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電流》是在第四章「認識電路」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電路中的相關概念,認識了電路中常用的圖形符號,知道了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因此,本節課知識首先是對已學知識的一個簡單應用,學生學會正確使用科學測量儀器以及通過實驗得出規律,為以後電壓、電阻的相關知識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電流,掌握電流的相關單位及其進率。
(2)掌握電流表的使用,能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 (3)理解掌握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2.過程方法:
(1)經歷簡單的電路連接,觀察實驗現象,從現象中總結歸納出規律; (2)嘗試根據電路圖連結實物圖。
(3)通過交流和學習培養學生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觀察、實驗,讓學生體驗物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樂於觀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學道理,在學習電流表的正確使用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2)通過連接電路,激發學習興趣,體驗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1)學生學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
(2)通過實驗揭示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2.教學難點
電流表的正確使用和將電流表正確接入串、並聯電路中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
由於本節課內容較多,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比較多,而相對學生動手動腦的時間也比較多,學生學習起來會覺得有點困難,知識點的掌握會有些遺漏。 五、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本節我採用以演示實驗為主的教學方法,在電流的認識中採用類比的方法,而電流的測量則採用講授和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最後通過對比總結規律,讓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2.說學法
通過一得一練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在實物連結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指導原則,在學習的過程中採用實驗法、觀察法、分析歸納法、練習法等,培養學生的興趣、觀察能力、分析歸納能力、電學實驗習慣。
六、說教學過程
(一)做物理小實驗,激發學習動機。
用相同的兩個燈泡完成P60的小實驗,要求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提出問題:為什麼會出現一個燈泡比另一個燈泡亮的現象呢?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板書:電流
(二)認識電流。 1、電流定義:
(l)電流的概念: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用水流和電流做類比:水在水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水管中就有了水流.電荷在電路中沿著一定的方向移動,電路中就有了電流.
物理學中用每秒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荷的多少來表示電流,用字母I表示。 物理學中規定,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2)電流的單位:
電流的單位:安培,簡稱安,符號是A。(教師版書)
電流的主要單位是安,還有比安小的單位毫安和微安。
進率:1A=10 mA 1
mA=10 uA(教師強調A要大寫) (3)學生練習:
1、電流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__代表,它的單位是_________,簡稱_________
,符號是_________.
2、0.6 A=_____mA ;360μA=_______mA=_______A;
450 mA = A=
μA; 300 mA =_____A=______μA (4)學生看書,了解生活常見的電流P60。
一個檸檬電池能產生多大的電流?我們吃檸檬為什麼沒有被電到呢? 教師提出問題:
引出測量電流的專門的儀表:電流表。 (三)測量電流
測量電流有專門儀表——電流表 1、認識電流表:(掛圖展示並出示實物)
A(板書) (1)電流表在電路中的符號是○
(2)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認識電流表。 ①你怎樣知道它是一隻電流表? ②它的零刻線在哪裡?
③它有幾個接線柱?怎樣使用接線柱?
④當使用標有「+」「3」兩個接線柱時,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大? (板書)
⑤當使用標有「一」和「0.6」兩個接線往時,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大?(板書)
量程 分度值 0—3A 0.1A 0—0.6A 0.02A
2、學生練習:讀出下列電流表的示數。
(1)表甲的讀數為 ,表乙的讀數為 。
(2)下圖所示是電流表表盤的示意圖,如果選用「+」和「0.6」兩個接線柱時,它的量程是________,每一小格表示______A,此時電流表的讀數是_______A;如果選用「+」和「3」兩個接線柱時,它的量程是______A,每一小格表示______A,此時電流表的讀數是_______A。
3、正確使用電流表。(學生看書P61,自學如何正確使用電流表,然後完成練習) (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是: 1電流表應與被測電路 聯; ○
2連接電流表時,應讓電流從 接線柱流進,從 接線柱流出; ○
3被電路中的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 ;
○
33
4絕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 上.否則,會因 過大,而損○壞 .
(2)某學生使用電流表時,根據電路中的待測電流,應選用0~0.6A的量程,但誤將「-」和「3」兩接線柱接入電路.這樣做的結果是( )
A.指針擺動角度大 B.指針擺動角度小,讀數更准確
C.指針擺動角度小,會損壞電表 D.指針擺動角度小,讀數不精確
教師評價後,提醒學生注意事項。 4、使用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學生連接練習卷上的實物圖後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兩節電池
一節電池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燈泡較亮是因為通過燈絲的電流大一些,驗證課前實驗的猜想。 教師提出問題:要是在電路中接入更多的燈泡電路中的電流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四)測量串、並聯電路的電流 。 1、串聯電路:
(1)學生對照圖5-1-9的電路圖,將練習卷中的三隻電流表分別接入A、B、C三點,同時請一位同學與老師共同完成實驗,測出串聯電路中A、B、C三點的電流,將結果填入表中。
(2)得出結論: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 。(教師板書:Ia=Ib=Ic) 2、並聯電路:
(1)學生對照電路圖,將練習卷中的三隻電流表分別接入電路中,同時請一位同學與老師共同完成實驗,讀出並聯電路中三隻電流表的,將結果填入表中。
(2)得出結論:並聯電路中幹路里的電流 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教師板書:Ia=Ib+Ic)
3、教師歸納小結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4、學生應用電路中的電流規律解答下列各題。
圖1 圖2
圖3
圖4
(1)圖1中閉合開關,電流表A2的示數是0.25A,則A1的示數是 A.若將A1接到a處,它的示數應是 A.
(2)圖2中,閉合開關,若在電路a、b兩處接入電流表,其讀數分別是2.3A,1.6A,則電流表接在C處時,其讀數應為 A.
(3)如圖3所示的電路,電流表A1與A2的指針的位置如圖4所示,電流表A1使用的量程是 ,讀數是 A,電流表A2使用的量程是 ,讀數是
A.通過L2的電流是 A.
(五)抽學生小結本節課知識。 (六)板書設計:
電流
1、認識電流:
符號:I
單位:安培簡稱安(A) 毫安(mA) 微安(μA)
33
1A=10 mA 1 mA=10μA 2、測量電流:
A 量程:0—0.6 A
0—3A 儀器:電流表 符號:○
分度值: 0.02A 0.1A 3、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Ia=Ib=Ic
並聯電路中幹路里的電流等於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Ia=Ib+Ic
作業:
㈡ 如何使用電流表.ppt
用前校零
使用電流表前首先要校零(即讓指針對准刻度盤的零刻度線),同時弄清電流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串聯接入
電流表要串聯在被測電路中。因為電流表實際上相當於一根導線。若讓電流表並聯在被測電路兩端,電流表會把被測電路短路,輕者使電路不能正常工作,重者使電流表燒壞,電源損壞。
正進負出
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入,「—」接線柱流出。如果正、負接線柱接反,則電流表的指針就會反向偏轉,容易造成指針碰彎或損壞電流表的事故。同時應注意:電流表有正、負接線柱,不是正、負極,電源才有正、負極。
選擇量程,快速試觸
被測電流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電流表的量程是指允許通過電流表的最大電流值。若能預先估計出被測電流的大小,根據估計電流的大小,選擇量程合適的電流表。若不能估測被測電流的大小,採用最大量程「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試觸時,閉合開關,用線頭接觸電流表的最大量程的接線柱並迅速移開,觀察指針偏轉的范圍,如果超過最大量程,就應換用更大量程的電流表,否則該電流表將被燒壞;如果小於最大量程而大於最小量程,就應選擇最大量程的接線柱;如果小於最小量程,就應選最小量程的接線柱。有同學會問:從電流來看,無論用大量程還是小量程,只要指針偏角未超過量程,都可讀出電流的大小,為什麼還要在大量程偏角很小時換用小量程測呢?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電流表上的刻度就會發現,大量程與小量程的刻度上,每個小格的電流值不同(即最小分度值不同),具體來說,如一個電流表有0~3a和0~0.6a兩個量程,用0~3a量程時每小格表示0.1a,用0~0.6a量程時,每小格表示0.02a,我們說0~0.6a量程的准確度高些,如果通過電流表的電流是0.04a,用0~3a量程去測就讀不準確,而用0~0.6a量程去測就可以讀准確。可見換用小量程測量是為了提高測量的准確度。
禁接電源
因為電流表實際上相當於一根導線,若把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將會造成電源短路,會燒壞電源和電流表。
㈢ 《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教學反思
總體來說,這節課基本達到了自己要求,順利完成了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反餉非常好,聽課的老師高度贊揚,我自己也很欣慰自己的進步,但也有一些不足,現將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熟悉教材內容,准確把握重點、難點,合理安排課時,教態大方,語言精練、啟發性指導性強,能充分利用實驗儀器、教材、黑板等各種教學資源,對學生活動的設計巧妙、組織有力,指導到位,保證了課堂的高效性、豐富性和實效性。
2.敢於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將課堂還給學生,給他們更大的自由交流和求知創新的空間。
3.對課堂和學生的預設合理、備課、備教具充分,注重分層教育和學習氛圍的渲染。
4.通過分組實驗讓學生體會動手實驗的成就感,突出物理學科注重實驗和應用的特點;幫助孩子們克服實物連接是個難題的心理,並通過預習檢查給學生降低實物連接的難度和樹立克服這個困難的信心。分組實驗進一步鞏固電流表的使用規則、實物連接的技巧,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5.培養了學生展示、交流提升的能力,及時點評糾錯並解答疑難,督促公正完成智慧樹上各組活動的評比記錄,鼓勵表揚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調節課堂你爭我趕的學習氛圍,同時提高小組的集體觀念,從而促進同學們更好更多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6.通過總結歸納本節課的內容,形成知識框架,為第二課時的實驗課探究串聯、並聯電路電流的特點打下良好的基礎。
7.環節安排合理,對課堂的時間、節奏、主導性把握的好,使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快而有序、高效、有張有弛,讓學生學會有計劃、有步驟、彼此協調、組員間學會齊心協力、主動合作完成任務,尤其是小組長的管理能力有明顯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學生分組太多,預習檢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各個環節的時間都會變長,影響課堂進度。
2.部分學生基礎差、預習不充分、組多導致老師分組指導的時間短等原因影響活動內容的正確率。
3.個別學生展示時教態不大方、語言不夠精煉,水平有待進一步培養、提高,為了達到較高的教學目標和趕時間,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存在的困惑老師說的有點多、主導性太強,如果不是為了公開課展示的完整性,我想我會把更多解答疑難的機會留給學生。
㈣ 怎麼樣測量電流怎樣區分直流和交流電流
直流電和交流電的區別是:1,直流電:在單位時間內,電流方向不發生變化的稱為直流電;2,交流電:在單位時間內,電流的方向不斷發生周期性變化的稱為交流電。
㈤ 如何測量電壓和電流
測量交流電壓的方法主要有檢波法、采樣法、熱電法、測輻射熱法和補償法等。
檢波法 利用電子管、晶體管的檢波作用將交流電壓轉換為直流電壓進行測量。檢波式電壓表的工作頻率一般從幾十赫到一千多兆赫,量程達 100微伏~1000伏。頻率在300兆赫以下時,精確度一般約為百分之幾,頻率在1000兆赫時則可達百分之幾十。
采樣法:采樣實質上是頻率變換,是用一系列離散的取樣脈沖來描述一個連續變數的過程。一般是將被測高頻信號變成20千赫的低頻信號,再進行檢波測量。這種電壓表的頻率范圍為 1~1000兆赫,甚至更高;電壓范圍約300微伏~1伏(外接衰減器可測量大的電壓),精確度從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幾。
熱電法 主要採用熱電轉換標准或微電位計。熱電轉換標准由熱電偶配以適當的限流電阻或衰減器組成,可測0.1~300伏或更高的電壓,頻率范圍一般為20赫~100兆赫,若採取高頻補償措施則可達1000兆赫,測量精確度約為 0.01%~1%(定標後)。利用多元熱偶特製的熱電轉換器,在低頻段的交直流轉換精度可達1×10-5或更高,當代的低頻電壓原始標准皆屬此類;微電位計主要由熱電偶和圓盤電阻組成,利用已知電流乘電阻得到標准輸出電壓,一般為0.1微伏~400毫伏,頻率范圍一般為0~1000兆赫,精確度為0.02%~5%。
測輻射熱器法 一般是利用測輻射熱電阻(簡稱測熱電阻)進行測量。實用的測熱電阻主要有熱敏電阻、鎮流電阻和薄膜熱變電阻。熱敏電阻的靈敏度最高(可達數萬歐/瓦),但頻率響應差;鎮流電阻的靈敏度較高(約數千歐/瓦),頻率響應也較差。薄膜熱變電阻的靈敏度較低(約1~100歐/瓦),但頻率響應好,可根據不同需要選用。測輻射熱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測熱電阻對電功率的敏感性,將被測高頻電壓轉換成相應的阻值變化,再根據功率替代原理,利用測熱技術以已知的直流或低頻電壓代替高頻電壓。這種裝置有功率計式(標准表式)和標准源式二種類型。前者是通過測量功率和阻抗換算出電壓,隨著功率和阻抗測量精確度的不斷提高,可以達到很高的精確度,是建立高頻電壓原始標準的方法之一;後者是直接給出標准電壓值,比較方便,可獲得較高的精確度,其典型的方案是測熱電阻電橋。高頻電壓的原始標准主要是測輻射熱裝置。它的量程約為0.1~1伏,頻率范圍約為10~1000兆赫,精確度約為0.2%~1%。
㈥ 《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
你好,
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後,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於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於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於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
使用維護
1.繼電器使用前,
㈦ 測量電流的方法和步驟
一、現在有交、直流鉗形電流表,只需要卡住迴路的一根線即可讀值,精度要求稍低些,但測試電流大,方便快捷;
二、用萬用表,需要斷開迴路,把萬用表串入電路,電路中一定要有負載,同時表筆要准確插入相應的孔中,黑表筆在COM公共端,紅表筆在A或mA孔。
㈧ 怎樣認識電流和測量電流.ppt
教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向電流單位
2.認識電流表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
程與
3、通習解類比物理應用
情態度價值觀
4、養實事求科態度
教重點:電流單位及確使用電流表
教難點:電流表讀數
㈨ 13.3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教學設計43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2、知道電流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3、使學生知道電流表的用途和符號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了解並記住並理解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生實驗培養學生使用電學儀器的技能和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電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電流概念的建立
教學方法:學生科學探究活動、講解、媒體演示、演示實驗
㈩ 13.3怎樣認識和測量電流 教案
看到您的問題一直是零回答問題且將要被新提的問題從問題列表中擠出,問題無人回答過期後會被扣分並且懸賞分也將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一,您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或者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當然,找老師幫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二,您可以多認識一些知識豐富的網友,和曾經為你解答過問題的網友經常保持聯系,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些好友詢問,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三,很多時候該自己做的事還是必須有自己獨立完成的,有的事還是須由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別人不可能代勞!就算別人給你代勞,最後也不屬於你的,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最終靠自己.所以,祝願你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找到最終自己想要的結果!你是最棒的!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你一定採納我的建議哦!雖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問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