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行業發展的五種力量
電腦行業發展的五種力鍵掘量,也是競爭的五種主要來源,即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議價判亮臘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掘滑品的威脅,以及最後一點,來自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爭。
在我看來應該是:
供貨商的生存壓力下的提價及賬期的縮減
購買者對電腦的了解程度提高,使其議價能力的提升
大型化,規模化,正規化的企業進入行業中,對其行業的沖擊
手機,平板和智能電視及未來高科技替代品對行業的影響
門檻低導致進入該行業的人增多;網商的低利潤走流量所帶來的競爭壓力。
② 電腦行業發展潛力怎麼樣
PC電腦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蘋果(AAPL)、三星電子(005930.KS)、華碩(2357)、聯想集團(00992.HK)、中國長城(000066)
本文核心數據:PC電腦出貨量、PC廠商排名、廠商市佔率、PC電腦出貨量預測
1、PC電腦的發展歷程
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升、體積的減小、成本的下降,終於在1971年出現了第一台個人電腦Datapoint2200;1981年IBM推出了里程碎式的5150,使用英特爾8088微處理器,微軟MS-DOS操作系統,開始大規模進入美國學校等教育機構;1989年康柏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攜帶型筆記本電腦LTE和LTE286,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PC個人電腦終於在IBM、笑特爾、微軟、思科等一大批巨頭的推動下,迎來了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從此PC進入高速發展期。1995年左右開始,台式電腦大規模進入普通歐美家庭,2000年左右筆記本電腦爆發式增長,尤其是2000年左右PC電腦進入亞太市場以及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徹底激活了PC市場。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市場需求前景及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③ 不懂電腦的人怎麼才能從事電腦行業
自學啊,跟我情況一樣,我也自學的,我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什麼都不會,就會一點點的PS 我就去找網頁設計的工作了,也是喜歡這個,剛開始什麼都做不好,後來開始在網上找視頻看,先學的html 再學css 做網頁剛褲褲亂開始用table來做的,後胡檔來覺得沒用的代碼太多了,我就用div來寫頁面,後來我覺得div一個頁面全用太不合理,我就用各種標簽寫,比方說一行文字就用P 導航就用ul寫,後來我學了javascript,這個語言也是屬於前端開發的,是用來跟用戶交互的,比方說驗證表單啊,按鈕的切換啊,能做的很多,我只有學到一點皮毛而純清已,現在在學PHP後台開發,其實只要自己用心學,勤快一點,多動手,什麼都學的會,我現在覺得我自己也有點懶,呵呵
④ 電腦行業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先簡單說下,一個行業有沒有前景,要看這個行業的市場佔有量和市場需求,只要佔有量夠大,需求足夠多,就說明這個行業能做,還有前景,還可以發展。
回說到電腦行業,分析哪些人會用到電腦:
1.上班族/公司,這類人電腦是必須用到,平常方案處理,財務記錄,回復客戶是必須用到的,以去年為例,查詢CEIC網,中國就業人數就達到7.7億多,這類人多不多?多!
2.開網店的人:開拼多多,淘寶店,京東店,一個稍正規的小網店,你需要用到電腦吧,平常回復下客服,產品圖片設計/修整,網店運營少不了用到電腦。這類人對電腦的需求也是很強烈的,可以說是他們的賺錢工具。
3.學生黨:現在大學里的學生,上課要用到電腦,課後做作業要用到筆記本,查資料,做設計,寫論文,偶爾也玩玩游戲,放鬆心情,可以說筆記本成為一個大學生必備的工具。
4.真正做自媒體的人:他們需要方案編輯,視頻剪輯處理,這些人也是要用到電腦的。
再看到電腦行業產品供應商,老品牌的聯想,華碩,惠普,戴爾,神舟,蘋果,再到新加入電腦行業新生的華為,小米。所有的電腦產品基本每半年一更新,再說了,如果說電腦行業沒有前景,像華為,小米這種擁有大量粉絲用戶就不會來分這塊蛋糕了。
那為什麼會有很多電腦店要說電腦行業是個夕陽產業,沒前景?但凡你仔細觀察,很多各行各業的線上或線下都在說自己所在行業沒前景:
1.線下的實體店在說房租高,產品價格透明,沒有利潤空間,沒有前景
2.線上的網店在說運營成本高,直通車燒錢,價格戰太嚴重,沒有利潤空間,沒有前景
與其說行業沒前景,沒法做,不如說是時代在變,消費習慣在變,而你在所在的行業還不夠專業!不夠專業!不夠專業!重要的事要說三遍。
當你夠專業時,電腦基本的維修/維護技能就要掌握,對於維修,其實很多客戶不會要求你一定要達到晶元級的維修,但你至少要能准確檢測故障出現在哪裡,在更換好後,確定不會再出現同樣的故障。如果說你總是說先換這個試試,也不道 好不好,最後客戶在你這邊換了2,3次後還是不能解決故障,那客戶對你肯定會大失所望,會影響後續的消費。
當你夠專業時,你就會知道,每個客戶創造的利潤是不一樣的,同時也不是所有的客戶都是你要去爭取的,你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你只需爭取那些認可你的客戶,好好去維護好跟他們的關系和做好他們的需求,而那些不認可你的客戶本身就不是你力所能及的事了,放手,才會飛得更高。
⑤ 做電腦行業如何賺錢
先找個電腦城,給人家打幾個慧祥蔽月的工,慢慢在實踐中算一下,看一下,別人的銷售情況和盈利情況.這等於別人給你工前州資讓你學習.不是很不錯宴纖嗎?
⑥ 我想從事電腦方面的行業,請問我該往哪方面走
如果是程序員方面的話,建議你再去學習一下別的語言,如JAVA,PHP等,如果能熟練使用並完成項目螞舉模塊,JAVA出來有4000+,PHP大概2500+,因為PHP初級入門比較容易點,如果要走資料庫路線的話,運旅就需要熟練使用LINUX,出來大概3000+,但也要考慮所在城市,沿海城市悶悄碧工資要高些,信息系統不大清楚
⑦ 電競的興起可以帶動一些周邊產業嗎你知道都有什麼呢
如今,電競行業可以說是發展最好的一個行業了,現在大部分的人對於電競都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大家帆判都很好奇的,就是能不能夠通過電競去帶動周邊的一些產業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如何通過電競區帶動周邊的產業。
電競酒店
電競酒店可以游轎臘說也是非常賺錢的,大家也不用每個房間都搞成電競房間,我們可以搞一些普通房間,這樣的話也能夠有更多的收入,電競房間是非常貴的。像普通的電競房間,一晚也是需要200多塊錢。所以說這些都是用電競帶動的,一些產業只要大家的神滑腦子夠靈光的話,就可以用這個來賺錢。但所有的東西都是需要投資的,如果想要空手套白狼也是不可能的。
⑧ 電腦監控行業,怎麼刺激,才能讓這個行業生意好起來
我說實話這行當不好乾
要乾的好起碼你橘唯飢得有人脈
監控這種東西說實在話
不好賣
電腦組裝現在也山念很多
競爭可以說相當激烈
我有幾個朋友賣電腦的都是靠修理
建立的人脈
你要真想做好
第一步就是要有人脈
要能從朋友那圓返里認識朋友
⑨ 電腦行業在以後的前景好嗎
電腦行業是比較賺錢,特別是維修,可以說首凱是暴利,干電腦行業比開什麼超市賺錢多了,一年賺個幾十萬問題不大,賺錢是賺錢,可是它費腦細胞,你得先入行,你開電腦店也不能說你就入行了,你需要大量的人脈,大量的經驗,此外,你自身的硬軟體也必須給過關,這里的硬體是指經濟實力,因為大工程項目你是需要墊資,這里的軟體是指技術實力必須扎實,因為有技術才能懂行情、懂報價和懂操作與工藝。最後還有一個重要談皮因素就是會做人,要掌握在什麼情況與程度下做哪一類型的人,要學會知恩圖報的道理,要真正理解什麼含芹差叫互利共贏。
⑩ 電腦監控行業,怎麼刺激,才能讓這個行業生意好起來
怎樣才能讓商人在他們所從事的行業中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
這個問題的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因為,這是每個生意人的畢生夢想。
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資金周轉快的生意凱大最賺錢。或者說,在同行業中你的資金周轉比別人更快,你就最賺錢。」其實生意無不如此,一旦從事了某個行業,目標客戶群就固定了,此時你日思夜想、視同生命般重要的核心問題就應該是:如何將東西賣得更快?因為每周轉一次,你才能達到企業經營的根本目的——賺錢。你周轉得越快,賺的錢才越多。
快速周轉,時代使然。商品短缺時代,「囤積居奇」發大財,然而今天誰這樣做,誰就是「傻根」;在商品過剩現金為王的今天,最重要的發財手段就是在產品更新換代之前「快速出手,多多出手」,其中最有效的是:低價格。
過去,最有效的賺錢手段是賣高價——提高利潤率。今天,最顯著的賺錢手段已變成賣低價——提高周轉率。過去利潤敬清高但是最終賺錢少,因為賣得少;今天利潤低但是最終賺錢多,因為賣得多。價格戰曾經備受責難,那是因為它損害了尚未開竅的、遵循傳統利潤模式的別的廠商的利益,但毫無疑問卻受到了鈔票最熱烈的追捧。
「轉=賺」,這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商業特徵。
「賺=轉」,是這個時代越來越多暴富者遵循的商業准則。
當然,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周轉方式和周轉周期。房地產幾年才能交差,保暖內衣以一年為期,餐飲業則要求每天達到多次翻台率,以月為周期的行業更是數不清楚。你可以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加快周轉如格蘭仕;可以提高品牌含金量刺激購買實現周轉如海爾;你可以扁平化如美的;可以零庫存如戴爾;也可以像聯想用ERP。總之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你必須殫精竭慮,必須食不甘味,必須為改變資金周轉率有所作為。
如果說企業的本質是執行,那麼生意的本質就是周轉。事實上執行和周轉都是一種技巧,是技巧就有千變萬化。那麼,想辦法用更好的技巧讓它們轉得更快吧,美國GE的傑克.韋爾奇在思考這個問題,中國偏遠鄉鎮上賣干副瓜果的小攤小販也在為這個問題犯難。從這個角度而言,韋爾奇和小攤小販們的生意本質相同,他們有著同樣的商業才智,也面對著同樣亘古不變的商業難題。
那麼,除了低價,資金究竟怎樣才能轉得更快?
(一)
一沙一世界。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生意,往往蘊含著商業世界最大的真理。
台灣宏碁電腦董事長施振榮在少年時代,曾經幫著母親賣鴨蛋和文具。鴨蛋3元1斤,只能賺3角,只有10%的利潤,而且容易變質,沒有及時賣出就會壞掉,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文具的利潤高,做10元的生意至少可以賺4元,利潤超過40%,而且文具擺著不會壞。看起來賣文具比賣鴨蛋賺錢。
但事實上,施振榮後來講述經驗說,賣鴨蛋遠比賣文具賺得多。鴨蛋雖然利潤薄,但最多兩天就周轉一次;文具雖然利潤高,但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都賣不掉,不但積壓成本,利潤更早被利息腐蝕一空。鴨蛋利薄多銷,所以利潤遠遠大於周轉慢的文具。施振榮後來將賣鴨蛋的經驗運用到宏?,建立了「薄利多銷模式」,即產品售價定得比同行低,雖然利潤低,但客戶量增加,資金周轉快,庫存少,經營成本大為降低,實際獲利大於同行。
施振榮母子賣鴨蛋的門道,背後有著商業的一個普遍定理:資產收益率=利潤率×周轉率。少年施振榮的商業才智就亮孫前體現在,他能夠同時考慮利潤率和周轉率。
(二)
但是許多中國人卻沒有這樣的商業才智,他們往往會問:「什麼樣的生意最賺錢?」無疑他們都把眼睛盯在了利潤率上而忽視了周轉率,即集中在了利潤空間大的項目(行業)上。但利潤率大的項目,往往會因價高而周轉較慢,此時資金一旦不能良性地、快速地周轉起來,終端零售商自己不但會被庫存壓死,而且整個產業鏈也會發生危機。
何伯權時代的樂百氏,就曾經遭遇過這樣的災難。1997年何伯權決意從果凍市場分一杯羹。8月份樂百氏果凍上市初期市場反應果真熱烈,銷售渠道一片急呼:要貨!要貨!1998年春節前後,市場似乎到了瘋狂的頂峰,一個省區往往幾十個車皮地要貨。何伯權頭腦發熱了,馬上擴大產能,生產線從2條增加到4條、6條、8條。等生產線上的48台機器全部安裝完畢投產之時——終端突然全面宣告滯銷!原有的樂百氏果凍全擁擠在渠道里,並沒有到消費者手中。正常的資金周轉沒能形成,樂百氏很快掉進了甜蜜的「果凍漩渦」,市場迅速垮掉。數億資金,血本無歸。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顯然,這是另一種版本的「啤酒游戲」。著名的「啤酒游戲」很清楚地告訴了人們,整個產業鏈上的資金,是如何被積壓在庫存里周轉不靈的:
零售商發現一種「情人啤酒」好賣,於是加大了每周一次的報給批發商的要貨量。但批發商向製造商要求增加發貨,要4周以後才能得到滿足(因製造商擴大生產需要時間)。於是,零售商在這等待的5周里,不斷地心急火燎地增加要貨。此時,批發商會誤認為終端熱銷,於是他會頭腦發熱成倍地放大向製造商的要貨量,此時製造商也會躁動不安地認為終端旺銷,於是他也極大地放大產能,擴大產量。整個產業鏈被一種逐級放大的錯誤信息刺激得熱火朝天。最後貨大量壓到終端之時,零售商才會發現市場的實際需求,竟然只有自己堆積如山的庫存的一小部分!此時他會突然停止要貨,但批發商的庫存早已多少倍地增加,而製造商還正在日夜不停地加速生產呢!
——最後的結局是,整個產業鏈上的流動資金,都變成了可怕的「沉淪資本」,變成了沒人要的「死貨」而不能周轉,廠家、商家,全都虧本。
樂百氏果凍之敗,就敗在「信息逐級放大」效應導致的庫存積壓上。
同樣的原因,使中國家電行業哀鴻遍野。2004年全國空調庫存超過800萬台,整個行業庫存沉澱的資金在120億元以上,有人由此預言,這樣的庫存必然導致大量的企業資金鏈斷裂。果不其然,2004年空調品牌比2003年減少了近90個,而且每一個倒閉的品牌背後都陪葬了大量的經銷商。所以美的信奉一句話:「寧可少賣,不多庫存。」
庫存一多,資金周轉就會減慢。
庫存再多,資金周轉就是做夢。
(三)
我們認為,不同的生意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對施振榮如此,對何伯權也是如此,那就是透過迷亂表象抓住周轉實質。然而大多數人對周轉又如此漠然,以至權威專家程曉華多次大聲疾呼:「這是大多數企業最容易忽視,但恰恰又是非常關鍵甚至是致命的一個問題!」
今天,資金周轉率的競爭已經成為現代商業競爭的核心,所以你必須時刻清醒地知道:第一,你有多少錢每天躺在倉庫里睡大覺?庫存資金的有效利用率是多少?第二,你的資金每年周轉多少次?每周轉一次,你的收益有多大?
一句話:怎樣才能讓你的資金周轉得更快?這已成為一個歷史性命題。
7天一次的超高速庫存周轉,使其大賺鈔票;庫存超過7天,產品立即處理掉。「IT產品永遠在跌價。如果貨物3個月沒賣掉,那就是損失;如果7天賣掉,就能賣到最好的價格、最好的利潤。」
周轉講究的是速度。陸地上速度最快的是「磁懸浮列車」。
速度,也正是宏圖三胞最為誘人的絕殺秘技。成立僅3年、總部位於南京的宏圖三胞在華東擁有35家分店,營業額高達25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IT零售賣場。2004年7月,創造了7天零售額超過1.2億元的業界奇跡!一騎絕塵,將所有傻了眼的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後。
宏圖三胞究竟以什麼樣的方法,實現了比競爭對手更快的周轉?
方法之一:規模效應
眾所周知,傳統電腦城遍布天下。它們都是宏圖三胞最大的競爭對手。
但是電腦城採取的模式往往是租賃制,即電腦城只提供場地,而產品和物流由租賃的經銷商自行解決。在這種模式下,單打獨斗的各個經銷商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其在物流方面也缺乏話語權。散亂的經營最終使廠商、電腦城、經銷商、消費者四方的利益,都難以得到真正滿足。
而宏圖三胞卻不一樣,它將自己定位為大型終端零售商,整個賣場自己經營。宏圖三胞選擇這樣的定位,是因為多年以來,以沃爾瑪、家樂福、國美、蘇寧為代表的強勢渠道已經成為一種質量和信譽的品牌象徵,對終端市場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同樣,IT廠商如果想要進入華東市場,就無法忽略宏圖三胞35家強勢連鎖賣場一手攬盡重點市場的巨大控制力。此時廠商已別無選擇,要進入市場,就必須進入宏圖三胞。
戰略定位不同導致規模效應不同,最終宏圖三胞獲得的規模利益是:
①廠家供貨量大、價格低。這是宏圖三胞以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加速周轉最重要的條件;
②更加優惠的賬期。現金持有量大大增加,現金周轉更加良性;
③產品買斷。巨大的銷售量讓廠家願意讓宏圖三胞獨家銷售其新產品;
④產品特供。由宏圖三胞向廠家定製的特有產品。
這些利益,傳統電腦城裡面的經銷商都不可能獲得,當他們的產品賣不動的時候,宏圖三胞已經不知周轉多少次了。
僅僅是因為決策者戰略定位不同,兩種業態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命運。
方法之二:扁平直供模式
IT廠商們最近兩三年突然發現,渠道扁平化已是大勢所趨。傳統的代理商和賣場模式突然顯得如此不合時宜,傳統模式不僅讓廠商成本升高,而且還令產品周轉變得異常緩慢,並最終導致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於是宏圖三胞採取了直供模式。
「上游廠商→宏圖三胞連鎖店→消費者」這樣的扁平直供結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成本降低,使流轉速度與效率大幅提升。同時還意味著,賣場的貨物「新鮮度」良好。面對每天都可能折價的商品而言,賣新貨是獲得利潤最好的方法。宏圖三胞營銷副總裁花貴侃就曾表示:「轉得快就意味著賺得快,這個公式就是『轉=賺』。」
過去從產品製造到市場銷售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廠家→辦事處→分銷商→經銷商→用戶」,至少5個步驟。廠家從設計產品、市場調查到籌備生產製造,整個周期大概是50~120天,過於漫長,廠家還需要承擔共計12%~22%的市場推廣費用。而這些費用全部要加在零售價格上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如果市場上僅僅只有傳統電腦城,消費者沒有比較別無選擇也就罷了,但偏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電腦城就只好哀嘆「既生瑜何生亮」。
宏圖三胞的直供方案很簡單,基於它對用戶需求的了解,直接告訴廠家采購需求,這樣廠家裝配生產周期只需要十幾天,可迅速適應換代極快的IT市場。而且廠家省了廣告費、周轉資金、可能的積壓損失以及給分銷商與經銷商的費用,砍掉中間環節後的市場推廣費用僅為6%~12%,為走電腦城渠道的一半。成本降低、速度提高,終端低價格競爭力立馬顯現。
周轉當然就快了起來。
方法之三:庫存信息化管理
庫存,是所有企業表面看不見的死結,上游廠商如此,終端零售商也是如此。
長期以來,賣場類零售業由於銷售量大,及時掌握庫存往往很難。比如,國美、蘇寧曾經因做開業促銷常把倉庫里的貨賣完,而賣場內的銷售人員卻還在不停地開票。為了讓這種尷尬局面不再發生,現在國美、蘇寧應對的方法是,有多少貨就事先開好多少張票。這樣,當銷售員手中的小票撕完了,也就知道沒貨了。
這顯然還是很被動。
國美蘇寧等如此,宏圖三胞面臨的考驗就更大:當天的庫存到底有多少貨?多少庫存最符合市場需求而不造成積壓?庫存周轉率是多少?資金周轉率是多少?怎樣才能實現零庫存?這一切,只能靠信息化管理來解決。
多次失敗之後,宏圖三胞最後成功地實施了一套完整地整合業務流、資金流和物流的信息管理「XP系統」。這套系統作為企業「信息神經」,貫穿了產品采購、銷售、調撥、組裝生產、出入庫等整個供需鏈流程。比如:
①總部十幾名操盤手專職監控以分公司為單位的實時數據,可在一瞬間查看到各地賣場的實際庫存、銷售價格,對其動態變化進行實時統計、分析與管理,從而操縱所有賣場產品的實際庫存量和最低銷售價格。
②當庫存降到最低線時就往裡調貨,及時保證安全庫存量,並在入庫時為它貼上識別條碼。這樣,任何的出入庫動作都可以只認條碼不認包裝。這個條碼甚至包含了貨架信息:在幾區幾號貨架的第幾層,配送員從此不用再亂找,庫存與銷售變得井井有條。
③出貨的時候,有一道工序,是用條碼機刷一下,即通知信息系統:此商品庫存數減一。隨即財務、物流、采購、配送等環節立即產生相應的信息處理動作,而且系統總能顯示庫房裡准確的實際存貨數。
系統實施後,庫存准確率達到99.8%,產品庫存比實施前下降30%左右,實現了7天一次的超高速庫存周轉,最快捷的資金周轉使其大賺鈔票。庫存超過7天,產品立即處理掉。「IT產品永遠在跌價。如果貨物3個月沒賣掉,那就是損失;如果7天賣掉,就能賣到最好的價格、最好的利潤。並且永遠賣新鮮貨,快就永遠比慢強。」
一年內,宏圖三胞的資金周轉將達到50次,也就是說,可以賺50次錢!
國內有沒有其他企業能做到這樣的速度?好像沒有。據統計,中國企業資金周轉率平均一年只有2.5次,而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商,其資金周轉一年大致為20~30次。
所以如果連宏圖三胞都不賺錢,那麼中國可能就沒有企業能賺錢了。
一個側重的是庫存周轉率,一個乾脆直接在資金周轉率上做文章;一個要求進出的每個環節都要快,一個則要求一些環節協調地慢下來。兩種周轉,相剋相生;兩種周轉,兩種境界。
讓生意的每個環節都快起來,彷彿是每一個生意人的夢想。但有些生意人卻希望自己的某些環節慢一些,慢得有節奏有規律。換句話說,慢可以「用別人的錢賺錢」——這也是每一個生意人的夢想——它最顯著的效果是:大量地產出現金。這是另一種周轉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