到血液報告單上的傳染病相應的病毒抗原或抗體這兩項指標。雖然有的人知道自己沒有傳染病,但是還是要進行一些侵入性操作,如胃腸鏡等,也要通過抽血來確定患者是否患有傳染病,從而決定檢查器材的消毒方式。

3.內分泌系統疾病

人體的許多激素都可以通過抽血來判斷它的異常。當激素在正常水平內時,我們可以不管,但是,高於或者低於正常水平時,我們就要採取措施了。像糖尿病、甲亢、甲減等這些內分泌系統疾病都需要依靠抽血來診斷。

當然遠遠不止這幾種疾病可通過查血診斷,還有像風濕性疾病以及要了解各個器官功能等,查血還對治療療效的評估有很大幫助。進行抽血檢查的時候,常常不止抽一管子的血。這是因為檢查項目不同,所抽的血量也不同,裝血的試管裡面的抗凝劑也不同。有的人擔心抽完的血被用在不法途徑,這個倒不用擔心,抽完的血一般在醫院放7天,以免對檢查的項目有疑問。達到時間後,就會採取滅菌處理,按照醫療垃圾進行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