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資訊 » 怎樣用rhino4製作蘋果手機
擴展閱讀
頭發顏色暗了怎樣洗淺 2025-09-02 04:30:38
自動坡度怎樣停車 2025-09-02 04:22:50

怎樣用rhino4製作蘋果手機

發布時間: 2023-02-01 11:17:48

⑴ 重金請教rhino4導出遇到的問題!!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用插件導出 如powernurbs 這個插件比較普遍
還有就是.Deep.Exploration.
http://bbs.shaper3d.cn/thread-6010-1-1.html這里有詳細介紹
另外就是學習vray for rhino 和MAX里是相通的 只是初期感覺
效果不太好 沒有MAX上手快
補充:那個網址我現在還是可以打開的,打不開就用代理網頁 其次vray for rhino雖然不是很成熟 但會慢慢完善的 導入max的方法會慢慢淘汰的 而且rhino本身支持的渲染插件也很多 像巴西 maxwell 實在著急的話就用hypershot 一個上手非常快的渲染軟體 10分鍾掌握 操作接近傻瓜話 一般的效果直接不用調參數 vrayfor rhino沒多少教程 在shaper3d里也有 只有一本書 vray你的rhino 想學的話在淘寶上搜

⑵ 這個軟體怎麼安裝,萬分感謝, 軟體名[Rhinoceros犀牛(Rhino) v4.0 多語言版(含中文)]

1.首先打開"Rhinoceros"文件夾,運行其中的"Rhino4_Setup.msi"安裝Rhino 4
2.安裝過程中要求輸入序列號時鉤選"Use cd-code from ZOO Licserver"
3.安裝完後復制"Crack"文件夾中的Rhino4.exe至"C:\...\Rhinoceros 4.0\System"(根據你自己的安裝路徑修改)覆蓋原文件即可.
4.如果想要Rhino4顯示中文界面可安裝中文語言包,你安裝好之後,把Language Packages(語言包)文件夾中的東西復制到你 犀牛4.0安裝文件夾——System——Languages文件夾中。這時打開犀牛,還是英文。
菜單欄——tools——options——appearance——右面第一行調成中文(中國)——ok——彈出對話框大概意思是重啟犀牛才生效 確定——關掉犀牛 是否保存 否——再次打開犀牛既是漢語。

⑶ 哪位大俠有Rhino4教程,文字版的全面的,發到我郵箱里謝謝 [email protected]

verycd

⑷ 怎樣用Rhino將建好的模型導出三視圖~~

首先先確定你需要的三視圖的模型,為了演示步驟,我建立了如下圖所示的模型。

02
在犀牛界面的最上方找到我在下圖箭頭所指示的「尺寸標注」的選項,左鍵單擊。

03
如下圖所示,點擊「尺寸標注」後彈出下圖所示窗口,找到我在下圖中箭頭所在的「建立2D圖面」,左鍵單擊。

04
此時,系統指示欄上會指示你選擇你要建立的2D圖面的物體,點擊你的物件並按「enter」鍵確定。

05
確定後,它會跳出如下圖所示窗口,我們可以看到它上方的「圖面配置」有4個選項,因為我們要建立的是三視圖,我們要將選項改過來,選擇「四個視圖(美國)」選定後按確定。

06
如圖所示,等待一段時間後會有四個視圖出現在俯視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新視圖與俯視圖有重合的地方,此時打開操作軸將其移開即可。


07
四個視圖中除三視圖外還有一個透視圖是我們不需要的,原模型的圖也會對我們的三視圖有影響,我們可以將透視圖和原模型刪除或隱藏,如下圖所示。

08
點擊標准欄的橫向欄那裡的列印機的圖標,如下圖我箭頭所指示的圖標

09
系統會彈出如下圖所示窗口,右側是三視圖的預覽圖,我們發現此時的預覽圖上三視圖的大小偏小,它的大小主要是右側的我在下圖中框選出來的區域影響的。

10
我們可以點擊最大范圍來進行擴大,如下圖所示,最大范圍一般視圖的變現與頁面邊緣重合,有時候也不是很合適,所以我一般選擇框選范圍

11
點擊框選范圍後,會回到犀牛主界面,可長按左鍵移動滑鼠,框選出一個范圍,如下圖所示,選定好之後按enter鍵確定。

12
此時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大小就合適了(主要還是看自身需求來選擇),點擊下方的確定鍵,如下圖所示。之後會彈出如下圖2所示的界面,你可以將其保存在你的電腦里,一般為jpg格式。



⑸ 犀牛軟體教程

犀牛軟體安裝教程如下:

1、打開下載的軟體安裝包,滑鼠右擊《Rhino 4》壓縮包,選擇《解壓到當前文件夾》。

2、打開解壓的《Rhino 4》文件夾。

3、雙擊打開《Rhino 4Setup安裝文件》安裝程序。

4、點擊《Next》。

5、點擊《Agree》。

6、用戶信息處隨便填寫,勾選《Use CD Key…》,然後點擊《Next》。

7、選擇軟體的安裝路徑,默認安裝在C盤,點擊《Browse》可更改安裝位置。

8、選擇《Typical》,然後點擊《Next》。

9、點擊《Next》。

10、軟體安裝中請等待。

11、點擊《Finish》。

12、返回到解壓的《Rhino 4》文件夾中,然後打開《Crack》文件夾。

13、滑鼠右擊《Rhino4》文件選擇《復制》。

14、在桌面上找到Rhino 4軟體圖標,滑鼠右擊選擇《打開文件所在的位置》。

犀牛軟體應用:

從設計稿、手繪到實際產品,或是只是一個簡單的構思,Rhino所提供的曲面工具可以精確地製作所有用來作為渲染表現、動畫、工程圖、分析評估以及生產用的模型。

Rhino可以在Windows系統中建立、編輯、分析和轉換NURBS曲線、曲面和實體。不受復雜度、階數以及尺寸的限制。Rhino也支援多邊形網格和點雲。不受約束的自由造形3D建模工具以往您只能在二十至五十倍價格的同類型軟體中找到這些工具。讓您可以建立任何可以想像的造形,同時也完全符合設計、快速成形、工程、分析和製造從飛機到珠寶所需的精確度。

⑹ 犀牛如何做一個扭曲的環形

4步。
1.這里我用的是Rhino7來製作,現在前視圖繪制一個正方形。選擇中心矩形工具,按0在空格定位至零點,按住Shift可以繪制一個等比例正方形; 繪制好後用2D旋轉工具,選取0點為旋轉中心,旋轉45°;
2.在頂視圖中將正方形向右移動一些距離,然後使用環形陣列工具陣列4個;
3.現在用我們的放樣工具,這是今天重點講解的工具;

4.選擇放樣工具後再選擇這四個矩形,然後右鍵一下,可以看到有一條線連接著這四個矩形。
犀牛圓環變形可以使用圓管工具。圓管工具然後先點擊一個端點然後設定圓管的半徑然後點擊另一個端點相同的半徑,滑鼠右鍵即可。

⑺ 如何使用 Rhino 通過簡單的等高線繪制地形圖

1先運用Sketch up抓取粗精度等高線。
2導出格式選擇「OBJ文件」。
3 打開Rhino,導入准備好的「OBJ」文件。
4 將導入的地形轉化為多重曲面。
5 用4個角建立曲面,選擇多重曲面的四個角點,建立一個曲面。
6 選中剛剛製作好的曲面,使用設置點工具,將曲面拉平到Z軸,並調整好高度。
7隱藏多重曲面。使用嵌面工具,調整好參數,重新建立地形。
8 使用等距斷面線工具,選擇製作好的地形曲面,調整好參數,製作等高線。

⑻ 如何使用 Rhino 通過簡單的等高線繪制地形圖

1、直接打開Rhino的相關窗口,在圖示的位置那裡選擇繪制等高線。

⑼ Rhino 有什麼奇技淫巧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7774180/answer/61388108
來源:知乎

1. Rhino的物件鎖點勾選優化
Rhino的物件鎖點工具欄區域和Autocad的工作原理很像,為了在建模中對模型中的某一點進行精確捕捉,蒯鼎表示在物件鎖點工具欄中,他喜歡像cad一樣將經常用的捕捉方式都勾選上,但是這樣帶來的問題是:比如需要捕捉圓環的中點,但是由於最近點,四分點等都也處於打開狀態,有時候想捕捉到自己目標點有些困難,所以經常需要在透視圖中調整模型角度,然後捕捉到。這里大家可能覺得,完全可以把其他捕捉方式關掉,只開自己需要的那個啊。對的,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了,但是會更方便一些—— Rhino的物件鎖點工具欄區域和Autocad的工作原理很像,為了在建模中對模型中的某一點進行精確捕捉,蒯鼎表示在物件鎖點工具欄中,他喜歡像cad一樣將經常用的捕捉方式都勾選上,但是這樣帶來的問題是:比如需要捕捉圓環的中點,但是由於最近點,四分點等都也處於打開狀態,有時候想捕捉到自己目標點有些困難,所以經常需要在透視圖中調整模型角度,然後捕捉到。這里大家可能覺得,完全可以把其他捕捉方式關掉,只開自己需要的那個啊。對的,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了,但是會更方便一些——右鍵單選/反選
這樣,我們可以對自己想用的捕捉點進行右鍵單選,單選端點後用完了,需要只用最近點的話再右鍵單選最近點,這樣每次我只會啟用一個自己需要的選擇模式進行建模,完全避免了有時候圖方便開啟了很多選擇模式然後為了單用另一個不得不一下一下消除,完全不用,無論什麼情況,只需要對單獨需要的右鍵單選即可,這樣建模效率會有一絲提升吧。
物件鎖點工具欄是這樣,過濾器也是同樣的原理:
我如果想單獨進行點物件選擇,那麼要點擊關掉其他默認的對勾one by one,那會讓人抓狂不已,所以只需要對點物件進行右鍵單選,就會只剩下點物件我如果想單獨進行點物件選擇,那麼要點擊關掉其他默認的對勾one by one,那會讓人抓狂不已,所以只需要對點物件進行右鍵單選,就會只剩下點物件

這時候再想只選擇曲線,就右鍵點擊曲線即可

很簡單的小技巧,最近看視頻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點可以優化,至於其他奇技淫巧,我不敢確定自己會的哪些都算得上,所以等我再看看其他人的建模工作,有可以優化改進的地方,我就在這一一說明吧。
2015-8-29
————————————————————————————————————————

陸陸續續又想到一些比較好的技巧,就接著上文進行補充:

2. 滑鼠中鍵的充分利用

建築學生大部分都是從Sketchup起始,慢慢接觸更多的3D建模軟體,所以大家都習慣了滑鼠中鍵為旋轉視角,但是Rhino默認卻是右鍵進行視角旋轉。在這里建議大家對此不要進行更改,旋轉視角是一個常用的建模動作,中鍵用多了還真的會將手指按的痛,所以右鍵還真是一個比較舒服的選擇。但是問題也來了,Rhino的中鍵就成了一個很雞肋的功能——中鍵按下會彈出一個工具欄,但是這個工具欄裡面的命令很多都不算很常用的,而有些建模很常用的命令卻需要在界面中尋尋覓覓浪費時間,所以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中鍵彈出常用命令欄,這樣就大大的避免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有同學說他更青睞於完全輸入快捷命令進行建模,避免過多的尋找命令按鈕。我對這句話理解是這樣的,對於loft,trim等很熟練的能類似於cad的快速拼寫的命令,就不要找圖標了,但是我對一些快捷鍵不經常用的,用圖標還是更方便一些,總之,怎樣感覺舒服怎樣來。PS.這兩個命令每次點擊圖標看模型變化居然有種莫名的快感。。。)下面就講一下怎樣下面就講一下怎樣製作屬於自己的滑鼠中鍵常用命令欄

1.打開rhino的options選項工具欄,點擊工具列,右側文件中default則是滑鼠中鍵對應的工具列,我們需要新建一個,那麼就在空白處點擊右鍵——開新文件

2.在文件名中輸入自己給中鍵工具欄的命名

3.那麼會多出一個剛才新建的工具列選項

4.在Rhino的界面中會多出一個懸浮的新的工具列等待著我們的填充,我們選擇自己慣用命令圖標,ctrl+左鍵拖入工具列,對於不想要的命令圖標可以shift+滑鼠左鍵進行拖出刪除。

一般來說,我們把經常用並且在rhino界面上不容易快速找到的命令都可以放到其中,對於左側工具欄中置頂顯示的圖標可以就不放入了,這樣就可以左右開弓,提高效率。 一般來說,我們把經常用並且在rhino界面上不容易快速找到的命令都可以放到其中,對於左側工具欄中置頂顯示的圖標可以就不放入了,這樣就可以左右開弓,提高效率。
(附:上面工具列是我的個人習慣,建築建模常用的,可以供大家參考)

5.工具列整理好後,打開options中滑鼠選項, 滑鼠中鍵默認的是 default彈出
6.在下拉菜單中找到剛才新建的 myself middle button工具列,並點擊下方確定。這樣,在rhino中點擊滑鼠中鍵的話,就可以彈出我們自己私人定製的快捷命令欄。6.在下拉菜單中找到剛才新建的 myself middle button工具列,並點擊下方確定。這樣,在rhino中點擊滑鼠中鍵的話,就可以彈出我們自己私人定製的快捷命令欄。
7.我們經常會面對Rhino重裝,系統重裝等情況,那麼我們可以把自己設置好的常用工具欄格式進行導出或導入,方便自己日後使用。回到Rhino選項中,對新建工具欄點擊7.我們經常會面對Rhino重裝,系統重裝等情況,那麼我們可以把自己設置好的常用工具欄格式進行導出或導入,方便自己日後使用。回到Rhino選項中,對新建工具欄點擊右鍵——文件另存為
8.另存為的文件可以重新命名,格式為.rui格式,日後如果想給新的rhino導入這個工具欄,可以將文件放入 C:\Users\8.另存為的文件可以重新命名,格式為.rui格式,日後如果想給新的rhino導入這個工具欄,可以將文件放入 C:\Users\wangx\AppData\Roaming\McNeel\Rhinoceros\5.0\UI (注意:格式路徑中wangx是我的個人電腦設置命名,每個人的都會不同,此條僅供參考)

OK,建模很痛苦,就需要這些小玩意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動力,希望中鍵常用工具欄給大家建模提供更多的方便與快捷~~

2015-8-31————————————————————————————————————————
3. Rhino 記錄建構歷史 實現「參數化」
Rhino中參數化的特點之一就是隨著參數的變化,模型可以隨時進行相應變化,我們可以根據喜好對參數造型控制挑選。但是離開了Grasshopper等插件的配合,Rhino也是可以來點簡單的「參數化調試」的(注意引號,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的參數化)。

假想我們要建一個花瓶,那麼常規的步驟則會如下:

1,畫一條立面外輪廓線。
2.選擇2.選擇旋轉成形命令,旋轉360度
3.完成(原諒我的懶惰,它成了無底洞~)3.完成(原諒我的懶惰,它成了無底洞~)

這時候問題來了,如果我們對這個立面輪廓線所旋轉成型的瓶子造型不滿意,那麼我們該怎麼辦?一般來說大家也許都會重新調整曲線,再次旋轉成型看效果。如果遲遲不能滿意,多次進行調試的話則會讓人發狂。要是能夠像在Grasshopper中邊調參數邊看效果變化,那豈不是會更好!下面則介紹今天出場的小技巧——記錄建構歷史。
命令位置在工具欄下方處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1.畫好立面輪廓線後打開記錄建構歷史命令
2.得到成果2.得到成果

3.不滿意?打開立面輪廓線控制點,通過調整控制點改變曲線形狀,並對瓶子造型進行修改
4.東拽拽,西拽拽,會發生什麼呢?4.東拽拽,西拽拽,會發生什麼呢?
重心下移了好多!發現了沒,重心下移了好多!發現了沒,瓶子的曲面模型跟隨曲線的變化而變化了!根本無需再次進行旋轉成型命令耶!繼續!

隨手拉拉產生了這么多喪心病狂的造型,不多說了,我想靜靜。。。。隨手拉拉產生了這么多喪心病狂的造型,不多說了,我想靜靜。。。。

記錄建構歷史的原理是把一個命令的過程動作做記錄,當我們對命令的對象進行修改的時候,命令所帶來的成果也會隨之進行變動,就是這么簡單,大家可以用其他的命令也多玩玩~
2015-9-9
——————————————————————————————————————————
4.Rhino 不等量移動命令的巧用
最近在知乎上游盪,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當然,我把鏈接也附上,大家可以有空看一看,誰有好的點子也可以都寫上共同學習當然,我把鏈接也附上,大家可以有空看一看,誰有好的點子也可以都寫上共同學習
rhino曲面建模? - 王祥的回答
很顯然,提問者只是簡單的對曲面進行細分,然後選中幾個控制點向下拖拽得到結果。所以題主會問,為什麼他做的是一個方形,不夠圓潤?
我看了其中的幾個回答,都算是能夠做出接近的效果,但是方法不夠直接,只是間接的進行操作得到效果,如果想修改就會是一個頭疼麻煩的事。所以下面為大家介紹Rhino中一個好用的命令:不等量移動

在介紹Rhino如何製作之前,我先講一個題外話

眾所周知,MAYA是建異形模的利器。為什麼它會如此強大呢?因為它針對的模型是 polygon多邊形模型,這個模型的好處就是可以進行拓撲演變,從一個簡單的基本幾何形修改到任何復雜的形狀;其次就是maya有很多強大的命令和功能。在用了maya的軟選擇命令時候我就感慨,Rhino何時能學習maya一些好用的命令,何時就能一統建模帝王的位置。(不過因為rhino是nurbs模型,演算法原理不同,建模功能命令有些也無法做到像maya一樣自由)

下面給大家展示一下maya用soft select功能如何製作這個:(注意,這個不是跑題,我也不會在Rhino板塊中說任何廢話,請認真觀看,都是有關系的)
1.maya中建立方形面,細分平面,改為控制點模式後,按住快捷鍵B進行軟選擇
2.按住快捷鍵B並按住滑鼠左鍵進行拖動,控制軟選擇范圍2.按住快捷鍵B並按住滑鼠左鍵進行拖動,控制軟選擇范圍
3.范圍確定完畢後,按快捷鍵W進行向下拉伸,形成凹陷,並得到想要的效果:3.范圍確定完畢後,按快捷鍵W進行向下拉伸,形成凹陷,並得到想要的效果:

大家會發現,maya中製作這個效果簡直太方便了,完全是完爆rhino啊。各位看官別急,好戲還在後面:
再次改成控制點模式,進行軟選擇范圍,並按住快捷鍵E進行空間多角度旋轉:
隨手一調後會得到什麼效果呢?隨手一調後會得到什麼效果呢?

看!隨手拉一拉,就會產生了一個比較有機的漩渦效果。這種效果要是在Rhino中製作,大家基本想到的都是藉助插件Grasshopper或者其他輔助完成,高深、復雜,容易令人望而生畏。(Rhino5新版本中已經有了平面扭曲命令了,看來的確在與時俱進,多快好省地向maya看齊)。

maya部分說完了,我們回到rhino。上文不是扯閑的,也不是貶低rhino,我是想引出一個功能,叫做軟選擇 soft select。很可惜,rhino裡面沒有這個功能,但是!rhino裡面有不等量移動功能,雖然這個功能比起軟選擇弱了很多,但是原理上還是蠻相似的,製作題主的曲面建模問題已經足夠了,並且方便簡單。下面就是rhino製作的流程介紹:

1.首先建一個方形曲面

2.重建曲面,U和V方向細分值設為30

3.細分後的曲面結構線

4.按F10 打開曲面控制點

5.殺手鐧來了!使用 不等量移動 命令

6.點擊 不等量移動 命令後,根據提示,先選中所有的控制點

7.然後拉動范圍圈,確定下凹的最大范圍

8.注意,當沒有結束命令的時候,這個下凹的形狀是可以進行控制的,控制點分別如下玫紅色框標記,每個控制點的作用如圖解析:

9.如果對曲面還需要線框的話,可以使用contour 等高線命令,縱橫兩個方向進行等高線截取,等高線之間間距根據自己平面邊長確定,在此圖中採用間距30mm

垂直方向再來一層

10.OK,這時候基本已經大功告成了,再加上一個小球,調整調整下凹的形狀,就會得到最終成果

Enjoy yourself~
P.S.
學會掌握了這個命令後,大家對馬岩松的這幾個方案建模肯定會有一些心得了~
多試一試,多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