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資訊 » 靜脈泌尿系統造影怎樣做

靜脈泌尿系統造影怎樣做

發布時間: 2022-11-13 22:11:32

❶ 靜脈尿路造影的檢查前准備工作

為了保證診斷的准確性和安全性,必須做好檢查前准備。1.造影前三天作碘過敏試驗,碘過敏試驗陽性者不能進行該項檢查。2.造影前2~3天不吃易產氣(如豆腐、奶類)和多渣的食物,並禁服鉍劑以及含鈣或重金屬的葯物。3.檢查前夜口服植物性輕瀉葯(如藩瀉葉或蓖麻油)或做清潔灌腸,清除腸道內容物,避免腸內容物與顯影的腎盂腎盞、輸尿管及膀胱重疊,影響觀察分析。4.檢查前三小時內不能飲水及進流質食物(可以吃少量干食物如大餅、麵包等),以使血液濃縮,腎臟分泌的尿液含造影劑濃度增高,顯示更為清楚。5.檢查前排尿使膀胱空虛。

❷ 怎樣做輸尿管造影

輸尿管造影有兩種形式,一是靜脈造影,通過靜脈輸入造影劑,當造影劑通過腎臟排出後,在X光監視下,選擇最佳時機拍攝腎盂和輸尿管影像。二是逆行性造影,經尿道、膀胱、輸尿管逆行注入造影劑顯示病變部位。

❸ 靜脈泌尿系造影怎麼做痛嗎

這個沒事,是靜脈造影,就是把造影劑由胳膊上的靜脈打進體內,然後分時段拍片,觀察腎、輸尿管、膀胱的,跟打下針沒什麼區別。至於樓主所說的從尿道進去,那是逆行的。

❹ 做造影是怎樣一個過程

操作之前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再次消毒宮頸,放置宮頸雙腔通液管後,再到放射科完成手術操作,根據醫師的指導,緩慢推注造影劑之後顯影,在閱片後就完成造影。
造影,拼為zàoyǐng,是在放射診斷學中,通過攝入含原子序數高的元素的物質,然後在欲診斷的體內部位攝取放射照片以供醫學診斷。對缺乏自然對比的結構或器官,可將密度高於或低於該結構或器官的物質引入器官內或其周圍間隙,使之產生對比顯影。

(4)靜脈泌尿系統造影怎樣做擴展閱讀

上消化道造影即通常所說的鋇餐,是指用硫酸鋇作為造影劑,在 X線照射下顯示消化道有無病變的一種檢查方法,包括食道造影、食道胃造影、小腸造影。
檢查前2天不要服含鐵、碘、鈉、鉍、銀等葯物。 造影前1天不宜多吃纖維類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造影前1天晚上,吃少渣飲食如豆漿、面條、稀飯等。 特別注意,造影當天早晨禁食,包括開水、葯品。 對要做結腸造影鋇灌腸檢查的病人,建議患者要有懂普通話的家屬陪同。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造影檢查成功的關鍵。小腸造影需反復多次檢查,請患者一定要聽從放射科造影醫生的安排。 檢查時需向患者胃腸內引入硫酸鋇,硫酸鋇對人體無毒副作用。長期便秘的病人可服用瀉葯以加速硫酸鋇排出。
靜脈腎盂造影是通過靜脈內注入含碘造影劑,觀察其在腎臟、輸尿管、膀胱的積聚,從而診斷泌尿系統疾病的一種造影方法。
造影前,必須作碘過敏試驗。即使對碘過敏試驗為陰性的患者,仍有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故在造影的過程中仍應密切觀察,與在場的醫護人員取得密切聯系。門診病人碘過敏試驗的地點在門診注射室,住院病人由相應的病人負責試驗。

❺ 靜脈泌尿系造影術前准備有哪些

一般在造影前三天,就應該禁食產氣的食物,如奶類、豆製品、麵食、糖類等。造影前一天晚上,將醫生開的瀉葯--番瀉葉如同泡茶一樣引用,最好多喝幾杯,有便隨時排出。其目的是為了將腸道內的殘渣排出,清潔腸道。檢查前還應做碘過敏試驗。
造影前12小時內禁止飲水,當日早晨不能進早餐,包括不能進水。腸道內的氣體主要是吞入的,吞咽東西和講話都會使氣體進入腸道。因此,要少講話,多走動,以利於氣體的排出。
造影前需排尿、排便,使腸道、膀胱空虛。

❻ 靜脈尿路造影的方法

患者平卧於檢查床面上,待醫生將腹部壓迫部位與壓力調整好後,護士將造影劑抽入針管內排盡空氣,選擇好適宜的靜脈局部進行皮膚消毒、穿刺,成功後將40ml造影劑不間斷的緩慢注入,注完後拔出針頭,穿刺點用無菌膠布條加壓覆蓋。成人在注射造影劑後,壓迫輸尿管,在第7、15、30分鍾各拍片1張,最後一張平片包括腎臟、輸尿管到膀胱,必要時需加攝片。兒童應減少照相次數,除平片外,於注葯後第3~5分鍾,拍腎臟照片1張,第7~12分鍾拍第2張,包括腎臟、輸尿管和膀胱。

❼ 靜脈腎盂造影的常規檢查步驟:

常規拍腹部仰卧位平片(KUB),准備好腹部壓迫帶,靜脈注射20ml造影劑(76復方泛影葡胺,最大劑量不超過40ml,一般選擇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同時腹部加壓(具體壓力因人而異),注射完後保留靜脈通道並開始計時(保留靜脈通道是為了萬一出現過敏反應便於急救),分別於15,25,35分鍾拍片,尤其注意拍腎區,解壓後馬上再拍KUB,每次拍片注意讓患者一定憋好氣,尤其最後一張,為了保險起見,最後可以連續拍攝好幾張,檢查完畢後囑患者多飲水. 1.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結核、腫瘤等。
2.原因不明的血尿。
3.泌尿系結石,確定結石的部位,了解有無陰性結石。 1.腎功能衰竭:由於尿液內造影劑濃度低、顯影差,以及可能對腎臟產生毒性,導致腎功能惡化,故腎衰患者不宜作此項檢查。
2.碘過敏:對碘過敏的患者,造影前應用脫敏葯物。若碘過敏試驗為陰性,仍有過敏反應的可能,在造影過程中需密切觀察。
3.懷孕婦女:為了避免X線對胚胎發育的影響,故孕婦需嚴格控制。對生育期婦女的造影檢查,應在月經後10天內進行。
4.多發性骨髓瘤:本病患者作靜脈尿路造影時,可能發生尿閉,特別在少尿患者中易並發尿閉,故不宜進行此項檢查。

❽ 尿路造影怎麼做

靜脈尿路造影(IVP)
在進行IVP檢查前,要詳細了解病人的全身情況、過敏史以及腎臟功能情況。對造影劑過敏、中重度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禁用IVP檢查。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糖尿病患者除非已存在腎功能不全,一般不是IVP檢查的絕對禁忌證。輕度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在進行IVU檢查前後靜脈補液治療或補液後應用速尿或甘露醇刊尿可減輕腎臟損傷。有心力衰竭的病人,IVP檢查應在病情穩定條件下進行,並減少造影劑容量以減輕對心臟的負荷。檢查當天早餐禁食水,腸道准備同尿路平片檢查。造影劑注射前必須先行尿路平片檢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檢查根據病人的情況及醫生的需要選擇不同造影劑用量(單劑量、雙劑量或大劑量)、不同給予方式(靜脈慢速滴注及快速注射)以及不同的攝片間隔(常規攝片及延遲攝片)等。

❾ 靜脈尿路造影的介紹

靜脈尿路造影(IVU),又稱排泄性尿路造影,系由靜脈注入含碘造影劑(有機碘化物水溶液,最常用為76%復方泛影葡胺),造影劑主要通過腎臟排泄,經過腎小球過濾、腎小管濃縮後,自腎集合管排出,含有造影劑的尿自腎盞排到腎盂、輸尿管及膀胱時均可顯影。注射造影劑後,在不同時間間隔拍攝腹部、盆部或排尿後的X光照片,以診斷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如結石、腫瘤、結核以及各種先天性畸形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