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4歲寶寶低熱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二次元怎樣快速入睡 2025-07-27 06:37:58

4歲寶寶低熱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4 02:13:23

㈠ 4歲孩子持續低燒,是什麼原因。

你好,持續低燒從西醫講屬於病毒感染引起的,但從中醫講屬於暑濕引起的。低燒使用抗菌消炎是沒有效果的,要以抗病毒治療為主,中葯治療可以使用香薷飲與銀翹散加減治療,清開靈一類的針劑或者口服液是可以使用的。飲食上宜清淡為宜,忌油膩、生冷的食物。祝您健康!

㈡ 兒童低熱會是什麼原因有幾種可能性

長期低燒源於三類疾病 周志平說,體溫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命特徵之一,它會隨24小時晝夜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而非恆定不變。測量體溫的方法通常包括口腔溫度、腋窩溫度和肛門溫度三種,其中測量腋窩和口腔溫度較為常用。據周志平介紹,正常人的體溫一般為腋溫36.6℃-37.4℃。如果有人每日腋溫在37.4℃-38.3℃波動,且持續3周以上不退,則可叫做「長期低熱」。而長期低熱往往預示著身體可能發生了某種問題,需要引起注意,並需要及時去看醫生。 周志平指出,引起患者長期低熱的原因非常多,大體上可分三類:首先是感染性低熱。這種在生活中最為常見,佔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熱中,以結核菌感染最多。結核菌感染表現為午後低熱,還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間或睡醒後出汗等。慢性膽道感染、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竇炎、艾滋病、亞急性心內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長期低熱也較常見;其次是非感染性發熱,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風濕熱、紅斑狼瘡、血液病、腫瘤、葯物熱等;再次是功能性發熱。多見於青年女性和3歲以內的嬰幼兒,上午以發熱為主,也可能伴隨有出汗、手顫、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飯等。 處方 發熱後注意生活調養 周志平說,就目前國內醫療水平而言,大部分長期低熱患者都能得到正確的診療,所以一旦出現了長期低熱,患者不必驚慌。但她同時提醒,以下幾點需要加以注意: 牐 1.患者需要比平常更多的休息。 牐 2.患者需要補充比平常更好的營養。 牐 3.患者需認真仔細觀察並記錄自己體溫的變化過程,找出自己體溫在一天中的最高點。 牐 4.患者盡量不要與小孩在一起。 牐 5.在長期低熱的原因尚未明確之前,患者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參加集體活動。

㈢ 請問四歲孩子總發燒是什麼原因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及頸部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我的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葯,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葯(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葯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葯,而不是用重葯。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癥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㈣ 小兒持續低燒的原因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我的孩子有一回發燒,也是的,退燒葯才吃下去,不一會就退下去了,過了幾個小時又燒起來,如此反復。送去醫院看了,驗了個血,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發燒,病毒性感染的一個特徵就是反復發燒。 醫生並沒有開退熱針,也沒吊瓶,只是開了3針抗病毒針,打了3天果然就沒再高起來過。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葯(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葯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葯,而不是用重葯。

㈤ 4歲的孩子低燒怎麼退不下去

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 持續低燒應盡早就醫,應及早進行全面檢查。一些惡性腫瘤早期或細菌感染早期的症狀也是低燒。建議你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避免引起發燒的病因惡化。 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我們的身體藉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 御系統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 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時(37—38.5℃)使用葯物來退 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並使他們產生抗葯性,一旦死灰復燃,往往更難治療。 ●冷敷 如果高燒無法耐受,可以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溫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泡澡 有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濕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鍾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人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 ●適當眼用止痛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每4小時服用——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由於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高燒,不妨兩種並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葯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如果因此而打寒顫,則說明衣物太少,應該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同時,勿使室溫過高,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20℃。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原,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鬆心情。

㈥ 四歲小兒低熱不退已15天了,什麼原因啊

您好,寶寶一直持續低熱考慮是有細菌感染,建議到醫院做血常規檢查,確定感染的話,在當地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生素制劑消炎治療。要注意合理喂養,多喂水,避免受涼。

㈦ 我家小女孩最近一到晚上就低燒,37度,4歲請問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首先應該到醫院檢查一下,
意見建議:一般包括血常規尿常規 胸片血沉等檢查,多休息 多喝水 可以適當的鍛煉身體來增強體質,不要熬夜和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

㈧ 孩子經常反復低燒是怎麼回事

小兒長期器質性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該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採取相應的措施。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導致小兒長期低熱。如小兒貧血、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應該首先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原因,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這類低熱的特點是早晨及上午體溫高於午後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慾不振、煩躁等症狀,但檢查無異常體征,理化檢查亦無異常所見。對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治療目前西醫尚缺乏有效的方法。中醫治療主要著眼於整體的調整,即調節人體陰陽之平衡,使體溫恢復正常。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低熱症狀,一定要認真進行觀察。每天給孩子測試多次體溫,並做好記錄,以便找出發熱的規律,為診斷提供依據。同時,家長還應注意觀察除低熱以外的伴隨症狀,如飲食如何、大、小便情況、精神狀態、是否出現過皮疹或紫斑等情況,並盡量及早請醫生診治。 醫生對長期低熱的孩子要認真進行體檢,尤其應該注意扁桃體有無腫大,心臟聽診有無異常,肺部聽診是否有羅音,肝脾是否腫大,淺表淋巴結是否腫大等。並且根據家長主訴的症狀及體檢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理化檢查,如血常規、血沉、結核菌素試驗、胸部X線攝片、心電圖等,以便及早進行正確診治。

㈨ 孩子低燒3天不退,每天早晨37.2度左右,傍晚37.5度左右,無其他症狀,什麼原因 詳情請見補充:

要考慮一下肺結核和支原體感染可能,先照個胸片,化驗一下血中支原體。
也可能與天氣熱有關,小孩子體內水分多,相對成人來說體溫高點沒什麼,再觀察一下吧。

㈩ 寶寶半夜發低燒,有哪些原因導致的呢

簡單的說,就是寶寶其實白天就已經開始發燒了,只是因為發熱的溫度不高,而且寶寶沒有其他特殊的反應照常玩耍、吃飯,所以並沒有引起寶爸寶媽的注意;也有可能是家長白天因為工作忙,無暇照看孩子,等到發現寶寶發熱不舒服時,往往都已經深夜了。

寶寶

孩子感冒,最心慌的是爸爸媽媽,恨不得分分鍾把疾病轉嫁到自己身上。其實,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孩子感冒,家長千萬不能自亂陣腳,要從戰術上重視它、戰略上藐視它。仔細觀察、對症處理,過不了多久,那個活蹦亂跳的孩紙又會重出江湖了。