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esr偏高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釘釘請假原因如何寫 2025-09-18 23:52:38
鮮花的顏色怎樣描寫 2025-09-18 23:16:45

esr偏高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10-11 21:22:44

① 血液體檢中出現血沉過高,是什麼原因呢

血沉:(紅細胞沉降率實驗)是一項靈敏但缺乏特異性的指標,很多疾病均表現為血沉加快,但對無症狀人群的篩檢率很低,為4%-8%。因此。血沉不能用於疾病的診斷,也不能作為健康人群的篩檢指標。

上面這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血沉這個項目對疾病反應比較敏感,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有某些可導致血沉偏高的疾病,那麼這個實驗項目比其他診斷同樣疾病的實驗項目更靈敏。缺乏特異性:意思是很多疾病,甚至是受檢者一些非疾病的生理因素,實驗過程中的環境因素等都會導致血沉偏高,對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意義不強。
至於你血沉偏高的這種情況,還得參考你其他檢驗結果,以及你的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綜合參考,才能做出粗略的解釋!因為,導致血沉增高的因素太多,所以只能做粗略的參考,比如可能有某方面因素影響,從而導致血沉增高!

可以給你稍列舉一點導致血沉增高或偏低的因素:
其一:生理因素;
1)年齡與性別 12歲一下的兒童血沉可能較成人偏低;50以上較成人偏高。女性高於男性。
2)女性月經期 血沉較平時略有加快
3)妊娠與分娩 妊娠期3個月直至分娩3個月,血沉暫時加快
其二:實驗環境因素
1)溫度 實驗環境溫度越高血沉越快,結果也就越高
2)傾斜角度 血沉管的垂直誤差傾斜3度,會使血沉加快30%
其三:病理性因素;各種炎症、組織損傷、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球蛋白血症、高膽固醇血症、貧血等!

再給你說點臨床上進行血沉測定的主要應用,會使你更加明白第一段話的意思:
1)動態觀察風濕熱、結核病等的病情變化:在各種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動期,血液中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增高,血沉加快;穩定期血沉可以正常。這時血沉與熱休克蛋白、CRP、RF和ANA測定具有相似的靈敏度,但費用卻較其他項目便宜。
2)區別功能性與器質性病變:器質性病變造成組織損傷(如嚴重創傷、大手術等)時,大量的蛋白質分解產物及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均使血沉加快。
3)鑒別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時,血沉加快。
4)作為一項重要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於一些高危人群如多發性骨髓瘤、肝硬化、巨球蛋白血症等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黏液水腫等伴有的高膽固醇血症等,血沉測定結合其他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測定,對疾病的診斷及動態觀察具有一定的意義。
5)血沉與白細胞聯合檢測對炎症的診斷價值:白細胞增高及分類的變化直接受細菌毒素等影響,出現較早;而血沉增高多繼發於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增多,相對出現較晚,故對觀察慢性炎症,特別是判斷病情變化更有價值。

需注意,血沉的變化大多是由於血漿中蛋白質變化所致,這種變化一旦發生並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復查血沉的間隔時間不宜太短,至少應間隔1周。

對於你給出的信息,個人覺得血沉增高至少與你媽媽的高血脂有很大關系,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疾病因素關系,還得醫生給你解釋,我不敢擅自解釋!希望對你有用,個人就是學醫學檢驗專業的,現在醫院檢驗科工作,這個實驗標本量少的多,特異性確實不高,單獨看血沉這一個項目,意義也沒多大!

② 血液檢查ESR偏高什麼情況

您好,血沉(ESR)偏高,常見於結核和風濕類風濕疾病,如果是老年人,血脂高血粘度稠也會出現血沉偏高現象,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及時對症處理。

③ 紅細胞沉降率測定偏高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紅細胞沉降率 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簡稱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數值波動於一個較狹窄范圍內。在許多病理情況下血沉明顯增快。紅細胞沉降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將抗凝的血靜置於垂直豎立的小玻璃管中,由於紅細胞的比重較大,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正常情況下下沉十分緩慢,常以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來表示紅細胞沉降的速度,稱ESR。 意見建議:偏高見於 ①各種炎症 ②組織損傷及壞死 ③惡性腫瘤 ④各種原因導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⑤貧血

④ 血沉偏高,這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血沉?

血沉就是細胞沉降率,是指紅細胞靜止狀態下每小時下降的速度。正常人的血沉每小時12毫米左右(普通成年男性的正常值為0~15mm/h,而女性為0~20mm/h)。一般情況下,正常人之間的血沉快慢無明顯差異,只是小兒的血沉較慢些,成年男性和妊娠婦女血沉稍快些。但在患有某些疾病時,血沉可發生明顯變化。

類風濕患者如何降低血沉?

類風濕引起血沉高,患者可以通過阿司匹林、硫唑嘌呤、皮質激素、免疫制劑等葯物進行緩解。但是要注意這些葯物副作用很大,極易對肝、腎及胃腸等器官功能造成損害。所以患者使用時一定要謹遵醫囑,嚴格控制用葯劑量。另外,類風濕引起高血沉想得到徹底治療,須要從根本上解決類風濕問題,單憑這些葯物治療不能做到,而要及時到醫院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