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腦折舊怎麼算
如果你的舊機部件都是完好,看不出來這樣的升級有何意義,更何況還得加錢。
怎麼說呢,升級的這些部件比舊機的晚面市一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舊機用了四年,升級的也是面市三年的非主流了。
CPU對比,升級件強10%左右。
顯卡對比,除位寬以外,980ti參數全面落後。但是980ti有兩個優點:一是超頻潛力巨大,二是二手價格低組雙卡SLI便宜,你連主板都不用換。
結論:升級之後,原來不能玩的,新機也夠嗆。筆記本電腦這種更新換代比較快的電子產品,我認為不適合按使用年限平均折舊(雖然很多單位固定資產折舊是這么算的),而是應該按加速折舊法。
大體是這樣:
第一年末貶值三分之一,剩餘價值65%左右
到第二年末再貶值四分之一,剩餘價值40%左右
到第三年末再貶值五分之一,剩餘價值20%左右
到第四年末再貶值六分之一,殘值5%左右,報廢。
可能不是很准確,基本就這么個情況
『貳』 如何在電子表格中自動算出折舊月數
(原值 減去 殘值) 除以 折舊率 = 折舊月數
『叄』 電腦折舊費怎麼算
(手機、家用電器、電腦)折舊費 手機、家用電器、電腦是國家規定的「三包」商品,那麼商品「三包」有哪些原則規定?退貨時,折舊費是怎樣計算的呢? 手機、家用電器、電腦「三包」的基本原則: (1)手機、家用電器、電腦自購買之日起7天內,出現性能故障的,消費者可以選擇15天之內,修理、更換、退貨(按發票價格一次退清貨款);(2)手機、家用電器、電腦自購買之日起15天內,出現性能故障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修理、更換;(3)手機、家用電器、電腦出現性能故障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消費者免費為消費者更換同型號同規格的商品。①經過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②因生產者未按合同或者協議提供零配件、使維修者延誤了維修時間、自送修之日起超過60天未修好的;③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時間超過30天維修好的。 修理者修理的產品要保證能夠正常使用30日以上。在「三包」有效期內,符合更換條件,但銷售者沒有同型號同規格的商品,消費者不願意調換其他型號的商品而要求退貨的,銷售者應當予退貨並收取折舊費。 折舊費的計算日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至退貨之日止,如果在此期間修理過,還應當扣除修理佔用和待修的時間。 折舊費=商品價款×每日折舊費率×實際使用天數。手機的「三包」有效期一年,折舊費率為每日0.5%。電腦「三包」有效期兩年,折舊費率為每日0.25%。彩色電視機、家用空調器的「三包」有效期3年,攝像機「三包」有效期一年,折舊費率為每日0.1%。家用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微波爐、吸塵器「三包」有效期3年,吸排油煙機、燃氣熱水器「三包」有效期3年,微波爐「三包」有效期兩年,折舊費率均為每日0.05%。
『肆』 計提折舊額怎樣計算
一般都是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計算公式如下:
1、年折舊率 =(1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2、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3、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 月折舊率。
4、固定資產使用時次月開始計提折舊。
(4)折舊額在電腦上怎樣直接算出得數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原值減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的分數計算年折舊額,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固定資產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如使用年限10年,則分母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為10,第二年分子為9以此類推。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
『伍』 電腦累計折舊怎麼計算
嗯,現在來說電腦的價格我覺得沒有那麼貴的話,可以一次性抵扣,而且會計上的准則也有要求,允許500萬以內的固定資產一次性計提折舊嗯,其實如果電腦的這個價值不是太高的話,可以直接進入到費用裡面去嗯,如果你要想計提折舊的話,一般稅法傷勢要求電子產品好像是三年的時間計提折舊
『陸』 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 月折舊率=(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12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
二、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的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凈殘值率)/預計工作總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另: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凈殘值)平均攤銷。
四、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的減低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數的年限總和
=(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柒』 如何計算電腦的折舊
月折舊額=(原值-殘值)/年限/12個月,聯想電腦共5台,殘值為19000*5%=950,月折舊額=(19000-950)/3/12=501.39,也可以每台計算.辦公傢具也是按這種方法計算,月折舊額=(28000-1400)/5/12=443.33辦公桌月折舊額=(2700-135)/5/12=42.75沙發月折舊額=(3500-175)/5/12=55.42累計折舊為購入固定資產開始使用的下一個月開始計提.
『捌』 月折舊額是怎麼算出的
年(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清理費用-預計殘余價值)/預計使用年數(或月數)。
在實際工作中,折舊額通常是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乘以折舊率求得的。
客觀地講,折舊年限取決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由於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個預計的經驗值,使得折舊年限容納了很多人為成分,為合理避稅籌劃提供了可能性。
縮短折舊年限有利於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後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使前期會計利潤發生後移。在稅率穩定的情況下,所得稅遞延交納,相當於向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
平均法
1、平均年限法
以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一般認為其各期損耗較為平均,且各期取得收入的比例差不多。在平均年限法下,折舊的金額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現為一條平行於x軸的射線(起點在y軸上),因此此時折舊是一種固定成本。
2、工作量法
以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一般認為其在工作時的損耗是較為平均的,但在工作以外基本無法提供經濟效益。實質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補充和延伸。
在平均年限法下,折舊的金額在折舊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現為一條平行於x軸的射線段(第一段起點在y軸上或第一象限),因此此時折舊是一種固定成本。
『玖』 電腦折舊如何計算,請幫忙算下
要看配置的,這個沒有準確的規則計算,都是根據行情來,你把配置發一下,我幫你估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