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機是如何計算我每天走的步數的
科技 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如今的人已不再為溫飽發愁,反而擔心更多的是自己的身體 健康 ,隨之,各種運動 APP 應運而生,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熱衷於在票圈炫耀發自己的運動數據,步數過萬貌似已成為一個硬性標桿,如果有誰給自己的微信運動點了贊就會開心的不得了,那手機到底是如何計算我們每天走了多少步呢?
之前 科技 沒那麼厲害,大部分手機都是通過簡單的重力感應來計算步數,簡單來說就是手機的擺動頻次 ,所以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步數數據更好看,就拚命的擺動手機,通過作弊的手法來欺騙手機。這不就違背了運動的初衷了么。
隨著 科技 的進步和發展,現在的大部分計步 APP 都是採用手機內置的陀螺儀,重力感應器以及加速度感測器等一系列感測器來獲取用戶步數的,相比之前的重力感應,該方法更精準和科學。陀螺儀可以計算手機的便宜角度,走路時裝在口袋中的和手機會持續的出現偏角;而加速度感測器可以獲取用戶的速度數據,一次來判定用戶是在走路還是騎車或者開車。
最後的終極殺招就是 GPS 了,GPS 可以實時計算出你的運動軌跡 ,因為走路的速度和騎車與開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當你在一定時長內的運動軌跡過長時就說明不是在走路。所以如果採取 GPS 來計算步數的話是相當難作弊的。
最後提醒大家,我們運動的目的是保持 健康 的身體,而不是為了那一組組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如果為了攀比和虛榮而採取作弊的方式,那豈不是本末倒置。
手機是如何計算每天走的步數?這個問題我想很多朋友都非常的好奇,那麼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手機是如何計算每天走的。
手機內部有一個震動感測器和協助處理器,這個就是手機用來計算我們每天走路的根本方法,還有一些元器件也在幫助手機來計算我們走路的不算比如說有陀螺儀,重力感應器等等,當我們手機中有這些功能的時候。
我們帶著手機在路上走的時候,人的中心都會有上下移動的情況,那麼這時候,感測器和協作器就會感應到我們運動的布數,還有就是微信運動確實計算步數的,但是和我們平時走路的步伐大小關系很小。
所以,有時候只要我們的手機進行移動就會自動計算布數,對於手機能計算步數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結論:通過手機內置的加速度計來計算
1、手機內置的感測器一般都包含三軸加速度計+三軸陀螺儀+三軸磁力計。
加速度計用來測量加速度數據,陀螺儀可以判斷旋轉角速率,磁力計用來指示方位信息。
通過這三個感測器的數據融合,就可以通過演算法計算出當前的姿態,舉個例子,如果你在走路的話,手機放在身上,抬腿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向上的加速度,腿落地時,又會有一二向下的加速度,在加上其他的方位信息就可以判定在走路,並且可以判斷出來一分鍾內走了幾步。
2、走路和騎自行車也是通過類似的方式來判斷的,各個app的演算法不同,說一個典型的吧,靠上面所說的步頻+GPS定位,如果步頻跟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但是GPS定位距離在相同時間內移動的很多,那麼就是在騎車嘍,就這么簡單。
我認為這個問題自己非常有必要回答,因為自己對手機也是有比較多的了解的,而且對手機上的軟體以及個人功能也都還是比較熟悉。 現在手機能夠計算出自己每天走的步數,我認為這是根據現在手機的自身移動來計算的,手機上的APP或者是軟體能夠根據手機一個定位系統以及手機的標識碼來判別你手機到底是移動還是沒有動,如果移動的話就會自動的計算你的手機移動了多少。所以我們知道現在很多人都是用手機來及計算步數的。因此這樣有一個弊端,比如說你不能計算出到底是人走了還是手機走了,這一點在未來還需要加強。
所以說,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是拿著手機能夠計算步數,放下手機就不能計算了,所以人始終都是跟著你的手機來的,如果你沒有了手機,那麼就不能夠計算, 還有的是現在 科技 越來越發達。相信以後也會有更加多一個方式來實現這種計算。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我們就拿小米8為例,我們現在看看小米8的感測器:
到底哪些是用來記步數的?我們可以看到小米8的感測器中有陀螺儀等感測器,這些設備可以根據手機震動的幅度來儲存數據。當然,你也能看到:加速感測器,可以測量加速力的感測器,這也是大部分手機運動需要依靠的設備。
計數步數,就是通過我們在走路的時候,有一個重心移動的過程,而這種一上一下的重心改變被加速感測器記錄,當然,它還配合手機處理器中需要長時間記錄數據的協處理器發揮的功效!
當然,不論是加速感測器還是陀螺儀的配合,其實都是存在誤差的,而且人都有一種習慣,就是做假,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拿著手機上下搖,來增加步數!
所以,如果真的想運動,其實沒有必要通過手機來計步,而是拿走手機,自己去路上飛奔吧!
手機上一些「 健康 功能」越來越受到用戶們的重視,於是不少手機軟體都帶有了計步功能。 一開始這些所謂的計步器都是利用簡單的重力感應來計算步數的。也就是手機每震動一次,步數就會增加。
之前微信運動剛剛興起的時候,我一朋友時常占據步數榜首,每天都顯示走了好幾萬步。有天突然發現他榜上無名了,一問才知,原來他平時都是將手機綁在電風扇扇葉上……這幾天手機不慎「玩壞了」。只能說這些朋友們為了湊步數使出奇葩招數也是沒誰了。 因此後來為了應對這些「作弊」行為,QQ、微信等主流的計步軟體也就升級為通過手機內置的陀螺儀,重力感應器和加速度感測器等一系列感測器組合而成,來計算步數。
陀螺儀可以測量出手機的角度,從而快速准確的檢到人體重心的偏移;加速度感應器,可以輕松的判斷人是在走路還是在騎車;然而更為准確的計步器會採用GPS功能來定位人的運動線路,時時監控著人的狀態。 隨著 科技 的進步,這些改進不只是把計步變得更加公平讓真正熱愛運動的人能夠更加精確地獲取自己的運動信息。
互聯網的發展催生出了「曬步數」這樣的功能。希望每個人都能由心而發的熱愛運動,而不是為了爭個好友榜首而弄虛作假,畢竟前者才是計步軟體開發的初衷。
簡而言之,就是硬體+軟體的方式來算出來的,至於精確度跟硬體的好壞和演算法的優劣有關。
硬體,現在的手機中有各種感應器,比如,重力感應器、陀螺儀、加速度感測器等等,通過這些感應器可以獲取當前的角度方向,速度位置等等數據。
軟體,各個APP軟體和服務根據獲取的到的角度,速度,頻率,位置等數據,再根據一些演算法,來計算出,當前你是在走路還是在跑步。如果不明白可以舉個簡單的栗子(不一定真實,卻能說明問題),比如APP獲取到手機每2秒擺動了一次指定范圍的角度,可以認為是在走路。那麼如果檢測到頻率變為0.5秒了,那麼可以認為是在跑步。當然如果有開啟GPS,則可以獲取運動軌跡。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類似於手環,不僅僅是走路跑步的計算,包括登山,俯卧撐等等,都是通過手機的感應器來獲取相關數據再通過演算法求的的行為結果。
早期的手機是通過重力它是通過重力感應器來進行計步的,所以一開始時候並不是那麼准確。近年來手機內置的感測器增加了很多,比如陀螺儀,加速感測器等等,這些綜合來計算你的步數。而這其中,陀螺儀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手機就可以根據之前定位的地點和陀螺儀檢測的運動速度和時間和方向,推算出當前的位置,來達到暫時定位的目的。通過因為手機角度的變化,陀螺儀是會有感知的,所以覺得你重心變化了,就開始計步了。
同樣的,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如何判斷你是在走路,還是在做其它的運動,比如騎車,因為不同的偏移角度,所以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軟體來判斷的。
另外加速感測器也一樣,走路的速度和騎車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搭配這幾種感測器才會更加准確。
過去很多計步軟體都是通過簡單的重力感應來計算步數,也就是手機每震動一次,就算走了一步,因此不少網友用搖晃手機的方式來「作弊」,給自己增加步數。但是隨著計步軟體演算法的提升,以及手機內置感測器的增加,這種簡單的作弊方法已經行不通了。
現在微信等主流的計步軟體是通過手機內置的陀螺儀、重力感應器、加速度感測器等一系列感測器的組合,來計算出每天走的步數的。
其中陀螺儀可以測量出手機的角度,從而檢測到人體重心的偏移。當人在行走的時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機是會隨著運動而出現角度偏移的,當陀螺儀檢測到持續而且有規律的角度偏移時,手機就會開始判斷用戶正在走路。
陀螺儀還可以用於判斷用戶是在走路還是騎自行車,由於騎車的過程中相對行走或者跑步時,人體的姿態更加平穩,重心基本上不會發生偏移,這時陀螺儀收集到的角度變化更小,所以比較精確的計步軟體不會把騎自行車也計算到步數當中。
而加速度感測器的作用是,當人走路時,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非勻速加速度,和騎車時相對穩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過加速度感測器,也可以輕松判斷人是在走路還是騎自行車。
更加精確的計步軟體還會利用GPS來定位人的運動路線,然後計算出平均時速來判斷走路、跑步還是騎自行車的狀態,畢竟相比走路和跑步,騎自行車的速度要快得多。
雖然現在手機的感測器已經非常豐富,計步軟體的演算法也更加嚴謹了,可以判斷人究竟是在走路還是在騎自行車。但是人體每天的運動是非常頻繁的,因此難免還是會出現步數漏計或者錯計的情況。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註:「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主要是手機通過重力感應器、陀螺儀、加速度感測器等感測器和演算法結合,識別你是否在運動。
其中最值錢的是演算法了,有的是三軸的,有的是6軸的。每一家都公司都有自己的演算法,當然啦,其實也不是很艱難的演算法,有一些公司不像自己做,還能買回來。
這些演算法,是研究人員穿上帶有很多感測器的服裝通過多次測試得到數據和模型,然後再做出來的,也不是很容易的。
計步器最早是由義大利的倫納德·達芬奇想出來的,但是要實現的話,就在當時的150年後的1667年,做出來的。當時的計步機器比較簡陋,主要是機械式的。
至於,騎行或者是其他運動,人體會有不同的運動方式,那麼手機或者是手環就會有不同的擺動方式,然後手機就根據感測器的數據識別這到底是哪一種運動,然後做記錄。
騎行、游泳、跑步的運動模式不一樣,演算法模型也是不一樣的,感測器的數據也不一樣。所以手機才能識別你在幹嘛。
雖然,現在的演算法比較先進了,但是不能保證百分百准確的~
㈡ 手機怎麼走路步數 手機如何顯示走路步數
1、手機支付寶或者微信上面都有記步功能。
2、微信運動上面可以看到每天自己好友的走路步數的排行榜。
3、自己的也在上面,只要給授權,它就會自動計步。支付寶上面的也類似,實際上結有很多軟體都能夠記錄步數。
4、找一找很多很多甚至有些導航軟體上面都有。
㈢ 手機是如何計算我每天走的步數的
過去很多計步軟體都是通過簡單的重力感應來計算步數,也就是手機每震動一次,就算走了一步,因此不少網友用搖晃手機的方式來「作弊」,給自己增加步數。但是隨著計步軟體演算法的提升,以及手機內置感測器的增加,這種簡單的作弊方法已經行不通了。
現在微信等主流的計步軟體是通過手機內置的陀螺儀、重力感應器、加速度感測器等一系列感測器的組合,來計算出每天走的步數的。
其中陀螺儀可以測量出手機的角度,從而檢測到人體重心的偏移。當人在行走的時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機是會隨著運動而出現角度偏移的,當陀螺儀檢測到持續而且有規律的角度偏移時,手機就會開始判斷用戶正在走路。
陀螺儀還可以用於判斷用戶是在走路還是騎自行車,由於騎車的過程中相對行走或者跑步時,人體的姿態更加平穩,重心基本上不會發生偏移,這時陀螺儀收集到的角度變化更小,所以比較精確的計步軟體不會把騎自行車也計算到步數當中。
而加速度感測器的作用是,當人走路時,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非勻速加速度,和騎車時相對穩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過加速度感測器,也可以輕松判斷人是在走路還是騎自行車。
更加精確的計步軟體還會利用GPS來定位人的運動路線,然後計算出平均時速來判斷走路、跑步還是騎自行車的狀態,畢竟相比走路和跑步,騎自行車的速度要快得多。
雖然現在手機的感測器已經非常豐富,計步軟體的演算法也更加嚴謹了,可以判斷人究竟是在走路還是在騎自行車。但是人體每天的運動是非常頻繁的,因此難免還是會出現步數漏計或者錯計的情況。
很多手機APP的計步功能,每天的微信步數是怎麼來的?准確嗎?本著 健康 的理念,如今非常多的手機APP都具備計步功能。在手機計步方面,微信運動應該是最多使用的手機計步軟體。蘋果APP曾經有一款叫做【我的小目標】的軟體,如果能達到每天10000步以上的運動目標,可以換取金幣兌換獎品。為了湊夠每天10000的步數,大家想出來各種奇葩招數。
究竟手機是如何計算我們每天行走步數的呢?這還要從手機硬體說起。
現在智能手機內部都會配置陀螺儀、加速度感測器等一系列感應硬體,而步數正是依靠這些感應器對我們攜帶手機過程中的各類活動數據進行監測,然後由手機軟體通過分析、計算得來,是不是挺神奇!
陀螺儀: 可以測量出手機的角度,從而檢測到人體重心的偏移。當人在行走的時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機是會隨著運動而出現角度偏移的,當陀螺儀檢測到持續而且有規律的角度偏移時,手機就會開始判斷用戶正在走路。
加速度感測器: 可以判斷人在不同走路位置時的加速度變化,從而計算我們的活動。例如:當人走路時,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非勻速加速度,和騎車時相對穩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過加速度感測器,也可以輕松判斷人是在走路還是騎自行車。
還有一種加速度感測器,採用壓電陶瓷材料,根據作用在上面力的大小產生不同的形變,就可以產生不同的電壓變化,通過作用在上面的力來測量出加速度,然後通過加速度就能夠判斷出人在走路的時候,他是在哪個方向進行運動,或者說頻率大概是多少。
趣味小知識相信大家都跟我有過同樣的疑問,每天10000步相當於走了多長的距離呢?
其實這與個人的身高有很大的關系。身高1.8米和身高1.6米的兩個人,每一步的跨度是不一樣的。通常,按照部隊齊步走的跨度,每一步的距離為0.72米,那走10000步的距離應該是7200米左右。
科技 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如今的人已不再為溫飽發愁,反而擔心更多的是自己的身體 健康 ,隨之,各種運動 APP 應運而生,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開始熱衷於在票圈炫耀發自己的運動數據,步數過萬貌似已成為一個硬性標桿,如果有誰給自己的微信運動點了贊就會開心的不得了,那手機到底是如何計算我們每天走了多少步呢?
之前 科技 沒那麼厲害,大部分手機都是通過簡單的重力感應來計算步數,簡單來說就是手機的擺動頻次 ,所以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步數數據更好看,就拚命的擺動手機,通過作弊的手法來欺騙手機。這不就違背了運動的初衷了么。
隨著 科技 的進步和發展,現在的大部分計步 APP 都是採用手機內置的陀螺儀,重力感應器以及加速度感測器等一系列感測器來獲取用戶步數的,相比之前的重力感應,該方法更精準和科學。陀螺儀可以計算手機的便宜角度,走路時裝在口袋中的和手機會持續的出現偏角;而加速度感測器可以獲取用戶的速度數據,一次來判定用戶是在走路還是騎車或者開車。
最後的終極殺招就是 GPS 了,GPS 可以實時計算出你的運動軌跡 ,因為走路的速度和騎車與開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當你在一定時長內的運動軌跡過長時就說明不是在走路。所以如果採取 GPS 來計算步數的話是相當難作弊的。
最後提醒大家,我們運動的目的是保持 健康 的身體,而不是為了那一組組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如果為了攀比和虛榮而採取作弊的方式,那豈不是本末倒置。
其實,不管是手機,還是其他有記步功能的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原理。
目前電子產品的記步都依靠一個感測器完成(原諒我真的是忘了叫啥……),這種感測器通常是一個很小的長方形,結構上就像一個四角都有彈簧支撐的方片,一旦有震動,方片就會跟隨手機一起震動,再用軟體對方片的震動進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手機的震動數據。
也就是說,手機記步系統就是靠檢測手機震動工作的,只要是一定方向、一定強度、一定速度的震動,都會被手機檢測,進入計算。
記步裝置的軟體模式大概是這樣:
當軟體檢測到一個超過閥值的震動時,會記錄這個震動的方向、振幅等數據,如果後續檢測到多個時間間隔大致相同、震動幅度大致相同、震動方向大致相同的震動,就判定手機持有者正在步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一開始走路的時候,手機記步器的數字並不上漲,但在我們走了幾步之後突然有一個大上漲的原因:之前數據停止時,軟體在判斷是否要將當前狀態記作步行。
這種方法其實並不準確,如果哪天想要微信曬曬步數,放上一首電音抖抖腿,幾百步就有了……目前,人們也在尋找更好的記步感測器,並持續改進記步設備的軟體機制。
1評論
二言三拍 02-22 23:44
67贊
踩
這個功效害苦了不少網友,有的建了微信群,步數最少的人要發紅包,原意是督促大家多走動。
也有人被領導發明,比如保險業務的曹先生,平時都要在外面跑。有一次他偷懶在家裡睡覺,結果「微信運動」記載的步數只有300多步,領導就靠這個發明了端倪。
那麼運動步數是怎麼計算的呢?
手機內置了振動感測器或協助處理器,比如陀螺儀,重力感應等,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
簡單地說,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感測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實驗1:計算的是步數還是距離?
小方和小陳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小方攜帶iPhone6手機,小陳使用運動手環。小方小碎步前進,小陳則大步流星,行走15米的既定距離。小方用了30步走完了15米,小陳只用了20步。
而手機上顯示的數據,小方走了34步,小陳走了17步,與他們自己默數的步數相比,誤差在4步以內,基礎准確。
結論:微信運動確實是計算步數,與距離無關,也與步伐大小無關。
實驗2:斜坡陡坡、上下樓梯怎麼算?
樓道階梯一層9步,小方走完一層,轉角再上了一層,共走了18步台階,再加上轉角走了2步,小方共踏了20步。而小方手機上顯示增加了22步。斜坡實驗得到的數據也基礎類似。
結論:計步數據不會受地形影響。無論是走路還是爬樓梯,都是走一步記一步,誤差基礎在2步以內。
實驗3:真的可以作弊嗎?
在堅持原地不動的情況下,小方、小陳手上分離拿著iphone6手機和運動手環。確保數據穩定後,他們開始一起動搖手機與手環。在20秒的相同時間內,小方搖了12下,小陳搖了11下(一個來回算1下)。再看微信運動中的數據,小方多了28步,小陳多了24步。除去可能出現的細微誤差,搖一個來回,在計步器中被計作了2步。小方搖了12下,從數據的呈現來看,相當於走了24步左右。
結論:來回甩動手機或是手環確實能增加步數,「作弊」一說確實可行。
由此看來,「微信運動」記載的步數還是存在一定誤差的,比如手機偶爾沒帶在身上,或是刻意地去搖手機等,都會改變數據,這樣記載下來的步數也就不準確了。
醫生告知你
飯後走路1小時以內對身體最有好處
成年人每天攝入的熱量約在2000大卡左右,維持生命體征和日常活動只會耗費1700大卡左右,過剩的300大卡需要通過運動來耗費。
走路1分鍾會耗費2大卡左右,按一秒鍾一步來計算,就是60步耗費2大卡。
那麼也就是說,要耗費掉過剩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來說,飯後走路在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對身體最有好處。
但運動量並非越大越好,運動過量可使機體免疫功效受到損害,影響 健康 。
5評論
天邊4 02-23 11:27
9贊
踩
前段時間我也親身測試了這個問題。當時我坐副駕駛座上,車子開動的時候就左右搖動手機(類似於手機搖一搖),幅度大概十厘米左右,測試了3次,每次3分鍾。發現步數的計算和 汽車 速度沒有關系,而是和搖動的頻率有關,基本最快可以一秒鍾搖2到3次,再快的話步數反而增加得慢,估計是判斷步行不可能那麼快。另外停車的時候步數基本沒增加。後來我改成在大腿上輕輕磕手機,發現這樣不僅省力,而且步數增加得更快。估計是因為有規律的震動,更符合判斷。
經過測算,每小時大概可以搖出5000步,一天幾萬步不是問題。以後坐個公交車也可以發朋友圈裝逼說「今天陪女朋友逛街一天了」
3評論
青史成灰 02-25 10:17
37贊
踩
所以一段時間,每個人為了霸佔封面瘋狂走路、刷步,然而有時我們卻發現你跟好友一起走的路,最終你卻比他步數少,這是為什麼?或者你想通過跑步來增加步數,但是底有效沒?下面我們親身試驗告訴你答案。
test 1走相同路記步不一樣?其實全看命
一人拿兩部手機,測出來的步數肯定是一樣的?如果你這么認為就錯了,下面就看看我們的第一個測試,同一個人同一個姿勢拿著手機,通過兩組測試,結果略顯尷尬,真是次次不一樣啊。
測試准備:兩部蘋果手機。
測試過程:
1、用微信運動記錄步數進行統計;
2、同一人將兩台蘋果手機同時拿到手裡,開始走路運動;
3、記錄兩組步數,最終得到數據進行對比。
第一組B獲勝,第二組A獲勝。
測試結果:
兩部蘋果機微信運動的測步數據
顯然每一次都不一樣還沒有規律
第一組走下來,相同姿勢記錄的手機A比手機B步數少,而第二組卻變成了手機A比手機B步數多。兩部手機走的路程相同,記錄的卻不一樣,這就說明我們平時的微信運動不太准確,而兩組誰多誰少也不穩定,看來朋友圈拼步數的我們,命運也不能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
test2 相同路你的步數多?可能因為腿短
都說腿長走的快,那麼腿長的人記步就會比腿短的人多嗎?為了得到答案,我們找了一個萌妹子和一個長腿歐巴進行對比,萌妹子身高160cm,長腿歐巴身高185cm,經過測試,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拭目以待。
參與測試的萌妹子妹子和大長腿歐巴
測試准備:兩部蘋果手機。
測試過程:
1、打開微信運動准備計步;
2、兩人分別拿手機一起走路計步,所走路程一樣;
3、通過兩組走路運動測試,分別記錄兩次步數,得出最終數據進行對比。
第一組萌妹子贏114步第二組贏76步,小短腿完勝。
實驗結果:
經過兩組測試,微信運動記錄下的步數
每一組都是萌妹子占優
看來如果走相同的路程,大長腿並沒有優勢
test 3 跑步比走路記步多?真相讓你哭!
關於微信記步的第三個測試,有人提到過如果我是在跑步,計步結果比走路多還是少呢?我們這次也測試了一下。平常生活中大家一般都是慢跑,如果你跑步達到了競技速度就另當別論了,因為記步時,你手機搖晃速度過快會不被當做步數統計。
測試准備:一部蘋果機。
測試過程:
1、打開微信運動准備計步;
2、首先走路,然後慢跑,兩種運動保證路程相同;
3、走路和跑步共進行兩組,然後收集數據;
4、通過兩組的運動,分別對比走路、跑步微信運動內的步數,進行對比。
兩組走路均比跑步步數多。
試驗結果:
第一組走路步數比跑步多457步,第二組走路比跑步多252步,可見在相同距離下,走路比跑步的記步要多。當然也有可能跑步過快,一些步數沒有被手機記錄,所以如果你打算刷步,就安心的走路吧,跑步又累又不見得能多刷幾步。
test 4 安卓機測步輸蘋果機 怪安卓系統嘍
微信運動支持蘋果系統,但是不支持大部分安卓系統,安卓系統想要通過微信運動來記錄步數,則需用第三方軟體,比方咕咚、樂動力等APP。所以這次安卓機PK蘋果機的測試,我們用咕咚運動來記錄步數。
測試准備:兩部蘋果手機,一部安卓系統手機。
測試過程:
1、准備好所需手機,並安裝好咕咚運動軟體;
2、將三部手機同時拿在手裡,開始走路測試;
3、第一組計步6000步,第二組計時10分鍾,分別記錄數據;
4、通過兩次記錄,最終得到數據。
蘋果步數明顯最多。測試結果:
我們發現蘋果手機的咕咚軟體記錄步數一個是6494步,一個是6503步,兩者相差不遠跟比實際步數多了近500步,而安卓機內的咕咚軟體僅記錄了4065步,比實際走的步數少了兩千步,可見安卓機計步非常不靠譜。
蘋果手機裝有三軸陀螺儀等儀器,他可以根據人身體的晃動等體現你的運動狀態,儀器比較科學所以測量出的步數也更精準。而安卓系統手機可能技術有限,在計步方面跟蘋果手機有一定差距。
微信刷步技巧 總有一款適合你
簡單體力型:搖一搖
第一種讓你微信步數扶搖直上的辦法是用手代替腳,拿著手機瘋狂的搖一搖,這種辦法最原始,最簡單,也不需要多介紹,只要你拿起手機就立竿見影,想搖多少就搖多少。
省事技巧型:搖擺器
相比搖一搖搖擺器要省事很多,不需要你出力就能把步數增加。首先你需要准備一個運動手環綁定好你的手機,准備一個搖擺器,增加步數全靠它了。准備好一切後,把手環的核心部件綁到搖擺器上,最後就是擺動搖擺器。
搖擺器擺動速度不會很快,但是你的步數可以穩步增加,這種辦法一是不用出力,二是解放手機。可謂兩全其美。
或者用招財貓,原理相同。
但是隨著微信運動的發展,萬能的某寶上已經有了直接放手機的搖擺器。
省事偷巧型:阿貓阿狗
這一種辦法也不需要自己出力,但是需要自備阿貓阿狗,把運動手環綁到它們腿上,剩下的就是監督它們運動好了。但是唯一缺點就是不穩定性,如果你們家是一隻懶狗狗呢?也許最後並不能得到多少步數,還不如用其他辦法來得快。
不過,微信運動排行榜的目的只是為了提倡大家多運動,如果只是盲目的攀比,那就失去了運動本身的意義。
6評論
象家小譯 02-22 13:37
301贊
踩
這個問題我來說說~
應該是手機里內置了震動感測器,比如陀螺儀、重力感應等,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簡單地說,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感測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這個應該就是原理,然後和大家分享一個有關於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哈哈,看到這原諒我忍不住笑了~
160評論
Plutonian 02-23 00:01
15贊
踩
最直接的,就是獲取「計步感測器」的步數。智能設備中通常有一個感測器叫做「計步感測器」,可以記錄步數。當然,這是一些智能手環,低端手機用的辦法。高端一點的智能設備為了記錄准確,可靠,具體就是防止多記,少記,作弊(放洗衣機,手拿著晃)等。從硬體層上講的話這些運動數據會由陀螺儀,加速度感測器,角度加速度感測器(有時候也用地磁感測器,GPS)反饋給處理演算法,演算法會處理這些數據,剔除掉不是真實步行的數據,並記錄有效的數據。軟體層就是演算法的設計。這一點上個人覺得華為和小米都做的不錯。
最後以上回答為本人自學習得,若有不正煩請指出,鄙人自當潛心受教。
1評論
Augen 02-23 15:00
3贊
踩
應該是使用的陀螺慣性導航方法。也就是利用陀螺測量手機的加速度,如果對加速度進行兩次積分可以估測距離,如果對加速度進行監測並把絕對值較大的加速度認為是在擺動腿部,就可以進行計步了。
評論
什麼這個那個啊 02-23 12:50
7贊
踩
我只關心一個問題:你計步目的是什麼?我為了保持體重,每天快走一萬步,堅持了近兩年,體重一直保持在65kG,同時也在支付寶捐步種樹做公益,感覺非常好!
所以,為了 健康 計步這才是初衷!
評論
熱愛范兒 02-23 12:27
5贊
踩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手機中會配備一顆協處理器,主要記錄一些需要長時間需要記錄、監控的數據,搭載協處理器的好處是可以降低中央處理器的功耗,從而達到省電節能的效果。
手機計數的基本原理是走路時會先有一個向前的加速度再有一個向後的加速度,根據身高體重調整這兩次加速度大小和時間間隔的閾值就能統計步數,當然還有很多優化的細節。手機內置了振動感測器或協助處理器,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簡單地說,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感測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評論
我愛你139762798 02-26 08:36
1贊
踩
我木用過,每天忙的要死,哪有心情拿個手機看步數!運不運動關鍵在自己,一天到晚的搬磚,做著沉重的體力勞動,這是不是運動,這個時候我能拿個手機計步嗎?勞動者最光榮,但為了什麼排行榜而去運動,我才不會去做呢!努力為自己,加油!為了我活得更好!
這個問題我來說說~
應該是手機里內置了震動感測器,比如陀螺儀、重力感應等,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簡單地說,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感測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
這個應該就是原理,然後和大家分享一個有關於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哈哈,看到這原諒我忍不住笑了~
現在好多的平台都有步數記錄功能,如微信、支付寶、微博都有這個功能欄,一方面提倡大家多運動,另一方面則通過這種方式讓用戶之間增加互動,也與平台增加粘性。
所以有的人為了使自己的步數更多或者排名靠前,也會採取一些小「手段」來增加自己的步數。
現在,我們一起看看手機到底是如何來計算我們的步數的吧!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的是這種計步是通過什麼來實現的?它是通過手機內置的陀螺儀、重力感應器、加速度感測器等一系列感測器組合來工作的。那麼他們都有什麼做作用呢?
陀螺儀,可以測出手機的角度,從而感應到人體重心發生了偏移。當人體發生運動行為時,手機就會根據運動的行為而出現角度的偏移。那你可能要說只要我動,它都能算作計步嗎?當然不是,如果可以那我們每天的步數就可不止於此了。只有陀螺儀感受到持續而有規律的角度偏移時,它才會開始判斷用戶是在走路。
加速感測器,是能夠在運動過程中感知運動模式從而判斷運動行為,根據加速度的不同來計算我們的活動。比如,走路,跑步,騎車,它的加速都不同,所以加速感測器這時就用來判斷我們到底是在走路還是在做其他活動。
現在計步功能擴展的也越來越豐富,不僅停留在記錄步數那麼簡單了,還能記錄運動軌跡,從而繪制出你的運動地圖。
早期的手機是通過重力它是通過重力感應器來進行計步的,所以一開始時候並不是那麼准確。近年來手機內置的感測器增加了很多,比如陀螺儀,加速感測器等等,這些綜合來計算你的步數。而這其中,陀螺儀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手機就可以根據之前定位的地點和陀螺儀檢測的運動速度和時間和方向,推算出當前的位置,來達到暫時定位的目的。通過因為手機角度的變化,陀螺儀是會有感知的,所以覺得你重心變化了,就開始計步了。
同樣的,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如何判斷你是在走路,還是在做其它的運動,比如騎車,因為不同的偏移角度,所以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軟體來判斷的。
另外加速感測器也一樣,走路的速度和騎車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搭配這幾種感測器才會更加准確。
所以你用什麼軟體來記錄你每天的步數呢?
手機是如何計算每天走的步數?這個問題我想很多朋友都非常的好奇,那麼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手機是如何計算每天走的。
手機內部有一個震動感測器和協助處理器,這個就是手機用來計算我們每天走路的根本方法,還有一些元器件也在幫助手機來計算我們走路的不算比如說有陀螺儀,重力感應器等等,當我們手機中有這些功能的時候。
我們帶著手機在路上走的時候,人的中心都會有上下移動的情況,那麼這時候,感測器和協作器就會感應到我們運動的布數,還有就是微信運動確實計算步數的,但是和我們平時走路的步伐大小關系很小。
主要是手機通過重力感應器、陀螺儀、加速度感測器等感測器和演算法結合,識別你是否在運動。
其中最值錢的是演算法了,有的是三軸的,有的是6軸的。每一家都公司都有自己的演算法,當然啦,其實也不是很艱難的演算法,有一些公司不像自己做,還能買回來。
這些演算法,是研究人員穿上帶有很多感測器的服裝通過多次測試得到數據和模型,然後再做出來的,也不是很容易的。
計步器最早是由義大利的倫納德·達芬奇想出來的,但是要實現的話,就在當時的150年後的1667年,做出來的。當時的計步機器比較簡陋,主要是機械式的。
至於,騎行或者是其他運動,人體會有不同的運動方式,那麼手機或者是手環就會有不同的擺動方式,然後手機就根據感測器的數據識別這到底是哪一種運動,然後做記錄。
騎行、游泳、跑步的運動模式不一樣,演算法模型也是不一樣的,感測器的數據也不一樣。所以手機才能識別你在幹嘛。
雖然,現在的演算法比較先進了,但是不能保證百分百准確的~
手機計步和手環計步的原理應該大致相同,都是通過陀螺儀或者加速度感測器這一類的感測器設備,手機的感測器感應到有重力變化或者有加速度的變化,就會通過手機內部的演算法進行精密的計算,算出步數後展現在手機上。而走路和騎車的重力或者加速度的數據存在差異,於是演算法就通過辨別這些數據,然後進行計算和記錄。
㈣ 華為手機怎樣計算步數
關於華為手機怎樣計算步數,以華為mate20為例,華為手機步數設置的位置是:
1、點擊打開華為mate20手機桌面的【設置】;
2、點擊進入【安全與隱私】;
3、點擊【鎖屏和密碼】;
4、打開【在鎖屏上顯示步數】右側的開關即可顯示。
華為mate20是華為旗下智能手機,於2018年10月16日在英國倫敦首發;同月26日,在中國上海發布國行版,國行售價3999元起。其外觀採用6.53英寸1080P珍珠全面屏設計,攝像頭採用徠卡三鏡頭與閃光燈矩陣式排布,內部搭載7nm製程工藝的麒麟980晶元。該機採用了6.53英寸1080P珍珠全面屏設計,背部徠卡三鏡頭與閃光燈矩陣式排布,靈感源自超跑經典車燈設計。擁有櫻粉金、亮黑色、寶石藍、極光色;更帶來全新配色翡冷翠,重現寶石璀璨色澤。背面紋理創新採用微米級黃光鐳射蝕刻工藝,以HOP設計語言雕刻與再塑光線,呈現更加立體色彩。華為Mate 20Pro的邊框寬度只有2.1mm。採用新一代珍珠屏設計,將珍珠形態融入6.53英寸FHD大屏設計,屏佔比高達88.07%。
總之,使用上述教程中的操作方法我們就可以在華為手機中設置顯示運動步數到桌面了
㈤ 手機如何設置步數
下面以微信設置步數為例
1、打開手機,點開微信,點擊底部最右邊「我」,然後點擊下方的「設置」。
注意事項
停用微信運動將會清空歷史數據,建議不要輕易停用。
㈥ 運動走路計步器,手機里的計步器是如何計步的
提起運動走路計步器,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手機里的計步器是如何計步的?另外,還有人想問華為手機怎麼打開走路計步數,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走路微信計步器,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手機里的計步器是如何計步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運動走路計步器
1、運動走路計步器:手機里的計步器是如何計步的?
一些比較古老的測量記不清部署的工具通常都是一些機械的計步器,而這些計步器的工作原理有些類似於我們的老的擺錘,在人們走路的時候記不記得擺錘就晃,系不系就會記錄下走到這一步而隨著後來科學的發展,智能手機裡面用的計步器已經比這種擺錘先進了不少。
現在大部分手機和一些運環懷環里都會搭載一種名叫三軸加速度感測器的東西,這種感測器可以測量人們大概的步伐頻率而的部署,如果想要測量的非常准確,則需要另外一種由特殊的材料做成的道具,名字叫做壓電陶瓷。這道具可以通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的變化,來准確的計算出人們是往哪個方向走路,並且可以計算出准確的走路頻率。
而現在一些運動APP中測量步數的方法,其實是建立在計算你走路的路徑的基礎上。但是它會通過估計你的平均步幅來判斷你走過這么長的路,大約花了多少步數,在反饋在這些APP上,所以很多時候它並不能做到完全,但是提供一個大概的數據也是足夠的,畢竟現在人們的目的主要還是鍛煉身體,並不是的看自己走過了多少步,對自己來說這的鍛煉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這些計步軟體上,往往會有對應的消耗卡路里數額的統計。有一些甚至具體到走多少步相當於一塊零食或者是一個漢堡,這樣把圖案也標在自己的部署旁邊,讓很多人都有了能夠繼續走路消耗熱量的動力。每天走路自動計步器。
走路微信計步器
同時現在這些基本軟體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你和你的朋友之間產生一個競爭,同時這種良性競爭也可以幫助你們更好的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多走一些路,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並且還可以在社交網站上上傳自己的成績,促進了人們運動的積極性。
2、運動走路計步器:華為手機怎麼打開走路計步數
1、首先使用雙指在屏幕空白處向內滑動打開桌面設置
2、點擊窗口小工具手機走路計步器。
3、找到運動健康,將其添加到桌面即可華為走路計步器手機版。
3、運動走路計步器:走路微信計步器
微信裡面的計步器是記錄步數的時候用的。微信運動,是由騰訊的一個類似計步資料庫的公眾。用戶可以通過關注微信運動公眾號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數,同時也可以和其他用戶進行運動量的PK或點贊。
設置步驟:
1、打開微信,點擊「我」,然後點擊「設置」;運動計步數。
2、點擊設置中的「通用」;
3、選擇「輔助功能」;
4、選擇「微信運動」;
5、點擊下方「啟動該功能」即可。
4、運動走路計步器:有沒有什麼好的走路計步器軟體推薦啊?
趣走,看名字就知道,有趣的走路計步器,可以直接關聯微信運動。不但能計步,還可以用步數換東西,這一點我覺得很不錯,不像其他的一些單純的計步器,走完只能在朋友圈炫耀一下了,趣走是可以真的換到東西的。你走的每一步都有了價值,這種獎勵機制可以督促你每天鍛煉。經常走路運動的還可以報名裡面的一些挑戰賽,每天完成運動量的同時還能有收獲,一舉兩得。另外,趣走還有社交功能,可以好友間互贈步數,這些數據是可以累積的,不會清零,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的感覺不要太好啊,讓每天枯燥的運動變得有趣有意義,噠!
以上就是與手機里的計步器是如何計步的?相關內容,是關於手機里的計步器是如何計步的?的分享。看完運動走路計步器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㈦ vivo運動計步在哪 vivo運動計步怎麼開啟
手機計步的方法:
1、健康APP計步
應用商店下載打開「健康」APP,授權相關許可權,即可開始計步;
2、怎麼開啟微信計步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運動」後點擊「啟用該功能」,即可使用微信計步。
3、QQ計步的方法
打開QQ--搜索框搜索「QQ運動」關注,即可進行計步。
4、支付寶怎麼計步
進入支付寶--點擊運動或在搜索框搜索「支付寶運動」後進入即可記錄運動數據。
㈧ 小米手機怎麼使用計步功能
平時使用小米手機的時候,可以知道手機的功能非常多,而小米手機一般都自帶有運動計步功能,那麼小米手機怎麼使用計步功能?
1、 首先將需要用到的手機解鎖。
2、 解鎖之後,會進入到手機的主頁面。
3、 然後在手機的主頁面中,往右滑動一下屏幕,會來到一個頁面。
4、 然後在當前頁面中往上滑動屏幕,在當前頁面下方的位置可以看到一個運動計步的選項;若是沒有則在添加進來。
5、 然後點擊它,在打開的頁面中就可以看到當天的步數了;然後在下面就可以看到最高的記錄以及最高記錄的時間。
6、 然後點擊右上角的記錄圖標,在打開的頁面中就可以看到歷史記錄了;前面是時間,後面是步數。
其實現在的手機都知道計步功能,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如果你的是小米手機的話,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設置就可以了。
㈨ 手機運動計步怎麼弄
操作方法
01
手機要開啟計步功能我們就得將手機的定位功能打開。找到手機設置,點擊進入。
02
在設置中找到高級設置點擊進去。
03
再在高級設置中進入定位服務。
04
將允許訪問我的位置開關打開,並且選擇定位精度最高的「使用GPS、WLAN和移動網路」來定位。
05
接著我們在手機的應用市場里下載安裝一個華為運動健康APP。
06
打開APP,在我的界面使用華為賬號登錄到軟體。
07
回到首頁,點擊下方的開始運動。
08
選擇步行,點擊了下方橘黃色的開始圖標後就可以計步了。
㈩ 手機怎麼計步數
您好,方法
如果是早期的手機的話,它是通過重力感應器來進行計步的,所以一開始時候並不是那麼准確。
不過這幾年手機內置的感測器也增加了很多,比如陀螺儀,加速感測器等等,這些綜合來計算你的步數。
其中陀螺儀還是挺重要的,因為手機角度的變化,他是會有感知的,所以覺得你重心變化了,就開始計步了。
同樣的,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如何判斷你是在走路,還是在做其它的運動,比如騎車,因為不同的偏移角度,所以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軟體來判斷的。
另外加速感測器也一樣,走路的速度和騎車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搭配這幾種感測器才會更加准確。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這種靠感測器來計算的步數,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確,有可能不同的軟體之間步數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