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手機拍人物照的技巧
1、讓模特充滿畫面
人像攝影是關於人的,所以不要害怕拉近焦距!記住,拉近焦距並不等於只拍人臉。你可以讓畫襲告面「緊湊」一些,拍攝模特坐在椅子上或依靠在樹上的近照。
2、拍照角度:手機很大的優勢在於可以拍很多相機拍不到的角度。但大多數人拿手機拍照都是掏出手機舉到眼前咔嚓按快門。可以多找找不同的角度,你會發現畫面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3、利用構圖引導視線方向
與其盡力消除壞境,倒不如善加利用。門前、拱門、窗戶、露台都可以起到突出主體和強化視覺感受的作用。
攝影從某種角度看,就是構圖與光影兩個部分的組合——僅僅從某個角度看是這樣。我們來看構頌禪咐圖,除了對畫面中元素的比例控制,用構圖來改變視角的變化,也是一種常被用到的手法,因其突破了我們日常的觀看經驗,往往帶來別致的視覺體驗。
4、畫面中盡量不要有雜物:為了保持你的畫面更加美觀,盡量不要在裡面出現礦泉水瓶、垃圾桶、白色塑料袋等。每次我看別人放的旅遊照,不是左手拿一瓶水,就是右手拎一袋吃的,站在景點大門前照相,這樣的照片實在是不好看。把東西放到鏡頭外,美美的來一張人物特寫不更好嘛。
5、改變拍攝角度
有野純時消除令人分心的東西,所需要做的就是簡單地改變拍攝的角度。為了獲得最佳的視角,經常性地或左或右,或高或低地移動一點,你可以完全屏蔽掉那根令人分心的樹枝或電線桿。
『貳』 手機拍照技巧:手機如何拍出人像大片
一、減法攝影
攝影是門減法的藝術,有時越是簡單的構圖越能給人藝術感。在使用手機拍攝照片時我們可以將背景精簡,例如一面牆作為背景,或是其他能體現精簡的背景元素。
二、慢門拍攝
如今慢門已不再僅是單反的玩物,一般手機都有專業模式,而在該模式下我們可以使用慢速快門拍攝照片,例如拍攝車流、湖水等。拍攝慢門手機要長時間固定,因此我們要使用三腳架固定手機。慢門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感測器過小,高感較弱的問題,並且拍攝的光影也非常討喜。
三、使用演算法虛化
俗話說前期不夠,後期來湊。手機攝像頭為廣角頭並且感光元件小,因此卜沖虛化能力較弱,但是手機的虛化演算法非常強勁。在拍攝人像或靜物時我們可以開啟虛化讓照片看上去更加「高大上」。
四、學會後期
大部分好的攝影作品都需要經歷後期,因並弊段此學會後期尤為重要,手機端我們可以使用snapseed、vsco、絕譽mix等軟體對照片進行美化,人物用後期軟體換了張臉,那麼風景靜物照片也需要改變明亮度、色調、銳度等讓其獲得更好的視覺質感。
『叄』 怎麼用手機照出 一張照片里有兩個自己,做著不同的動作
利用手機的全景拍攝模式就可以實現"多重影分身之術」。
開啟手機「全景模式」之後,對著被攝人物拍下第一張照片後,移動鏡頭並請人物移到下個鏡頭里。重復幾次之後,就可以創造出一人同時在多個地方出現的景象了。
做法:
預先考慮好造型,選擇一個空曠的場地。第一幅畫面拍攝完畢之後,立刻從後面繞到攝影師要拍的下一個定點擺好Pose,等攝影師拍照。攝影師按下快門後,重復上一步驟數次即可。
『肆』 怎麼能拍出一個人在一張照片里有多個姿勢,手機相機。
一、使用照片的全景功能來拍攝
1、以iPhone為例說明全景模式拍攝分身特效,讓一個人在一張照片里有多個姿勢。
2、蘋果手機iOS6.0以上的系統,相機多了一個全景拍照功能,利用iPhone的全景照片模式,可以拍攝出超廣角效果。
3、全景模式還可以拍出一個人在一張照片里有多個姿勢。
二、操作方法:
1、打開相機,點擊或者滑動切換到全景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全景模式只能豎著拍,不支持手機放橫拍攝。
2、讓被拍者擺好姿勢,開拍時點一下拍攝按鈕。
3、慢慢轉動相機,直到被拍對象出畫(需要注意方向,看剪頭向右,就向右慢慢轉動相機。當然方向可以切換的,如果想從右到左拍攝,就點一下屏幕上的剪頭)。
4、讓被拍者趕緊跑出畫面,從拍照者背後繞著跑到鏡頭前面,等被拍者再次擺好拍照姿勢,再繼續轉相機,如果需要拍攝多個「分身」,重復此動作即可,然後再點一下拍攝按鈕,才算完成拍攝。
5、重點:注意是轉動相機(而不是移動),也就是拿相機的手保持同一高度同一位置,用手腕慢慢轉動相機角度即可。
6、轉動要平穩,速度一致。如果是向右拍攝,被拍者就從拍照者左邊繞過身後進鏡頭,如果方向向左拍攝,則被拍者繞進鏡頭時就從你右邊繞過身後進鏡頭。
拓展資料:
一、拍照手機
1、拍照手機集手機和數碼相機的功能於一體,它的方便之處在於便攜性強,靈活方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用它來進行拍照。
2、拍完的照片可以多媒體簡訊的形式發送給親朋好友,即拍即發,方便快捷。
3、拍照手機一般都提供了照片的編輯功能,用戶可以把拍攝的照片做成手機的開關機畫面、壁紙等,因此拍照手機的個性化功能更加強大。
二、重要參數
1、「像素」指的是相機感測器上的最小感光單位。
2、通常所說的「XXX萬像素」實際是指相機的解析度,其數值大小主要由相機感測器中的像素點(即最小感光單位)數量決定。
3、例如500萬像素就意味著感測器中有500萬個像素點,和手機屏幕中的像素數量決定屏幕是720p或1080p解析度是一個道理。
4、相機的像素能決定的是其所拍圖片的解析度,而圖片的解析度越高,只代表了圖片的尺寸越大,並不能說明圖片越清晰。
5、相機感測器主要分兩種,CCD和CMOS。同時代的CMOS比CCD的開口率要低很多(也就是相同面積下,感光晶元真正接收光的面積CCD會比較大)。
6、富士等創新型cmos的出現,CCD因為成本高,成像上越來越沒優勢就被淘汰了。
7、CMOS感測器又分為背照式和堆棧式兩種,二者系出同門,技術最早都由索尼研發,索尼背照式感測器品牌名為「ExmorR」,堆棧式感測器為「ExmorRS」。
8、感測器尺寸越大,感光性能越好,捕捉的光子(圖形信號)越多,信噪比越高,成像效果自然也越出色,然而更大的感測器卻會導致手機的體積、重量、成本增加。
9、鏡頭是將拍攝景物在感測器上成像的器件,相當於相機的「眼睛」,通常由由幾片透鏡組成,光線信號通過時,鏡片們會層層過濾雜光(紅外線等),所以,鏡頭片數越多,成像就越真實。
10、截止2014為止,市面上大多採用5P或6P鏡頭,例如小米4和OPPO N3就採用6P鏡頭。
11、光圈由鏡頭中幾片極薄的金屬片組成,可以通過改變光圈孔的大小控制進入鏡頭到達感測器的光線量。光圈的值通常用f/2.2、f/2.4來表示,數字越小,光圈就越大,兩者成反比例關系。
12、ISP晶元是拍照過程中的運算處理單元,其地位相當於相機的「大腦」。
13、ISP晶元的作用就是對感測器輸入的信號進行運算處理,最終得出經過線性糾正、噪點去除、壞點修補、顏色差值、白平衡校正、曝光校正等處理後的結果。
14、ISP晶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手機相機最終的成像質量,通常它對圖像質量的改善空間可達10%-15%。
15、閃光燈是增加相機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在暗光環境下會打亮周圍景物,從而彌補光線不足,提升畫面亮度。
16、在光線復雜的環境下,利用閃光燈可以去除雜光,使照片的色彩還原真實。
17、應用於手機的閃光燈主要有兩種,LED補光燈和氙氣閃光燈。
參考鏈接:拍照手機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