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包包子的米竹為什麼葉子發黃發白怎麼處理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3
『貳』 米竹怎麼修剪
修剪米竹要注意修剪它的枝葉、根須和枝條。
若是出現黃葉問題,可以將黃葉摘除。若是枝條乾枯,可以將整條枝剪掉。若是根部腐爛或者生長情況不佳,可以將其小心取出,用消毒後的剪刀將相關部位斜切掉,然後洗干凈根部放到加了營養液的花瓶中培養。若是植株上部的枝條比較羸弱,可以將上部的細枝和新枝都剪掉。
『叄』 米竹葉子發黃乾枯怎麼辦
米竹黃葉是因養護不當造成的,若是給水量過大引起爛根導致,則需在脫盆後適當修根,土壤微微晾乾後重新栽種。若是缺水導致的,則需增加澆水量,澆水要給它澆透。若是養殖環境沒有陽光導致的,需放在有良好光線的地方養,讓它盡可能多的接受下光照。
一、控制水量
原因:雖然說米竹喜歡在濕潤的環境下生長,但澆水量也不要太多。若土壤中的水分太多是很容易爛根的,植株爛根後就會導致葉子變黃。
解決方法: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將植株脫盆,修剪根系後將土壤微微晾乾,重新進行栽種。
二、補充水分:
原因:上面我們提到不能大量澆水,其實澆水太少也是不可以的,植株處於缺水的狀態,葉子也是會發黃的。
解決方法:應該適當的增加澆水量,讓栽培土壤保持一定的濕度,澆水最好是給它澆透,保證有充足的水分維持它生長。
三、缺少光照
原因:養護的環境太陰暗沒有光照,米竹的葉子無法見到陽光,葉綠素就沒有辦法形成,葉子會因此而變黃。
解決方法:應及時為它補充光照,或者直接將它放在有良好光照的地方,盡量多的見見太陽,讓葉片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
『肆』 米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陽光:養護時需要將米竹放在能夠被太陽照射到的位置。花土:要用能夠排水,並且呈弱酸性的花土。水分:它喜歡略微濕一點兒的生長條件,養護時要適時補水,使它的土一直保持較濕的狀態。施肥:每15天左右施一次,種植前也要施一次。
米竹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大全
一、養殖方法
1、陽光:米竹可以耐陰,但是更喜歡陽光。養護時需要將它放在能夠被太陽照射到的位置,這樣對它的生長更有好處。
2、花土:養護它的時候,應注意用能夠排水,並且呈弱酸性的花土。既不要用太粘重的土,也不要用偏鹼性的土,不然都很難把它養好。
花土
3、水分:雖然它喜歡略微濕一點兒的生長條件,但是也不能承受積水。養護它的時候,應把控好水分,給予它適量的水,使它的土一直保持較濕的狀態就可以。
4、施肥:養護它的時候,應當定時為它追施一些有機的花肥,頻率在15天左右一次就可以。另外,在種植之前,還要往它的土中添加一些肥效持久的花肥。
肥料
二、注意事項
養護時應注意避免強光,不然它很可能會出現黃葉。一旦出現,要及時將它們剪除,並且適當遮陰。
『伍』 竹子葉子發黃
1.水分管理 竹子喜濕怕積水。裝盆後第一次水要澆透,以後保持盆土濕潤,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易爛鞭爛根。從裝盆至成活階段還要經常向葉片噴水。如果盆土缺水,竹葉會捲曲,此時,應及時澆水,則竹葉又會展開。夏天平均1至2天澆水一次,冬天少澆水,但要保證盆土濕潤,以防「干凍」。
2.肥料管理 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裝盆時拌入盆土中的有機肥為主,竹子成活後適當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水施0.5%尿素或1.0%的復合肥。
3.病蟲防治 盆栽竹蟲害主要有蚜蟲、介殼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劑或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
等,要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
4.其他管理 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並向葉片噴水,保持葉色翠綠。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裝盆時間 散生竹裝盆時間以春季竹筍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叢生竹因為夏秋出筍,以春季3至5月為好。
2.裝盆要求 將分枝低矮、竹葉茂盛、株形美觀的觀賞竹,2至3株一叢挖取。挖時要多帶宿土,保證鞭芽及鞭根完整。挖起後立即運到陰涼處,對葉面噴水。挖運竹子不要搖晃竹稈,以免損傷「螺絲釘」,影響成活。如竹子太高,應剪除梢頭,竹葉太多,可摘除部分葉片。室內擺放時,竹高控制在2米左右。
3.裝盆要點 裝盆時先將盆放平,盆底墊一層透氣材料如碎石片、煤渣。之後填入一層盆土,把竹子裝入盆內。最後再填土,邊填土邊用木棒在盆四周將土捶實。裝好盆後,立即澆透水,直至有水從盆底流出。
盆栽的材料准備
3.盆土 竹子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 為宜,忌粘重、鹼性土壤。北方土壤鹼性強,可加入0.2%的硫酸亞鐵。盆土最好為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可用農田土拌紅黃壤、腐殖土與細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為基質,成活率較高。
4.肥料 竹子肥料以有機肥為主,經腐熟後的畜糞、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機肥主要作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為盆土量的10%至15%。
5.盆體 盆栽竹的盆體可用塑料花盆、塑料桶、營養缽、育苗袋、瓦盆及陶盆等,其中用營養缽、育苗袋最經濟,效果也不錯。根據竹子的大小選擇盆,地被竹如菲白竹,可用10×10、13×12厘米的營養缽;小型竹如羅漢竹可用30×30厘米的營養缽;中型竹如黃稈烏哺雞竹可用30×45、35×50厘米育苗袋。
養竹子不用天天澆水,只要保持根部的土壤濕潤就可以了,另外養竹子的環境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在16攝時度就可以了,不能長時間直接光照,且如果是在北方,不可以放在暖氣旁邊。
養竹子不用天天澆水,只要保持根部的土壤濕潤就可以了,另外養竹子的環境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在16攝時度就可以了,不能長時間直接光照,且如果是在北方,不可以放在暖氣旁邊。
『陸』 米竹冬天黃葉怎麼辦
修剪清理:用剪刀將米竹發黃的葉片剪掉,清理枯枝落葉。 控水排水:鬆土排出水分,將米竹放在通風處,後期土干2天後澆水。 補充光照:將米竹移入陽光充沛處,不用遮陰。 換盆換土:為米竹更換新的盆土,注意保溫。
米竹冬天黃葉怎麼挽救
1、修剪清理
米竹冬天黃葉以後,由於溫度較低,發黃的葉片無法恢復健康,要用消毒後的剪刀,將黃葉全部剪掉,減少養分的消耗,修剪後還要將地面掉落的枯枝落葉清除,避免給害蟲或病菌營造生長環境,導致米竹出現病蟲害。
2、控水排水
米竹冬季生長較為緩慢,對水分的需求較小,如果冬季仍然按照春夏秋三季的澆水方法補水,就會出現積水現象,導致根系受損而黃葉,此時要鬆土排水,將米竹放在通風環境中養護,後期管理時,土壤干透2天後再澆水。
3、補充光照
米竹冬季長期處於蔭蔽環境中,抗寒性會下降,葉片也會因為光照不足而發黃,因此在養殖期間,發現米竹黃葉後,要及時將植株移入陽光充沛的環境中,冬季光線柔和,不用採取遮光措施,一段時間後,米竹就能恢復健康。
4、換盆換土
冬季給米竹施肥時,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生肥,就會導致根系遭受肥害,出現黃葉現象,此時要將米竹從盆土中取出,沖洗干凈根系附著的肥料後,更換新的土壤和花盆重新栽種,然後放在通風處緩苗,緩苗期間注意保溫。
『柒』 剛買來的米竹種下沒幾天老葉子發黃是什麼原因
你好朋友,一般情況下都是溫度環境變化,生長不適應了就會還月子
『捌』 米竹葉子發黃會不會死
米竹葉子發黃是不會死,但是發黃也是要分幾種原因,處理不當也許就會死掉。缺少水分,積水爛根,施肥太濃,陽光灼傷,都會致米竹葉子發黃。
米竹的葉子發黃干葉,若是缺少水分導致的,可及時往根部澆水,空氣乾燥時噴水保濕。若是積水太多導致的,可及時排出積水,將腐爛的根部剪掉。若是施肥太多太濃導致的,應澆水來稀釋,或直接換盆換土。若是夏季陽光灼傷導致的,需在夏季注意遮光,噴水促進恢復。
米竹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米竹喜歡濕潤環境,若養護期間長時間不給它澆水,土壤乾旱,它吸收不到水分就容易出現旱黃情況。應盡快澆水,噴灑水分,讓土壤濕潤些,並保證一定濕度。它雖喜濕,但是不耐水澇。若澆水太多,它吸收不掉,有積水情況,會漚根,出現葉子發黃情況。要先停水通風。
米竹的葉子發黃乾枯還可能是溫度太低凍傷的。它喜歡溫暖環境,耐寒性較差。若入冬之後不能很好的控溫,長時間處在5度以下的環境下,就容易凍傷,葉子會發黃乾枯。應盡快提高溫度,最低溫度也要穩定在5度以上,這樣才能安全越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竹
『玖』 米竹葉子為什麼發黃干葉
1、水黃,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2、旱黃,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3、灼黃,強烈陽光直射到一些喜陰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移到陰處即可。
4、缺光黃,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5、肥黃,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6、缺肥黃,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肥勤施並適時澆一些礬水(富貴竹是觀葉植物應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
『拾』 米竹黃葉怎麼處理
一、控制水量
原因:雖然說米竹喜歡在濕潤的環境下生長,但澆水量也不要太多。若土壤中的水分太多是很容易爛根的,植株爛根後就會導致葉子變黃。
解決方法: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將植株脫盆,修剪根系後將土壤微微晾乾,重新進行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