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辦公 » 勺柄是怎樣熱的ppt免費
擴展閱讀
華為怎樣用qq登錄光遇 2025-08-13 10:52:48

勺柄是怎樣熱的ppt免費

發布時間: 2025-08-13 01:13:38

① 標題通過印刷術的發明過程,我們從中體會到了怎樣的科學精神

記住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發明的時間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了解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傳播;理解我國四大發明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 【過程與方法】
通過概括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發明過程及其向世界傳播的過程,培養和提高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引導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及觀察相關實物和圖片培養他們的觀察、想像能力和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發明及其對世界的貢獻,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學習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發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並認識科學技術的發明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
引導學生思考近代中國科技文化落後的原因,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發明及其向世界的傳播 【難點】
1、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的印刷流程。
2、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
導學點撥、直觀錄像教學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導入:我們已經學完了我國古代社會的所有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國家,都說是上下五千年,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古代文化(下),大家把課本翻到目錄,看看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科技、文學、藝術等等。我國的文化最讓大家驕傲的科技成就是什麼?(四大發明)大家知道四大發明是指哪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上學期我們學習了造紙術的內容,再來回顧一下,西漢初期發明了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那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產生於發展狀況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十五課 印刷術、指南針與火葯 課本90頁 先大家一起閱讀課本的導言部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國古代科技寶庫,對三大發明做一番探索吧! 【講授新課】 一、印刷術
當印刷術發明之前,孔子招收學生入學,以《詩》、《書》和《春秋》等為教材,那時沒有紙,也沒有發明印刷術,你想像一下,孔子的學生怎樣才能得到一本教材?刻在竹片上,
第 1 頁 共 5 頁
印刷術、指南針與火葯 教學設計
不方便。後來有了紙,就抄在紙上,一本還可以,要是三千學生都需要的話,就不好辦了,速度慢、浪費時間、還容易出錯。怎樣才能克服以上的不便呢?後來,受到「印章」的啟發。人們便發明印刷術。印刷術的發展是分為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 (一)雕版印刷術
請大家閱讀91頁1、2段,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1、發明時間及全盛時間
發明時間:隋唐 全盛時間:宋朝
2、世界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 868 年刻印的《金剛經》 現在《金剛經》1900年發現於敦煌藏洞。1907年被帝國主義文化竊賊斯坦因盜走,現存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
師:為了弄清楚它的優缺點,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它的原理。所謂雕版印刷術,它從大的方面講主要包括兩個環節,前一個是雕版,後一個環節則是印刷。 雕版印刷的工作流程:(視頻教學) 優點:可以印刷大量書籍; 缺點:刻字費時、費力;出現錯別字難以修改;一版只能印刷一種書籍;難以存放、管理??宋太祖時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經》,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完之後堆積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場,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二)活字印刷術
那麼怎樣才能克服雕版印刷的缺陷呢?我國勞動人民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1、發明 北宋 畢升
視頻教學——活字印刷術的原理。將「死字」變成「活字」,將「死版」變成「活版」,用的時候給按文章內容給組合起來,用完之後,再給折下來,以備下次再用。這樣既省時省力又節約。從「死字」到「活字」這樣一個小小的改造,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時間和成本。這是畢升給人類給出的巨大貢獻。但是細心的同學會注意到畢升製作的活字的材料不是很完善的,因為他使用的是泥活字,容易損壞,後來人們又發明了木活字和金屬活字。 我們的漢字常用字大約有三千多個,不常用的還有很多,如果都堆在你的面前,你覺得製版方便嗎?為什麼?怎樣解決呢? [學生]分類,按順序排好。 那按什麼順序呢?為了便於檢索,元代王楨發明轉輪排字盤,從而大大提高了排字製版的效率。
2、活字印刷術的傳播過程。
由於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印刷術先進,於是很快得到了推廣,宋朝傳到日本、朝鮮,元朝時傳到歐洲。400多年後,歐洲才有活字印刷。 (三)、印刷術發明、發展的意義。
【讀讀】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造紙術和印刷術,歐洲可能要長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狀況,書面文獻不可能如此廣泛流傳。 ——美國著名學者· 羅伯特

羅伯特說的話說明了什麼?
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了巨大貢獻。 二、指南針
以上印刷術的發明和改進的過程,我們應該能夠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的探索精神。正是這種執著的探索,才能有所發現。說到「探索與發現」,經常看電視的同學都知道,中央10台有一個欄目,叫做「探索·發現」,有沒有同學知道這個欄目的標志?展示「探索·發現」的動畫圖標,
第 2 頁 共 5 頁
印刷術、指南針與火葯 教學設計
它叫司南,用這個做節目的圖標的含義就是指引人們去探索,在司南而對基礎上發明了指南針。
(一)發明與改進
閱讀「指南針」的部分,了解指南針發明和發展的情況。
1、司南 戰國時期發明。將天然磁石磨成勺狀,放在光滑底盤上,轉運勺柄,停下之後,勺柄指南。
2、指南針 北宋時期發明 將鋼針磁化以指示南北。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針用於航海的國家。
3、羅盤 南宋初期發明 將指南針裝入有方位的盤中,很精確。 (二)傳播及意義
12世紀傳入歐洲,促進了世界航海業的發展。 【PPT】如今的指南針 【PPT】自己製作指南針
[師]小結:不管是司南、指南針還是羅盤,都表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是他們長期探索實踐的結果。但另一項發明的出現,卻帶有一定的偶然性,這就是火葯。 三、火葯
為什麼說火葯的發明帶有偶然性呢?誰能夠說說它的發明過程?從戰國到漢朝很多皇帝都追求長生不老,因此讓由古代的道士煉制丹葯。 1、發明 唐朝 煉丹家
唐朝時,煉丹家們在煉制「仙丹」的過程中發現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熱極易燃燒和爆炸,葯會著火,所以叫做火葯。火葯就這樣被發明了。讓我們來簡單了解它的應用過程。
2.火葯用於軍事是在何時?火葯最開始使用在雜技演出上的,到了唐朝末年,開始用於軍事。之後出現了火器。
突火槍:南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宋軍發明此種管狀火器。以巨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葯與子窠——子彈。點燃引線後,火葯噴發,將「子窠」射出,射程遠達150步(約230米)。這是世界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步槍。 3.火器廣泛使用是在何時?宋元時期。(小字部分簡單了解) 火箭。與今天的火箭相比是不是有可比性啊?都是要有一個強大的推動力。火箭的發展,使人產生了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的願望,到嫦娥的月宮看看。根據史書記載,明朝的一位勇敢者萬戶坐在裝有47個當時最大的火箭的椅子上,雙手各拿一個大風箏,試圖藉助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升力實現飛天的夢想。盡管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萬戶被譽為利用火箭飛行的第一人。為了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以萬戶的名字命名。現代,我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就是神舟5號,楊利偉。而到月宮的是嫦娥一號。 4.火器的傳播及影響 13世紀~14世紀,火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四、四大發明的影響。
是我國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四大發明的西傳,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不應該將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