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體系統的層次和判斷方法有哪些
天體系統的層次:地球和月球一地月系一太陽系一銀河系一總星系。
判斷某一物質是不是天體,可以用「三看」來概括:
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星際物質盡管用肉眼看不見,但它是天體。
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間的物質,天體的某一部分不是天體。
三、是看它是不是位於地球的大氣層中,位於外層空間的是天體,位於地球大氣層中的不是天體。
(1)太陽怎樣算天體系統擴展閱讀:
本星系群:
銀河系所屬的星系群。本星系群是一個典型的疏散星系團,沒有明顯的向中心聚集的趨勢。成員星系約40個。銀河系和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成員星系中最大的兩個,它們大體上位於本星系群的中心。除銀河系和仙女星系外,絕大部分成員星系是矮星系。
本星系群的半徑約 1百萬秒差距,質量約 6.5×10¹¹太陽質量,其中的絕大部分集中在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群內的氣體不多,約占總質量的1%。星系群——星系一般不單獨存在,有成團的傾向。
星系在自成獨立系統的同時,以一個成員星系的身份參加星系團的活動。超過100個星系的天體系統稱作「星系團」,100個以下的稱為「星系群」。
超星系團:
由若干個星系團聚在一起形成的更高一級的天體系統。又稱二級星系團。通常,一個超星系團只包含幾個星系團。超星系團大多具有扁長形,其長徑約60~100百萬秒差距,質量10¹⁵~10¹⁷太陽質量。
超星系團的存在說明宇宙空間的物質分布至少在100百萬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勻的 。20世紀80年代後,天文學家發現宇宙空間中有直徑達100百萬秒差距的星系很少的區域,稱為巨洞。超星系團同巨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基本圖像。
河外星系:
銀河系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形狀不同的星系和各類星雲等,統稱為河外星系。它們由幾十至幾千億顆恆星、星際氣體和塵埃物質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