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活小知識,讓美好生活更加便捷
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辦公 » 重慶電腦報是怎樣的企業
擴展閱讀
怎樣關閉華為手機的黃頁 2025-05-28 20:03:33
頸部長斑是什麼原因 2025-05-28 19:50:16

重慶電腦報是怎樣的企業

發布時間: 2022-06-29 02:39:58

① 電腦報的資料

由聶榮臻元帥題寫報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光召、許嘉璐等擔任顧問的《電腦報》,是重慶市科協主辦和主管的計算機周報,1992年創刊。

創刊14年來,由於《電腦報》堅持「普及計算機知識,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辦報宗旨,始終保持「通俗、實用」的鮮明特色,貼近群眾,貼近電腦應用實際,使報紙質量不斷提高,因而受到讀者歡迎。

《電腦報》所刊的文章經常被《人民日報》、《新華文摘》、《新聞出版報》、《科技日報》、《讀者》等數十家報刊轉載。1996年,《電腦報》在四川省首次報刊質量評審中被評為一類報紙,得分居重慶市報紙首位。

《電腦報》的發行靠讀者自願訂閱和在報攤購買,讀者中80%以上具有大專學歷。目前,《電腦報》期發行量達70萬份,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科技和科普類報紙。

《電腦報合訂本》每年發行量超過125萬套,是中國目前發行量最大的科普圖書。由於在科普工作中的突出成績,電腦報社被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等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著名科學家、學者周光召、許嘉璐、朱高峰等擔任《電腦報》顧問。

電腦報是目前中國第一大IT報刊、它的簡單、易學、易懂和普及性的專業內容成為IT入門初學用的掌中至寶,而它每年發行的《電腦報合訂本》更是IT從行人員的必不可少的技術手冊。

經過十年勵精圖治的發展,她已經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成為廣大電腦愛好者和初學者的首選讀物。

現在的售價為人民幣2.5元。電腦報分為A(新聞評論周刊)、B(筆記本整機周刊)、C(消費電子周刊)、D(硬體評測周刊)、E(游戲娛樂周刊)、F(網路軟體周刊)六大板塊,外加當地所在省的市場情況的介紹。

1997年2月,《電腦報》官方網站www.cpcw.com首度亮相;
1999年1月,CPCW被CNNIC評為中國十大中文站點;
1999年7月,CPCW再次榮獲CNNIC「中文十佳網站」稱號;
1999年11月,CPCW成功引入風險投資,成立天極網(yesky.com);
2006年5月,電腦報網路事業部成立;
2007年8月,CPCW中文名確立為「數動連線」,定位在「中國電腦愛好者互動門戶」。
2008年6月,CPCW正式啟用新域名shudoo.com

② 電腦報的報紙發展

過去10年,《電腦報》的產值增長了近千倍,而隨著基數日漸膨脹要想保持飛速的成長已經很難。
與TOM合資拓展海外市場
與《電腦報》社及重慶中科普傳媒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成立合資企業,TOM占合資公司49%的股權,《電腦報》集團佔有51%股權,合資公司經營期限不少於20年。《電腦報》集團注入旗下《電腦報》、《電腦報合訂本》、《電腦報配套光碟》和電腦參考圖書廣告和發行業務等資源。
TOM沿襲了慣用的「現金+股權」的收購方式,現金支付電腦報1.2億人民幣,其餘則以每股5.51港元發行新股給電腦報,新股數目約為3300萬股,約佔TOM現有股本不足1%。
雖然《電腦報》對合資一事不願發表更多的評論。李志高還是表示:「《電腦報》從零創業到現在一年幾千萬利潤,一直都有深重的危機感。所以一切有利的資源我們都盡量利用。幾年以來,我們一直想介入海外市場,但我們對此了解不多,我們尋找海外合作夥伴不僅TOM」。
以《電腦報》現有的資金積累和盈利能力足夠滿足現在的發展,《電腦報》融資需求不強烈。與TOM合資,《電腦報》是想利用國際傳媒的經營理念、資本運作思路,通過他們這個平台,向海外市場進軍。未來3年,《電腦報》的海外業務將達到10%。」
《電腦報》的危機也許在於,偏居重慶,向外拓展少了些許地緣優勢。而且《電腦報》普及電腦知識的內容定位,決定了《電腦報》走的是讀者路線。不同於《計算機世界》和《中國計算機報》兩大IT傳媒的企業定位。這樣在IT廣告市場分成上,「計世」與「中計」占據了30%和20%的市場份額,而《電腦報》只有10%。《電腦報》不但被人指摘讀者定位低端,而且隨著計算機知識普及渠道的越來越廣泛,《電腦報》的優勢受到了挑戰。 2001年,《電腦報》增長率為20%出頭。業內認為,《電腦報》進入了一個發展平台期。
否認發展進入平台期
《電腦報》向來否認已進入發展瓶頸。
《電腦報》常務副總編劉信中表示:「《電腦報》並未進入發展平台期,發行量和廣告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但我們有計劃控制發行量,以節省成本,不使經營壓力太大。」
剛開始創辦時,電腦報是四開四版的小報,第一年報紙虧損了20多萬元,還要靠副業——辦電腦培訓班來維持生計。現在《電腦報》發展近100個版,發行量67萬,《電腦報》最自豪的就是「中國發行量第一的計算機報」。電腦報社長陳宗周說過,「電腦報比10年前創辦時足足增加了1000倍。」
《電腦報》3年沒有提價了,但是版面在增長,一份《電腦報》目前虧7毛錢,發行基數越大,報社壓力越大。與同類報紙相比,《電腦報》的發行是其幾倍或10倍,但《電腦報》的廣告量不可能是其10倍,廣告與發行不同步。
劉信中告知 :「以前業界認為,《電腦報》擁有的是低端讀者,但實際上從戴爾電腦的模式看,終端用戶是最有效的。目前《電腦報》要做的是拓展業務發展空間,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眼下《電腦報》整合了多家報刊成為電腦報報業集團(中科普集團),看準出版、教育等市場,也意圖打造一個集報紙、互聯網、影視等互動媒體平台。
劉信中認為《電腦報》目前的盈利能力在媒體和產業兩方面。《電腦報》合訂本發行一套達到5000萬碼洋;電子出版物和圖書銷售碼洋是1個億左右;出版將是《電腦報》將來的一個重要盈利點;在產業方面,《電腦報》與清華合作成立的軟體機構,致力於自主研發成果等。
計劃上市後走並購道路
TOM+《電腦報》是否能與《計算機世界》和《中國計算機報》集團三分天下還未可知。
對於TOM來說,一切經營狀況良好、傳媒領域的排頭兵都可能成為其收購對象。TOM在2000年上市後的短短1年之內實施了17項並購。在內地,兩年來TOM收購或參股的領域遍布出版、戶外廣告、互動電視與音像乃至電信增值服務。包括9月9日與著名的三聯出版社成立合資公司,經營期刊廣告和銷售發行業務。
TOM的野心在於「致力於體育推廣、戶外媒體、印刷媒體及網上媒體成為行業翹楚」,並建立大中華區最大的中文媒體平台。但TOM的擴張太過迅速,無暇把這些性質不同的媒體有效的整合。
有業內人士認為,TOM此前收購了PCHOME和香港的《亞洲周刊》,TOM「兩岸三地互動合作」的模式,對《電腦報》的發展有所助益。作為同類媒體,可以資源互補、共享。
除了藉助外力,《電腦報》的上市想法更切實際。「以《電腦報》為核心,與之相關的21家報刊和《電腦報》所屬的20家中小型公司組成的中科普集團運作上市」是老總陳宗周的想法。
但《電腦報》的高層一再強調:「《電腦報》要上市,首先要符合國家法律、政策要求。經營方面按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把出版、編輯和經營剝離開。」事實上,政策原因以及《電腦報》內部利益的整合還要拖延上市時間。
《電腦報》有關人士透露:「上市並非最終的目的,上市拿到資金後會走並購道路,買一些優良資產,把企業作大。但以《電腦報》目前的資金積累要想迅速作大尚有一定難度。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的科普傳媒集團。」

③ 電腦報是哪個城市出版的報紙

《電腦報》於1992年1月3日由西南大學、重慶市科協正式創刊出版。由聶榮臻元帥題寫報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光召等擔任顧問

④ 電腦報的報紙成果

《電腦報》所刊的文章經常被《人民日報》、《新華文摘》、《新聞出版報》、《科技日報》、《讀者》等數十家報刊轉載。1996年,《電腦報》在四川省首次報刊質量評審中被評為一類報紙,得分居重慶市報紙首位。
《電腦報》的發行靠讀者自願訂閱和在報攤購買,讀者中80%以上具有大專學歷。目前,《電腦報》期發行量達70萬份,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科技和科普類報紙。
《電腦報合訂本》每年發行量超過125萬套,是中國目前發行量最大的科普圖書。由於在科普工作中的突出成績,電腦報社被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等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著名科學家、學者周光召、許嘉璐、朱高峰等擔任《電腦報》顧問。
電腦報是目前中國第一大IT報刊、它的簡單、易學、易懂和普及性的專業內容成為IT入門初學用的掌中至寶,而它每年發行的《電腦報合訂本》更是IT從行人員的必不可少的技術手冊。
經過十年勵精圖治的發展,她已經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成為廣大電腦愛好者和初學者的首選讀物。
電腦報分為A(新聞評論周刊)、B(評測實驗室)、C(筆記本整機)、D(平板數碼)、E(硬體發燒友)、F(APP軟體)板塊,另外增加獨立的「i企業」周刊和月末刊:科技新知。

⑤ 關於電腦報集團的背景

《電腦報》的公司背景
中科普傳媒集團下有媒體和實體兩部分,實體部分是分布在全國的十多個IT公司,媒體部分已形成五報十八刊的媒體群,其內容已由原來的計算機擴展到財經\教育等領域。旗下的媒體主要有:《電腦報》、《21世紀人才報》、《知識經濟》雜志社、《課堂內外》雜志社、《天極網》、遠望咨詢媒體群(含《微型計算機》、《新潮電子》、《計算機應用文摘》)、《大眾網路報》、《數字通信》雜志社、《電腦迷》、《游戲世界》、《購車志》、《網迷》、《小博士報》、《科幻世界》、《數字世界》、《東方圖書公司》、苦丁香軟體、凱德實業文化公司、兩江麗景酒店等以IT、財經、管理、職場、教育、網站、游戲、少兒、科普、通訊、汽車、娛樂為主的,囊括當今最為熱門行業的大型新銳媒體集團。

⑥ 請問重慶有哪些著名IT企業

媒體:電腦報集團、遠望集團、太平洋電腦網。

廠家:紅海集團、NOKIA、雙敏科技。

⑦ 電腦報怎麼樣工資待遇

《電腦報》於1992年1月3日由西南大學、重慶市科協正式創刊出版。由聶榮臻元帥題寫報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光召、許嘉璐等擔任顧問的《電腦報》,是西南大學、重慶市科協主辦和主管的計算機周報。17年來堅持「普及計算機知識,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辦報宗旨,已由最初四開四版,擴大到四開一百版,單期最高發行量已達75萬份,覆蓋350萬讀者。在全國電子和計算機類報紙中發行量始終保持第一。2003年成為首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且連續6年榮獲「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稱號。

⑧ 電腦報的歷史沿革

1992年1月, 《電腦報》正式創刊,並向全國公開發行;
1992年1月, 「電腦寫作」作家換筆系列報道拉開序幕,在全國掀起電腦普及小高潮;
1993年1月, 《電腦報》第一套年度合訂本——《電腦報1992年合訂本》正式出版發行;
1993年1月, 《電腦報》為推動電腦進入中國百姓家庭,率先提出「經濟型電腦」概念;
1993年10月,《電腦報》開辟「函授學校」專版,並提供函授教學服務,當年即培訓函授學員逾萬名;
1994年1月, 《電腦報》單期發行量突破10萬份。第一期彩色印刷的《電腦報》與讀者見面;
1996年1月, 《電腦報1995年合訂本》首發量突破50萬套,成為年度最暢銷科技圖書;
1996年4月, 《電腦報》單期發行量突破30萬份;
1997年2月, 《電腦報》官方網站CPCW首度亮相;
1998年1月, 《電腦報》單期發行量突破50萬份,發行市場份額在同業取得領先地位;
1998年2月, 《電腦報》地方市場版《IT商情》創刊;
1998年7月, 電腦報社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首屆「全國地方報社管理先進單位100家」稱號;
1999年1月, CPCW被CNNIC評為中國十大中文站點;
1999年3月, 《電腦報》年度電子版《電腦報1998合訂本配套光碟》正式出版發行;
1999年6月, 《電腦報》在重慶成功舉辦中國首屆DIY研討會,在讀者中掀起個人電腦DIY熱潮;
1999年7月, CPCW再次榮獲CNNIC「中文十佳網站」稱號;
1999年10月,電腦報社將CPCW網站與美國IDG集團合資,並整合成立中國最大IT門戶網站天極網;
1999年12月,電腦報社被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評為「中國科普工作先進單位」;
2000年12月,《電腦報》在央視調查中心舉辦的全國周報閱讀率調查中排名第三,不但遠遠超過所有的計算機類報紙,也超過了大多數大眾媒體;
2001年12月,電腦報社將旗下經營性業務委託中科普傳媒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經營。至此,中科普傳媒掌控了以《電腦報》為首的共計23種報、刊的經營業務,成為一家較有影響力的科普傳媒公司;
2002年1月, 《電腦報》單期發行量突破70萬份,發行市場份額在同業遙遙領先;
2002年3月, 《電腦報2001年合訂本》;累計發行量超100萬套;
2003年6月, 《電腦報》被中央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成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的8家報紙之一;
2003年12月,《電腦報》全年廣告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廣告市場份額躋身業界前三名;
2004年6月, 《電腦報》被世界經濟論壇和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年度「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2004年8月, 電腦報社、中科普公司與香港TOM集團合資成立的合營公司正式運營,這是我國第一家經過權威部門批準的傳媒合資公司;
2005年1月, 《電腦報》榮獲中國信息產業「行業用戶影響力顯著媒體」獎;
2005年2月, 電腦報社再次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地方報社管理先進單位,《電腦報》是本屆唯一獲此殊榮的IT類報紙;
2006年3月, 《電腦報》主辦「首屆中國數字英雄會」,並首次發表「年度中國IT品牌風雲榜」以及「中國數字英雄榜」;
2006年5月, 電腦報網路事業部成立;
2007年6月, 《電腦報》連續四屆被世界經濟論壇和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年度「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2007年8月, CPCW中文名確立為「數動連線」,定位在「中國電腦愛好者互動門戶」;
2008年6月, CPCW正式啟用新域名shudoo;
2008年10月,創建了電腦報自助在線調查系統;
2010年8月,電腦報成立數字出版事業部。
2010年8月,「數動連線」更換新域名icpcw,並在2011年將網站改名為「瓢蟲網」。
2010年8月,IT玩吧,中國第一IT產品社區聚合網站上線。電腦報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新興聚合平台。
2011年1月,由電腦報數字出版事業部負責的產品——電腦報移動客戶端上線。該客戶端分別有iPhone、iPad、Android Phone、Android Pad版本,並陸續推出了數個更新版本,截至2012年5月,各平台產品累計下載量突破百萬,成為國內科技類媒體移動互聯網客戶端的No.1。
2011年3月,電腦報SNS事業部成立,負責電腦報官方微博等SNS網路產品運營。截至2012年5月,電腦報官方新浪微博粉絲數超過20萬,名列全國報刊媒體微博前十,科技及專業類媒體第一。
2012年5月,瓢蟲網論壇移動互聯網客戶端上線測試,包括iOS、Android、塞班系統版本。

⑨ 重慶電腦報是事業單位嗎

現在在重慶電腦報的就是事業單位了,並且重新電腦也都是越來越吃香了,能夠讓大家得到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