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為折疊手機如何折疊
方法
近期各大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可折疊手機屏幕,那麼相比之前的手機屏幕,可折疊手機採用了哪些新型材料和技術,在研發可折疊屏幕過程中又有哪些技術難點要解決呢。
可折疊屏幕材料介紹
柔性屏幕,又稱為OLED,為一種可以折疊、彎曲的屏幕,可作為手機屏幕,實現直板式手機不能折疊、彎曲的效果。雖然柔性屏幕可以隨意折疊彎曲,但由於手機內部的電池等元器件不能與柔性屏幕一樣能夠折疊、彎曲的功能,由於這個問題的出現,因此就設計出了柔性轉軸這一配件,在手機屏幕需要展開或者是折疊屏幕可以靈活切換平板、手機使用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柔性屏手機折疊的技術難點。
其實早在年初2月份的時間,華為就宣布了MateX的問世。值得一提的是,三星、OPPO、中興、小米也都亮出了自己家的折屏幕幕手機;為此還曾引發過一波"折屏幕幕是否是手機未來"的討論。
但是直到今日,真正發布且發售或准備發售的也只有三星的GalaxyFold和華為的MateX。折屏幕幕手機對於許多廠商來說,仍然存在許多難以攻克的困難。
⑵ 手機怎麼疊
買個折疊手機就可以了
⑶ 折疊屏手機怎麼做到折而不皺
折疊屏手機要想做到折而不皺,要在材料,工藝和鉸鏈上有創新式的突破。
1.工藝布局在許多人看來,折疊屏手機和傳統的翻蓋手機相似,但它們完全是兩個概念的東西,以前的翻蓋手機是把兩塊獨立的屏幕通過鉸鏈連接在一起,而折疊屏手機則是一塊完整屏幕的彎折,技術含量高了很多,要想做到折而不皺,電池、主板、攝像頭等元器件也需要隨之進行重新設計和布局,盡量避免干擾到整塊屏幕的折疊。
終上所述,折疊屏手機作為最新的屏幕技術,雖然柔性屏幕的可靠性和鉸鏈的使用壽命存在很大的優化空間, 但是卻代表著未來手機的方向。
⑷ matex2折疊手機關機狀態下能折疊嗎
2月3日,華為正式宣布將會在2月22日正式發布全新的折疊屏產品MateX2,如此華為的折疊屏產品成功實現年更。去年的MateXs主要就是在MateX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整體設計上沒太大的改變,都採用的是外折設計。而近期放出的MateX2預熱圖是很有意思的,第一眼看完我就覺得,華為MateX2這是要改內折了,不過換個角度看,也是可以看出外折效果的,我現在基本上可以讓眼睛在內、外折之間隨意切換了。不過結合目前的一些其它曝光消息,我覺得還是內折設計更靠譜,因此這代MateX2在設計上將會有著非常大的變化。
所以,今天我就來簡單聊聊內折設計和外折設計都有哪些優缺點,主要是以兩邊的代表機型GalaxyZFold2以及MateXs為例,恰好這兩款產品我也都用過,順便就說說一些體驗上的不同。
內、外折各有優劣勢
GalaxyZFold2的內折設計非常顯而易見的優勢就是折疊後可以更好的保護屏幕,不容易被劃傷,畢竟柔性屏幕更加脆弱;缺點也很明顯,GalaxyFold2的內折鉸鏈結構開合對柔性屏幕主要以擠壓為主,而由於折疊後曲率半徑小,容易形成尖角,造成褶皺,所以摺痕非常明顯,這點很難避免,時間越長可能會越明顯;而且由於屏幕對內折疊,所以需要增加一塊屏幕在閉合狀態下使用,之前第一代的時候那塊外屏是真滴有點小,二代好了很多,更接近一台普通手機。
還有就是內折設計在合上後無法完全消除兩邊屏幕之間的縫隙,畢竟是兩塊軟屏「面對面」,真要完全貼合,然後混進去個小沙粒,那後果可想而知,換屏可貴了,別問我怎麼知道的。這代ZFold2的鉸鏈還加入了多角度停留,在一些應用中會發揮不錯的效果。
MateXs的外折鷹翼式鉸鏈結構則對柔性顯示屏以拉扯為主,折疊後曲率半徑大一些,所以摺痕的問題會好一些,但不是沒有,同時外折設計會讓屏幕受到的拉伸力更大,產生更大的變形,斷裂風險會大一些,需要靠鉸鏈部分提供充分的支撐和保護,對於屏幕壽命和鉸鏈設計的要求會高一些;外折不需要考慮兩邊屏幕出現「面對面」的問題,所以在折疊後兩邊基本可以實現無縫隙,而且在形態上更接近一台全面屏手機,雖然厚重一些,但操作上還比較順手,而且它還相當於一部雙面屏手機,在一些特定使用場景也能有所發揮,比如拍照時被拍攝者可以通過背面屏幕看到自己的狀態等。
當然,它有個非常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無論展開還是合上,屏幕都是暴露在外面的,外力沖擊或尖銳物質接觸到柔性屏幕都有可能對屏幕造成損壞,而且由於這種特殊的設計,保護套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
其實理論上來說,一塊柔性屏幕都可以實現內折或外折,最終選擇哪種折疊方式還是需要廠商根據整體的設計方案來決定。我覺得兩種設計形態各有優劣,沒必要說哪種一定好過另一種,畢竟除了設計形態外,還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一台設備最終的體驗。無論哪種形態本質上都是通過折疊這種設計,讓手機不僅僅是手機,還可以變為擁有更大屏幕的平板,開發更多使用場景,在形態和功能上區別於傳統手機,打造差異化競爭點。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形態是每個消費者都想看到的,但技術突破和發展是需要時間的,畢竟你在很多年前甚至想不到,屏幕居然可以折疊,手機還能成為現在這種形態,所以前期的產品肯定會存在一些問題,這無法避免,前路道阻且長啊。你要問我喜歡哪種,我會告訴你我喜歡沒有摺痕、折疊後沒有縫隙、屏幕不怕劃、輕便續航還長...的那種,顯然,現在不可能。
折疊屏為華為打頭陣
稍微再說說這次的MateX2,由於採用內折設計,所以剛才在GalaxyZFold2部分提到的一些問題它同樣需要去面對,比如摺痕。根據之前的消息,華為在前一陣公開了一個「一種可折疊的終端設備」專利,是一種可折疊的柔性面板、第一支撐構件、第二支撐構件和連接機構的設計方案,通過優化各組件的連接方式避免屏幕面板在折疊過程中受到拉伸或擠壓,能有效降低折疊屏的摺痕問題,在這款新品上我們有望看到它得到應用以及效果到底如何。
其它參數上,主屏為8.01英寸,解析度為2480×2200,外部的副屏尺寸為6.45英寸,解析度為2700×1160,從解析度來看,在展開狀態下它會比較的方,折疊後比較接近傳統手機,不過主屏並未設置攝像頭,只能合上後自拍。核心配置上會搭載麒麟9000處理器,後置5000萬像素+1600萬像素+1200萬像素+800萬像素的四攝組合,電池容量為4400mAh,支持66W快充。不過,目前這些只是曝光消息,最後究竟如何還是得等華為在月底的發布會上揭曉。
作為折疊屏手機市場的首批玩家之一,華為將折疊屏手機當做2021年的首款產品肯定是要大秀一波的,不光是設計和硬體上,在交互體驗方面應該也會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從之前的產品能看出,華為在軟體生態和交互方面都下了不小的功夫。不過,考慮到晶元上的短缺,這款產品的數量顯然不會多,到時勢必是一機難求。
更多廠商將會入局
最後的最後,我們來聊聊其它廠商,前兩天有人曝光了柔宇新產品的外觀圖,它依舊是延續了外折設計,折疊後應該是沒有縫隙的,而且機身背面一側是凸出的攝像頭,一邊則是一個凹槽,折疊後應該正好能夠貼合。三星的GalaxyZFold3目前也有渲染圖曝出,其實整體的變化並不大,主要是後置攝像頭和GalaxyS21系列一樣了,還有就是可能會加入對SPen的支持,這點是最值得期待的,不過這對於柔性屏的考驗會更大,目前的UTG超薄玻璃肯定是扛不住的,三星需要在加強其強度的同時,維持出色的韌性,這樣才能禁得住折疊以及使用SPen進行書寫和觸控。
從目前的形勢看,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三家,今年應該會有更多廠商入局折疊屏,小米、OPPO、vivo都有望將首款產品帶入市場。今年可能不是折疊屏手機市場爆發的一年,但更多廠商的加入肯定推動該市場的發展。另外,除了手機廠商外,柔性屏、鉸鏈等部件的供應鏈廠商同樣是折疊屏發展路上重要的一環,很多新的技術或設計都是手機廠商與供應鏈廠商聯合完成的。
我覺得折疊屏手機市場無法爆發的根本原因在於,以目前的技術難以依靠較低的成本製造出相關產品,這就導致售價普遍偏高,體驗成本太高,只適合一些有錢同時想要體驗先進技術的很小部分用戶,而受眾群體太小,用戶沒有那麼大的需求,廠商們也就沒有必要過快的擴張產品線,主要以布局市場為主,到這個市場真爆發的時候則佔得了先機,在整體產業鏈和市場已經趨於成熟之後再想「後發制人」,是非常困難的。在而從近一段時間的一些消息看,三星今年會在折疊屏產品上加大力度,推出更多產品,而蘋果的折疊屏產品則需要等一等,但這並不代表蘋果造不出折疊屏或是沒在這方面下功夫,它是在等供應鏈更為成熟罷了。相比之下,傳統5G手機的價格已經下探至千元以下,這類產品在當下更能迎合普通用戶的需求。不過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折疊屏手機在價格上會逐漸走低,越來越多人都能體驗到相關產品,不過短時間內普及難度依舊非常大,只能說任重而道遠。
⑸ 三星折疊屏手機功能介紹
摘要 鉸鏈連接,手機中間折疊處採用鉸鏈連接,折疊後中間存在空隙
⑹ oppo折疊手機怎麼玩
若您想要了解手機使用說明:
1、手機包裝盒內附帶有紙質版《快速入門指南》,方便您了解產品外觀、安裝SIM卡、搬遷舊手機數據以及其他重要信息。
2、查看詳細的產品安全信息、預裝軟體及客服信息,可進入手機「設置 > 其他設置 > 使用說明書」即可查看電子版說明書。
溫馨提示:
ColorOS 6及以上系統,手機設置內無電子說明書查看路徑。
本回答適用於所有OPPO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