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長期腹瀉檢查不出任何原因怎麼辦
擴展閱讀
華為nova3i怎樣強制刷機 2025-05-20 03:30:44
英語怎樣預習效果最好 2025-05-20 03:20:40

長期腹瀉檢查不出任何原因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4-18 13:30:21

㈠ 誰知道慢性腹瀉,查不出病因,有冠心病,怎麼辦呢

建議:慢性腹瀉的病因很多建議您完善病史,才能給予明確解答,腹瀉嚴重建議做一個血常規檢查,有脫水現象一定要輸液治療,保持電解質平衡,最好輸注喹諾酮類葯物,如左氧氟沙星。腹瀉不止沒有脫水可以用止瀉葯,如地芬諾酯等

㈡ 長期腹瀉.怎麼辦,求救

樓主,你的症狀屬於腸道功能紊亂!要根冶的話,相對時間要長些,但要有恆心,可以用食療改善腸道環境的方法來根冶,用黃金雙歧因子糖,來增殖腸道雙歧桿菌數量,調理一下腸胃,以改善大便症狀,從而達到平衡腸內微細環境的方法來根冶,效果都很不錯,因為要恢復腸道功能,這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這個方法少則一二個月,多則一年半載。

雙歧桿菌棲局主要在小腸末端和盲腸、結腸內,作為雙歧增生因子必須經過小腸前段時不被胃酸破壞和消化吸收。如葡萄糖雖然在體外使雙歧桿菌增殖,可葡萄糖在小腸前段已被吸收,根本無法到達結腸,故不適合做成雙歧增生制劑。這樣就篩選出一些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黃金雙歧因子,以原形到達結腸,為腸道細菌所利用,亦稱「結腸食品」。所以結腸患者都可以食用。

請參考:
黃金雙歧因子(Fructooligosaccharide,FOS)又稱果寡糖,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其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直接到達大腸,在腸道內迅速增殖雙歧桿菌的益生菌增生劑,又稱雙歧因子。據報道,人體每日攝入5-20克黃金雙歧因子,持續數周,可使腸道內雙歧桿菌數量增殖10-100倍,是最有效的雙歧因子之一。隨著益生菌概念的廣泛認知,兒童攝入黃金雙歧因子,在改善兒童腸道健康、提高機體免疫力和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黃金雙歧因子因其獨特的生物結構和生理功能,作為微生態非活菌制劑,區別於一般的益生菌活菌補充劑,不會被抗生素抑殺,與抗生素同用可有效地防治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紊亂等許多不良反應於未然,故稱抗生素的好伴侶。目前黃金雙歧因子產品在日本、韓國、歐美國家及台灣地區得以廣泛應用,得益於科學家對其作用功能的科研成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促使雙歧桿菌增殖 。雙歧桿菌在腸道內數量越多越好。人體試驗表明,攝入黃金雙歧因子可以促使雙歧桿菌迅速增殖,從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維護腸道菌群平衡。 科學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紊亂會引起腹瀉,腹瀉也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二者互為因果。因此,微生態制劑,調整腸道菌群而防治腹瀉。

2. 防止熱氣和上火 。試驗表明,人體每天攝入3-10克黃金雙歧因子,3周之內,即可減少44.6%有毒發酵產物和40.9%有害細菌毒素的產生。從而減少有毒代謝物引起的熱氣或上火、口臭、口苦等現象。同時減輕肝臟的解毒負擔,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3. 營養作用。在腸道內可以自然合成維生素B1、B2、B6、B12、煙酸及葉酸,從而提高人體新陳代謝水平,改善腸道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減少口腔潰瘍的發生。

4. 促進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 在大腸內被細菌發酵生成L-乳酸,可以溶解鈣、鎂、鐵等礦物質,促進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實驗證實,黃金雙歧因子促進鈣的吸收率達70.8%。因此,黃金雙歧因子可以促進兒童生長發育。

5. 防止便秘 。 黃金雙歧因子在腸道內通過雙歧桿菌發酵,會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這種脂肪酸能夠刺激腸道蠕動、增加糞便濕潤度並保持一定的滲透壓,從而防止便秘的產生。在人體試驗中,每天攝入5克的黃金雙歧因子,一周之內便可起到防止便秘的效果。

㈢ 長期腹瀉是什麼原因

長期的腹瀉也就是慢性腹瀉。慢性腹瀉的原因有很多,也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腹瀉,如果是感染性慢性感染,有細菌感染,有比較特殊的像結核桿菌的感染,也可能造成慢性腹瀉,當然其他的慢性感染也可以。

還有一些是非感染一類的,對於慢性腹瀉來講,跟急性腹瀉比較起來非感染的更多見,非感染一大類叫慢性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另外還有經常服某種葯物引起的慢性腹瀉,另外還有老年人的缺血性腹瀉,一般是急性的,也有慢性缺血性質的,少見一些。

還有腫瘤,有些腫瘤也可以引起。再有一個是吸收不良,還有一類是腸易激綜合症,有些達不到這個標准,但是也屬於功能性的。還有全身疾病也可以引起慢性腹瀉,尿毒症等等,慢性腹瀉很復雜,病因很多,一旦有慢性腹瀉的症狀最好不要掉以輕心,到醫院來看看,首先查明原因是什麼。
長期腹瀉不明原因怎麼治

不明原因只是暫時查不出原因,但是一定是有原因的,這需要通過系統的診斷。
常規檢查查不出來的,有些特殊檢查能查出來。

在診斷的時候,我們一步一步地從最常規的檢查查起,不會一下子全面地所有檢查一塊兒上,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他最可能的是什麼,先做那個檢查,除外以後再考慮其他的。明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疾病,才能根據病因做針對性的治療。

㈣ 我長期腹瀉,胃鏡和腸鏡檢查卻無問題,能否告訴我怎樣查出問題。

長期腹瀉確實是脾虛引起,腸胃的吸納功能弱。先調理脾胃吧,長期下去身體肯定要被拖垮,不能耽擱。先止瀉。止瀉加上調理腸胃。

㈤ 不明原因腹瀉快20天了已經住院治療,但還是無效,依然腹瀉,查不出原因

腹瀉(大便不成形)等腸胃消化不好情況其實是膽囊炎引起的症狀而已。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黃帝內經素問】,根源在膽。腸胃問題必須從膽治療。 我們吃的食物首先在胃裡經胃酸打碎糜化,後進入腸道通過膽汁胰液分解代謝吸收,但如果膽不好(指膽囊炎)就會導致膽囊收縮功能變差,膽汁疏泄不暢,分泌減少,使得食物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久,下面下不去,上面下不來,食物在胃裡便會長時間滯留胃裡,而胃裡當有食物時便不斷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出來,這就是胃酸過多的原因,長此以往,胃的功能便會下降,胃酸在分解食物的同時也會侵蝕胃粘,產生胃部潰瘍,另外肝膽氣機失常導致膽汁逆行犯胃,損傷胃粘膜,進而產生淺表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及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胃病。症狀有打嗝、噯氣、口苦、返酸,胃脹,右腹隱痛等。而腸道問題就是膽汁減少導致脂肪及膽固醇不完全代謝(膽汁主要功能就是分解糜化脂肪和膽固醇),使得脂肪和膽固醇沒有完全分解就排出體外,或因分解速度過緩而在腸道停留時間過久而產生大便不成形或便秘情況。綜上所述,您就會知道其實腸胃疾病的根源在膽,是膽囊炎引起的。所以不管用什麼葯都治不好,達不到治癒效果。只有調理膽,才能從根源上解決腸胃問題。
建議:到醫院做B超檢查一下,膽囊炎不必擔心,很簡單,用紫花苦菜煮湯喝即可,用時須加紅糖哦。是一種野菜,以前人們用來充飢,當飯吃的。注意的是:晚上不要熬夜,少吃西瓜、香蕉、梨及冷飲等生冷性寒之物,少吃蛋黃、動物內臟等含高膽固醇的食物。三分治,七分養,平時要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調整。

㈥ 長期腹瀉,找不到病因怎麼辦

長期腹瀉:1 可能是有腸炎 2.脾胃功能比較虛弱。這些都有可能是長期飲食習慣不良引起的,可以通過中醫調,改變個人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祝你身體早點康富

㈦ 長期腹瀉,原因不明,深感痛苦!

如果你一天跑三趟以上的廁所,那你多半正在經受腹瀉的折磨,腹瀉在大部分人眼裡雖算不上什麼大病,但它對身體的損害卻不可小視。所謂好漢也架不住三泡稀。嚴重的腹瀉可引起脫水和身體電解質紊亂,危及生命也絕不是危言聳聽,尤其是老人和兒童。
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情緒緊張、豆類食品、胰臟疾病、癌症、通便劑、制酸劑、咖啡因、寄生蟲、結腸炎、病毒、病菌或其他微生物、喝了不幹凈的水、吃了變質的食物、食物或化學物質過敏等,均可能引起腹瀉。
腹瀉病人必須喝大量的水分,例如生理鹽水、角豆樹茶、胡蘿卜汁及綠色飲料(含葉綠素)。如果情況未見好轉,或糞便中帶血,則要看醫生。可以作一次過敏測試,以了解你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

家庭治療措施
●多喝水
腹瀉病人由於大量的排便,導致身體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必須補充大量的水分。含有氯化鈉、氯化鉀和葡萄糖、枸櫞酸鈉的補液鹽是理想的選擇,因為它們能補充體內流失的葡萄糖、礦物質,並且調節鉀、鈉電解質、水分酸鹼平衡;而胡蘿卜汁、蘋果汁、西瓜汁等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可以補充必需維生素,也是很好的補充品。它們都是防止機體因腹瀉而脫水和虛脫的良方。
●勿匆忙服葯
除非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或者嚴重腹瀉產生並發症,普通的腹瀉並不需要服葯治療,它的症狀一般不會超過48小時。所以,至少兩天以內,勿用葯物止住腹瀉,因為腹瀉是體內排除毒素的方式。今天,當病人發生急性腹瀉時,醫生多不鼓勵使用止瀉劑,除非其他急需控制的情況。否則,讓它排出可能比較有利,也能加速復原。
●檢查所用的葯物
腹瀉有時可能與你服用的葯物有關,比如服用紆解胃灼熱的制酸劑。制酸劑是最常引起腹瀉的葯物。為了避免與胃灼熱相關的腹瀉,建議使用僅含氫氧化鋁的制酸劑。除了制酸劑,抗生素、奎尼丁、秋水仙素(抗痛風葯)等葯也可能引起腹瀉。如果你懷疑這些葯物或其他葯物使你腹瀉,應向你的醫師詢問。
●順其自然
許多人喜歡用果膠、嗜酸菌、角豆粉、大麥、香蕉、瑞土於酪及各式各樣的奇特食物來治療拉肚。這些東西能約束腸子,延緩其蠕動。但實際上,這只是延長問題來源待在體內的時間,你真正需要的是將引發拉肚的物質排出體外,最佳的方法仍是順其自然地排掉。
●遠離廚房
拉肚期間不宜為家人作飯燒菜,應直到症狀消除為止。如廁後要記得將手洗干凈,以免傳染病菌給他人。
飲食與營養療法
●每天喝3碗米湯
米湯有益於治療腹瀉。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鍾,過濾後,每天喝3碗。同時,吃米飯也可幫助糞便成形,並提供維生素B。
●服用木炭片
每小時4粒木炭片與水服用,直到情況好轉。晚間使用。千萬勿與其他維生素或葯物合用。
●飲食清淡
腹瀉期間應食用清淡的流質食物,如雞湯或其他透明的液體。因為在腹瀉期 間,你的腸子需要充分地休息。當你確定雞湯沒問題後,可趁症狀改善時,在飲 食中逐漸加入米飯、酸乳(含有益菌)、生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下列食物
拉肚子時,最需要避開的食物包括豆類、甘藍菜等。其他含有大量不易吸收 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會加重腹瀉。這些食物包括脂肪、小麥及含麩質食物如麵包、面條及其他麵粉製品、蘋果、梨子、李子、玉米、燕麥、馬鈴薯等。避免喝碳酸飲料,這類飲料所含的氣體可能使你的瀉肚火上加油。
●補充礦物質
服用海帶粉膠囊,每天5粒,或食用海帶湯以補充礦物質。每天服用100毫克鉀以補充流失的鉀。
●用大大蒜殺菌
你可以在三餐時吃幾粒大蒜,它可以預防和治療細菌性腹瀉。如果你不能或不願吃生蒜,則可以服用蒜頭膠囊,每天3次,各2粒,也同樣起到殺菌(細菌及寄生蟲)作用。
●補充必需營養素
①鈣加維生素D
每天1500毫克。補充流失的鈣質,幫助糞便成形。每天400IU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
② 消化酶
用餐時服用。富含胰臟酵素,有助於幫助消化。
③ 鎂
每天1000毫克。幫助鈣吸收,促進pH酸鹼平衡。
④洋車前子或燕麥麩
睡前4膠囊。有助糞便成形。
⑤不飽和脂肪酸
用量依產品指示,有助糞便成形。
⑥ 維生素B群加維生素Bl及煙鹼素及葉酸
維生素D群加維生素D:每天200毫克,2周。煙鹼素及葉酸每天50毫克。由於吸收不良,或許有必要請醫師注射維生素D。
⑦ 維生素E
每天400IU—1000I3。保護結腸擘細胞膜。
●謹用奶制晶
乳糖不耐症是下痢的重要原因之一。乳糖不耐症可能在嬰兒時期就發生了,或也可能突然在成年後出現。如果當你喝完牛奶後,接著經歷排氣和腹痛,接著是拉肚子,則你可能對乳糖過敏。最佳的療法當然是避免含有乳糖的食物,也就是要遠離大部分的乳製品,酸乳和某些陳年的乾酪除外。當你避開這些食物時,腹瀉也就自然停止了。
●測試方法
由於乳糖不耐症與劑量多寡有關,加上它有突然來襲的特徵,如何判斷你的腹瀉與乳晶有關呢?方法之一是讓病人完全禁食乳品1到2周,看看如此是否有幫助。如果停止喝牛奶果真奏效的話,病人再逐漸地將乳晶加回飲食中。同時,當乳品的用量到達某個程度時,乳糖不耐症將復發。因此,你若以不超過此劑量服用乳品,將可避免腹瀉。
●天然葯草
如果偶爾發生腹瀉,可嘗試黑莓根、洋甘菊茶、覆盆子葉。也可在蘋果醬、香蕉、風梨或木皿汁中加入葯用植物。每天服用2至3次番椒膠囊或番椒葉茶。薑茶對痙攣及腹痛有益。滑榆樹皮也不錯,每8盎司水配6粒膠囊或3茶匙滑榆樹皮粉。
●如何幫助腹瀉的幼兒
腹瀉對嬰幼兒可能是一個危險。嬰兒容易虛脫,但他們無法准確地表達他們的感受。此時父母第一要做的就是補充液體,補液鹽是個好選擇;你也可以試試胡蘿卜汁,它是治療幼兒腹瀉的最佳物質。胡蘿卜汁可補充下痢流失的電解質及礦物質,促進復原;同時,應該繼續餵食,若幼兒的腹瀉嚴重,則停止一天不喂牛奶。
在下痢的幾天後町以服用一些酸乳,它能補充腸內的良性菌,一天約90毫升就足夠了。你還可以給一歲以上的寶寶喝雞湯或牛肉湯,雞湯里的高鹽分對某些小孩有益,因為咸湯使他們想喝東西。
●注意
如果孩子腹瀉並身上出現水皰及爛瘡,應檢查他是否有乳糜瀉。避開所有含麩質的食物,看看病情是否好轉。乳糜瀉可發生於6個月到一歲半的小孩。精神分裂症較常見於乳糜瀉者。
●危險信號
若發生下列狀況,應盡快求醫治療:
*腹瀉持續兩天以上。
*若糞便出現血絲、粘膜等物,或糞便呈黑色。
*發燒在38.3℃以上。
*腹部或直腸劇痛。
*出現脫水現象(目干及皮皺)、排尿減少或停止。
*發生疹子、黃疸(皮膚及眼球變黃)、極度虛弱。

㈧ 上期拉肚子怎麼查不出原因

腹瀉

【概述】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個別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糞便的性狀正常,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200g,含水分為60%~75%。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症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

【診斷】

腹瀉的原發疾病或病因診斷主要須從病史、症狀、體征、常規化驗特別是糞便檢驗中獲得依據。許多病倒通過仔細分析病史和上述檢查的初步結果,往往可以得出正確診斷。如診斷仍不清楚,可進一步作X線鋇灌腸和鋇餐檢查,和(或)直、結腸鏡檢查。如仍無明確結論,則須根據不同情況選用超聲、CT、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ERCP)等影象診斷方法以檢查膽、胰疾病,或進行小腸吸收功能試驗、呼氣試驗、小腸粘膜活檢以檢查小腸吸收不良。高度懷疑腸結核、腸阿米巴病等有特效治療的疾病,經過努力都不能確診時,可在一定限期內進行治療試驗。

【治療措施】

腹瀉是症狀,根本治療要針對病因。認識腹瀉的發病機理有助於掌握治療原則。

(一)病因治療 不言而喻,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必需抗感染治療,以針對病原體的抗菌治療最為理想。復方新諾明、氟哌酸(諾氟沙星)、環丙氟哌酸(環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對菌痢,沙門菌或產毒性大腸桿菌,螺桿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對溶組織阿米巴、梨形鞭毛蟲感染有效,因此,這數種葯物常用於急性感染性腹瀉,包括預防和治療所謂旅行者腹瀉。治療乳糖不耐受症和麥膠性乳糜瀉所致的腹瀉在飲食中分別剔除乳糖或麥膠類成發。高滲性腹瀉的的治療原則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滲的食物或葯物。分泌性腹瀉易致嚴重脫水和電解質丟失,除消除病因,還應積極由口服和靜脈補充鹽類和葡萄糖溶液,糾正脫水。膽鹽重吸收障礙引起的結腸腹瀉可用消膽胺吸附膽汁酸而止瀉。治療膽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瀉,可用中鏈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長鏈脂肪,因前者不需經結合膽鹽水解和微膠粒形成等過程而直接經門靜脈系統吸收。

(二)對症治療 選擇葯物時,應避免成癮性葯物,必要時也只能短暫使用。病因治療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盡管經對症治療後症狀已有好轉,絕不可放鬆或取消應有的檢查步驟,對尚未排除惡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瀉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日服3~4次。葯效較強的復方樟腦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癮,故只短期適用於腹瀉過頻的病倒。復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葯有加強中樞抑制的作用,不宜與巴比妥類、阿片類葯物合用。氯苯哌醯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葯效較復方苯乙哌啶更強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較少中樞反應。初服4mg,以後調整劑量至大便次數減至1~2次/d,日量不宜超過8mg。培菲康可調節腸道功能。

2.解痙止痛劑 可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山莨菪鹼、普魯卡因等葯。

3.鎮靜葯 可選用安定、利眠寧、苯巴比妥類葯物。

【病因學】

(一)急性腹瀉 病程多不超過3星期,其最常見原因是感染。

1.食物中毒 由於食物被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產氣夾膜梭狀芽胞桿菌、肉毒桿菌等的毒素污染,多表現為非炎症性水瀉。

2.腸道感染

(1)病毒感染:輪狀病毒、Norwalk病毒、腸腺病毒感染時,可發生小腸非炎症非腹瀉。

(2)細菌感染:霍亂弧菌和產毒性大腸桿菌可致小腸非炎症性水瀉。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彎曲桿菌屬、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Yersinia entcrocolitica)、侵入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難辨性梭狀芽胞菌可致結腸炎,產生膿血腹瀉。

(3)寄生蟲感染:梨形鞭毛蟲、隱孢子蟲感染可致小腸非炎症性水瀉。溶組織腸阿米巴侵犯結腸時引起炎症、潰瘍和膿血腹瀉。

(4)旅行者腹瀉:是旅途中或旅行後發生的腹瀉。多數為感染所致,病原體常為產毒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梨形鞭毛蟲、溶組織阿米巴等。

(5)葯物引起的腹瀉:瀉葯、高滲性葯、擬膽鹼能葯、抗菌葯和某些降壓或抗心律失常葯,在服葯期內不致腹瀉。

(二)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的病期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復雜,因此診斷和治療有時很困難,是本章討論的重點。

1. 腸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細菌性疾病;③腸結核;④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⑤腸道念珠菌病。

2.腸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腸病(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②放射性腸炎;③缺血性結腸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腸炎。

3.腫瘤 ①大腸癌;②結腸腺瘤病(息肉);③小腸惡性淋巴瘤;④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APU-Doma);胃泌素瘤、類癌、腸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等。

4.小腸吸收不良

(1)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2)繼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1)消化不良:①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瘺等;②雙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症等;③膽汁排出受阻和結合膽鹽不足,如肝外膽道梗阻,肝內膽汁瘀積,小腸細菌過長(盲袢綜合征)等。

2)小腸吸收面減少:①小腸切除過多(短腸綜合征);②近段小腸-結腸吻合或瘺道等。

3)小腸浸潤性疾病:Whipple病、α-重鏈病、系統性硬化症等。

5.運動性腹瀉 腸蠕動紊亂(多數為加速)引起,如腸易激綜合征、胃大部切除術後,迷走神經切斷後、部分性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

6.葯源性腹瀉 ①瀉葯如酚酞、番瀉葉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新黴素等;③降壓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腦病用葯如乳果糖、乳山梨醇等。

【發病機理】

正常人每24小時有大量液體和電解質進入小腸,來自飲食的約2L,來自唾液腺、胃、腸、肝、胰分泌的約7L,總計在9L以上,主要由小腸吸收,每日通過回盲瓣進入結腸的液體約2L,其中90%被結腸吸收,而隨糞便排出體外的水分不到200ml,這是水在胃腸道分泌和吸收過程中發生動態平衡的結果。如平衡失調,每日腸道內只要增加數百毫升水分就足以引起腹瀉。

(一)高滲性腹瀉 在正常人,食糜經過十二指腸進入空腸後,其分解產物已被吸收或稀釋,電解質會計師已趨穩定,故空回腸內容物呈等滲狀態,其滲透壓主要由電解質構成。如果攝入的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或葯物(主要是2價離子如Mg2+或SO2-4)是濃縮、高滲而又難消化和吸收的,則血漿和腸腔之間的滲透壓差增大,血漿中的水分很快透過腸粘膜進入腸腔,直到腸內容物被稀釋成等張為止。腸腔存留的大量液體可刺激腸運動而致腹瀉。

1.高滲性腹瀉的病因

(1)高滲性葯物:瀉葯如硫酸鎂、硫酸鈉;制酸葯如氧化鎂、氫氧化鎂;脫水劑如甘露醇、山梨醇;降氨葯如乳果糖等。

(2)高滲性食物:主要是某些碳水化合物,由於水解酶缺乏或其他原因而不被腸粘膜吸收,形成高滲透壓的腸內容物引起腹瀉。常見原因是食物糖的消化酶不足,以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最常見。乳糖吸收不良在我國很普遍,健康漢族人中的發生率為78%~88%。其中55%~65%的人攝入牛奶或乳製品後發生水瀉、腹絞痛、腹脹和排氣增多症狀,稱為乳糖不耐受症。這是因為未消化的乳糖聚積,使腸內滲透壓增高而吸收大量水分,引起腹瀉。

2.高滲性腹瀉的特點 ①禁食或停葯後腹瀉停止;②腸腔內滲透壓超過血漿滲透壓;③糞便中含有大量未經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葯物。

(二)吸收不良性腹瀉 許多疾病造成彌漫性腸粘膜損傷和功能改變,可導致吸收不良腹瀉。

1.常見原因

(1)腸粘膜吸收功能減損:熱帶性口炎性腹瀉、成人乳糜瀉等均有腸粘膜病變,可見腸絨毛變形,比正常粗短或萎縮,微絨毛雜亂或消失。成人乳糜演在國內極少見,是一種先天性腸吸收障礙,又稱麥膠性腸病(qluten inced enteropathy),可能由於某種腸酶的缺陷以致麩質的消化不安全,產生對腸粘膜有毒的醇溶性α麥膠蛋白所致。

(2)腸粘膜面積減少:小腸被手術切除超過全長的75%或剩答卷腸段少於120cm可致短腸綜合征,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均不完全。回腸末段被切除或病損時,膽鹽重吸收障礙,總量減少,可致脂肪吸收不良。

(3)細菌在小腸內過長:也屬於盲袢綜合征的性質,細菌分解結合膽鹽,影響微膠粒形成,導致脂肪瀉。

(4)腸粘膜阻性充血:常見於門靜脈高壓和右心衰竭,腸粘膜充血水腫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腹瀉。

(5)先天性選擇吸收障礙:以先天性氯瀉(congenital chloridorrhea)最為典型,但此病罕見。

2.吸收不良性腹瀉的特點 ①禁食可減輕腹瀉;②腸內容物由未吸收的電解質和食物成分組成,滲透壓較高。

(三)分泌性腹瀉 腸道分泌主要是粘膜隱窩細胞的功能,吸收則靠腸絨毛腔面上皮細胞的作用。當分泌量超過吸收能力時可致腹瀉。

刺激腸粘膜分泌的因子可分為四類:①細菌的腸毒素,如霍亂弧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的毒素;②神經體液因子,如血管活性腸肽(VIP)、血清素、降鈣素等;③免疫炎性介質,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等;④去污劑,例如膽鹽和長鏈脂肪酸,通過刺激陰離子分泌和增加粘膜上皮通透性而引起分泌性腹瀉。各種通便經如蓖麻油、酚酞、雙醋酚汀、蘆薈、番瀉葉等也屬於此類。

腸道分泌大量電解質和水分的機理相當復雜。近年發現,腸粘膜隱窩細胞中的第二信使如環磷酸腺苷(cAMP)、環磷酸鳥苷(cGMP)、鈣離子等的增加是誘導粘膜分泌的重要環節。以霍亂弧菌和VIP為便,都是先與上皮細胞刷狀緣上的受體結合,激活腺苷環化酶-cAMP系統,致cAMP濃度增高,引起大量腸液分泌。不是所有刺激腸粘膜分泌的因子都通過cAMP而梭狀芽胞菌(C.difficde)是通過鈣離子增加而引起分泌性腹瀉。

(四)滲出性腹瀉 腸粘膜炎症時滲出大量粘液、膿、血,可致腹瀉。滲出性腹瀉的病理生理是復雜的,因為炎性滲出物可增高腸內滲透壓;如腸粘膜有大面積,損傷,電解質、溶質和水的吸收可發生障礙;粘膜炎症可產生前列腺素,進而刺激分泌,增加腸的動力,引起腹瀉。

1.腸道炎症的病因 ①原因不明的,如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②感染性炎症:來自侵入性病原體和基細胞毒,如志賀氏疾病桿菌、沙門氏菌屬、螺桿菌、耶爾林氏菌(Yersinia)、結核桿菌、阿米巴原蟲、難辨性夾膜桿菌等的感染;③缺血性炎症;④腸放射損傷;⑤膿瘍形成,如憩室炎、腫瘤感染。

2.滲出性腹瀉的特點 ①糞便含有滲出液和血,結腸尤其是左半結腸炎症多有肉眼粘液膿性便,如有潰瘍或糜爛,往往帶有血液。小腸炎時,往往無肉眼可見有膿血便。②腹瀉和全身症狀、體征的嚴重程度取決於腸受損程度。

(五)運動性腹瀉 許多葯物、疾病和胃腸道手術可改變腸道的正常運動功能,促使腸蠕動加速,以致腸內容物過快通過腸腔,與粘膜接觸時間過短,因而影響消化與吸收,發現腹瀉。

1.運動性腹瀉的常見病因 ①葯物性腹瀉,如普標洛爾(心得安)、奎尼丁可改變腸道正常的肌電控制;②神經性腹瀉,如糖尿病、甲亢、迷走神經切除後引起的腹瀉;③胃腸切除後腹瀉,如胃大部分或全胃切除、回盲部切除可分別使幽門和回盲部的活瓣作用消失而致腹瀉。大段小腸切除也可致腹瀉;④類癌綜合症;⑤部分性腸梗阻;⑥腸易激綜合征。

2.運動性腹瀉的特點 ①糞便稀爛或水樣,無滲出物。②腹瀉伴有腸鳴音亢進和腹痛。

㈨ 長期腹瀉究竟是什麼原因需要去檢查什麼呢

長期腹瀉是消化系統胃腸方面的毛病,另外也跟身體整體性都有關系。當腸道內的垃圾比較多的時候,身體的能力減弱,並不能夠完全一次性的把這些垃圾毒素排出去,這也是一部分的原因。另外還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為所吃的食物並不好,然後也會導致腹瀉,但如果長期腹瀉的話,首先也是不健康,其次腸道內也是很不健康的。

身體很多情況下其實都是慢性的中毒,急性中毒反而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些慢性的就容易被人們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