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對西方世界的圍追堵截,任正非和華為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來的
華為集團自2019年以來一直受到了一些西方國家發展上的限制。但是華為現在依然發展的很好,依然可以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通信設備生產商。而且在2020年年底公布的手機銷量排行榜中,華為也是有進入前3名的優異成績。所以說華為集團已經在西方國家的限制中找到一個生存的道路,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華為能在西方國家的限制中,殺出一條血路來,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技術,打鐵還需自身硬,當他們發現缺少了華為之後,自己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那麼,華為自然就會被接受。
在很多西方國家決定限制華為發展之後,他們的通訊行業都受到了重大的損失。要麼是無法完成通訊設施的建設,要麼是無法支出高昂的設備費用。這時候西方的國家就會想到華為的好,自然就接受了。
『貳』 華為已停止訪問該網頁怎麼解決
華為已停止訪問該網頁的解決方法是確認地理位置和用戶許可權、突破封鎖、等待伺服器恢復正常、調整防火牆設置、檢查網路連接。
1、確認地理位置和用戶許可權:某些網站可能根據地理位置或用戶許可權限制訪問。這種情況下,用戶需要確認自己所在地理位置是否符合網站訪問要求,或獲取正確的用戶許可權後再進行訪問。
2、突破封鎖:某些政府或組織可能會封鎖一些敏感的網站,使其不能被正常訪問。這種情況下,用戶需要使用科學合法的方式突破封鎖。
3、等待伺服器恢復正常:網站伺服器可能遇到技術故障、維護或升級的情況,導致暫時無法訪問。這種情況下,用戶只需等待一段時間,待伺服器恢復正常後再嘗試訪問。
4、調整防火牆設置:如果防火牆設置過於嚴格,可能會阻止一些網站的訪問。用戶可以嘗試調整防火牆設置,或聯系網路管理員獲取幫助。
5、檢查網路連接:確保設備已正確連接到網路,如果網路連接不穩定,可能導致無法正常訪問網頁。可以嘗試切換到另一個網路或等待網路狀況改善。
檢查網路穩定的方法
1、使用網路監控工具:可以使用網路監控工具來實時監測網路連接狀態,提供有用的診斷信息。例如,ping命令可以測試網路連接的延遲和丟包率,traceroute命令可以檢查網路路由是否正常。如果發現延遲或丟包率較高,或者路由不正常,可能是網路不穩定的表現。
2、檢查網路硬體設備:確保網路硬體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網卡等)工作正常,沒有故障。可以嘗試更換設備或修復故障,以排除硬體問題是導致網路不穩定的原因。
3、檢查網路配置:確保網路配置正確,例如IP地址、網關、DNS伺服器等。可以嘗試重新配置網路或修改配置文件,以解決配置錯誤導致的問題。
『叄』 華為手機如何擺脫困境
「鴻蒙:HarmonyOS 2.0,9月10日正式發布!這是華為核心技術自主突破的高光時刻。更是,我國科技產業擺脫外部枷鎖束縛的關鍵里程碑之一。對於深陷「制裁」風波的華為,這也將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華為脖子上的「絞索」
根據美國商務部8月17日對華為作出的額外製裁決定,使用美國企業的設備、軟體和設計生產的半導體9月15日起未經美國政府批准不得向華為供貨。最新消息稱,根據這一美國制裁措施,韓國三星和海力士,將不能再向華為提供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以及NAND快閃記憶體產品。
這是美國對抗「華為科技進步」和我國企業科技進步「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制裁封鎖措施,也是美國對於扼殺華為這件事情的「第二步」:
早期,對於華為的打擊,美國集中在「市場需求端」。例如,要求美國國內不能用華為設備,現在用的也要換掉;要求盟友禁用華為設備。但是,這一策略出了兩個問題:1.華為設備在4G時代是最好的、也是最便宜的之一;在5G時代這兩個優勢進一步加強;2.三到五年內,全球5G建設的主戰場在中國,只要中國市場繼續大量采購華為設備,華為通信產品在全球就會保持必要的份額和競爭力。
市場需求端制裁不成,2020年中之後美國『想起了』供給端制裁」——為何最後用供給端制裁呢?因為這個手段太霸道,太破壞美國的「燈塔」形象。更如華為所說,「從晶元問題上看,中國所有行業都應該清醒了吧?」
對於半導體產業而言,完全能排除美國設備的產品幾乎沒有:而且是計算晶元、DRAM、NAND、調制晶元、功率晶元等這些產品,只要一個能完全卡住,就能掐死一個企業。所以「美國晶元禁用」是一個「大殺招」,也基本上是美國制裁華為的「最後武器」。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豐收:基本可以看到,產業鏈上,無論是華為自己、還是供應商們都在用最大力度支持產業鏈完整,在美國的制裁生效之前,為華為多儲備庫存。甚至市場傳聞,作為華為核心代工商,台積電將其他公司訂單盡可能壓後,為華為全力提供備貨:當然,這背後有華為「真金白銀」的付出,但是也體現出這個科技產業鏈對美國制裁措施的不滿與無可奈何。
面對如此局面,9月15日之後,華為必然迎來至暗時刻。此時此刻,華為將以怎樣的策略和面貌擺脫困境呢?
萬物互聯,鴻蒙2.0正當其時
智能產品的核心往往包括三部分:通信標准和技術——華為5G全球第一;半導體晶元等部件——國內的短板;OS生態平台——華為有鴻蒙備胎。
2020年12月將發布手機版本,明年華為智能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2.0。這是華為TV產品採用鴻蒙系統之後,華為OS的又一重大戰略決策:業內人士評價,如果華為要把鴻蒙做大做強,無論是否開源,都必須在手機上去用——手機是華為最大的消費終端產品,這個產品上華為不敢上鴻蒙,鴻蒙犧牲的不僅僅是「流量規模」,而且會帶來「信任信心」下降。
所以,反過來講,鴻蒙2.0上華為手機,乃至於在美國制裁後,預期2021年華為手機出貨量大減的背景下,依然上馬鴻蒙手機,這體現了華為內部對鴻蒙的信心,也體現了「技術迭代下」,OS這個門檻正在被「踢破」。
事實上,全球范圍內OS不是壟斷行業。大大小小能說出來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OS產品幾十個。但是,為何手機的安卓、IOS和PC的windows成為王者呢?答案並不在於OS的技術水平,而在於「應用生態」的構建:也就是,一個OS到底有多少軟體支持。這件事情就如同「聚沙成塔」——急不得。更會導致後來者「壁壘重重」。——不是技術壟斷,而是市場壟斷,這是OS產業的基本競爭規律。
智慧社會,軟的方面是OS、硬的方面是5G,中間連接紐帶是晶元。」行業專家指出,這樣的一個三元格局的判斷,讓本土OS面臨「歷史難得的崛起機會」。因為,5G+智能社會是一個新場景,必然需要全新構建應用生態。無論是WINDOWS還是安卓,在5G+智能社會,都沒有「太多存量優勢」——手機智能設備,安卓超越windows的秘密,也就在於「抓住了一個新的場景升級」「天時」機遇。
更何況,全球的5G建設目前多一半在中國,外來三到五年全球5G基站,中國市場佔半數是大概率事件;物聯網產業、車聯網產業,以及工業互聯網產業,中國市場都將是全球NO.1。即5G+智能社會的全球很長時間的創新中心就在中國。這樣的「地利」條件,是鴻蒙OS千古難得的機遇。
尤其是在華為、TikTok等遭遇「美式」霸權的背景下,國內產業界從未像現在這樣認為「自主」是生命線、沒有像現在這樣團結一致的致力於提升產業鏈安全度。「國內科技企業有兩個選擇,或者像華為一樣強大起來,或者甘心做美國佬的奴才」,行業專家指出,這樣的唯二選擇是美國人制裁製造出來的國內科技產業危機,卻也是「壓力下團結一致的『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9月10日,鴻蒙2.0的發布,絕不僅僅是例行的版本升級了而已,它更可能是一次國內科技產業基礎平台的顛覆性里程碑。」
迎接所有的挑戰,華為加速變身
天下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華為的困境用這句話說最為妥帖。遙想80年代末華為剛剛開始創新,那時候面臨的技術困境、海外企業的敵意(准確的說是蔑視)豈不比現在更強大;2000年前後,國家提出發展自己的3G標准,大唐、華為、中興三劍客,誰都沒有「能成」的把握,海外對手森林般的環繞,甚至等著看笑話——最後TD標准雖然成功,卻也僅僅是國內市場能開花……
相比之下,無論是晶元、半導體製程,還是華為鴻蒙+ HMS Core,或者是5G通信,今天的華為至少能在技術上說「只是時間問題」!更可以在市場應用的前景端說,物聯網、智慧社會、工業互聯網,中國不行還有誰可能行呢?
美國制裁,三年來步步加碼,已經到了基本的臉面都不要的賴皮程度!」行業人士對此基本認識是:只有你足夠強大,你的對手才會「歇斯底里」。所以,美國的制裁是華為實力的「最好的、最高的打分」!
替代進口、自主標准、再到全球引領:敵人對華為從蔑視變成了瘋狂打擊!」35年,幾重壓力下,華為也已經質變成參天大樹。「1+8+N」體系,華為提出5G的主要應用是「產業端場景創新」,這意味著華為正在從平台技術和設備提供商,變成「場景整合者和未來數字社會的粘結劑」。——「美國人還在思考打敗舊的華為,華為已經用新的進化重塑自己。」
國內大循環為主!一定要看到,在未來信息技術創新和應用上本土產業的規模優勢和超前性優勢。」這就是華為「脫困」的路徑所在。當國內信息產業在經歷5-10年質變,確定全產業鏈循環走上國際前沿的時候,也就不存在被別人「制裁的瓶頸」。一個智慧社會生態和技術服務商的華為,要比一個通信設備和終端供給者的華為更為強大,也更為偉大。抓住智慧社會的質變歷史機遇,華為之「變」就是戰勝敵人的最好武器。
這一仗的利弊,要放在5年、1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來評估。這幾年毫無疑問是華為痛苦的幾年。但未來的華為一定會更加強大。」——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如此表示。作為本土OS產業鏈的領頭羊,鴻蒙2.0的新時代,不僅是華為軟體補短板,更是華為勾勒未來產業版圖的核心節點之一,也是華為戰勝外部敵對勢力的「又一有力武器」。
『肆』 除了技術獨立,華為還有什麼辦法度過難關
自從去年美國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後,美國就找各種理由對華為進行制裁,對華為產品市場的打壓,對華為總裁任正非女兒夢晚舟的扣留,正所謂用盡手段的打壓,可是華為作為一個科技巨頭也是中國電信業的一張名片又怎麼會是那麼容易就被美國封鎖的。
三、在美國建廠。美國現在出台的很多貿易政策的目的在於讓製造業迴流到美國,如果華為在美國建廠,製造的產品只在美國市場出售,這樣對於華為來說我是一個不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