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上頜竇疼痛的原因
擴展閱讀

上頜竇疼痛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26 13:39:06

A. 左側上頜竇炎的症狀有哪些

我幫你查了查,現在上頜竇炎的症狀,你自己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重慶的朋友注意了,九龍坡區第一人民醫院專家表示:
上頜竇炎的症狀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鼻塞:輕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暫時性嗅覺障礙。
2.膿涕多:鼻涕多為膿性或粘膿性,黃色或黃綠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單側有臭味者,多見於牙源性上頜竇炎。
3.頭痛:慢性化膿性鼻竇炎一般地明顯局部疼痛或頭痛。如有頭痛,常表現為鈍痛或頭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間輕。前組鼻竇炎多表現前額部和鼻根部脹痛或悶痛,後組鼻竇炎的頭痛在頭頂部、顳部或後枕部。患牙源性上頜竇炎時,常伴有同側上列牙痛。4.其他:由於膿涕流入咽部和長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狀,如痰多、異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響咽鼓管,也可有耳鳴、耳聾等症狀。
上頜竇炎怎麼護理?
1、平時注意鼻腔衛生,養成早晚洗鼻的良好衛生習慣。另外,游泳時姿勢要正確,盡量做到頭部露出水面。
2、慢性上頜竇炎怎麼護理?慢性上頜竇炎急性發作時,多加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避免病情惡化發展成慢性病。
3、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後交替而擤。 鼻涕過濃時以鹽水洗鼻,避免傷及鼻粘膜。

B. 上頜竇炎能有這么重的症狀嗎,說一下理由

是的 ,但不會這樣重。鼻炎病毒在鼻腔紮根時,首先會破壞鼻部器官,導致鼻部阻塞,時而久之,白細胞聚集殺菌,就會導致鼻甲肥大,以及鼻外觀改變,則會導致焦慮心情等心理上的不適。但上頜竇炎症狀主要是鼻塞,頭沉,以及有鼻腔輻射到眼眶和面部的疼痛,其他症狀不會太重,不用擔心。不過鼻部炎症應盡早治療!

C. 上頜竇炎的問題!請看看

主要為患側或雙側鼻竇、前鼻滴涕或後鼻滴涕,有時鼻分泌物隨頭部姿勢改變而流出,患者自訴痰多且臭,分泌物為粘液膿性或膿性。患者常有頭昏或膿性。患者常有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思想不能集中。但有一部分患者忘記了自己的症狀,及至鼻部檢查才發現有慢性上頜竇炎。
【並發症狀】
一.上頜竇穿刺沖洗術常見並發症:
1.昏厥 是神經精神因素引起反射性血管運動中樞功能紊亂,導致大腦貧血而發生的一時性意識喪失。過度精神緊張、疼痛、體弱、飢餓、疲勞、室內水蒸氣過多、空氣不流通等,易發生。作者認為醫護人員語言行為粗暴,使患者失去信任,亦有一定關系。故穿刺前應向患者詳細解釋,並不時詢問病人感覺。昏厥的早期症狀為乏力、胸悶、惡心、耳鳴、黑朦、眩暈、端坐不穩,但來不及向醫生訴說即昏倒並失去意識。檢查可見患者面色蒼白,有汗,呼吸表淺,脈搏緩慢,血壓略低,重者對刺激無反應並有瞳孔散大。此過程很短,約數秒至數分鍾,患者意識逐漸恢復。讓患者取卧位或頭低位,保持呼吸通暢,針刺人中穴,吸入氧氣,飲熱水一杯,不宜再行穿刺。
2.虛脫 為急性全身血管張力減低和心力衰竭的表現。易發生在慢性消耗性疾病、應激反應不足及腎上皮質素分泌低下者,疼痛和精神緊張為其誘因。症狀比昏厥嚴重,表現為皮膚蒼白,紫紺,脈搏微弱而頻數,呼吸表淺,血壓降低,體溫降低,意識朦朧,不能很快恢復。虛脫一般是可逆的,但若不能及時搶救,可有生命危險。對長期卧床患者施行上頜竇穿刺時,需做好充分准備,如輸液,糾正電解質紊亂,並給予激素,穿刺時宜取卧位,對已發生虛脫者應注意血壓、脈搏和呼吸,可即時靜脈注射10%葡萄糖液40~60ml。
3.空氣栓塞 此並發症較少,但有致命危險。因穿刺時針頭刺入上頜竇粘膜的靜脈內,沖洗後又向竇內用力注入空氣,以排隊竇內遺留的液體所致。空氣經面靜脈、頸內靜脈而至右心,或氣泡向上進入腦部延髓,栓塞呼吸中樞而死亡。患者在注氣中可感到術側頸部有氣泡聲,隨即面色發紺、傾倒,意識喪失,迅速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搶救時應迅速使患者取頭低位,卧於左側,以避免更多氣泡進入腦內、左心系統和冠狀動脈,行人工呼吸,給氧氣吸入,無效時需行心臟按摩和心臟穿刺吸出心臟中氣體。
4.表面麻醉劑過敏反應 發生率不高,但可致命。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由上而下先興奮後麻痹。如抽搐、痙攣,呼吸由不規則而變為停止,血壓下降,意識由興奮變為喪失,瞳孔由小變大。搶救宜用抗痙攣劑、人工呼吸及心臟起搏器等。
二.上頜竇造瘺術常見並發症:
1.鼻淚管損傷 手術後患側長期流淚不止。因造瘺位置過於造前所致,故近年來有人主張把造瘺位置改在下鼻道中部。
2.鼻出血 是因造瘺位置過於偏後,損傷了齶大動脈的鼻支,或過於偏前,損傷了上唇動脈鼻支所致。
3.下鼻甲鼻中隔粘連 下鼻甲與鼻腔側壁粘連,因手術後處理不當所致。
三.上頜竇根治術的常見並發症:
1.術後出血 據國內統計,發生率為2.4%~7%。多在術後24小時內發生。上頜竇前壁窗口邊緣或對孔邊緣處小動脈出血,可因下鼻甲損傷所致,可用壓迫法止血;以後發生的出血為繼發性出血,常為竇內遺留粘膜感染所致,若出血較多,可自原切口探查上頜竇,去除出血粘膜,再行填塞,出血即止。
2.面部腫脹 此症屬於手術後反應,多因用大量高濃度局部麻醉劑頰部粘膜下注射、拉鉤過於用力及手術時間過長所致。治療方法為及早抽出鼻竇內填塞物,面部予以熱敷,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3.上唇和上列牙齒麻木 多因手術切口損傷眶下神經,或因切口接近中線,損傷上頜切牙神經所致,須數月或一年才能恢復。

你可以先吃一段時間葯,然後再去復診,看看情形有沒有好轉
有些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能忽視就行了,希望你早日康復

D. 右側上頜竇炎是什麼病

右側上頜竇炎是很常見的鼻竇疾病,屬於一類黏膜性的疾病,患病之後最主要的症狀表現是是鼻塞,流膿性鼻涕等。右側上頜竇炎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前者多由細菌感染導致,而後者的病因比較復雜,主要包括醫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以及先天性因素等。

右側上頜竇炎屬於呼吸系統疾病,可能發生於單個鼻竇,也可能多發。上頜竇炎的主要症狀表現不具有特異性,所以很多患者只要出現類似鼻塞,呼吸困難的症狀就會很緊張,不確定自己是否患病,其實想要確定這一點,可以通過引起疾病的原因進行初步判斷,下面就是容易引起右側上頜竇炎的幾種原因。

1、細菌感染

細菌感染是造成急性右側上頜竇炎的主要原因,常見的致病菌包括化膿性球菌和厭氧菌,出現感染之後黏膜會出現水腫,充血的表現,而且鼻腔內分泌物增多,使患者感覺到呼吸不暢,流膿性鼻涕。

2、醫源性因素

醫源性因素主要是一些鼻部或者顱腦疾病治療的後遺症,例如如果鼻腔內放置了填充物就很有可能引起局部的刺激,出現鼻黏膜炎症,還有在進行頭頸部腫瘤的放射治療時,使用的射線會損傷鼻竇黏膜,導致炎症反應,另外如果長期進行鼻飼也會出現這種症狀。

3、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通常是指鼻部外傷,例如鼻骨骨折等,還有像是跳水會使污水進入到鼻腔中引發感染,而高空蹦極在下落的過程中,會使鼻腔處於負壓狀態,引起非阻塞性的上頜竇炎。

4、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的鼻腔發育異常也有可能會導致右側上頜竇炎,比較常見的是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等,另外還有一些鼻腔發育不完全的情況也會誘發右側上頜竇炎。

E. 鼻竇炎的上頜竇發炎

進一步問醫生
鼻竇炎不一定要手術的啊

鼻竇炎,中醫稱為「鼻淵」,是一種非常多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在成人和兒童中都有較高的發病率,我國主要分布在寒帶地區發病。慢性鼻竇炎由於病程長,反復發作,難以治癒。
(一)病因和發病
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過度疲勞、受涼受濕、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環境不良所致。
2.變態反應體質,全身性疾病如貧血、內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狀腺、腦垂體和性腺等功能減退),急性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紅熱、白喉等均可誘致本病發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變態反應性鼻炎、鼻腔異物或鼻腔腫瘤,也可引起鼻竇炎。
4.鄰近病灶,如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上頜第二雙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時損傷上頜竇壁或齲齒殘根墜入上頜竇內等也可導致鼻竇炎。
5.其它,如鼻竇外傷骨折;游泳時跳水姿勢不當(如取立式跳水),或潛水與游泳後擤鼻不當,污水進入鼻竇內;鼻腔內填塞物置留時間過久;高空飛行迅速下降,竇腔與外界形成相對的負壓,將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竇等也能造成發病。
(二)病人表現
1.鼻竇炎常繼發於上感或急性鼻炎,這時原有症狀加重,出現畏寒、發熱、食慾不振、便秘、周身不適等。小兒可發生嘔吐、腹瀉、咳嗽等症狀。
2.多可出現—側持續性、偶可發生雙側持續性鼻塞。
3.患者膿鼻涕增多且不易擤盡,如向後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時,刺激咽、喉粘膜,引起發庫、咳嗽和咳痰,甚至惡心。
4.前額部疼,晨起輕,午後重。還可能有面頰部脹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頜竇炎。
5.晨起感前額部疼,漸浙加重,午後減輕,至晚間全部消失,這可能是額竇炎。
6.頭痛較輕,局限於內眥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頭頂部,多蟲篩竇炎引起。
7.眼球深處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還出觀早晨輕、午後重的枕部頭痛,達可能是蝶竇炎,
8.慢性鼻竇炎除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外,還有如下特點:
(1)頭痛較輕,一般多屬悶痛、鈍痛。
(2)嗅覺減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葯、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氣引流後頭痛可減輕。
(4)咳嗽、低頭、彎腰、用力時頭痛加重。
(5)吸煙、飲酒、情緒激動時可加重頭痛。
(6)有時可引起精神不振、易睏倦、頭昏、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三1家庭養護
1.家庭用葯
(1)急性鼻竇炎可用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紅黴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呋麻合劑,每日3次點鼻或0.5-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注意點鼻方法要正確.病人頭向後仰,葯物垂直滴入,然後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葯物充分吸收。
(2)慢性鼻竇炎可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每日3次點鼻;5-10%弱蛋白銀,每日3次點鼻。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
2.中葯及偏方
(1)黃連、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細末,取適量葯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2)魚腥草、東風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絲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3)蔥白榨汁後過濾,用生理鹽水配成40%溶液,每日3-4次點鼻。適於急性鼻竇炎者。
(4)麻黃、辛夷、甘草、茶葉各等量,水煎後過濾,每日3次點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5)魚腦石粉9克,辛夷6克,細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吹鼻。適於慢性鼻竇炎者。
(6)麥門冬、石豪各5克,知母、黃芩、梔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葉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適於慢性鼻竇炎者,療效理想,
3.體位引流法
先給病人用l%麻黃素生理鹽水點鼻。如病人是上頜竇積膿,取側卧低頭位,健側向下,若雙側均積膿,於15或30分鍾後再做另一側;如病人是額竇或篩竇積膿,取正坐位低頭引流法。另外,捏鼻閉口吸氣動作、使鼻腔成負壓,有助於體位引流,便於竇內膿液較快地排入鼻腔。
4.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內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療儀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療作用。
(四)注意事項
使用滴鼻凈類血管收縮葯,切不可使用過久,以免引致葯物性鼻炎。一般應以7-10日為宜。
(五)預防常識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2.應積極治療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時不要用力擤鼻,應堵塞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
4.及時、徹底治療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矯正鼻腔畸型,治療慢性鼻炎。

F. 上頜竇炎為什麼是眶上額部出現疼痛(人衛《耳鼻喉》原話)

上頜竇發炎了,粘膜水腫及膿涕引流不暢,引起真空性疼痛及細菌毒素被吸收也可以引起疼痛。

G. 南京上頜竇炎

上頜竇炎症狀
疼痛的部位通常在同側尖牙窩處,有時可出現同側面頰和牙齒的陣發性神經痛、同側前額、眉根和眼球後疼痛,但無額竇底部及前壁明顯壓痛和叩擊痛。頭痛晨起輕,午後或久坐時加重,這主要是因為上頜竇內經過半天的時間,膿液平面到達自然孔開始流出,刺激開口而發生頭痛,直到卧床半小時後,則頭痛減輕。使用透鼻止痛散,鼻子馬上通氣,頭疼頭脹減輕。這一點南京仁品耳鼻喉醫院是主治可以去這家醫院看看哦。
診斷方法】
1.詢問病史 注意既往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的情況和治療經過,詢問有無鼻變態反應史。
2.鼻鏡檢查 注意中鼻甲有無肥大或息肉,中鼻道有無阻塞及膿性分泌物,鼻中隔有無偏曲。再用1%麻黃素棉片收縮鼻粘膜,然後做頭位試驗,使患側上頜竇居上,數分鍾後觀察患側中鼻道有無膿液流出。
3.X線攝片 取鼻頦位(water位),觀察兩側上頜竇的密度,與眼眶密度相對比,大於眼眶密度者表示陰影模糊,應懷疑粘膜增厚或竇內有膿性分泌物,應進一步檢查。
4.上頜竇造影 在上頜竇沖洗後,將碘油2ml注入竇內,變換頭位,再行X線攝片,觀察粘膜有無增厚和息肉,以及竇內腫瘤、囊腫和竇腔其他情況,粘膜厚度在3mm以上者為增厚。
5.粘膜清除功能試驗 在碘油造影後第4天再行攝片檢查,粘膜清除功能正常者碘油應已排空,若仍有碘油瀦留在上頜竇內,表示粘膜失去清除功能。
6.上頜竇口阻力測定 上頜竇穿側,向竇內注水,當液體平穩流出時,測量測壓管的水柱壓力。若經沖洗注葯3~4次後竇口阻力仍在6kPa,需行手術治療。
7.上頜竇內窺鏡檢查 該項檢查是診斷上頜竇病變的最新方法,,由Messerklinger等人於70年代應用於臨床,可在冷光源照明下於竇內取病理活檢,或者攝片、錄象,可克服檢查的盲目性,提高診斷率。

H. 上頜竇炎的介紹

上頜竇炎是上頜竇的炎性病變。可單發,但常見於多竇受累。分為急性上頜竇炎和慢性上頜竇炎。急性上頜竇炎有發熱、出汗、乏力、周身疼痛症狀,局部症狀包括頭痛、鼻阻塞、鼻分泌物增多。慢性上頜竇炎主要為前鼻滴涕或後鼻滴涕,有時鼻分泌物隨頭部姿勢改變而流出,患者自訴痰多且臭,分泌物為黏液膿性或膿性。

I. 上頜竇炎有哪些臨床症狀

1.鼻塞:輕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暫時性嗅覺障礙。
2. 頭痛:慢性化膿性鼻竇炎一般地明顯局部疼痛或頭痛。如有頭痛,常表現為鈍痛或頭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間輕。前組鼻竇炎多表現前額部和鼻根部脹痛或悶痛,後組鼻竇炎的頭痛在頭頂部、顳部或後枕部。患牙源性上頜竇炎時,常伴有同側上列牙痛。
3.膿涕多:鼻涕多為膿性或粘膿性,黃色或黃綠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單側有臭味者,多見於牙源性上頜竇炎。
4.其他:由於膿涕流入咽部和長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狀,如痰多、異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響咽鼓管,也可有耳鳴、耳聾等症狀。
上頜竇炎患者要及時科學治療
上頜竇炎拖延不治,可引起周圍組織發炎,尤其是眼病,如中心性視網膜炎等等。因此,當發現上頜竇炎的症狀時,應及時到專業的耳鼻喉醫院診治。

J. 上頜竇炎,篩竇炎,蝶竇炎,額竇炎,頭痛有什麼區別

化膿性鼻竇炎的頭痛,早期多為彌漫性持續性,日夜輕重不分,越過極限,頭痛便迅速減輕,時間縮短,漸而局限於某一部位。前組鼻竇炎所引起的頭痛多在頭顱表面的額部,後組鼻竇炎引起的頭痛多在顱底或枕部。其頭痛常與患者的體位有關,因而具有定時、定位、定性的特點。白天起床後直立體位有利於鼻竇引流,頭痛漸漸減輕,否則便逐漸加重。不同鼻竇引起的頭痛有著不同的部位及規律。 (1)急性上頜竇炎:疼痛的部位通常在同側尖牙窩處,有時可出現同側面頰和牙齒的陣發性神經痛、同側前額、眉根和眼球後疼痛,但無額竇底部及前壁明顯壓痛和叩擊痛。頭痛晨起輕,午後或久坐時加重,這主要是因為上頜竇內經過半天的時間,膿液平面到達自然孔開始流出,刺激開口而發生頭痛,直到卧床半小時後,則頭痛減輕。 (2)急性額竇炎:頭痛具有明顯的定位性和時間性。頭痛部位常在前額部,且呈周期性發作。頭痛在上午起床後開始,逐漸加重,中午最劇烈,午後逐漸減輕,夜間可完全消失,次日疼痛如故。這是由於竇腔分泌物一夜間的瀦留,壓迫竇腔粘膜而產生反射性疼痛。其頭痛多因感冒起病,患側前額底及眼眶上部有壓痛及叩擊痛,一般不放射至頭顱它處,外來刺激對疼痛無影響。 (3)急性篩竇炎:前組篩竇炎疼痛多在鼻根部與內眥間,後組篩竇炎疼痛可反射至頭頂部和眼球後,甚至枕部疼痛,眼球活動時疼痛加劇。頭痛呈周期性,晨起較重,午後減輕,其程度中等。有時可出現眼內直肌痙攣現象,內眥部可有壓痛。 (4)急性蝶竇炎:由於蝶竇深隱,不易感染,所以急性蝶竇炎臨床少見。頭痛位置多在頭頂和枕部、眼球後,有時放射到乳突部。伏案低頭時,因膿液壓力全部施加在自然孔之上,故出現頭痛或頭痛加重,而在站立位時疼痛減輕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