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毛利下降的原因
毛利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成本上升,在買賣經營過程中成本價遠遠低於銷售價,所產生的毛利率也就會比較高。可是如果成本上升賣價不變的話不但會降低了利潤空間還會減低毛利率。
所以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一旦產生成本上浮的情況,賣價也就會相應的提升,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保證毛利率的穩定性,但是有時候成本雖然有一定幅度的上浮成交價卻一直不變,這種情況多考慮是市場競爭力加大,從而不得不壓縮毛利率的收入,一旦成本繼續上漲就會影響整體的經濟發展,嚴重的還會產生金融危機。
毛利的特點:
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企業就會發生虧損。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稱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在中國,工業品進銷差價系指同種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 (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稱批零差價),農副產品進銷差價是指同種農副產品的產地收購價格與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⑵ 工業企業的毛利率低、且不穩定,是什麼原因用什麼指標分析
影響毛利率高低取決於所在行業特點以及自身的競爭力等多種因素,其中包括產品的市場競爭激烈化程度,企業的營銷目的,企業開發產品投入的研發成本的大小,企業的品牌效應,企業投入的固定成本的大小,企業投入的技術成本的大小,產品的技術工藝復雜程度,應收賬款周轉率高低,企業產品處於生命周期的哪一個階段,產品主要部件的生產等等多種因素。
用什麼指標分析?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 不含稅售價×100% 或者
毛利率= (銷售額- 銷售成本)/ 銷售額 ×100%
⑶ 產品毛利為什麼會低啥原因
毛利率大小通常取決於以下因素:
一、產品的市場競爭激烈化程度
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取得平均的銷售毛利。
二、企業的營銷目的
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待市場占穩後再根據市場認同度重新調整定價策略,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回報方式,如何在價格與銷量之間進行平衡,以求得利潤最大化,是企業進行營銷策劃所必須面對,而不能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企業開發產品投入的研發成本的大小
現代經濟的一個特點是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如能更快更好地開發出具有新興功能的新產品,而產品在功能、使用價值及價格上存在優勢,誰就能佔領市場的最高點,企業的研發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發明創造成就多,受到專利保護所取得的利益就多,新興產品在成本、功效上就有極大的優勢,其產品毛利也大。
四、企業的品牌效應
如企業有知名度,比方說其產品具有馳名商標或地方知名品牌商標,其產品質量得到市場的認可,那麼這類產品的毛利通常也會比較高,反之對於雜牌商品,就算其質量
很好,由於沒有知名度,其產品毛利率通常不如具有較高品牌價值的產品毛利率高,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知名品牌產品毛利屬於中等水準,主要是靠較高的銷售數量來賺取利潤,而有些雜牌商品由於不支出廣告投入費用,主要靠櫃台以及人力拓展,由於其價格中廣告成本不大,其毛利率反而很高。
⑷ 毛利的高與低主要有哪些原因
毛利的高與低主要原因與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及銷售成本的高低有關。
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毛利率的計算是:(不含稅銷售收入-不含稅成本)/不含稅銷售收入。
假定某商品成本單價為12元(不含稅),售價為15元(含稅),該商品的毛利率:1、17%稅率的一般納稅人,則該商品不含稅銷售收入=15/1.17=12.82元;2、該商品毛利率=(12.82-12)/12.82=6.4%
例:實現凈利潤3545.38萬元,同比下降37.41%,主要是毛利下滑和期間費用增長所致。
毛利同比下滑7.85
個百分點三季度公司銷售毛利率為
22.71%,同比下滑7.85%,環比增加0.84
個百分點。毛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歐美需求價位的下移導致
⑸ 賣男鞋的下降分析該怎樣寫
我也不知道,但是要是我的話,我就這樣分析:原價、現價、降價金額、幅度百分比、降價原因展開分享
⑹ 如何分析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的比較分析通常可從因素分析、結構比較分析和同業比較分析等多方面進行。
(一)因素分析即對同一企業不同時期之間或不同企業同一時期之間的銷售毛利率差異原因所進行的分析。企業的銷售毛利率與主營業務收入成正比關系,與銷售成本成反比,可以從這兩個影響因素入手,分析毛利率發生變化的原因。
(二)結構比較分析是從銷售毛利率的構成要素及其結構比重的變動情況進行的分析,旨在更進一步分析毛利率增減變動的具體原因。
(三)同業比較分析將某企業的毛利率指標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獲利能力的相對強弱程度,從而更好地評價企業獲利能力的狀況。
意義分析:
1) 銷售毛利是銷售凈額與銷售成本的差額,如果銷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業沒有足夠多的毛利額,補償期間費用後的盈利水平就不會高;也可能無法彌補期間費用,出現虧損局面。通過本指標可預測企業盈利能力。
2) 可以評價商業企業存貨價值水平。當前後各期毛利率大致相同時,企業可以
本期銷售凈額*毛利率=本期銷售毛利
本期銷售凈額-本期銷售毛利=本期銷售成本
本期可供銷售商品總成本-本期銷售成本=期末存貨成本價值
這叫做存貨盤存的毛利率法
3) 有利於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水平的比較分析。銷售毛利是企業在扣除期間費用,所得稅費用前的盈利額。分析毛利率額指標便能剔除不同所得稅率,以及不同期間費用耗費水平所帶來的不可比因素影響。
相關例題
某公司會計年度的銷售總收入為3200000元,其中銷售折扣為200000元,銷售成本為2400000元,該年度公司的銷售費用為100000元,管理費用為100000元,則該公司的銷售毛利率為()。
答案:20%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折扣-銷售成本)/(銷售收入-銷售折扣)
(6)男鞋毛利低如何分析原因擴展閱讀
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凈值的百分比,通常稱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銷售凈收入與產品成本的差。
銷售毛利率計算公式:銷售毛利率=(銷售凈收入-產品成本)/銷售凈收入×100%
通常,分析者主要應考察企業主營業務的銷售毛利率。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主營業務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財務報表集中反映了企業某一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全貌。銷售毛利率指標主要根據企業的利潤表項目計算得出,投資者、審計人員或公司經理等報表使用者可從中分析得出自己所需要的企業信息。
(一)銷售毛利率有助於選擇投資方向
價值型投資理念在中國證券市場逐漸確立其地位,而公司盈利能力則是反映公司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則其給予股東的回報越高,企業價值越大。
在分析盈利能力時要注重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銷售毛利率是上市公司的重要經營指標,能反映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和獲利潛力。
它反映了企業產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是企業凈利潤的起點,沒有足夠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較大的盈利。
(二)毛利率指標有助於預測企業的發展、衡量企業的成長性
在分析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空間和變化趨勢時,銷售毛利率是一個重要指標。
該指標的優點在於可以對企業某一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的盈利狀況進行分析,這對於判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變化趨勢及其企業成長性極有幫助。
(三)銷售毛利率有助於發現企業是否隱瞞銷售收入或者虛報銷售成本
有些單位逃稅避稅經常用的手法是隱瞞銷售收入或者通過虛報進貨額虛增銷售成本。一般,除非有計劃的同時隱瞞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否則少報利潤的結果將反映為銷售毛利的異常。
同理,根據計算公司毛利率指標,觀察其波動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可以推測公司是否有通過虛報銷售收入和隱瞞銷售成本來虛增利潤之嫌。
當然,這只是引起銷售毛利率異常的原因之一,在分析時應考慮影響毛利率變動的其他因素,比如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經營品種的變化、市場地理環境的變化等因素。
(四)銷售毛利率有助於評價經理人員經營業績
現代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企業經理人員的薪酬要和它自身的業績掛鉤。
因為產品銷售毛利率的提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產品獲利能力的增加,所以它可以作為衡量經理人員經營業績的指標之一。
企業所有者可據以制定相應的薪酬激勵計劃,以便充分發揮經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五)毛利率指標有助於合理預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分析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空間和變化趨勢時,銷售毛利率是一個重要指標。該指標的優點在於可以對企業某一主要產品或主要業務的盈利狀況進行分析,這對於判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變化趨勢極有幫助。
(六)有助於發現公司潛在的問題
通過銷售毛利率的變動,可以發現企業近期的經營業績的好壞,及時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
⑺ 怎樣做毛利分析報告
這個,主要是按你們公司業務架構進行劃分,具體分析。
如:
一、毛利狀況總體分析:
首先,按毛利與預算對比分析,找出差異及差異存在的原因;
其次,將毛利按月份進行趨勢分析,找出趨勢及波動原因;
再次,將毛利和去年同期做對比,找出變動原因;
第四,將毛利和同行業競爭對手做對比,分析存在的差距原因及成功之處
二、毛利按產品組(或產品)進行分析
找出毛利高的產品組,可以加大投入量;找出毛利低的產品組,下期可減少生產或進貨。
三、毛利按銷售區域分析
找出哪些銷售區域有發展潛力,與公司戰略對應制定詳細規劃。
四、毛利按責任人實現情況進行分析
對責任人毛利實現狀況進行考核,獎優懲劣。
⑻ 如何分析毛利率
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如何分析毛利率:
一、看行業
每個行業的毛利率因素是不一樣的,例如銀行業與製造業的毛利率肯定是不一樣的。
二、看毛利率是怎麼形成的
單純從計算公式看,毛利率=毛利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也就是說主要影響因素是收入和成本,那麼剩下的就看是什麼影響了收入和成本。
而分析收入和成本的影響因素,一定要結合公司的實際業務進行分析。我們做分析的本質是結合公司業務從數據的層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拓展資料:
怎麼影響毛利率?收入和成本:
(一)首先影響收入的因素
1、業務結構:這個主要是公司的商業模式決定的。
2、地區結構:如國內與國外、南方與北方,不同的地區市場趨勢是不一樣的,增長趨勢也不同。
3、員工結構:如新老員工結構;優秀員工與低績效員工結構,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產出。
4、客戶結構:如新老客戶結構;頭部客戶貢獻佔比等
5、渠道結構:線下線上差異,即使是線上和線下,其內部結構也存在不同,線下可以是直營模式也可以是加盟模式;線上可以是直播模式,也可以是平台賣貨模式(如天貓)。
6、貨品結構:新產品與老產品結構;常規產品與非常規產品結構等
7、客群結構:性別、年齡、地區、文化差異、收入差異等
8、產品線:例如童裝有嬰童、幼童、中童、大童
以上因素的差異會形成不同的營銷策略,不同的營銷策略可能影響商品折扣等因素,因此也需要對營銷策略進行分析
(二)影響成本的因素
1、供應商板塊:供應商的結構;頭部供應商的能力等
2、生產、製造板塊:生產製造環節的效率和損失等
3、采購板塊:采購員的能力、采購委員會的執行效率等
4、成本管控板塊:財務對成本的管控能力和管控策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成本有效性。
5、收入板塊:收入的結構也很大程度上影響成本的構成,需要上下串聯分析。
⑼ 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分析怎麼寫
摘要 親您好,影響毛利率指標的因素可以分成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兩大類。
⑽ 企業毛利率遠低於同行,可能有什麼原因
不知道是什麼行業的,不過大多數企業都有相同之處。毛利率低還是要從毛利率的計算公式著手分析,查找關鍵因素。以下是一個例子,希望能有所幫助。
淺析當前門店系統總體毛利率低的原因
當你打開鴻商系統查詢銷售數據,在分析門店毛利率時不難發現,公司的毛利率每年呈不斷下降的趨勢,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本文將從不同的角度去挖掘造成門店毛利率低的根本原因。
1、快訊簡報頻繁。當每期快訊簡報下來時,經常與之打交道的人會發現,很多商品是我們快訊簡報上的常客,幾乎是期期上榜,且日期還會重疊,使調價工作變得更加復雜。過多的商品特價,拉抵了商品的整體毛利率。
2、總部補差。在采購部下發的快訊簡報資料中,有不少商品不是特價進貨但要求按特價銷售的,這其中以用品居多,這種操作方法使得每日的零售商品統計中總會有很多的商品是負毛利的,雖然資料中提到了按銷售量或訂貨量補差,但這有一定延遲性,且補差後未體現在系統數據中,影響了門店的整體毛利率,甚至影響到門店團隊獎中的毛利率和毛利額的達標。同時也給電腦部在打單入庫時增添了很多麻煩,電腦部遇到這樣的負毛利商品入庫時必須咨詢理貨部門或查詢快訊簡報為什麼商品是負毛利率?
3、競爭因素。在當前零售業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價格戰是不可避免的,因不明競爭對手是在作負毛利銷售還是進價特低,當我們跟進時就有可能負毛利率銷售,且跟進的還可能是比較暢銷的商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銷售量也上升較大,負毛利額也較大。
4、打包商品未及時調價。因物價上漲的原因,很多商品進價提高了,甚至現進價超過原售價。調價時只調了此商品的小包裝售價,因忽略而未調其商品的大包裝售價,如煙、六連包商品,使得此商品的大包裝銷售時是以負毛利或低毛利率銷售的,無形中損失了毛利額。
5、低毛利率商品未及時升價。現在物價上漲,當商品入庫時已升價,但進價還沒有高於售價,打入庫單時,在電腦部的入庫單據中不會顯示紅色。如果理貨組長不發現商品已升高進價,繼續讓商品一直運行在低毛利率階段銷售,就會損失不該損失的毛利額。
6、自營商品轉專櫃。在化妝品供應商中,07年有幾個由自營轉為專櫃經營,因用品毛利一般都較高,當轉為專櫃後其毛利額是以扣點的形式出現在KPI指數中,已不能在鴻商系統中體現出來,對門店的團隊獎達標構成了影響。服裝也是如此,07年陸續有幾家門店的服裝由自營轉為專櫃。在自營時,服裝向來是門店的高毛利產區,當轉為專櫃後,門店從專櫃的收入將以租金的形式體現於門店財務報表,即使門店服裝的銷售額有提高,但在系統中毛利額是沒有的,與以前相比,毛利額大大降低。
7、負庫存銷售。因盤點或別的原因,造成某些商品在經過一段時間銷售後出現了負庫存,本來商品的進貨價格要比合同價低,但當商品庫存為負而進行銷售時,系統將以合同價進行攤銷,這就造成一部份毛利額在當時的門店銷售數據中損失了。(這部分損失會轉嫁到成本上,在盤點時挽回。)
8、人為調價造成負毛利銷售。一方面,商品在銷售過程中會出現近期、損壞,為減少損失,門店會折價對商品進行銷售。另一方面,公司對門店的經理進行業績考核,其中一項是銷售額,為了達到銷售額提高的目的,門店經理會以低於進價的價格批發給大單客戶來取得銷售額,這樣雖然提高了銷售額,但卻大大的損失了毛利額,是否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感覺?公司嚴厲禁止以低、負毛利率銷售的文件在這時也只能是一張廢紙。在「業績代表一切」
口號的引導下,經理們也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先把銷售額做上了再說。這是否會在我們的業績考核制度這張「臉」上擦點顏色呢,值得人深思。
以上只是我對門店系統總體毛利率低原因的一些淺見。其實,影響門店毛利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值得我們去深刻發掘,去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